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是改变传统一维课堂理论教学模式,适应多元化、社会化、全球化新形势要求的必然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创新模式应体现的是以“三个课堂”为核心,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教学方式、教学考核、教学评估等各方面均体现立体化的基本架构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05方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立体化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实践中改革,在创新中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是配合“05教学方案”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力求探寻以“三个课堂”为核心,包括教学方式、教学考核、教学评估等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改革实践。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创新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后现代思潮、全球化、互联网背景需要高校创新立体化教学模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正确引导。
  后现代思潮传入中国大陆已近三十年的时间,它的理念主张和思维方式逐步渗透进中国的许多理论研究领域和生活方式中。后现代作为一种复杂、异质的思维方式在中国的影响最直接的是青少年,对当前的学校教育构成了强烈的冲击,这种冲击已经使学校正统教育陷入困境,使部分青少年在信念、意识、伦理、品行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混乱。全球化、互联网多元化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在丰富现代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交往缺失、信仰迷茫、思维方式模糊、生活方式转变等问题,这些都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从现实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架构立体化、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模式,对当代大学生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因势利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连续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注视后现代思潮、全球化、互联网带给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困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而且应当解决的时代课题。
  2.传统的一维教学模式的弊端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走“立体化”教学新模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采用一维的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目前的教学要求。空洞的说教,单一的渠道不能使教学达到预期效果,甚至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认知转化为实践,这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关键。只有在立体化教学模式下才能更多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规律,创新教学方法,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3.大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对理论的内化过程,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采用“立体化”教学新模式。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发展的成熟期,其思维活跃、可塑性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会受到多角度多层次的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多元文化、观念、思想和生活方式会使其产生迷茫彷徨,
  被动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只是“教化”的过程,不能“内化”其对理论的理解,难以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立体化”教学新模式是大学生正确思想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立体化体现的是空间的三维效果。立体化教学,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使教学过程体现“长、宽、高”的全方位格局,综合各种教育资源,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而“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新模式是指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点、规律和教学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集成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形成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的全方位、多层次和网络化的教学新模式。”[1]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体现在如下方面。
  (1)现实性与发展性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学生在立体化教学中学习理论,探讨现实热点问题,从而使教学内容潜移默化中内化到学生的行为里。另外,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扬长避短,采用各种尝试和途径,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体现一个发展性的立体空间。
  (2)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首先,在立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师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导作用,组织好教学秩序,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其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立体化教学模式中,采用多样性的教学和实践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目的性与手段性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现阶段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是马克思、恩格斯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是党的领导人结合我们所从事的各项事业,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价值追求,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理念所要求的。”[2]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是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服务的。另外,借助于一定的手段达到一定的目的,是人类自觉的对象性活动的一个根本特点。立体化教学模式将突破传统,采取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网络状的各种有效手段,力求事半功倍、卓有成效。
  (4)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在抓住课堂教学灌输理论,探讨理论的过程中,将更注重实践性教学方式。利用课堂以外的时空组织立体化教学实践活动,如采取社团、校园文化、讨论、参观、实地考察等形式,使学生的认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构建以“三个课堂”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
  我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创新模式应体现的是以“三个课堂”为核心,包括教学内容、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教学方式、教材体系、教学考核、教学评估均体现立体化的基本架构模式。所谓“三个课堂”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个课堂:第一课堂,是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讲授活动;第二课堂,是围绕课程内容开展的以社团为依托的校园文化活动;第三课堂,是根据课程需要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三个课堂相互结合,相得益彰,构成完整的立体化教学过程,发挥整体功能,从而全面引导和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1.课堂教学立体化——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阵地的“第一课堂”。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理论武装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作用。一方面,教师仍然要发挥主导作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应正确把握好求实性与前瞻性、系统性与层次性、阶段性与连续性、广泛社会性与个人实践性之间的关系,切实增强知、情、意、行等方面的渗透力和感染力,除了围绕基本知识点、基本理论进行讲解外,还应采取课堂讨论、主题教育、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课堂演示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借助学生丰富而健康的情感体验,寓理于事,情理交融,把大道理转化为受教育者所喜闻乐见的小道理、实道理,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这样可以改变以往“满堂灌”、“一维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力求生动、具体、形象,使教学内容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特征,鼓励学生发散性、多样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立体化教学设计中,应更多地加强学生能力的发挥,通过讲述、讨论、研究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和解决大家特别关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校园活动立体化——强化以社团、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的“第二课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育人的实践活动,以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终极目的。以社团、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的“第二课堂”具有立体性、多面性和潜在的渗透性,承载着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又一重要的文化载体。社团、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一方面,学校可以借助社团,开展各种学术、科研、文化、艺术、体育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可以融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并逐渐内化成为自觉行为。另一方面,高校应利用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营造和渲染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浓厚氛围,激发学习学生兴趣,如,利用报纸、电台、网站、宣传栏等形式开展相关理论宣传教育;经常组织思想政治理论专题讲座、学术报告、课题研讨等活动;还可以在校园内设置景观、雕刻、雕像、标牌等,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社会实践立体化——拓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第三课堂”。
