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内江师范学院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从师范生对信息技术应用态度、信息化学习资源、多媒体课件制作、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掌握情况和期望方面了解新建地方院校师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现状,最后针对提升新建地方院校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师范生;能力
作者简介:张凯(1977-),男,甘肃白银人,内江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四川 内江 641100)
项目基金:本文系内江师范学院2010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0NJS-6)、内江师范学院2011年“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XZY2011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023-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师眼里成为备课、课程设计、教学实施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学生眼里信息技术是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的得力助手,在学校领导眼里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建地方院校培养的师范生大多数将走上基础教育岗位,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方式,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1]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影响着教学能力的提升,也关系到师范生教师专业发展。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截至2011年,我国共有新建地方院校596所(包括318所独立院校)。新建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成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满足地方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等重要任务。这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绝大部分由原来的师专和地方中专院校合并建设,学生的组成中师范生占了绝大多数,培养目标仍然是面向基础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直接影响未来的教学活动。下面以内江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为个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分析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新建地方院校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国内其他新建地方院校促进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应用了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首先,通过知网以关键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检索,截至2012年4月共有64篇相关文献;以关键字“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检索,截至2012年4月共有22篇相关文献,通过对检索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从中筛选出47篇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的文献,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表现形式进行归类总结,形成文献分析报告。其次,为了及时掌握新建地方院校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情况,“新课程背景下提升师范院校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组于2011年4月至11月对我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师范生开展了问卷调查。课题组设计了《地方院校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问卷》,并随机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4份,回收率96%,回收的有效问卷137份,有效率95.1%。按照教育统计学的观点,本次调查结果有效。最后,在前期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紧紧围绕信息技术在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策略对我校部分师范生进行了访谈。
二、新建地方院校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分析
1.师范生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教学的认知态度与期望
认知态度:在分析调查数据后发现师范生对信息技术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手段、丰富学习资源等方面的认可度很高。有115人(83.9%)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100人(73%)的学生认为丰富了教学手段,有108人(78.8%)的学生认为丰富了学习资源。同时,师范生认为信息技术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效果不大,分别为53人(38.7%)和59人(40.9%)。如图1所示。
期望:对于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和教学中的期望,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加强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重视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的技能训练和有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案例学习。
2.师范生获取与处理信息化教学、学习资源的掌握情况与期望
信息化教学、学习资源主要是指用于教学、学习活动的各种优质的数字资源,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资源以及其他数字化教学、学习资源。
在数字化资源的获取方面,调查数据表明,对于文本资源的获取方式,大部分同学使用键盘录入文字,只有13人(9.4%)能够熟练利用扫描仪扫描印刷资料,通过文字识别批量获取文本资源;有87人(63.5%)从来没有使用过语音录入和手写板书写方式获取文本资源。关于图形图像资源的获取,所有学生能够利用网站、手机、数码相机获取图片,但是很多同学对利用扫描仪、屏幕截图、光盘抓图等方式不熟悉。关于音频资源的获取,有129人(94.2%)能够熟练地下载音频文件或MP3歌曲,但仅有33人(22.4%)会电脑录音和实现磁带转录为数字声音,有42人(30.1%)能熟练地从影片中提取音频。关于视频资源的获取,有43人(30.2%)能够顺利从网上下载视频文件,57人(41.6%)能够从光盘上截取视频片段文件。其他资源方面,有103人(75.2%)能够从图书馆获取万方、期刊网、维普网、读书秀提供的论文资源。
在数字资源加工与处理方面,有61人(44.5%)可以使用美图秀秀、光影魔术手等软件进行图片的简单处理,有128人(93.4%)认为自己处理的图片效果不好,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尤其是图片融合、抠像、色彩处理等方面。音频资源方面,有17人(12.4%)能够处理音效效果。学生对音频的声音大小、去噪技术、特殊效果添加等方面的技术处理感到非常困难。视频资源方面,仅有10人(7.3%)能够利用剪辑软件合成视频文件,对下载后视频文件的剪辑、合成、添加字幕、添加视频特殊效果、视频格式转换等处理技术感到困惑。 期望:获取优质的信息化教学、学习资源是提升信息技术能力的第一步,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化教学、学习资源能够缩短教学、学习活动的时间,有利于获取更多的优质资源,将提高师范生信息化教学、学习资源的使用效率。总之,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师范生能够从网上获取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但获取手段单一,尤其对资源的处理技术显得非常渴望。[2]
3.师范生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掌握情况与期望
掌握情况:调查发现学生用来制作课件的软件主要是PPT。师范生对PPT制作课件比较熟悉,主要原因是其属于Office套件,学习起来简单、容易上手。另外,大部分学生对制作的课件不满意。数据显示,73.7%的学生认为自己制作的课件颜色搭配不合理,73%的学生认为自己制作的课件构图不合理,80%的学生认为自己制作的课件界面不优美,86.1%的学生认为自己制作的课件交互性不强。[3]如图2所示。
期望:对于多媒体课件制作,通过访谈发现绝大数师范生能够制作简单的演示型课件,但是对于自己制作的课件不是很满意,都期望加强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训练,尤其是加强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多媒体课件交互性等方面的学习。
4.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掌握情况与期望
掌握情况:有20.4%的大学生能够较熟练地设计信息化教学教案,20.2%的学生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知识,22.6%的学生能够较好地使用信息化教学策略进行教学,25.1%的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信息化教学内容规划与设计,但也有很多同学对信息化教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掌握得不好。因此要加强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与训练,将抽象理论具体化,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如图3所示。
