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对不同性别学习风格的差异的研究越来越多,其研究的价值也越来越大。男女性在思维方式上,在学习过程中所擅长的领域以及学习的个性上都有着比较大的差异。作为初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当今小学教育中,对这方面的性别差异的研究和利用较少,而传统的对不同性别的看法仍然对小学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这需要我们提出一系列的方法来更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以及更好的利用男女学习风格上的差异。
关键词:性别差异;小学教育;学习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我们会发现出现了类似“直男”“直女”这样的新的词汇,同时还伴随着的是对男女性不同思维方式的一个讨论。这样的现象表明了现在的社会对男女的思维上的差异越来越感兴趣也越来越重视。在教育领域中,男女性这种思维上差异影响着男性和女性的学习方式与风格,而这种影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充分的重视,如果教学不考虑这点,教学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反之,如果能利用这点,那么教学的效果会事半功倍。而做为初等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在小学教育中如果能充分的考虑和利用这些问题和现象,那对小学教育的帮助是非常大的。而在年龄、认知等等因素的影响下,小学教育中这种性别差异的表现形式以及如何去利用这种性别差异,具有共性也有其独特性。
一、小学阶段男女性别学习上的差异
在讨论小学阶段男女性差异学习上特有的表现之前,我们先讨论男女性所普遍具有的差异。虽然有着一定夸张的成分,但就像那则故事所告诉我们的那样,男女性在思维上具有很大的差别:①男性在思维上比较集中,他们在思考问题时专注于一个点上,很少运用发散思维;而女性则截然不同,女性的思维是发散型的,解决问题时有时是跟着感觉走的,甚至有时候会“胡思乱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这与男女性大脑不同的结构有关。根据对不同性别人脑研究的发现,第一,女性的左右脑联系紧密,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的横行纤维束(胼胝体)比男人更大,这使他们能够轻易地把感觉和思维联系起来,能够同时用两个半球处理性质不同的事物。第二,女性大脑内白质较多,而男性大脑内灰质较多,灰质中包含大脑的处理中心,而白质负责联系这些中心,因此,女性的大脑可以在信息数据之间建立更多的联系,男性的大脑则是更擅长处理数据。这就是为什么女性在思考问题时比较发散,而男性比较专注。②男性的空间定位能力要明显优于女人,有研究显示,在男性大脑的右半球,至少有四个主管空间能力的功能区,而女性则没有这样的功能区;女性则在语言能力上优于男人,有调查显示,男性的大脑要比女性的大脑大15%,但女性的大脑中的语言中枢却要比男性大脑中的语言中枢大出约三分之一。因此,从小学到高中,女性在阅读和写作考试中获得的分数普遍较高;男性的空间想象能力则好于女性。③多年以来有关个性的研究表明,男性在行动上一般比较武断,主动以及攻击性,女性一般比较外向、焦虑、抱怨、情绪敏感以及依赖等。
男女性在学习上具有普遍性的差异,可以具体到小学领域,李洪曾,倪江松对小学男生和女生各150名的會考的成绩进行统计,得到的结果男生在语文数学外语上的得分分别为71.65、89.02、83.28,与之相对应的女生的成绩则为72.46、88.39、86.93。根据这个统计以及研究我们会发现:女孩在语文、英语学习方面普强于男孩,而且这种优势在不断的扩大;男女孩在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的差距不大,但到了中高年级,两者的差距趋于明显。由于这两者的差异中,语文成绩的差异比数学成绩的差异较大,所以总得来说在小学阶段,女孩的平均成绩往往比男孩要好一些。
二、国内关于小学男女性别差异的现象及研究
如果在国内教育中提起“性别”这个词,往往比较敏感,因此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男女性学习上的差异,教育男女学生的方式也是一样的,教学的过程不去考虑男女生不同的思维方式,甚至是将男女生进行一个不客观的比较(比如将男女生的语言能力进行比较),这样是不公平的,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的进步,国内很多学者也开始重视这个问题,比如湖南师范大学的周姗姗在其论文《小学生学习状况的性别差异调查及教育策略研究》中对目前小学当中的男女性学习的差异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这些都说明了认识这方面的问题对小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性别刻板印象,根据有关调查与研究,在小学中的性别刻板印象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社会上存在这样一个观念:男生理科好,女生文科好,而这样的性别刻板印象会对学生造成影响,比如,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考了同样的高分,而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下,人们会觉得男生是聪明或者发挥了应有的实力,而女生则普遍认为是运气好或是努力学习的结果,这种观念下就会对女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动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其次,普遍认为的女生比男生在文科方面好的刻板印象会让一部分的男生觉得自己在文科的学习成绩较差是情有可原,从而不去反省考试本身,又例如,在文科考试时,男生会更害怕考不好从而验证刻板印象,从而产生更多的焦虑,而往往结果导致的就是成绩上更大的差异,这就是刻板印象威胁。