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润卿与抹云楼图书馆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petent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代钱业巨子秦润卿是近代宁波帮的杰出代表,他富而好善、商而好儒,好读书,好藏书,他投巨资创办了抹云楼藏书楼与图书馆,收藏了很多图书善本,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他将抹云楼图书馆全部藏书及其所属财产捐献给了浙江省人民政府,使之成为当地文化的传播者,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文化事业的建设,至今仍有其借鉴与启示意义。
  关键词:秦润卿;抹云楼图书馆;文化事业
  中图分类号:K25;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3-0115-03
  秦润卿(公元1877—1966年)名祖泽,字润卿,晚年又号抹云老人,是近代宁波帮的杰出代表。他出身贫寒,早年辍学从商,通过不懈的努力,终成一代钱业巨子,曾任上海总商会副会长并长期主持上海钱业公会,为钱庄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尤为可贵的是,事业有成的秦润卿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对养育他的家乡更是倾注了无限的热情与心血,以至时人称其“一生为桑梓造福,为社会人群降福祉,创立和资助多项善举公益事业,仁风所披,受其泽者何可胜数。举凡办学校,创实业,兴医院,恤孤贫,靡不竭力以赴,口碑载道,万人敬仰,尊为一代哲贤,实当之无愧。故虽乡里孤孺,其闻公之名,亦必肃然而起敬”[1]。
  一、商而好儒的秦润卿
  秦润卿本为一介商人,文化程度也不高,却好读书,甚至读书藏书成为他人生的最大爱好。他常年订阅与其业务有关的《钱业月报》《银行周报》等金融类报刊,其他如历史、新闻、文学类杂志与书籍也多在其浏览阅读之列。据其日记记载,史学名著《史记》《汉书》乃至唐诗、宋词集等都是其必读书。据和他交往比较密切的慈溪慈湖中学校长胡绳系透露,秦润卿的书架“新出的书报杂志多得很,连茅盾的《霜叶红似二月花》也有”。对此,采访秦润卿的《慈溪报》记者翁亭惊异不止:“润卿先生的好学,我原是知道的,但茅盾的这本新著会在七十老翁的书桌上发现却令我惊异不止……一个伟大人物原是无书不读、无坚不攻的。”[1]
  说到秦润卿商而好儒,在此还有一个事情值得一提,那就是1933年6月他在慈城饮碧厂①发起举办慈溪文人雅集活动,至今在慈城仍传为美谈。饮碧厂位于慈城宝善堂西北面浮碧山上,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前后由秦润卿发起,会同冯君木、洪左湖、魏友枋等慈城文士集资建造,以便在春秋两季会集文友,相聚宴饮吟诗。饮碧厂建有朝南高平屋五间,中间打通的三间为会文吟诗作画之处,旁有几十平方米的空地,中间建亭一座,四周有木质坐栏,环境清静优美。当年6月13日,从上海返乡的秦润卿邀请慈城宿儒杨逊斋、杨省斋兄弟以及魏友枋(曾任北京大学国文教授、邵今是外祖父)、胡炳藻(慈溪名中医)等10人在饮碧厂雅集,他们交流近作,探讨诗文心得,交谈甚欢,被人称为“九老聚会”“慈城读书人大聚会”[2]。
