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学校变革动力研究综述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uo3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领域,学校变革都受到了空前关注,在学校变革的研究过程中,国内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学校变革中的动力问题,在学校变革动力内涵、动力来源、动力发挥作用的形式、动力维持等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未来还需加强学校变革动力的基础性研究、实证性研究、动力机制的研究。
  关键词: 学校变革 变革动力 国内研究综述
  世界范围内第三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人类正在由工业社会过渡到信息社会,传统的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与信息社会的要求不相匹配,变革的时代要求学校进行不断的、全面的变革。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领域,学校变革都受到空前的关注,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学校变革中的动力问题。杨炎轩认为,学校变革的动力是引起或推动学校变革的某种力量或力量的集合。[1]范敏认为,学校变革的动力就是指推动学校变革发生的动力,也就是影响学校变革的各种因素或因素的集合对于学校变革施加作用并使之改变的力量。[2]
  两位学者都强调学校变革的动力是一种或几种能够推动学校变革的力量。这些力量来自哪里,学校变革的动力来源是什么,不同来源的动力如何发挥作用,动力生成后如何维持等问题,国内学者都有所关注。笔者将对这三个方面进行梳理,以期对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学校变革动力的来源
  已有研究中,大部分学者都是以学校为一个自组织,从学校系统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分析學校变革动力的来源。有两类观点,一类观点是坚持认为学校变革的动力来源于学校系统内部和学校系统外部的多种力量的集合,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王星霞(2007)认为,学校发展变革的动力来自于学校外系统力量和学校内系统力量的综合作用和差异协同,学校外系统的力量主要有生产力、政治、文化、宗教、地理、环境和人口等,学校内系统的力量主要有人的主体的觉醒和发挥、利益博弈、学校机构的主动变革、学校系统的自组织和学校教育力等。[3]杨炎轩(2008)认为,现实生活中引发学校变革的动力往往不止一个,而是各种变革力量的集合,既有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经济提出的新要求而产生的外动力,也有教育系统中学校竞争而产生的外部压力,还有学校内部成员自发或自觉反思而产生的内动力。[4]范敏(2012)认为,学校变革的动力来源于学校变革系统中的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包括社会变革需求对学校变革的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变革主体的内生性动力。[5]综上,国内学者的观点集中于:学校变革外部动力来自于生产力、政治、文化发展带来的社会转型,传统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发展不相匹配,社会转型要求学校必须变革。学校变革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于变革主体,包括主体的反思性动力、利益博弈等。
  另一类学者们只分析了学校系统内部或外部一种动力来源。李宜江(2011)主要分析了宏观的学校变革的外部动力,包括政府职能转变是学校变革的政治动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学校变革的经济动力,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是学校变革的文化动力,关注民生是学校变革的社会动力。[6]操太圣(2007)和周志平(2006)认为来源于学校系统内部的动力是学校变革的主要动力,操太圣指出:“学校变革,特别是学校文化的变革,仅仅靠外在的改革动力是难以奏效的,唯有激发学校内部的改革动力,才有推动学校实质性转型的可能,学校变革就是学校成员与环境互动的生活本身,要在实践的场域中发现学校变革的动力。”[7]周志平指出:“学校变革过程本身充满着变革所需要的资源和力量,要在学校变革的过程之中寻找学校变革的力量。”[8]
  还有一部分学者,直接从具体变革力量主体的角度认识学校变革动力来源,李家成(2004)认为,学校变革的力量包括教师、学生、学校管理、家长、兄弟院校、教育行政、科研和督导系统、社区。[9]杨小薇(2002)在此基础上对以上学校变革力量进行了分类:一类是自上而下推动学校变革的行政力量;一类是自发或自觉地开展学校变革的基层力量;一类是领衔课题并与中小学合作开展学校变革的大学(研究所)专职教育科研力量;一类是教育行政、教育科研、基层学校三结合的研究力量。[10]周斌(2005)[11]、费蕾英(2006)[12]、董小平(2006)[13]主要从基层学校的教育主体分析动力来源,包括学校领导者、教师和学生都是学校变革的动力。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学校系统内外部的角度,还是直接分析变革主体,学校变革动力都来源于学校系统外部和内部,外部因素包括全球化、信息化及社会转型等宏观因素,内部因素主要聚焦于变革主体,包括行政力量、科研力量和基层学校的力量,变革主体的利益博弈、价值冲突等隐性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变革的动力。
  二、学校变革动力发挥作用的形式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多数学者认为,学校变革是由多种力量推动的,但是不同的变革动力如何共同作用于学校变革?动力作用于学校变革的发生机理是什么?国内学者在文献中均提到这个问题。
  范敏(2012)分析,学校变革的动力形式有三种:变革的传导(变革主体动力传导),变革的支持(主要指校外变革系统的支持),变革的协调(各种权力和利益主体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动力作用于学校变革的发生机理是: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经过变革主体的转化后,通过支持、协调和传导三种作用形式,融合成变革的动力系统,从而为变革的实施阶段打下基础。[14]