而老师如果同样存在着刻板印象,则往往会通过教师期望效应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麦可比和杰克琳的调查发现,男生的成就动机中带有学好数学的倾向,而女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期望较低。第三,在小学学习生活中,女生相较于男生,更容易扮演乖学生的角色,因此,老师可能换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关注调皮的男生的学习状况。因此,这些普遍存在的刻板印象对男女学生学习存在着非常大的影响,比如说,一次数学竞赛,老师可能会更多的鼓励男生去参加。
在国内的师范教育中,也常常会忽视这方面对准教师的教育,在介绍今后所要接触的学生的课程中,往往对不同性别的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比较笼统的介绍,而对学校生活中所普遍存在的关于性别刻板印象,也很少进行专门的介绍和分析。
通过本人实习、生活中的观察以及自己的经历了解到目前在小学的男女生的学习生活中,有重叠的部分,而更多的是错开的部分。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儿童对异性的回避非常明显,大多数的男孩和女孩的社交圈几乎都是同性别的,这种现象叫做性别的友谊隔离,通过在小学中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的观察发现,在下课的时候,男生基本上都是跟男生玩,而女生同样基本上都是跟女生玩。在课堂上,有很多男生与男生,女生与女生同桌的情况,当然,在小学中,由于其他因素考虑较少,也经常出现男女生同桌的情况,当然更多这样安排的目的往往是向通过成绩好的学生来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而在校外的学习活动中,同性别之间学习的交流远远多于异性之间的交流,当然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比如科学实验课当中,男女生存在着一定的合作。所以说,在目前的小学生活中,很少会考虑和利用到男女性不同学习方式的这一差别。 三、关于在小学教育中运用性别差异的一些建议
既然在现在的小学教育中很少会去利用到这一个差别,那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这规律,来提高教学的效果?在提出建议之前,我们先讨论利用这种差别会起到一个怎么样的效果。第一,正如在第一块内容中提到的,女性在阅读和写作考试中获得的分数普遍较高;男性的空间想象能力则好于女性,所以说利用这种差别可以帮助男性提高他的语言能力,如通过学习女性的作文和阅读习惯,甚至是平时的交流也能提高男性的语言能力,反过来,女性通過了解男性在数学解题的思路可以提高其数学能力。第二,男女性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得到互补,女性可以从男性了解到如何更加专注于一个问题上,反过来男性也可以从女性那学到如何更好地发散自己的思维。第三,男女性之间可以通过学习生活来实现一种学习的风格上的互补,男性可以从女性那里学到更加仔细,女性可以从男性那里了解到更好地整体地考虑问题。
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中度过的,无论是上课还是自修亦或是午休,一个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座位周围的同学,而同桌更是其中最多的那个人。所以说,班级座位的设置显得十分的重要。目前,在国内的小学进行班级座位的分配时,常常通过两种方法:第一种,通过身高来排座位,这种方法在排座位的时候,通常先将同学带到走廊上,按照身高排好队,然后从矮到高依次从教室的前排分配到后排,在安排座位时会较少考虑到性别的因素;第二种方式则是主要是以学习成绩作为标准进行排列,将两个具有一定成绩差距的学生安排在一起,起到一个“好生带差生”的一个效果,同样,这种方式也很少会考虑到性别的因素,但由于之前提到的,小学阶段女孩的成绩往往比男孩好一点,所以这种方式可能会形成男女同桌的情形。这两种的排座位的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但如果能考虑到性别互补的话,其效果可能会更好。当然,安排男女同桌肯定不是简单的将一男孩和一个女孩安排在一起,作为班主任,肯定要先了解班级同学的学习情况,并不一定说一个男孩或者女孩就有其典型的学习上的特点,甚至有些男生在语言上超过了其数学的能力,这些都是需要班主任事先了解的。我以小学数学为例来提出关于同桌上的性别差异的利用的一些个人的建议,在小学数学试卷的分析中,我们常常会发现,错误的题目的类型往往会有这两类,一类是对题目所表达的意思的理解出现问题,而一类是解题思路上出现问题。