  二、筹建抹云楼藏书楼
  秦润卿创办藏书楼开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1931年,已届高龄的秦母颜氏因病去世。对于母亲,秦润卿有太多的感激与牵挂。颜氏是一位传统中国女性,嫁到秦家后不久即以“贤淑闻于闾里”。由于父亲秦九龄生性耿直,不善变通,经常失业在家,母亲颜氏以自己的勤俭与良好人缘支撑着这个家。1893年,秦九龄病逝后,颜氏更成为家里的顶梁柱,而她则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从小懂事乖巧的儿子身上。秦润卿母子俩相依为命,一起经历了家中诸多的变故与风雨,此后事业有成的秦润卿事亲至孝。对于孝道,秦润卿有一番自己的理解。他说:“凡人呱呱落地,即由双亲哺乳抚育。自咿咿学语,而渐次长大,为双亲者,不知耗费多少心血,经历多少苦楚,无非希望子女长成自立,显亲扬名,所以为子女者,自应仰体亲心,曲尽孝道。幼时在校读书,应努力勤学,做一好學生;长大在社会上做事,应克尽厥责,奉公守法,做一好公民,庶不负双亲养育之恩,与期望之切。须知等子女成年,双亲年事已高,尤当善承意志,随时为父母分劳,不应事事再使堂上操心耗神,好使双亲心境愉快,安享余年。”[3]
  1931年,颜氏去世后不久,秦润卿就在慈城的旧宅处修建了一栋洋房,把母亲颜氏的遗像放在房屋中间,并且将他的诗词雕刻在走廊之上,除了卧室之外,他把其他房屋都用来作为藏书的地方,之后陆续购买了很多中外典籍,起名叫“抹云楼”[4]。秦润卿在晚年自号“抹云老人”,关于这个称号的由来也有一段渊源。相传,秦润卿的祖上原来是北宋词人秦观。秦观是江苏扬州人,在元丰八年的时候中了进士,被授予官职,在他31岁的时候外出游历。一天,有一个老友要到会稽去上任,于是相约宴席,以送别老友,秦观应邀前来,趁着酒兴作词一首《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整首词句情景交融,把自己对好友离别依依不舍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相传苏轼当时听到这首词之后也十分赞赏,并且称他是“山抹微云秦学士”。秦润卿正是为了表达这样一种对先祖的缅怀之情,所以自号“抹云老人”。
  为保存各类珍贵文献,嗜书如命的秦润卿即致力于收集古今中外各种书籍,特别是地方文献。如1936年8月宁波著名的墨海书楼所藏冯氏醉经阁图书,由于“其子孙不振”,将祖传藏书在上海变卖,其中不少为善本古籍,有的还是海内孤本,十分珍贵。秦润卿恐其流失,即出高价购回藏于抹云楼。对此,宁波《时事公报》评论这是“慈县仅有文粹得有归宿。”该报道说:
  慈溪县旅沪巨商秦润卿,在慈筑有抹云楼,所藏图书,极为丰富。近闻该氏为保存文粹起见,已经前冯氏醉经阁已售与书贾在运送出境途中,为县政府截获之珍籍五千余本,业已向县政府全部收买,计价一千一百元。故该楼书籍,除原有四库全书及四部丛刊等外,益觉琳琅满架,美不胜收云[5]。
