机器人微创技术在成人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hyhv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机器人微创技术在成人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经验,评估该技术的安全性与疗效。

方法

2009年1月至2015年10月,完成30例机器人微创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男20例,女10例;年龄16~45岁,平均(29.0±9.5)岁。术前超声心动图显示VSD大小2~15 mm,平均(6.1±2.8) mm;4例并发卵圆孔未闭。所有手术均使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于患者右侧胸部打3个直径为0.8 cm的小孔和1个2.5 cm的工作孔。外周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19例采用直接连续缝合法闭合VSD,11例加用补片闭合VSD。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成功。体外循环(89.7±23.7) min,主动脉阻断(40.1±14.9) min。总手术时间180~300 min,平均(225.0±34.8) min。术后超声心动图显示室间隔完整,无左向右分流及房室传导阻滞。术后平均住院5天。术后1周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无并发症。平均随访23个月(1~89个月),未发现残余分流。

结论

机器人微创技术行成人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并分析锥形心包管道重建右心室流出道的手术方法治疗Ⅲ型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患者的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诊治7例Ⅲ型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男3例,女4例;年龄1.4~10.8岁,中位年龄2.5岁;体质量8~17 kg,平均(11.4±3.4) kg。均采用锥形心包管道重建右心室流出道。结果6例同期行侧支单一化,体外循环
期刊
期刊
目的总结法洛四联症(TOF)合并冠状动脉畸形的解剖类型和手术方案的选择,评价术后效果。方法2008年1月到2014年8月,1 142例患者接受TOF矫治手术,其中38例合并异常冠状动脉。年龄1个月~27岁,体质量4.5~51.0 kg。单支冠状动脉15例,双重前降支15例,右冠状动发出单一前降支3例,其他5例。根据异常冠状动脉位置和走行、右心室流出道狭窄部位及程度,制定手术策略。结果手术死亡1例,
目的验证Cleveland评分对预测我国成人心脏瓣膜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需行肾脏替代治疗(RRT-AKI)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长海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所有成人心脏瓣膜手术3 3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不符合病例120例,纳入3 230例。术前根据评分的风险分层标准进行分组:0~2分、3~5分、6~8分分别为1~3级,比较总体及各级RRT-AKI实际发生率和预测发生率
目的总结成人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治疗结果及经验。方法2006年2月至2014年10月,共收治19例年龄大于18岁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患者,其中男5例,女14例,年龄(35.3±11.7)岁,体质量(61.2±9.4) kg。术前心电图正常1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异常Q波形成4例,ST-T改变13例。12例冠状动脉造影、4例CT提示左右冠状动脉间大量侧支循环形成,3例术前未行冠状动
期刊
期刊
目的总结成人法洛四联症外科手术治疗经验及早期预后。方法回顾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227例成人法洛四联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12例,女115例;年龄18~58岁,中位年龄34岁;体质量(49.00±8.27) kg。所有患者均行一期矫治手术,其中跨瓣环补片129例,61例合并粗大体肺侧支,4例同期hybrid手术封堵粗大体肺侧支。结果死亡12例,术后早期病死率5.3%;二次开胸止血24例
目的比较深、中度低温顺行性脑灌注、在成人主动脉弓部手术中的应用,探讨主动脉弓部手术的最佳脑灌注温度。方法行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109例,根据术中采用的脑灌注温度分为深、中度低温两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体外循环转流、主动脉阻断、脑灌注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气管插管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及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主动脉阻断深低温组(111.4±58.4) 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