针对解决这两类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性的通过合理利用性别差异来解决问题,如通过安排同桌来对问题的题意进行讨论理解,往往通过这样的方式,一些男生可以从女生那里学到对题目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同样的,通过同桌讨论难题的方式可以使一些女生对解题的思路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除了同桌的安排,在小学学习的过程中,四人小组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很多的课上,四人小组作为合作学习的单元,对学习的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的观察中,很多小学班级中的四人小组存在着都是女生或是男生的情况,而在其他的小组中也存在着有些女生不愿与前面的男生进行合作而与后面的女生进行合作的情况,这些现象都需要任课老师在四人小组上进行一个合理的分配与管理,确保能够发挥好四人小组最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可以将不同性别的优势充分展示出来,也为不同性别之间的相互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在小学科学课上,往往会有很多的小组合作的机会,在小学科学一堂关于导体的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身边不同的物体来放入线路中观察小灯泡是否发亮,并加以总结。在实验的过程中,男生按照其思维模式,更多的会分析几类能让灯泡发亮的物体的共性,而女生则会去选择更多的物品进行猜想和验证,而小组合作能让两者相结合。教师可以在总结实验的时候让男女生分别进行总结,从而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更好的结果,并且让男女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仅注意了对现象的归纳和总结,也学会了对现象进行运用和迁移。
另外,除了在班级的布置当中,还可以在其他的方面也利用这种差异。在小学的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课中,往往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这些活动形式如果能考虑到性别上的差异的话,活动效果往往会更好。在高年级中虽然平时的活动中存在着性别友谊隔离现象,但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往往会积极的参入到活动当中,甚至带有些许的浪漫色彩。打个比方,在小学春游等类似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往往需要将班级同学进行分组,如果是让同学们自由分组,尤其是在高年级阶段,分组的结果往往是男生和男生,女生和女生一组,如果能够将男女生进行组合,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互相学习的作用:在活动出发前的准备过程中,往往需要将活动中所需要的物品进行规划,这时,男生往往可以从女生的准备中学习到女生的细心;在活动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小组自由活动,这时女生可以从男生记录位置的方式(如记住一些标志性的建筑,记录一定的方位)中学到一定的空间定位能力,这些仅仅是一部分的内容,还有其他很多的类似的地方而且通过男女分组,往往会更大地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除了在这种大型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后或者校外采用适当的方式来更多的安排男女生相互学习的机会。
当然,无论是在班级环境中还是在课外活动中,还要考虑其他各种各样的因素,如果能将其与性别差异的因素综合考虑起来,对小学教学的作用是很大的。除此之外,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一定要学会克服性别刻板印象,用一种科学的眼光来对待性别差异,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如果有机会,也可以通过班会等形式,向学生们传达正确的观念,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激发出学生最大的潜能。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姜子云,徐蓉.小学教师对学生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及启示[J].学理论,2015(24):167-169.
[3]李洪曾,倪江松.小学毕业生创造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和性别差异[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8(01):14-17+20.
[4][美]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第六版)》[M].苏彦捷,邹丹等 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392-393.
