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胡为者 唠唠但爱吟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a371236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诗人辈出,诗作浩瀚,作者遍及三教九流。诗僧贯休,以出家人的特定身份,跻身诗坛,创作了一千多首视角独到,感悟敏锐,内涵丰厚,艺术造诣颇高的诗歌,成为唐代诗僧中佼佼者。其有《禅月集》存留。据《全唐诗》所辑贯休诗计十二卷,凡诗728首,旬十。这当然不是贯休诗歌的全部,但仅此已见贯休诗歌的丰富了。
  关于贯休的生平,他的弟子昙域在《禅月集序》中有脐提及。贯休乃浙江兰溪县登高里人,俗名姜德隐,少小出家,颖悟过人。他精熟佛教经义,十五六岁时诗名远播,云游四海,晚年入蜀。其中有段文字颇重要,移录于下:
  吾闻岷峨异境,山水幽奇,四海骚然,一方无事。遂乃过洞庭,趋渚宫,历白帝。
  旋闻大蜀开基创业,奄有坤维,叹曰:不有君子,宁能国乎?遂达大国,进上先皇帝诗,其略曰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高祖礼待,膝之前席,过秦主侍道安之礼,逾赵王迎图澄之议。特修禅宇,恳请住持。寻赐师号曰“禅月大师”,曲加存恤,优异殊常……
  这是贯休入蜀向王建献诗陈情受到殊渥接待的最早最直接的文字记载。昙域序中所说的“上诗”,即《陈情献蜀皇帝》:
  河北江东处处灾,唯闻全蜀勿尘埃。
  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
  奈苑幽栖多胜景,巴渝陈贡愧非才。
  自惭林薮龙钟者,亦得亲登郭隗台。
  诗歌描述了神州大地在残唐五代之际干戈扰攘,兵燹不绝的祸乱景象;唯有远离逐鹿中原的蜀中较为安定的富庶的社会状貌,引来年近古稀的僧人贯休入蜀避难。据昙域所述,王建对儒雅善诗的贯休,隆重礼遇,其尊崇程度胜过当年秦王苻坚待释遭安,赵王石勒迎图澄之隆厚。一句话。待以国师之礼,赐名“禅月大师”。因其献诗中有“千水千山得得来”的诗句,所以贯休又称“得得和尚”。
  其实,早在王建称帝之前贯休即已入蜀,今存《禅月集》中之《蜀王入大慈寺听讲》和《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透露了此消息。先读前者:
  玉节金珂响似雷,水晶宫殿步徘徊。只缘支遁谈经妙,所以许询都讲来。帝释镜中遥仰止(善法堂前有七宝镜,照四天下),魔军殿上动崔巍。千重香拥龙鳞立,五种风生锦绣开(上界天王欲下游行时,先有三种风生;一开其楼台殿阁;二香气芬馥;三吹去萎花,更雨新者)。宽似大明生日月,秀如四岳出尘埃。一条紫气随高步,九色仙花落古台。谢太傅须同八凯,姚梁公可并三台。登楼喜色禾将熟,望国诚明首不回驾驭英雄如赤子,雌黄贤哲贡琼瑰。六条消息心常苦,一剑晶荧敌尽摧。木铎声中天降福,景星光里地无灾。百千民拥听经座,始见重天社稷才。
  这首诗的题目和题下注:“天复三年作”,颇值得注意。天复是唐昭宗的年号,天复三年即公元903年,此时王建尚未称帝,乃蜀王也。其次,王建听讲经的地方乃蜀中名刹大慈寺。可见贯休入蜀即长期居住于此,他所上蜀王的许多诗歌均作于此。