期望: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强调以学为中心,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促进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提高。大部分学生仍将信息化教学等同于计算机教育、多媒体课件制作,对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熟悉。[4]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大三、大四的师范生对信息化教学设计有很高的期望,因为他们在教育实习后发现,实习教学中可使用多媒体教学(但是基本是利用PPT演示讲稿),对于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学习、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程背景下教案的设计以及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很大的期望,学习愿望非常高。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内江师范学院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调查和深入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师范生对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认同度很高,都认为在学习、未来教学中离不开信息技术,并期望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学习。
师范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化学习、教学资源的获取能力,但是对于资源的处理技术非常欠缺,非常期望提高各种学习、教学资源的加工与处理技术。教师应该加强在信息技术相关课程中对于资源获取手段的多样性训练。训练过程应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层次进行,让每个师范生结合自身的特点,有效获取所需的各种数字化教学、学习资源,同时加强每种资源的加工处理技术练习。
师范生具有一定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能够开发简单的教学演示型课件,但是课件的界面、设计、交互性都存在不足,期望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涉及到课件界面的设计、课件结构的设计、课件教学内容的设计、课间交互性设计等方面,课件界面的设计也涉及到课件界面布局设计、界面配色方案设计,师范生对于这两个方面感到困难,往往自己设计的达不到预期效果。学校应该开设这方面的选修课或者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种形式的课件大赛,在实践中提高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能力。也可以在信息技术相关课程中作为一个重点专题加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训练。
信息化教学组织方面非常欠缺,尤其是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评价等方面需要大力加强学习。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师必需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师范生教育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的起始阶段,是非常关键的环节。[5]在教学法课程中,教师应引入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教案撰写等内容,同时也可以建立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训练模式,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在教师教育课程学习中,多尝试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师范生体会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使用不同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尹明福.云南省边疆地区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2]张虹.甘肃省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发展现状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8):81-86.
[3]万一花,鲁有才.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咸宁学院学报,2006,(4):216-216.
[4]孙洁.浅谈信息化教学设计[EB/OL].http://www.docin.com/p-287864
053.html.
[5]何红艳.基于EPSS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训练系统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信息技术;师范生;能力
作者简介:张凯(1977-),男,甘肃白银人,内江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四川 内江 641100)
项目基金:本文系内江师范学院2010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0NJS-6)、内江师范学院2011年“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XZY2011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023-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师眼里成为备课、课程设计、教学实施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学生眼里信息技术是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的得力助手,在学校领导眼里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建地方院校培养的师范生大多数将走上基础教育岗位,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方式,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1]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影响着教学能力的提升,也关系到师范生教师专业发展。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截至2011年,我国共有新建地方院校596所(包括318所独立院校)。新建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成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满足地方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等重要任务。这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绝大部分由原来的师专和地方中专院校合并建设,学生的组成中师范生占了绝大多数,培养目标仍然是面向基础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直接影响未来的教学活动。下面以内江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为个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分析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新建地方院校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国内其他新建地方院校促进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应用了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首先,通过知网以关键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检索,截至2012年4月共有64篇相关文献;以关键字“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检索,截至2012年4月共有22篇相关文献,通过对检索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从中筛选出47篇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的文献,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表现形式进行归类总结,形成文献分析报告。其次,为了及时掌握新建地方院校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情况,“新课程背景下提升师范院校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组于2011年4月至11月对我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师范生开展了问卷调查。课题组设计了《地方院校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问卷》,并随机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4份,回收率96%,回收的有效问卷137份,有效率95.1%。按照教育统计学的观点,本次调查结果有效。最后,在前期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紧紧围绕信息技术在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策略对我校部分师范生进行了访谈。
二、新建地方院校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分析
