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之地》 下一个春天,何去何从

来源 :放学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639517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冬自然会过去,春天必然要到来。但,在它到来之前,是时候花时间问问自已了:我们会对得起这份春光吗?这个春天,会比上一个,更好吗?
  鲜黄的衣袂点缀着马其顿山村的荒芜,与悬崖边野生蜂蜜的金黃相映成辉。一处几近废弃的村落里,哈提兹和她年迈抱病的半盲母亲,是仅有的住民。
  哈提兹是欧洲大地上最后一位女采蜂人。她坚持着传统的养蜂方法,于悬崖之中找寻野山蜂的巢穴,并将带回的蜂巢安置在居所附近的石墙之内细心饲养。
  “拿一半,给蜜蜂留一半”——哈提兹在收获蜂蜜时,恪守着对自然的承诺。
  她长久维系着自然的微妙平衡,也总是能因此得到丰厚甘美的自然馈赠。暖融融的夕阳下,她撩起面网,任蜜蜂在指尖停留。
  然而,这长久的宁静却在某一天,被一户突然而至的游牧家庭打破。原本空山鸟语的孤村清晨,顿时被阵阵嬉闹声、机器声、牛羊声填满。热闹的背后,跟随的是欲望也是贪婪。
  身为一名资深养蜂人,朴素又无私的哈提兹对于自己的养蜂秘诀并不藏私,甚至手把手地教授自己的新邻居怎么建筑蜂巢。当然,还有最重要的那条原则——“取一半,留一半”。
  可是,对游牧家庭而言,赚更多钱显然是更具诱惑力的选项。他们肆意采收着蜂蜜,哪怕那蜂蜜中夹杂着蜜蜂的尸体;他们锯断了河道上供人行走的树干,只为掏空里面最后的蜂巢。
  他们以最为残酷的方式对待这片土地,又在攫取完最后一丝利益后扬长而去,只留给哈提兹一片千疮百孔的荒野。
  作为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和最佳纪录片两项提名的电影,《蜂蜜之地》拍摄团队在马其顿偏僻的山村里拍了3年,目睹了一种古老文明的消逝,也陪伴哈提兹度过了她人生的一段“寒冬”。在烛火中,哈提兹面对卧病在床的母亲痛哭失声,念叨着没人能听懂的话语。火光明灭中她被丝巾围裹的脸孔有如油画,被泪水沾湿,透出一种不合时宜的美感。
  与那么多超级英雄电影相比,哈提兹流下又急着抹去的眼泪实在显得渺小,只是这眼泪里藏了太多的委屈和迷茫,每一滴都像一记闷拳直击人的心底,至哀,至恸。
  一片叶子可以救活一只蜜蜂,一个人类可以毁灭一段生活。在这片蜂蜜之地上的事情,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2006年以来,全球性的蜜蜂危机在美国、法国荷兰、希腊、意大利、葡萄牙等国相继暴发。《美国国家地理》的一篇评论指出:“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被提高了1000倍。”可是即便如此,绝大多数人仍以占有为荣为傲——砍伐树木,引发山火;贪食野味,深陷疫情。
  《蜂蜜之地》的导演科特夫斯卡和斯特法诺夫用真实而温柔的影像,提醒我们还有一种更好的方式去对待这个星球上的万事万物,一种深深扎根于耐心、传统、真诚与尊重的方式。
  影片的结尾,失去了生计的哈提兹仍独自走在这片荒原上,期盼着下一个春天的到来。寒冬自然会过去,春天必然要到来。但,在它到来之前,是时候花时间问问自己了:我们会对得起这份春光吗?这个春天,会比,上一个,更好吗?
