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可译性研究

来源 :ViVi美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hi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翻译的阐释学视野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文学翻译的性质、翻译过程中的障碍,译者的地位及其复杂的阐释过程,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文学翻译并以阐释学为基础提出了翻译中应遵循的原则。只有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才能更好地完成文学翻译工作。
  关键词:文学翻译;障碍;可译性

一、 阐释学与文学翻译的关系


  翻译和阐释学有着紧密的关系。语言是实现双方共同理解的重要媒介,想要理解就需要進行解释,文学翻译其实就是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周旋,所以可以当作是阐释学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施莱尔马赫在十九世纪初提出“翻译与方法”,从阐释学的视角出发说明了翻译和理解之间的紧密联系,探求了翻译在理论上的原则与方法,认为翻译大概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译者不干扰原作者,引领读者逐渐接近原作者;抑或不干扰读者,尽量让作者接近读者。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作为现代阐释学的代表人物,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出发,强调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重视译者的主体性,强调译者在理解和阐释文本中具有的主体性,并认为翻译实际上就是对于原作的阐释,这一过程富有主观性。而阐释学派中翻译理论的重要代表乔治·斯坦纳则以海德格尔的观点出发,从另一种角度提出了“理解即翻译”的主张,给予了翻译更加丰富的内涵,将其大致归为四个步骤,即信赖-侵入-吸收-信赖,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使文学翻译具有了相对可译性。

