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减"直接限制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规模,缩短了课外培训时间,对校外培训机构影响巨大。但是,治教培机构易,治教育焦虑难。就像很多家长所担心的那样,如果学生不能在学校享受优质教育,改变现有教育资源的不均状况,那么,教育领域内的“剧场效应”就无法消除,对培训的需求也很可能通过其他方式来满足。坚持学校这个主阵地,就是守住“双减”的底线,只有守住底线,才能把“双减”落到实处。传统的中小学家校合作共育在富技术时代、新高考改革、新家庭到来所建构的“新”背景下已难以有效运行,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学校和家庭皆应围绕家校合作共育的目标来提升理念、搭建平台、培育素养,形成家校共融、互动、互补的局面,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校共育;双减背景;中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双减”是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依法治理、标本兼治,政府主导、多方联动,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建设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学生作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家庭与学校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两个场所,家长与教师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人。尤其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家庭、学校直接决定着孩子的生活品质,影响着孩子的生命内涵。换言之,中小学家校合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孩子成长环境的优劣,对这一阶段的孩子成长意义重大。面对5G技术、初高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孩”政策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家庭和学校既要客观理性认识其所处的背景,也需从现实层面调适策略,这对于当前中小学家校合作共育至关重要。
一、如此重视“双减”,为什么?
“双减”虽名为减负,却远非一个学生负担问题。中央政府担心过多的培训会直接影响教育考试评价结果的真实性,阻碍教育实质的公平,擠压学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价值取向,违背“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孩子永远的学校,所以,如果不从家长的改变着手去落实“双减”,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缘木求鱼,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可能还会适得其反。不少家长对教育质量和孩子发展水平的评价,大多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这样,他们就容易受到培训机构的吸引, 一味让孩子接受学科知识的强化训练,陷孩子于题海却自认是在为之计深远。双减的背后实质上是教育的返璞归真, 是对当前教育内卷化状态的纠偏。
二、促进中小学家校合作共育转型的调适策略
中小学家校合作共育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根本变化,整体转型将成大势所趋。从应对转型带来的挑战来看,家庭和学校需携手对话、共建平台、形成机制。戴维●伯姆认为,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这种富有创造性的理解和共识能起到一种类似‘胶水’或‘水泥’的作用,从而把人和社会黏结起来”。中小学家校合作共育转型的调适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家校合作共育理念,实现有效共融
家校双方首先要树立合作共育理念,建立平等关系,家长不能无限度迁就教师,认为凡是教师说的和做的都对,同时教师也不能无限度迎合家长的要求。一是以共育理念加强对家委会建设的科学指导,使家委会成为团结家长、凝聚共识的中心,家长通过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使家委会从简单的“事务型”向“事务+理念”型转向,从科学合理的角度对教师及学校教育工作提出建议。二是以共育理念创造家校交流的机会。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为家长提供观摩课堂教学的机会,拓展家长融入教育活动的空间,让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模式,有助于纠正家长的错误认知和行为。
(二)搭建家校合作共育平台,实现良性互动
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存在着“代偿”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合流、天衣无缝往往只是一种理想,很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在面对转型中出现的新情况时,家校合作的隔阂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如某地区自2021年起实施新的中考改革方案,总计考试科目15门,总分为860分,这一方案虽体现了国家素质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但也使得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部分家长表现出无所适从、群体焦虑。为此,在类似政策出台前,学校应搭建家校合作共育平台,一方面,从配合教育改革的角度,提前做好考试改革的各项准备,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的渠道,为家长排忧解难,缓解焦虑情绪;另一方面,要广泛宣传,为家长理解相关教育政策提供多元化支持,如举办政策学习专题讲座,编写政策通俗化读本,聘请政策起草专家进行针对性指导,促使家长能全面理解教育改革的初衷,客观看待政策的调整,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实现家校良性互动,消除家长的抵触情绪。
(三)培育家校合作共育素养,实现家校互补
在家校共育中,不仅家庭、学校和社区是合作伙伴关系,学生也是这种关系中重要的一员。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和中心地位,认识到学生在他们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是主角而不是配角。从这个角度审视,家校合作虽有一定边界,但家长和教师的关系从来都不是泾渭分明的,过于清晰就可能出现无人管的“真空地带”,一旦学生出了问题,就容易导致双方相互指责。因此,培育家校合作共育素养在当下,乃至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必须引起重视。一是在家校共育中,学校应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功能都不可替代。”要引导家长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做一个对家庭感恩、对学校有情、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家庭中营造适宜的教育环境,让家庭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不缺位。二是家委会要站在支持教师教育、关心班级发展、配合学校工作的角度开展工作,多与学校和教师进行情感沟通,促使学校在家校合作共育中深化共育作用机制,从而实现家庭和学校的相互补位。
关键词:家校共育;双减背景;中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双减”是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依法治理、标本兼治,政府主导、多方联动,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建设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学生作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家庭与学校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两个场所,家长与教师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人。尤其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家庭、学校直接决定着孩子的生活品质,影响着孩子的生命内涵。换言之,中小学家校合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孩子成长环境的优劣,对这一阶段的孩子成长意义重大。面对5G技术、初高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孩”政策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家庭和学校既要客观理性认识其所处的背景,也需从现实层面调适策略,这对于当前中小学家校合作共育至关重要。
一、如此重视“双减”,为什么?