其他文献
要说剪头发这事,我也是练过的。儿子从出生到6岁,剪头发都是我包办的,从开始的光头,到后来的雄鸡头、锅盖头,形式多样,回头率颇高。直到他上小学,试了一次职业理发师的手艺之后,我就彻底退出御用理发师岗位。  二月二,龙抬头。终于等到宜理发的日子,可Tony老师不知道啥时开工。儿子已长成了长毛兔,经常喊头痒。我自己一照镜子,一头怒发极为碍眼。得,咱自己动手吧。  重操旧业,我拿出剪发的整套工具:电动小推
期刊
这个春节,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一家只能宅家度日。居家的日子总让我想到某种原始生活,爸爸出门狩猎,妈妈简单烹饪,最后一家人坐在桌前,大眼瞪小眼地吃完。没有了劳作的需求,于是闲聊成了填充生活的主要项目。  与父母的一次次聊天中,我逐渐变成了提问者的角色,要知道,在此之前,我几乎从未主动询问过他们的过去。以往很多次,父母曾尝试走入我的世界,都被我一次次拒之门外。我从未想过去了解他们的故事,我不知道他们
期刊
衡阳市第九中学1814班谭柏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时,妈妈一直为该去哪买菜发愁。一天,我倒垃圾时听邻居说小区的便利店购进了生鲜和蔬菜,春节也不打烊。于是,第二天我们去了平时并不常去的小区便利店。  还是早上8点多钟,室外天气寒冷,那间六七十平米的小店里却熙熙攘攘,店主是一对年过半百的夫妇,正笑容满面地跟顾客们寒暄。我走了进去,发现里面的生鲜和蔬菜都十分新鲜。我和妈妈挑了一些去结账,本以为价格可能会
期刊
主题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姚瑶  特约主持/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赵思琴老师张丹如老师  曾经有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间房,温度适宜,有食物,有WIFI,有手机,你能在里面待多久?万万没想到,这样的脑洞题,竟然在今年春节变成了现实,  虽然只能当“闭家锁”,虽然只能“云端”开学,但脑洞出奇、喜欢探索的老师、同学、家长们依然玩出了花样,玩出了精彩!来看看大家都做了些什么吧!  “你帮我把电脑处理好,
期刊
世上哪有什么英雄,他们只不过是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勇敢地站了出来。  我的姑姑很普通。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女儿读小学三年级,小女儿刚满5个月。她很温柔,喜欢把我们搂在怀里,嘴角带着淡淡的微笑,脸上现出浅浅的酒窝;有时候,她又很严厉,当我们犯了错时,她会收起笑容,一本正经地给我们讲道理,嘴唇一开一合间,不经意露出两颗可爱的虎牙。  我的姑姑很胆小,她怕蟑螂,怕老鼠,怕毛毛虫,怕一个人走过漆黑的楼道
期刊
继续前行,希望正在赶来。  腊月二十七,怀揣着对故乡的向往和对过年的渴望,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回到了老家。还在屋外,我们就听到了里面麻将机的嘈杂声和大人们的争吵声。  推开门,迎接我们的是一张围满了人的麻将桌和一屋子的烟味。刚才还满面春风的妈妈脸一下子沉了下来,我知道,妈妈最不喜欢别人打麻将,何况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非常时期。  吃过晚饭,一家人围坐在火堆旁。爷爷不紧不慢地添着柴火,奶奶在一旁说道:
期刊
寒假都在干嘛呢?朋友问我。  是啊,这个寒假我都宅家干了什么呢?仔细回想,特殊的加长版寒假,成就了多少人宅在家里的慢时光:没有人来人往的应酬活,没有熙熙攘攘的春节游,只能宅在家里安安静静地看看电视,翻翻落了灰的看了一半的小说,来一些小创作,倒腾点小吃食,突然感觉节奏慢了下来。  现下全网都宅家做美食,作为吃货,又是一个三分钟热度少女,我当然得跟上大众的步伐。父亲大人一直不喜在外吃早餐,过年加上疫情
期刊
逆行的勇士啊,我向你致敬,更为你祝福。  已经是夜晚10点多钟,爸爸急匆匆地打开家门,端起锅里的米饭,边吃边跟妈妈说:“我们刚刚散会,全面取消春节休假,必须坚守工作岗位。”  我兴冲冲跑过来,抱着爸爸问:“爸爸,春節我们还去海南旅行吗?"爸爸转过头,一脸严肃地对我说:“现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我们都要,上班。疫情不退去,我们不休假。”  我什么也没听明白,只知道又一次被爸爸"放鸽子"了。之前爸爸有很
期刊
这个寒假,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所有人席卷其中。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看新闻就哭,后来尽量不去看,怕自己太失控,眼泪止不住地流。当疫情越来越严重,我也越来越害怕、恐惧,以至于我时不时怀疑自己是不是发烧了。晚上睡覺出汗,但体温正常,头却痛到不行。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原因,为什么会这样呢?  from小雪  亲历者说:  @马晓橙:我也有相同的感受。我宅在家里时,每天坐立难安,一会儿刷新闻
期刊
回忆小学时光,我总会想起学校二楼那间玻璃房,想起沈老师,想起我们共同创作的章鱼水浒。  我不是沈老师课余时间教的第一个学生,但我和同班的另一个同学邹瑞轩,或许是最热爱画画的两个。  福沈老师特别忙,中午才有时间指导我们。那时候,每天中午在食堂一吃完饭,我们就会去洗碗池边等候沈老师。带着渴望的神情,期盼沈老师对我们说“今天我有空,中午过来吧!"如果当天错过了,我们这一天就会很失落。  沈老师的思维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