  1934年,由于考虑到自己家乡的设施比较落后,特别是图书资源特别稀少,为了给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秦润卿决定把自己的各种藏书和文献全都捐献出去,并捐助天一保险公司股份五千元,以每年所得股息作为经常费用,聘请地方绅士5人、旅沪绅商3人和家属3人合组管理委员会,呈请县府备案,身后主权归公。但挂在中堂的他的母亲遗像和嵌在墙壁上的石刻,规定不得移动,以留纪念[6]。对此,当年《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报道说:   慈溪秦润卿(祖泽)热心教育,为便利地方学子起见,不惜巨资发启创立慈邑县立初中。近又鉴于慈地尚无藏书楼,乃慨然愿以私有之抹云楼及前后房屋,悉数捐作藏书楼之用,并捐巨款以为添购图书之基金。兹录其具呈县政府之原文于后,以见秦氏之热忱公益,而有望于各地绅富之闻风兴起也。
  窃祖泽早岁失怙,赖母氏辛勤鞠育,以教以养,稍克树立。比以慈荫失庇,老境日增,窃欲以衰朽之躯,预筹百年之计。念地方教育,为立国之本,吾邑学校林立,幸未落后,即祖泽频年,补助教育亦复溥著成绩。惟是全邑图书之设备,尚付缺如,以致各界人士,偶思浏览图书,博考典籍者,辄兴望洋之叹。用敢不揣绵薄,稍思为地方教育,弥补缺憾。查祖泽在本城内学宫侧,置有抹云楼三楹,用钢骨水泥筑成,内藏图书若干架,东傍有廊,廊前有亭,后有小屋二楹,前后莳梅百本,兼植其他花草树木,占地约二亩有奇。祖泽夫妇在日,以此为休憩之所,将来夫妇百年之后,即将上项全部房屋园林书籍器具,悉数捐作设立藏书楼之用,仍用抹云楼原名,每星期开放,供人阅览,并由祖泽另行捐助中国天一保险公司股份五千元,即以每年股息作为常年经费。惟祖泽在日,所有经常各费,统由本人自付,以便腾出上项股息,逐年添置书籍。所有上项房屋地契股票等,先行缴出,永不准变卖,即聘地方绅士五人、旅沪绅商三人,连同家属三人,合组管理委员会,负责保管一切。又抹云楼中间,原悬有祖泽先母肖像,走廊内并有石刻,长留纪念,永远不得移动,所有预立捐助房屋股票,设立藏书楼经过理合具文呈请备案云云[7]。
  1936年,时值秦润卿六十大寿,亲朋好友准备设宴庆贺。对此,一贯低调且节俭的秦润卿表示“坚不可”。考虑再三,得知老人有建图书馆的夙愿,众人遂“醵巨金”,于慈湖中学新址“购建书库,仍以抹云名楼,俾君藏书于此,供众浏览”。并议定由其好友、时任慈湖中学校长的陈谦夫具体负责。1941年4月慈溪沦陷后,建馆材料更是散失无存,“工事因而中辍”[8]。
  三、抹云楼图书馆及其影响
  1945年抗战胜利后,原拟兴建的抹云楼图书馆由于“物力维艰,殊难再举”[9],但秦润卿创办图书馆振兴家乡文化的决心并没有改变。于是,他将慈城学宫前原本用来养老的宅院“捐献作公,即以抹云楼图书馆名之。”[10]1946年,经过精心的布置,这个图书楼面向大众开放,由于里面的藏书有关于各个方面的内容,如何管理也是一个难题。秦润卿对此有详细的考虑与计划:“至于书籍,除庋藏以往收藏之古籍善本之外,现正陆续添置,此室中满架新书皆属之。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所出新书,亦在订购,其他各种丛书亦将逐步采购,以资充实”。至于“产权捐献手续,业已办妥”,其目的是“免我身后,再有纠葛”[10]。
  对于馆内图书,秦润卿规定:“除善本外,群众可以出借,唯我子孙,则仅能在馆内阅读,不准借出。”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规定呢?他解释说:“盖彼等或有不察,认为馆中图书,系我私产,借出之后,索还不易,要知道一经捐献,即为公物,而非我秦某所私有。”为防万一,他还“写好手谕一纸,嘱管理人员制一玻框而悬之馆内,俾我子孙一望而知,庶可免管理人员之为难。”[10]老人的用心可谓良苦,服务桑梓的赤子情怀更是可敬可佩!