  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知、情、意、信、行相统一的长期的过程。社会是学生的第二大学,拓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第三课堂”,组织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在实践中得到教育和锻炼,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改革的极好形式。如:可以组织安排学生到工厂、企业、乡村、街道社区、军队或者赴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参观访问,深入多领域、多行业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生产劳动、扶贫济困、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和各种社会活动。高校还可以确立一些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如革命教育纪念基地、改革开放成果基地、企业经济发展典范基地等,定期组织学生到这些“基地”上进行社会实践,写出社会实践报告。加大“基地”的建设力度,把它变成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生动课堂。
  另外,实践课除形式丰富多样外,还可以与科研相结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例如:2011年1月27日《光明日报》载,河海大学树立了实践教学是常态教学的意识理念,提出“一个主体,两个结合”的实践课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实践教学与科研活动相结合,实践教学的系统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方式。学校每年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10万元的学生研究课题专项经费,通过学生申报课题项目、撰写读书报告等实践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学术研究、创新思维和论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团队精神和公共责任意识。在努力发挥实践教学系统整体性功能的同时,设计和优化实践教学的多种形式,并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群的实际需求,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使不同兴趣、不同特长和能力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训练和发展。自2007年以来,学生课题总数达到500余项,优秀率达到30%。这种以课题研究来带动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4.教材体系的立体化。
  “思想政治理论教材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和重要载体,不仅是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而且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思想宝库。”[3]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教材体系建设纳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行“一纲一本”,形成以统编的四门课程教科书为基本教材,以教师参考书、疑难问题解析、学生辅学读本等为配套教材和“精彩一课”、多媒体课件、音像制品等为辅助教材在内的数字化、系列化和立体化教材体系。作为承载教学内容的教材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要素,教材体系立体化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从而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教学考核方式的立体化。
  教学考核是对学生理解、把握和实践课程内容程度的检验,也是看是否实现课程教学目的的关键所在。目前,许多高校在两课教学考核中大都采用平时成绩(占20%—30%)和期末笔试成绩(占70%—80%)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立体化的教学考核就是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方法,通过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课堂表现与课后表现、卷面成绩与论文、调查报告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将成绩考核分类细化,力求全方位、多层面地对学生进行评定,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对课程体系的掌握情况。
  6.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立体化。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建立立体化的教学评估体系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步骤,是教育质量监控的主要内容。通过立体化的教学评估体系,建立起经常化、制度化的评估制度,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有利于教学质量工作常抓不懈。”[4]对教学质量评估主要体现出全面性,既要有传统教学评价方式,又要有与教学内容和方式相适应的各种评价方式。除了学生评教外,还可以采取教师自评和督导、专家评教等方式,综合检验教学质量和效果。根据立体化教学的特点,除了对理论知识点的评价外,更应注重对实践效果的评价。
  总之,立体化教学模式是建立在适应新形势要求,体现“05方案”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基础上的创新模式,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开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才能与时俱进,体现实效,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宋术学,曾令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新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2):42-44.
  [2]席颖.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J].教育研究,2009,(2).
  [3]李梁.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探索历程和基本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70.
  [4]张迎春,郝海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航海教育研究,2006,2:57.
  
  基金项目:1.江苏省高教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研究规划课题“基于创业教育的中美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比较研究”编号:KT2011182的阶段性成果。2.河海大学高教所高等教育研究课题“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01202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天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才资源。本文试图通过对京津沪渝四市人才资源的比较分析,发现天津高等教育人才
王北生主编的《18岁成人仪式教育》是全面探索成人仪式教育的最新力作,将在指导青少年健康成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
项目式教学是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项目式课程从课程开发开始,就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独特之处,在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上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与
生物化工产品生产技术是高职生物化工工艺专业一门专业骨干课程,文中针对生物化工产品生产技术课程的教学,探讨了该课程教学改革设计的思路、教学内容选取、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大约是在1979年,我上大二的时候,哲学系开设普通生物学课程,主讲教授是张宗炳先生。张先生的大名我们早有所闻:著名哲学家张东荪先生之子,我国昆虫毒理学奠基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提
《大学写作》是高校文科专业的传统基础课程。在当今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避免以往的“被动式”灌输,充分运用多媒体特别是影视辅助教学手段,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
在深入浙江省临海市、走访五个行政村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临海市农村土地状况的四个特点;总结了临海市农村宅基地改革的特点与绩效;最后,就农村宅基地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当今世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我国高校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开设了人文素质课程,然而,在大多数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人文素质
我的父亲袁翰青1905年出生在江苏南通市蒋家巷,一户普通的人家.在南通师范学校学习时他就萌发了利学救国的抱负,他认为中国所以贫弱就是因为科学不发达,于是他和三个挚友商定
目前,我国高校公共政治课教学普遍面临困境,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现在,由于社会地位等原因,高水平的教师不愿意“混迹”于“两课”教师队伍,在任的“两课”教师往往也自感低人一等。在职的公共政治课教师普遍存在一种职业上的“倦怠”。由教育部社政司委托孙蚌珠教授主持的“普通高校‘两课’青年教师(45岁以下)队伍状况研究”课题调研表明,高校“两课”青年教师“自我感觉的职业社会评价比较低”,“对职业的社会感觉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