  此诗以支遁高僧妙讲经义吸引名士许询称誉蜀王王建对佛法的崇仰,进而赞誉王建治蜀有方,致使蜀中五谷丰登,社会安定,民丰物阜,大有社稷之才。这倒不是贯休对王建的感恩谀颂,实在是王建安定社会,平叛蜀乱业绩的评价。据《十国春秋·前蜀本纪》记载,王建在蜀中,以武力削平战乱,重教礼儒,劝农息兵,才赢得蜀人拥戴,使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贯休在《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中,也称颂王建“天资忠孝佐金轮,香火空王有宿因。此世喜登金骨塔,前生应是育王身(佛记育王造四万八千塔)。封疆岁暮笙歌合,襦祷正初锦绣新。释子沾恩无以报,只擎章句贡平津。”美誉王建礼佛尊释的恩德和对太平蜀中的业绩,称赏王建“忧民忧国契尧聪”和“愿见文翁百度来”,认为王建的忧国忧民与尧的天下大治相契合,大兴文教,今蜀人恍见汉文翁的现身。这就难免过誉了。
  昙域在《禅月集序》中说,王建为贯休“特修禅宇,恳请住持。”在特修禅宇未就之际,贯休入蜀是一直居住于成都的;而成都的名刹自然就是大慈寺了。《十国春秋·前蜀本纪》载:“永平二年春二月,帝幸龙华禅院,召僧贯休坐,赐茶药彩缎。”而此前未见龙华禅院记载,这应当是王建为礼遇贯休所特修的寺院。有理由推断,在龙华院未落成之前,贯休当以大慈寺为居所,不少诗歌也作于此。
  贯休有《大蜀皇帝寿春节进尧铭舜颂二首》,虽不乏颂扬之词,可也在文中对王建寄以厚望和劝勉,如“承天眷命,罔厥矜骄。四德炎炎,阶蓂不凋。永孚于休,垂衣飘飘。吾皇则之(效法),小心翼翼”;“大道将行,天下为公。临下有赫,选贤用能。吾皇则之,无馯无逸”云云。
  所谓“寿春节”就是王建的生日。王建即皇帝位的武成元年(908年),即将其生日确定为“寿春节”。《十国春秋》载:“是岁,帝以降生日为寿春节。诸僧进辟支佛牙,道士献《武成混元图》。”贯休此诗即此时所献。显然,《尧铭》、《舜颂》并非一味称誉王建,而是期望王建以古代理想中的圣明之君尧、舜作为效法榜样,勿矜骄,毋逸乐,行大道,施仁政。这是对王建的良好祝愿与殷切期许,值得充分肯定。
  而贯休在另一组《寿春进祝圣七首》中,更进一步明确地以称颂的方式劝勉王建在治国行政的过程中应予特别重视七个方面,即“千载降祥”、“文有武备”、“从谏如流”、“搜扬草泽”、“守在四夷”、“大兴三教”、“山呼万岁”等。这七首诗尽管存在一些不可免的颂誉之词,但更多的是对大蜀皇帝的期许和劝勉。它们比王建如伏羲、轩辕,希望他秉承先圣之彝伦大道和治国方略,以达到文有武备,从谏如流,搜扬草泽,巩固边防,三教大兴,天下太平的理想境界;体现了处于五代十国动乱年代的民生愿望与诗人的企盼。它们虽不免有几分空幻,可也是那个时代人民的心声。
  贯休献给王建的诗作不少,据我统计有27首;除了以上所举之外,还有《大蜀皇帝潜龙日述圣德诗五首》,那是在王建称帝前所作。此时王建平蜀乱封蜀王,“已闻图上凌烟阁,宠渥穹窿玉不名。”贯休将其比拟为齐桓:“扶持社稷似齐桓,百万雄师贵可观……堪羡蜀民恒有福,太平时节一般般。”其功绩则:“若论朝野艰难日,第一之功美有余。”如此等等,称美有加。余如《寿春节进大蜀皇帝五首》等等。
  在贯休与王建的关系中,《少年行》的吟咏值得一提:
  锦衣鲜华手擎鹘,闲行气貌多轻忽。
  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
  诗歌不消说是讥讪那些游手好闲的纨袴子弟的横行霸道。此诗的背景,《蜀梼杌·前蜀先王》有记载:
  永平二年二月朔,(王建)游龙禅院,召僧贯休坐,赐茶药彩缎,仍命口诵近诗时诸王责戚皆赐坐,贯体欲讽之,因诵《公子行》(即本集《少年行》)曰:锦衣鲜华……建称善,贵倖皆怨之。
  可见,贯休并非一味颂扬皇帝显贵,而是不失时机地对骄奢淫佚的贵戚予以鞭笞与讥刺。值得注意的是王建较为开明的态度。“建称善”足以表明王建的看法;而“贵俸皆怨之”,被讽刺者是很不快的。
  贯休《少年行》还有两首,也是抨击纨祷恶少私闯民宅,祸害乡里,冶游豪赌的丑恶行径:
  自拳五色裘,进入他人宅。
  却捉苍头奴,玉鞭打一百。
  面白如削玉,猖狂曲江曲。
  马上黄金鞍,适来新赌得。