  杨炎轩(2008)指出,在学校变革中,所有的学校变革动力主体都在提供着动力,这些动力并不是单个或独自地起作用,而是综合互动地起作用。学校变革动力的主体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他们之间的正负反馈作用决定了学校的变革,特别是他们之间的“正反馈”作用,能够将一些小的、难以觉察的、貌似随机的扰动或行为,经过学校变革主体之间的非线性传递和放大,进而成为推动学校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或主导力量。[15]
  王星霞(2007)分析指出,来自于学校系统内外的这些无序而复杂的力量通过各种形式的竞争、选择、融合、对话和协同转化为学校发展变革的动力和合力,诸动力通过综合作用和差异协同作用推动学校变革。[16]   刘国艳(2007)分析,学校变革动力来源于学校本身固有的四组矛盾中,动力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学校内蕴的价值冲突。这四组矛盾是学校管理科层取向与教师专业自主性的矛盾、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高之间的矛盾、学校的育人功能与办学功利主义取向的矛盾、学校教育者文化和学生文化的矛盾。[17]
  综上所述,学校变革的动力有多种来源,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的动力作用于学校变革的方式必然有所差别,如何整合不同的动力,使其形成的合力大于单个的动力,范敏的支持、协调、传导三种形式,杨炎轩提出综合互动,王星霞提出差异协同,刘国艳指出通过学校内蕴的价值冲突。学者们对动力发挥作用的形式虽然措辞不一,但都强调了多种动力之间的互动作用,不能以线性的眼光分析单一的动力如何发挥作用。
  三、学校变革动力的维持
  不同来源的动力综合互动的发挥作用,整合成新的动力推动学校变革的推进和深入。动力如何维持,如何保证学校变革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有学者在论文中对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陈向阳(2009)认为,学校的变革发展需要提供强大的内驱力和外驱力,内驱力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需要加强培育和利用,学校内驱力形成最关键的就是学校价值观和学校愿景的培育。[18]
  沈玉顺(2011)论述了学校改进动力的生成和维持两个方面。外部动力的生成主要有三种机制,即通过发布命令、建立规则和提供利益交换;内部动力的生成主要有两种机制,即外部驱动生成(学校实施改进是为了满足外部的变革要求)和内部驱动生成(学校在没有遭遇外部压力或外部压力较小的情况下主动寻求改进)。外部动力的维持,主要取决于外部压力的强度、稳定性和相关支持措施的有效性;源自学校内部的改进动力的维持,主要取决于学校领导人的意愿。[19]
  周志平(2006)认为应在學校变革过程中寻找变革的力量,即在变革过程中生成和维持变革的动力。在变革过程中,内生出学校自己的教育理论,内生出学校的各项制度,培养、造就教师,在“成事”中“成人”。问题和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是我们的朋友,在其基础上学校变革不断的生成。学校变革是一种复杂的、不确定的过程,不能等到外部环境、实践及各种条件都具备了再来进行学校的变革,学校变革过程本身就充满着变革所需要的资源和力量,学校变革的力量就在于学校变革的过程之中。[20]
  综上所述,陈向阳强调动力的维持依赖于学校价值观和学校愿景的培育;沈玉顺认为应建立机制保证学校变革内外部动力的维持;周志平强调学校变革是一个历程,是朝着未知方向的努力,是在不断地生成,推动变革持续向前是动力维持的最佳方式,只有真正开展学校变革的实践,才会真正寻找到学校变革的力量。动力的维持是学校变革源源不断的推动力的保证,如何有效激发和维持学校变革的动力是亟待探讨的课题。
  四、问题与展望
  (一)学校变革动力研究的数量不足。
  在中国知网上,以“学校变革”为关键词,检索条件为“精确”,年份不限,搜索到期刊论文269篇,学位论文46篇,时间跨度为:1986—2013年。以“学校变革 动力”为关键词,检索条件为“精确”,年份不限,搜索到期刊论文1篇,学位论文2篇,时间跨度为:2005—2013年。
  不难看出,国内有关学校变革的研究成果较多,关注较早,而对学校变革动力的研究少,起步晚。以学校变革动力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数量不足。工业时代的学校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学校的要求,学校变革势在必行,对推动学校变革的动力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变革动力的来源、运作机制、发生机理,都是亟待研究的现实课题。
  (二)学校变革动力的基础性研究薄落。
  学校变革动力的基础性研究主要指对学校变革动力的定义、特征、生成及其对于学校变革实践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笔者在前面的文献梳理中整理的动力定义、动力来源、动力相互作用、动力的生成与维持,都是从其他关于学校变革的研究中间接获取的,没有直接以学校变革动力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对学校变革动力的定义、构成和特征的基础性研究还相当薄落。这将使学校变革动力知识理论的应用性研究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限制其深入开展,因此,未来的研究必须大力加强学校变革动力的基础性研究。
  (三)学校变革动力研究的深度不足。
  涉及学校变革动力的文献大多数在分析学校变革动力的来源、动力类型等,这些都是静态的动力分析,没有分析动力的动态激发、聚合、运作过程。少数涉及动力相互作用的文献,只说明了动力之间是“相互作用、综合互动”的关系,但至于诸动力之间到底怎样相互作用和综合互动很少涉及。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探寻学校变革动力的运行机制、发生机理,即动力动态的激发、聚合、维持的整个运作过程。
  (四)研究的思辨性太强,实证性不足。
  对于学校变革动力的研究大多是从理论演绎、思辨角度出发,缺乏实证性调查研究的支持。笔者所掌握的文献中,只有孙翠香的博士论文《学校变革主体动力研究》使用了“案例分析法”,但是她也将案例的分析融入了理论的阐述中。未来的研究必须高度重视实证性方法的运用,可以采用叙事研究、调查研究和个案研究等不同的方法研究学校变革动力,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了解学校变革过程中存在的阻抗力和动力,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4][15]杨炎轩.学校变革的动力机制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8):58.