  抹云楼图书馆的开办,不仅弥补了当时慈溪没有图书馆的缺憾,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该图书馆当时被称为是“慈溪文化的传播者”而名闻遐迩。对此,当年宁波的《甬潮》杂志有一番详细的报道:
  凡到过慈溪的人,总觉慈溪是一个非常冷落的城市,调剂精神之地,除牵涉半壁残寺的清道观以及平淡的慈湖以外,再无其他。
  然而,抹云楼图书馆的诞生,却给慈溪平添了不少的光彩。那是旅沪巨商秦润卿和周聘三诸位先生所创建的,并于今年元旦开幕。馆址位于中城小学对面的学前街,蜿蜒的行径陪伴着整齐的女贞(树)、苍翠的竹林以及婉曲的古柏,景色幽雅。阅览室的门首放着一本签名薄,每日九时左右,签名薄上就已签满。据管理主任徐先生告知,该馆书籍截至目前,已有四万二千余册光景,且经常尚有二三百万元的经费添购新书,自成立,不到十个月功夫,阅览人数已经九万人以上了。
  徐先生同时讲述了该馆的由来,他说:“馆在(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甬埠沦陷之前,秦润卿先生为珍藏所收书籍,特托人设法装运,将许多书籍秘密地运往慈西的慧云寺。在慈溪沦陷的四年中,每年夏季必派人潜往该地检晒,所以这许多书箱之能保存到现在而不蛀不霉,秦、周两位先生的精神是值得敬佩的。直至胜利以后,始又运回城内,暂放保黎医院。”那时秦先生因鉴于民众精神食粮的不够,所以毅然地就将自己的“抹云楼”别墅辟作图书馆。
  现在,这个慈溪仅有的图书馆,负责传播文化的使命,已可说是遐迩闻名了[10]。
  1949年新中国成立,秦润卿造福家乡的决心并没有变化。1952年,考慮到图书馆已难以运作,秦润卿将抹云楼图书馆全部藏书及其所属财产捐献给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图书藏品等存放到于浙江省图书馆。移交完毕,秦润卿致函当时在浙江省文管会任职的好友陈训慈说:“润卿积年心愿偿于一旦,快感奚似,缅怀委员诸公列年备护之谊……”[1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慈城籍台湾实业家应昌期对秦润卿充满了感激与敬仰之情,对于他在家乡的善举如数家珍。应昌期说,家乡慈城“近代尤为令人钦佩的要数抹云老人秦润卿了。他一生热爱故乡的公益教育事业,先后筹资创办了宁波效实中学、慈湖中学、普迪小学……秦润卿还筹资创办了抹云楼图书馆,将天一阁、醉经阁流失的图书珍藏于阁中。受到故乡先辈的影响,这些年来,我这个游子也为家乡的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尽了一点绵薄之力。”[10]应昌期出巨资兴办中城小学,扩建慈湖中学,因建设需要拆除旧抹云楼房屋。为纪念慈城人民的这座精神丰碑,应昌期决定将“慈湖中学图书馆命名为抹云楼,以示崇念秦公之意”[12]。
  温故知新,继往开来,如何更好地动员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事业特别是加强图书馆事业建设并努力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无疑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此,秦润卿与抹云楼图书馆的往事能够提供有益的启示。
  注释:
  ①厂即庵
  参考文献:
  [1] 胡绳系.秦公润卿言行点滴[M]//孙善根,邹晓昇.秦润卿史料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129.
  [2] 翁亭.以“力行”来欢迎秦润卿先生[N].慈溪报,1946-07-08.
  [3] 邵今是.有感于一张老照片[J].古镇慈城,2003(10).
  [4] 秦润卿.抹云楼家言[M]//孙善根,邹晓昇.秦润卿史料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83.
  [5] 秦省如,秦纯如,秦耿如.怀念父亲[M]//孙善根,邹晓昇.秦润卿史料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96.
  [6] 冯氏醉经阁珍籍由抹云楼价买收藏[N].时事公报,1934-08-19.
  [7] 造福桑梓的秦润卿[M]//慈溪县教育会.慈溪县战时乡土常识.慈溪县教育会,1940:72.
  [8] 慈溪秦氏抹云楼图[J].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34(4).
  [9] 陈谦夫.赠秦君润卿[M]//孙善根,邹晓昇.秦润卿史料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153.
  [10] 胡绳系.秦公润卿言行点滴[M]//孙善根,邹晓昇.秦润卿史料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131.
  [11] 铁芽.慈溪文化的传播站——抹云楼图书馆[J].甬潮,1947(24).
  [12] 应昌期.慈城,我可爱的故乡[M]//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文联.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9.