  贯休呈献给蜀皇帝王建的诗歌还有不少,这里就不胪列了。据宋人杨亿《金绳禅院记》说,“金绳禅院者,旧号龙华院,王氏奄据蜀土,将为西帝,师(贯休)乃遐区重阻,往干典谒。锡之紫府,待以宾友,请住兹院,极其礼遇。师自壬戌(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年)游蜀,至丙寅定居(906年),比壬申(王建永平二年,公元912年)入灭(逝世),凡岁星一周于天矣。”
  由此可知,贯休乃于天复二年入蜀,先住大慈寺,后居龙华院,最后于公元912年圃寂于成都,前后共一周星即12年。据《高僧传》载,贯休享年81岁。由此上推,贯休当生于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
  贯休去世之后,王建极其悲伤。他先后封贯休为“大蜀国龙楼待诏明因辩果功德大师,祥麟殿首座引驾内供奉讲赞大师,道门子弟使选练校授文章应制大师、两街僧录封司空大仆卿云南八国镇国大师,左右街龙华道场对御讲赞大师,兼禅月大师,食邑八千户,赐紫大沙门。”可谓尊荣之至。
  贯休诗歌,气势浑厚,风骨高奇,实为唐代诗僧中之翘楚,与另一诗僧齐己齐名。其诗堪为唐代诗坛中之珍品。我们从他献给王建的有限诗作中,不难发现其诗歌的价值所在。待条件成熟之际,将《禅月集》整理出版,应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其他文献
一、四川省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基本概况    四川地处我国西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由于其地理位置和民俗的特殊性,本身便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建构,因此文物艺术品资源十分丰富,在我国西部占有突出地位。  近些年来,四川省的文物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年交易额逐渐上升,兴建了许多大型的古玩商城。到目前-为止,全省共有古玩艺术品市场十余座,四川省收藏家协会有会员两千余人,古玩从业人员近五千人,古玩爱好者
期刊
作为孝道的表现之一,中国人历来重视对死者的掩埋。《礼记·月令》中“掩骼埋黹”之说,历代奉为明训。《后汉书》卷七栽,东汉桓帝时,诏“今京师死者相枕,甚违周文掩背之义……若无亲属。可于官地葬之,表识姓名,为设祠祭。”北魏宣武帝正始三年(50眸)诏谕中也说:“掩骼埋黹,古之令典。今或有孤老馁疾致死,暴露沟堑者,洛阳部尉依法棺埋。”宋代对此尤为重视。早在宋太宗时即下诏“死者官为藏瘗,以钱五百千分给之。”(
期刊
一、社会现实利于义军    据费密《荒书》记载,1629年,陕北发生旱灾,“贫民揭竿为乱,互相结聚。”为首的“掌盘子”名叫潘十万,人数最多,但没有兵器,“夺粮救困而已”。明朝延安副总兵带兵镇压,杀了潘十万和所属上万人。此举不但没有消除动乱,起义的人反而更多。其中有个“小掌盘子”王加胤,是张献忠所投靠的首领。由于献忠与官兵作战,总是冲锋在前,很快被众人推举为“八大王”,自成一军。  被饥饿逼迫起义的
期刊
辞赋或称作赋。有人将辞、赋加以区别,但在汉代已将辞、赋连称,视为一体。赋的作者或研究者大都以辞赋连称,或以赋统辞,故赋或辞赋,实为同一文体。  五四以来,新文学兴起,辞赋逐渐少有人作。近代文学史家除对汉魏南北朝赋有所肯定外,对后世的辞赋贬多赞少,甚至把辞赋视作文学恐龙,不啻是宣布辞赋的消亡。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文革”前后二三十年间,辞赋在刊物上基本上销声匿迹了。杨朔有《茶花赋》,虽以赋为题,实际上是