二、 阐释学在文学翻译中的运作模式


  阐释是在解释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解是阐释的条件与依据,这对于文学翻译来说非常重要。阐释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乔治·斯坦纳提出文学翻译的四个过程,即信赖、入侵、吸收与补偿,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这四个阶段将译者本身融入至翻译行为当中,从翻译内部对作品进行阐释。这样一来为解决翻译史上一直没有解决的翻译二重性问题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支撑,也进一步证明了文学翻译的可译性,成为语言学和社会学之外的另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运作模式——信赖阶段
  阐释学在文学翻译中的运作模式由信赖、入侵、吸收和补偿这四个阶段。文学翻译开始于信赖,是说译者需要信赖原作品,承认其有意义或有着可译之处。信赖与在翻译过程中对于原作的绝对忠诚有着区别,它是一种在哲学阐释学基础上翻译的最初一步,信赖是开始文学翻译的基础。海德格尔认为理解是有前结构存在的,阐释是在其基础上完成的,即在理解某件事之前总受到原来认识的影响。“另外,每一种阐释都包含前见,即理解总对先行具有的东西采取一种观点;阐释还包含一个前概念,也就是说理解当中就已经有了怎样思考这个事物的决断,理解是从一个概念的框架开始的,这是理解的第一步。”这也是乔治·斯坦纳将信赖作为文学翻译肇始的哲学基础,也就是要相信所面对的文学作品是有用的。然而,仅有译者对原作的信赖是仅仅不够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还需要信赖自己的翻译能力。文学翻译本来就对于译者有着很高的要求,译者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能够胜任并适合的译作。余光中先生也曾提出过类似的说法,作家首先要能对原作体贴入微,能够灵活运用语言,能够对原作涉及的文化、知识可以运用自如。如果仅有译者对于原作的信赖,而没有对自己的信赖,也很难形成好的译作。
  (二)运作模式——入侵阶段
  文学翻译中的第二阶段为入侵,信赖不是主动产生的,想要实现文学翻译还要译者有积极主动的行为。乔治·斯坦纳没有明确区分入侵和理解这两个词语,他认为理解即翻译,也就是说理解本质上就是入侵的。海德格尔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他认为理解本身不是方法论方面的问题,其实是本质上的问题,他将文学翻译过程中的注意力集中在行为的理解上,在本质上就是占为己有,所以也就是入侵的,不可避免地有着攻击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根据与原作相关的前理解与前经验。在文学翻译中,理解一开始译者的视野就开始进入了他所想要理解的文本当中,一方面译者会受到来自原作的抵抗,但另一方面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吸收并消化一些东西,使其变为自己的。
  (三)运作模式——吸收阶段
  是第三个阶段为吸收。目的语的语义场本来就已经非常丰满,但还要接纳和处置一些外来的意义和表达方式,也就是“从彻底归化到极端异化这个序列的某处,呈现出无数的细微差别。”“吸收行为总可能会扰乱甚至重新安置本地结构,没有任何语言 、任何传统或文化在吸收时不受到形变的危险。”在吸收的这一过程中,一方面保留源语的本来面貌,另一方面也使得译文语言更加丰富。
  (四)运作模式——补偿阶段
  阐释学视角下文学翻译可译性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就是补偿阶段。文学翻译在阐释学的运作模式的前三个环节中还不够完备,并可能会出现偏差,所以最后需要来进行补偿,以便完成整个的文学翻译过程。翻译在阐释学的运作模式中出现了两个不平衡,即开始的信赖阶段,译者首先失去了平衡,使自己完全倾向于原作;在吸收阶段又出现了不平衡,将译与强加至目的语中,语言系统产生了偏向。所以在这时需要在文学翻译中语言信息的交换和恢复当中进行补偿。这样一来,原作就能更好地在一种新的文化语境中得到重生,甚至还会产生大于原作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洋.翻译批评的阐释学解读[J].外国语言文学,2016,vol.33(3):186-191.
  [2]常文彩.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从哲学阐释学角度分析[J].学术问题研究,2016,12(1):22-27.
  [3]韦维.?阐释学视野下的文学翻译[D].广西大学,2008.[4]姚连兵.?A?Hermeneutic?Study?on?Inevitability?of? Misreading?in?Literary?Translation[D].电子科技大学,2007.
其他文献
关于艺术的未来,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1881-1964)在很早以前曾说,“艺术要想满足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扩大自己影响的范围,必须有更多对普遍整体并不重要,但对于个体非常重
期刊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扬名内外的“礼仪之邦”,正所谓“有礼仪之大谓之夏”.礼仪对于我们炎黄子孙来说,更多的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与品位.本文研究的角度从“诞生礼”的起源
目的:1.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与牙齿磨耗的关系。2.观察二维头颅定位侧位片上的牙颌面形态与OSA及牙齿磨耗的关系。3.观察BMI对OSA及牙齿磨耗程度的影响。实验方法:研究对象为自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经齐鲁医院国家卫健委耳鼻喉重点实验室连续收治的患者(n=76;年龄范围:20-57岁,年龄中位数:37.5岁;BMI范围:20.0
目的:测试3种不锈钢托槽与不同尺寸弓丝、不同结扎方式组合所产生的摩擦力大小,探讨对摩擦力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方法:本实验在干燥环境中使用WDW20&0.5电子式万能试验机进行
在20世纪上半叶关于中国画现代性转变的探索中,绘画的自然观也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一是以金城为代表的守成派,延续了传统文人画的自然观,通过山水“言志载道”,继续遣兴抒怀
名称:《电视传播管理概论》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3月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电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电视已不再单纯地被视作
在我十几年的艺术道路上,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老师王宏剑先生.他帮助我改正了很多自身的缺点,让我学会从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教我如何去探寻宇宙规律,及做人的道理,时时刻刻
期刊
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姜丹书编纂的《美术史》,由此开启了民国西洋美术史译介的热潮,尤其在1928年-1938年间出现了井喷式的编译出版高峰,直至1949年,公开发表/出版各类西
摘要:由于在翻译的过程中存在着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会面临意义、风格、形式等多方面的障碍,源语的神韵和风貌很难展现,所以文学翻译可译性的绝对性是不存在的。而阐释学为文学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以彰显,虽然在信息转换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障碍,但译者若能够以前理解为基础,遵循在翻译过程中的原则,则可以通过理解原著的思想内涵而相对再现原著的神韵,使文学翻译具有相对可译性。  關键词:文学翻译
近5年来,由国家层面组织的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项目接踵而来.对于艺术家而言,鸿篇巨制的国家主题性创作并非一次次驾轻就熟即可完成的创作,而是一次次历险和锤炼.每一次所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