1.师范生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教学的认知态度与期望
认知态度:在分析调查数据后发现师范生对信息技术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手段、丰富学习资源等方面的认可度很高。有115人(83.9%)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100人(73%)的学生认为丰富了教学手段,有108人(78.8%)的学生认为丰富了学习资源。同时,师范生认为信息技术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效果不大,分别为53人(38.7%)和59人(40.9%)。如图1所示。
期望:对于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和教学中的期望,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加强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重视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的技能训练和有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案例学习。
2.师范生获取与处理信息化教学、学习资源的掌握情况与期望
信息化教学、学习资源主要是指用于教学、学习活动的各种优质的数字资源,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资源以及其他数字化教学、学习资源。
在数字化资源的获取方面,调查数据表明,对于文本资源的获取方式,大部分同学使用键盘录入文字,只有13人(9.4%)能够熟练利用扫描仪扫描印刷资料,通过文字识别批量获取文本资源;有87人(63.5%)从来没有使用过语音录入和手写板书写方式获取文本资源。关于图形图像资源的获取,所有学生能够利用网站、手机、数码相机获取图片,但是很多同学对利用扫描仪、屏幕截图、光盘抓图等方式不熟悉。关于音频资源的获取,有129人(94.2%)能够熟练地下载音频文件或MP3歌曲,但仅有33人(22.4%)会电脑录音和实现磁带转录为数字声音,有42人(30.1%)能熟练地从影片中提取音频。关于视频资源的获取,有43人(30.2%)能够顺利从网上下载视频文件,57人(41.6%)能够从光盘上截取视频片段文件。其他资源方面,有103人(75.2%)能够从图书馆获取万方、期刊网、维普网、读书秀提供的论文资源。
在数字资源加工与处理方面,有61人(44.5%)可以使用美图秀秀、光影魔术手等软件进行图片的简单处理,有128人(93.4%)认为自己处理的图片效果不好,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尤其是图片融合、抠像、色彩处理等方面。音频资源方面,有17人(12.4%)能够处理音效效果。学生对音频的声音大小、去噪技术、特殊效果添加等方面的技术处理感到非常困难。视频资源方面,仅有10人(7.3%)能够利用剪辑软件合成视频文件,对下载后视频文件的剪辑、合成、添加字幕、添加视频特殊效果、视频格式转换等处理技术感到困惑。 期望:获取优质的信息化教学、学习资源是提升信息技术能力的第一步,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化教学、学习资源能够缩短教学、学习活动的时间,有利于获取更多的优质资源,将提高师范生信息化教学、学习资源的使用效率。总之,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师范生能够从网上获取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但获取手段单一,尤其对资源的处理技术显得非常渴望。[2]
3.师范生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掌握情况与期望
掌握情况:调查发现学生用来制作课件的软件主要是PPT。师范生对PPT制作课件比较熟悉,主要原因是其属于Office套件,学习起来简单、容易上手。另外,大部分学生对制作的课件不满意。数据显示,73.7%的学生认为自己制作的课件颜色搭配不合理,73%的学生认为自己制作的课件构图不合理,80%的学生认为自己制作的课件界面不优美,86.1%的学生认为自己制作的课件交互性不强。[3]如图2所示。
期望:对于多媒体课件制作,通过访谈发现绝大数师范生能够制作简单的演示型课件,但是对于自己制作的课件不是很满意,都期望加强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训练,尤其是加强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多媒体课件交互性等方面的学习。
4.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掌握情况与期望
掌握情况:有20.4%的大学生能够较熟练地设计信息化教学教案,20.2%的学生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知识,22.6%的学生能够较好地使用信息化教学策略进行教学,25.1%的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信息化教学内容规划与设计,但也有很多同学对信息化教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掌握得不好。因此要加强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与训练,将抽象理论具体化,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如图3所示。
期望: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强调以学为中心,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促进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提高。大部分学生仍将信息化教学等同于计算机教育、多媒体课件制作,对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熟悉。[4]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大三、大四的师范生对信息化教学设计有很高的期望,因为他们在教育实习后发现,实习教学中可使用多媒体教学(但是基本是利用PPT演示讲稿),对于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学习、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程背景下教案的设计以及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很大的期望,学习愿望非常高。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内江师范学院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调查和深入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师范生对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认同度很高,都认为在学习、未来教学中离不开信息技术,并期望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学习。
师范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化学习、教学资源的获取能力,但是对于资源的处理技术非常欠缺,非常期望提高各种学习、教学资源的加工与处理技术。教师应该加强在信息技术相关课程中对于资源获取手段的多样性训练。训练过程应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层次进行,让每个师范生结合自身的特点,有效获取所需的各种数字化教学、学习资源,同时加强每种资源的加工处理技术练习。
师范生具有一定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能够开发简单的教学演示型课件,但是课件的界面、设计、交互性都存在不足,期望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涉及到课件界面的设计、课件结构的设计、课件教学内容的设计、课间交互性设计等方面,课件界面的设计也涉及到课件界面布局设计、界面配色方案设计,师范生对于这两个方面感到困难,往往自己设计的达不到预期效果。学校应该开设这方面的选修课或者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种形式的课件大赛,在实践中提高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能力。也可以在信息技术相关课程中作为一个重点专题加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训练。
信息化教学组织方面非常欠缺,尤其是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评价等方面需要大力加强学习。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师必需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师范生教育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的起始阶段,是非常关键的环节。[5]在教学法课程中,教师应引入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教案撰写等内容,同时也可以建立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训练模式,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在教师教育课程学习中,多尝试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师范生体会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使用不同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尹明福.云南省边疆地区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2]张虹.甘肃省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发展现状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8):81-86.
[3]万一花,鲁有才.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咸宁学院学报,2006,(4):216-216.
[4]孙洁.浅谈信息化教学设计[EB/OL].http://www.docin.com/p-287864
053.html.
[5]何红艳.基于EPSS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训练系统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