期刊
在虎年即将到来之际,蜀中著名画家、素有“情(覃)老虎”之美誉的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覃俊儒先生的虎画佳作由人民日报出版社结集出版了。这无不令画界同仁欢欣鼓舞。  虎年画虎,虎年谈虎,这当然是一件愉快的事。长期以来,虎因为极具阳刚之气和具有勇敢与威严的品质,被人们称为山大王,为人们所敬畏。人们除了用语言文字描述虎之外,也用艺术手段来塑造虎。传说中,虎能驱除家庭中的三大灾难:即火灾、失窃与邪恶;所以,过
期刊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是宋代极负盛名的诗人、文学家,既高寿(85岁)又高产的作家,今存诗歌九千多首;又有《放翁逸稿》二卷、续添一卷、《南唐书》十八卷、《老学庵笔记》十卷等多种。  陆氏历代业农,高祖陆轸始入仕为宦,父陆佃宦至尚书左丞(宰相次官)。然则陆游生逢乱世,孩提时代即卷入兵荒马乱的逃难队伍之中。他在晚年居家山阴时所作的《三山杜门作歌》里回忆道
期刊
1964年3月5日下午,成都市盐道街学校例行的政治学习时间,教师们早已坐满了大教室,静候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刘孟伉(1894~1969)馆长前来讲解毛泽东诗词。为了保证学习质量,上次政治学习时间,各组都学习过毛主席诗词,记得诗词文字;再听老师的点评就能迅速落在实处,也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学习开始前,大家很自然地要议论,猜测从未谋面的刘老是个怎样的人。  1963年教育厅决定把成都市盐道街中学与成都师范学
期刊
油画家刘亚明最新巨幅力作《通向众冥的自由之路》(布面油画)于2009年7月28日到8月28日参加“叙事中国”2009年第四届成都双年展,获得一致好评。  刘亚明于1962年6月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从小就爱画画,1988年成为职业画家,专攻肖像画。1991年后,其作品在北京、土耳其、印度、美国、埃及、阿尔及利亚、孟加拉、法国、荷兰、西班牙、比利时等地参展。他未曾读过美术学院,没有高学历;但他热爱绘画,
期刊
《诗经·小雅·北山》二章云:  溥(同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大夫不均,  我从事独贤(劳苦)。    其四、五、六章又云:  或燕燕居息;  或尽瘁事国。  或息偃在床;  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  或惨惨劬劳。  或栖迟偃仰;  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  或惨惨畏咎。  或出入风议:  或靡(无)事不为。  该诗的主题很明确,是一位小官吏埋怨朝廷不
期刊
“千山万水自有色,四季风物任剪裁。泼墨如诗方为画,大道无形堪巨白。”这是我对蜀中著名书画家、诗人罗巨白先生其人其艺的个人肤浅感悟。  巨白老祖籍四川遂宁,在成都生活长大,本名罗培根,半个世纪前拜在国画大师陈子庄先生门下学习中国画,蒙赐“巨白”艺名;复经子庄先生举荐,又跟随刘静生、谢慕沙两位老师学习作诗词、做文章。巨白老现为四川中国画院画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诗词学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