[5]史耀芳.国外有关男女学生学习差异研究述略[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4(01):43-44+40.
[6]翟文明.《男人来自火星 女人来自金星》[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7:79-101.
[7]周姗姗. 小学生学习状况的性别差异调查及教育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性别差异;小学教育;学习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我们会发现出现了类似“直男”“直女”这样的新的词汇,同时还伴随着的是对男女性不同思维方式的一个讨论。这样的现象表明了现在的社会对男女的思维上的差异越来越感兴趣也越来越重视。在教育领域中,男女性这种思维上差异影响着男性和女性的学习方式与风格,而这种影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充分的重视,如果教学不考虑这点,教学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反之,如果能利用这点,那么教学的效果会事半功倍。而做为初等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在小学教育中如果能充分的考虑和利用这些问题和现象,那对小学教育的帮助是非常大的。而在年龄、认知等等因素的影响下,小学教育中这种性别差异的表现形式以及如何去利用这种性别差异,具有共性也有其独特性。
一、小学阶段男女性别学习上的差异
在讨论小学阶段男女性差异学习上特有的表现之前,我们先讨论男女性所普遍具有的差异。虽然有着一定夸张的成分,但就像那则故事所告诉我们的那样,男女性在思维上具有很大的差别:①男性在思维上比较集中,他们在思考问题时专注于一个点上,很少运用发散思维;而女性则截然不同,女性的思维是发散型的,解决问题时有时是跟着感觉走的,甚至有时候会“胡思乱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这与男女性大脑不同的结构有关。根据对不同性别人脑研究的发现,第一,女性的左右脑联系紧密,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的横行纤维束(胼胝体)比男人更大,这使他们能够轻易地把感觉和思维联系起来,能够同时用两个半球处理性质不同的事物。第二,女性大脑内白质较多,而男性大脑内灰质较多,灰质中包含大脑的处理中心,而白质负责联系这些中心,因此,女性的大脑可以在信息数据之间建立更多的联系,男性的大脑则是更擅长处理数据。这就是为什么女性在思考问题时比较发散,而男性比较专注。②男性的空间定位能力要明显优于女人,有研究显示,在男性大脑的右半球,至少有四个主管空间能力的功能区,而女性则没有这样的功能区;女性则在语言能力上优于男人,有调查显示,男性的大脑要比女性的大脑大15%,但女性的大脑中的语言中枢却要比男性大脑中的语言中枢大出约三分之一。因此,从小学到高中,女性在阅读和写作考试中获得的分数普遍较高;男性的空间想象能力则好于女性。③多年以来有关个性的研究表明,男性在行动上一般比较武断,主动以及攻击性,女性一般比较外向、焦虑、抱怨、情绪敏感以及依赖等。
男女性在学习上具有普遍性的差异,可以具体到小学领域,李洪曾,倪江松对小学男生和女生各150名的會考的成绩进行统计,得到的结果男生在语文数学外语上的得分分别为71.65、89.02、83.28,与之相对应的女生的成绩则为72.46、88.39、86.93。根据这个统计以及研究我们会发现:女孩在语文、英语学习方面普强于男孩,而且这种优势在不断的扩大;男女孩在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的差距不大,但到了中高年级,两者的差距趋于明显。由于这两者的差异中,语文成绩的差异比数学成绩的差异较大,所以总得来说在小学阶段,女孩的平均成绩往往比男孩要好一些。
二、国内关于小学男女性别差异的现象及研究
如果在国内教育中提起“性别”这个词,往往比较敏感,因此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男女性学习上的差异,教育男女学生的方式也是一样的,教学的过程不去考虑男女生不同的思维方式,甚至是将男女生进行一个不客观的比较(比如将男女生的语言能力进行比较),这样是不公平的,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的进步,国内很多学者也开始重视这个问题,比如湖南师范大学的周姗姗在其论文《小学生学习状况的性别差异调查及教育策略研究》中对目前小学当中的男女性学习的差异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这些都说明了认识这方面的问题对小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性别刻板印象,根据有关调查与研究,在小学中的性别刻板印象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社会上存在这样一个观念:男生理科好,女生文科好,而这样的性别刻板印象会对学生造成影响,比如,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考了同样的高分,而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下,人们会觉得男生是聪明或者发挥了应有的实力,而女生则普遍认为是运气好或是努力学习的结果,这种观念下就会对女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动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其次,普遍认为的女生比男生在文科方面好的刻板印象会让一部分的男生觉得自己在文科的学习成绩较差是情有可原,从而不去反省考试本身,又例如,在文科考试时,男生会更害怕考不好从而验证刻板印象,从而产生更多的焦虑,而往往结果导致的就是成绩上更大的差异,这就是刻板印象威胁。