  [2]范敏.论学校变革模式与变革机制的关系[J].现代教育论丛,2013(3).
  [3][16]王星霞.学校发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5][14]范敏.学校变革的动力及其运行机制[J].现代教育管理,2012(12):17-18.
  [6]李宜江.新时期学校变革的动力、阻抗与超越[C].“聚焦学校变革:中国经验与国际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165-172.
  [7]操太圣.在实践场域中发现学校变革能力[J].教育发展研究,2007(4):1-5.
  [8]周志平.在学校变革过程中寻找变革的力量[J].当代教育科学,2006(20):3-6.
  [9]李家成.论学校变革中的力量集聚[J].教育发展研究,2004(10):43-45.
  [10]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90-91.
  [11]周彬.决策与执行:制度视野下的学校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
  [12]费蕾英.学校组织变革进程中校长干预行为的研究——以上海市一所小学为个案[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3]董小平.学校变革动力的生成:新课程之“深度变革”[J].江西教育科研,2006(7):63-65.
  [17]刘国艳.制度分析视野中的学校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20-27.
  [18]陈向阳.论学校发展的内驱力[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4):88-90.
  [19]沈玉顺.学校改进动力机制的建构与优化[J].上海教育科研,2011(11):45-48.
  [20]周志平.在学校变革过程中寻找变革的力量[J].当代教育科学,2006(20):3-6.
  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一般立项“课程变革的动力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物业管理是物业管理企业受物业所有人委托,依据物业管理合同,对物业的房屋建筑及公共设备、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等管理项目进行维护、修缮和整治,并向物业所
近日,省政府印发《关于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的若干意见》,其中《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我省当前的环境形势、环保工作的目标、全省环保重点工作、强化环境保护执法监
1今天是父亲79岁生日,我孤独地为父亲烧着纸钱.我知道,燃烧的纸钱只是一种依托,二十三年来,父亲离我已走得很遥远了,哪怕梦里的父子见面,也相隔了五六年.我仍然在父亲生日和
摘 要: 关键能力的培养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教学项目,其在内容、形式、过程、手段和教学氛围上,都符合关键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应该被职业院校充分利用,提高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 创业教育 中职生 关键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一直以来,都以“为社会培养从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工作者”为主要目标。但近几年,随着社会的转型及劳动成本的提高,中职生的就业压力
"基础"课教学改革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的基础,结合"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文阐述了"立德树人"理念的内涵和意义,明确了"基础"课教学贯彻"立德树人"的基
4月28至29日,全省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现场会议在邯郸市召开,省环保厅姬振海厅长出席会议并讲话,杨智明副厅长做了我省污染防治工作报告。会议总结了“十一五”以来我省污染防治工
对我国国有企业实行市场化的改革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对我国国有企业进行市场化的改革,前提是构建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系,分离经营权和所有权,因此
在我的记忆里,我永远忘不了那年的冬天.记得小时候,一到冬天就天寒地冻,漫天飞舞着雪花,皑皑白雪,大地银装素裹,粉装玉砌.我在家躺在床上一直高烧不停,到了县里的医院几经周
BACKGROUND:The Chinese herbal compound realgar exerts detoxification effects as an adjuvant. It is suggested that realgar exerts detoxification via the followin
方圆百里以内,所有看得见的的玉米秆,都变得卑躬屈膝,一夜之间,齐刷刷地朝她下跪,方圆百里外,她看见孩子们,如影子般面黄肌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