“双减”虽名为减负,却远非一个学生负担问题。中央政府担心过多的培训会直接影响教育考试评价结果的真实性,阻碍教育实质的公平,擠压学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价值取向,违背“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孩子永远的学校,所以,如果不从家长的改变着手去落实“双减”,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缘木求鱼,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可能还会适得其反。不少家长对教育质量和孩子发展水平的评价,大多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这样,他们就容易受到培训机构的吸引, 一味让孩子接受学科知识的强化训练,陷孩子于题海却自认是在为之计深远。双减的背后实质上是教育的返璞归真, 是对当前教育内卷化状态的纠偏。
二、促进中小学家校合作共育转型的调适策略
中小学家校合作共育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根本变化,整体转型将成大势所趋。从应对转型带来的挑战来看,家庭和学校需携手对话、共建平台、形成机制。戴维●伯姆认为,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这种富有创造性的理解和共识能起到一种类似‘胶水’或‘水泥’的作用,从而把人和社会黏结起来”。中小学家校合作共育转型的调适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家校合作共育理念,实现有效共融
家校双方首先要树立合作共育理念,建立平等关系,家长不能无限度迁就教师,认为凡是教师说的和做的都对,同时教师也不能无限度迎合家长的要求。一是以共育理念加强对家委会建设的科学指导,使家委会成为团结家长、凝聚共识的中心,家长通过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使家委会从简单的“事务型”向“事务+理念”型转向,从科学合理的角度对教师及学校教育工作提出建议。二是以共育理念创造家校交流的机会。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为家长提供观摩课堂教学的机会,拓展家长融入教育活动的空间,让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模式,有助于纠正家长的错误认知和行为。
(二)搭建家校合作共育平台,实现良性互动
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存在着“代偿”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合流、天衣无缝往往只是一种理想,很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在面对转型中出现的新情况时,家校合作的隔阂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如某地区自2021年起实施新的中考改革方案,总计考试科目15门,总分为860分,这一方案虽体现了国家素质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但也使得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部分家长表现出无所适从、群体焦虑。为此,在类似政策出台前,学校应搭建家校合作共育平台,一方面,从配合教育改革的角度,提前做好考试改革的各项准备,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的渠道,为家长排忧解难,缓解焦虑情绪;另一方面,要广泛宣传,为家长理解相关教育政策提供多元化支持,如举办政策学习专题讲座,编写政策通俗化读本,聘请政策起草专家进行针对性指导,促使家长能全面理解教育改革的初衷,客观看待政策的调整,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实现家校良性互动,消除家长的抵触情绪。
(三)培育家校合作共育素养,实现家校互补
在家校共育中,不仅家庭、学校和社区是合作伙伴关系,学生也是这种关系中重要的一员。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和中心地位,认识到学生在他们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是主角而不是配角。从这个角度审视,家校合作虽有一定边界,但家长和教师的关系从来都不是泾渭分明的,过于清晰就可能出现无人管的“真空地带”,一旦学生出了问题,就容易导致双方相互指责。因此,培育家校合作共育素养在当下,乃至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必须引起重视。一是在家校共育中,学校应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功能都不可替代。”要引导家长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做一个对家庭感恩、对学校有情、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家庭中营造适宜的教育环境,让家庭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不缺位。二是家委会要站在支持教师教育、关心班级发展、配合学校工作的角度开展工作,多与学校和教师进行情感沟通,促使学校在家校合作共育中深化共育作用机制,从而实现家庭和学校的相互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