而老师如果同样存在着刻板印象,则往往会通过教师期望效应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麦可比和杰克琳的调查发现,男生的成就动机中带有学好数学的倾向,而女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期望较低。第三,在小学学习生活中,女生相较于男生,更容易扮演乖学生的角色,因此,老师可能换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关注调皮的男生的学习状况。因此,这些普遍存在的刻板印象对男女学生学习存在着非常大的影响,比如说,一次数学竞赛,老师可能会更多的鼓励男生去参加。
在国内的师范教育中,也常常会忽视这方面对准教师的教育,在介绍今后所要接触的学生的课程中,往往对不同性别的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比较笼统的介绍,而对学校生活中所普遍存在的关于性别刻板印象,也很少进行专门的介绍和分析。
通过本人实习、生活中的观察以及自己的经历了解到目前在小学的男女生的学习生活中,有重叠的部分,而更多的是错开的部分。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儿童对异性的回避非常明显,大多数的男孩和女孩的社交圈几乎都是同性别的,这种现象叫做性别的友谊隔离,通过在小学中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的观察发现,在下课的时候,男生基本上都是跟男生玩,而女生同样基本上都是跟女生玩。在课堂上,有很多男生与男生,女生与女生同桌的情况,当然,在小学中,由于其他因素考虑较少,也经常出现男女生同桌的情况,当然更多这样安排的目的往往是向通过成绩好的学生来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而在校外的学习活动中,同性别之间学习的交流远远多于异性之间的交流,当然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比如科学实验课当中,男女生存在着一定的合作。所以说,在目前的小学生活中,很少会考虑和利用到男女性不同学习方式的这一差别。 三、关于在小学教育中运用性别差异的一些建议
既然在现在的小学教育中很少会去利用到这一个差别,那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这规律,来提高教学的效果?在提出建议之前,我们先讨论利用这种差别会起到一个怎么样的效果。第一,正如在第一块内容中提到的,女性在阅读和写作考试中获得的分数普遍较高;男性的空间想象能力则好于女性,所以说利用这种差别可以帮助男性提高他的语言能力,如通过学习女性的作文和阅读习惯,甚至是平时的交流也能提高男性的语言能力,反过来,女性通過了解男性在数学解题的思路可以提高其数学能力。第二,男女性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得到互补,女性可以从男性了解到如何更加专注于一个问题上,反过来男性也可以从女性那学到如何更好地发散自己的思维。第三,男女性之间可以通过学习生活来实现一种学习的风格上的互补,男性可以从女性那里学到更加仔细,女性可以从男性那里了解到更好地整体地考虑问题。
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中度过的,无论是上课还是自修亦或是午休,一个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座位周围的同学,而同桌更是其中最多的那个人。所以说,班级座位的设置显得十分的重要。目前,在国内的小学进行班级座位的分配时,常常通过两种方法:第一种,通过身高来排座位,这种方法在排座位的时候,通常先将同学带到走廊上,按照身高排好队,然后从矮到高依次从教室的前排分配到后排,在安排座位时会较少考虑到性别的因素;第二种方式则是主要是以学习成绩作为标准进行排列,将两个具有一定成绩差距的学生安排在一起,起到一个“好生带差生”的一个效果,同样,这种方式也很少会考虑到性别的因素,但由于之前提到的,小学阶段女孩的成绩往往比男孩好一点,所以这种方式可能会形成男女同桌的情形。这两种的排座位的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但如果能考虑到性别互补的话,其效果可能会更好。当然,安排男女同桌肯定不是简单的将一男孩和一个女孩安排在一起,作为班主任,肯定要先了解班级同学的学习情况,并不一定说一个男孩或者女孩就有其典型的学习上的特点,甚至有些男生在语言上超过了其数学的能力,这些都是需要班主任事先了解的。我以小学数学为例来提出关于同桌上的性别差异的利用的一些个人的建议,在小学数学试卷的分析中,我们常常会发现,错误的题目的类型往往会有这两类,一类是对题目所表达的意思的理解出现问题,而一类是解题思路上出现问题。