  作者简介:戴继临(1976—),女,汉族,浙江宁波人,单位为宁波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为宁波地方文化。
  (责任编辑:朱希良)
其他文献
寇松总督的任期处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适逢英国对印度的统治进入帝国主义殖民阶段.随着殖民压迫日益沉重,英属印度的民族主义也从萌芽逐渐向成熟发展,民族教育也乘势而起
以拉萨市社区民族工作为中心进行深入考察,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基层社区民族工作的主要做法是:精细化管理;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注重开展民族团结表彰激励活动.然而社区
以物质为衡量标准的“伪精致”青年在当今社会掀起了一股奢靡之风,这种畸形的价值观是现代个人主义文化困境的表现所在.综观查尔斯·泰勒的“本真性”思想全貌,认为现代性三
摘要:透视元朝皇帝及高丽国王即位之宴飨、元朝皇太子受封册之宴飨进行专题研究,透过对宴会相关程序、诏书、心态等,发现其所反映的政治映像包括:不可过高估计元朝公主对高丽国王地位之影响;忠肃王在元英宗、元顺帝即位庆宴上之不同心态,体现了忠宣王、忠肃王父子对元武宗(及元仁宗)-元明宗-元顺帝一支帝系之政治依附的心态;皇太子爱猷识里达腊受册立后,元廷赐高丽之“孛儿扎宴”或成为其后恭愍王打击奇皇后家族以进行反
摘要:“自然”是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老子之“道”是对以往的“天”与“德”的超越,是世界最高的存在。“自然”是道的本性,道的最高地位也赋予了自然的最高规律与价值。老子的自然观有三种含义:第一,万物的总规律。第二,人与万物最高的理想境界。第三,治理社会问题的原则。老子的自然观是对殷商时期人格神主宰一切的否定,摆脱了对万物生灭和社会福祸神学意义上的诉求与解释,它对解决当代自然问题与社会问题也提供了可供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热词不断涌现.这些网络热词有的是以通假字的形式呈现的,比较典型的如“悲催”的“催”,“怒怼”的“怼”,“怂包”的“怂”,“干嘛鸭”的“鸭”,等等.
摘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的历史语境:(一)吸引优秀的文艺工作者汇聚延安,建立广泛的文化统一战线;(二)为解放区经济建设服务,促进解放区“大生产运动”;(三)对知识分子和文艺工作者进行“有机化”的改造,实现思想上的净化。《讲话》的现实启示是:应高度重视文艺工作,让文艺成为新时代价值的扩音器;重视文艺批评工作,强化社会主义文艺的政治標准和社会效益;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文艺为人民书写,
摘要:企业融资阶段需要厘清投融资双方主体的价值偏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资金方对于企业资质的审核这三大关键因素。当前,企业在投融资过程中还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企业自身盈利能力不好掌握以及机会主义倾向等问题。要解决企业投融资问题,就要树立优质资金流向优质企业的投资理念,培育具有较强投资回报能力的“示范效应”企业,协同整合直接融资功能和间接融资功能。  关键词:企业融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中图
摘要:北宋傳奇小说《淮阴节妇传》情节离奇曲折,塑造了恪守节义的女子形象,故事主题富有社会教化意义,影响深远,问世以来有多部节妇复仇故事的作品问世。南宋时期的演变作品更加突出作品的理学色彩与社会教化功能,反映出宋代理学对文学的逐渐渗透。明代后期的演变作品,主旨虽然仍是赞扬妇女的节义,却掺入了若干情色描写,与节妇故事主题大相径庭,可谓“佛头著粪”。这种创作观念正是晚明特定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的产物,带
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美德、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孝道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精华,也有糟粕。长期以来,孝道文化在我国农村有着良好的传承,但也存在着传承内容陈旧、传承平台单一、传承形式简单等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挖掘价值内涵,传承优秀文化基因,有利于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通过迭代更新重释孝道文化的内涵,因地制宜拓展文化传承的平台,创新融合丰富文化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