针对解决这两类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性的通过合理利用性别差异来解决问题,如通过安排同桌来对问题的题意进行讨论理解,往往通过这样的方式,一些男生可以从女生那里学到对题目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同样的,通过同桌讨论难题的方式可以使一些女生对解题的思路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除了同桌的安排,在小学学习的过程中,四人小组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很多的课上,四人小组作为合作学习的单元,对学习的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的观察中,很多小学班级中的四人小组存在着都是女生或是男生的情况,而在其他的小组中也存在着有些女生不愿与前面的男生进行合作而与后面的女生进行合作的情况,这些现象都需要任课老师在四人小组上进行一个合理的分配与管理,确保能够发挥好四人小组最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可以将不同性别的优势充分展示出来,也为不同性别之间的相互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在小学科学课上,往往会有很多的小组合作的机会,在小学科学一堂关于导体的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身边不同的物体来放入线路中观察小灯泡是否发亮,并加以总结。在实验的过程中,男生按照其思维模式,更多的会分析几类能让灯泡发亮的物体的共性,而女生则会去选择更多的物品进行猜想和验证,而小组合作能让两者相结合。教师可以在总结实验的时候让男女生分别进行总结,从而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更好的结果,并且让男女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仅注意了对现象的归纳和总结,也学会了对现象进行运用和迁移。
另外,除了在班级的布置当中,还可以在其他的方面也利用这种差异。在小学的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课中,往往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这些活动形式如果能考虑到性别上的差异的话,活动效果往往会更好。在高年级中虽然平时的活动中存在着性别友谊隔离现象,但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往往会积极的参入到活动当中,甚至带有些许的浪漫色彩。打个比方,在小学春游等类似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往往需要将班级同学进行分组,如果是让同学们自由分组,尤其是在高年级阶段,分组的结果往往是男生和男生,女生和女生一组,如果能够将男女生进行组合,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互相学习的作用:在活动出发前的准备过程中,往往需要将活动中所需要的物品进行规划,这时,男生往往可以从女生的准备中学习到女生的细心;在活动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小组自由活动,这时女生可以从男生记录位置的方式(如记住一些标志性的建筑,记录一定的方位)中学到一定的空间定位能力,这些仅仅是一部分的内容,还有其他很多的类似的地方而且通过男女分组,往往会更大地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除了在这种大型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后或者校外采用适当的方式来更多的安排男女生相互学习的机会。
当然,无论是在班级环境中还是在课外活动中,还要考虑其他各种各样的因素,如果能将其与性别差异的因素综合考虑起来,对小学教学的作用是很大的。除此之外,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一定要学会克服性别刻板印象,用一种科学的眼光来对待性别差异,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如果有机会,也可以通过班会等形式,向学生们传达正确的观念,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激发出学生最大的潜能。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姜子云,徐蓉.小学教师对学生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及启示[J].学理论,2015(24):167-169.
[3]李洪曾,倪江松.小学毕业生创造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和性别差异[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8(01):14-17+20.
[4][美]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第六版)》[M].苏彦捷,邹丹等 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392-393.
[5]史耀芳.国外有关男女学生学习差异研究述略[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4(01):43-44+40.
[6]翟文明.《男人来自火星 女人来自金星》[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7:79-101.
[7]周姗姗. 小学生学习状况的性别差异调查及教育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