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体育专业作为高校专业设置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过去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体育人才,在全民健身工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还不能够尽快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不能够对社会体育与体育教育的区别进行分析,不能够针对社会体育专业特色进行规划性学习、不能针对社会的发展进行自身的生涯规划。以上的问题,使得在就业压力日渐增大的今天,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失去了一次次就业的机会。如何使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构筑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踏入社会提供一个平台,成为高校体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学生自身需要思考的任务。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根据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个人发展特点与社会当前的形势相结合,并对影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确定个人的学业、事业目标,并针对选择的目标制订相关的工作计划、学习计划和生活计划,对每一步的发展做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排。
一个好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备以下特点:一是现实性: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构建必须针对个人的情况、学校的实际、社会的发展现状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后进行制定,否则会使制定的规划不切合实际,最终导致失败;二是适应性: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外界环境、自身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制订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到综合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进行弹性的改变,使得计划适应环境变化;三是适时性: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各部分的完成顺序需要作出合理的安排,并对完成情况进行保障;四是衔接性: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将大学四年进行持续性的规划,每一年、每一学期甚至每一周需要做哪些工作,需要进行合理性安排,不能中间出现“断层”现象。
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构建
1.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构建理念。鉴于当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目标定位不准、不清楚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应该做什么事情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以“树立学生信心”“定位目标计划”“提高综合能力”的职业生涯规划。具体设计路线以知己知彼为基础,根据自身的性格、兴趣、特长和智能、情商等自身因子和组织环境、人力资源需求、社会经济环境等外部因子,进行综合分析与决策,制定职业抉择、路线抉择、目标抉择和行动抉择。针对目前部分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迷茫,未能对自己准确的定位及不能确立自己的目标,不清晰自己在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及社会就业压力和竞争的残酷性,拟设计“树立学生信心”“开发学生潜能”“定位学生目标”“提高学生能力”的职业生涯规划。针对以上的理念,具体的设计路线从知己、知彼及抉择三方面进行(如图1所示)。
2.高校社会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构建步骤。如图2所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构建是基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目标方向确定后,经过自我测评和社会测评两方面的检验,从而得出一个综合性报告,自我测评主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自身兴趣喜好、沟通与交际能力、情商与智商情况评测自己是否合适从事此领域的工作;社会评测主要是在某一特定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中以某些单位所需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岗位为依据,根据某一岗位所需的人才特征进行综合性测评学生是否符合所需。在综合性报告后,如果不适合,则重新进行目标方向的确定,如适合,则进行职业的选择,并制定包括职业路线思路、职业路线规划、职业路线实施办法、职业路线考评在内的职业规划书,从而科学、合理、有步骤地实施。实施过程中或过程后要定期总结,并针对总结进行规划的反馈与评估,并针对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修正。
3.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线分析。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线根据综合归纳分析从目标、能力和机遇三方面出发进行思考,所谓“目标”即是“人生目标分析”,“能力”即“自我情况分析”,“机遇”即“外界情况分析”,以下将从三方面具体分析(如图3所示)。
第一,人生目标分析。在这里,所谓的人生目标也就是指“走哪一条路”的问题,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的爱好与理想,满足自己的成就动机。分析自己是适合做社区体育、体育健身教练、养生健身、体育管理、体育产业等工作。根据自己的特点分析自己适合走哪一条路,并根据所选择的路进行努力。
第二,自我情况分析。在这里,所谓的自我情况也就是指“适合走哪一条路”的问题。这需要分析自身的特长、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以及自己的情商和性格判断自己适合走社区体育、体育健身教练、养生健身、体育管理或是体育产业的就业路子等。
第三,外界情况分析。在这里,所谓的外界情况分析即“可以走哪一条路”的问题。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线的制定,原本就需要考虑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问题,这就需要根据当时的组织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4.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评价指标。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经过制定及实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路线,如同是一种“原材料”经过“必要的工序”后产出的“产品” 。产品是否合格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价,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评价是针对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这一“产品”进行的检验标准。
根据社会体育领域对从业人员的能力需要,在综合学习、工作、思维、意识、道德、其他等七大领域60个初级指标进行筛选,初步选定28个二级指标作为进一步研究分析的因子(如表所示),经过进一步的走访、问卷调查,并针对这些指标进行专家访谈,对28个二级指标进一步分析研究,选出最能影响社会体育专业职业生涯的七个指标:发展潜力、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专业水平作为最终评价指标。
三、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
1.“四维度”—— 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整合参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四方面的共同参与支持,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首先,是关系到学生自身长远发展方向的计划,关系到自身的利益;其次,是关系家庭的成长希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认真学习,为以后工作发展奠定基础;第三,是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展示,高校的目标就是人才的培养,为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是高校应尽义务;第四,是关系到社会发展,社会发展需要高层次人才加入。基于以上四方面,学生、家庭、社会和学校都具有共同的目标,通过四个维度的整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校、家庭、社会为平台,共同促进其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是共同的目标。 2.“四阶段” ——知、行、恒、达连贯发展。高校社会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切实认识到当前社会就业的严峻性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性,要清楚通过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促进自身的发展,更要清晰通过哪些努力实现规划设计;其次,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将如何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一步步地付诸实践,通过自身努力、教师指导、家庭支持,以学校为平台,以社会需求为背景,践行自己的理论设计;第三,在将理论付之于实践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自身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坚守自己的理想,为职业生涯的目标努力,最终实现“知而必行,行而必恒,恒而必达”。
高校体育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应以学生成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为己任,在“知”的阶段,积极帮助学生认识当前的现实情况和对学生所指定的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在“行”的过程中,不断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实行计划提供“动力源”;在“恒”的阶段,不断给学生以鼓励,反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引学生走出“沼泽”。
3.“三结合”——指导与自导、训练与模拟、分享与体验。高校社会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需充分利用高校现有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创新性的“发展理念”“学习手段”“组织方法”,使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形成指导与自导、训练与模拟、分享与体验三结合的模式。通过指导与自导进行职业选择,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针对规划进行技能培养,技能培养过程中以“训练模拟相结合”并付之“反馈调整”,进而进行阶段性总结,这一过程中通过“分享体验结合”实现这一过程的“升华”。
四、高校社会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效果分析
如前所述,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犹如是“原材料”在经过“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机器”的“生产”后,所产出的“产品”需要进行“合格检验”,测评标准我们按照当前社会对社会体育从业人员最关注的七个评价指标:发展潜力、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专业水平进行检测,评价方式为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及社会相关单位进行测评。
1.学生自评分析。对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模式下的实验组30名学生实施效果的自评测试发现,学生认为自己的发展潜力有提高的达到28人,仅有2人觉得没有多少变化;创新思维发展方面,有29人觉得自己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在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专业水平方面,所有的30名学生都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得到了锻炼提高。这说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得到学生肯定。
2.教师评价分析。随机抽调校内外各六名体育教师组成的教师评价组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组和对比组进行评价,经评价得出,实验组学生各项评价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学生较规划实施前,在发展潜能、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提升效果与学生自评数据相对吻合。这说明通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学生的各项评价指标均得到提升。
3.社会评价分析。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校外实习、实践过程中的调查显示,学生在发展潜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等方面均有提升,与教师评价数据相对吻合,与学生自评数据部分有差距,但是没有偏离正常范围,这可能与学生对自己的过于自信评估有一定关系。总体上看社会实践部门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后的学生能力提升持肯定态度,这说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得到社会认可。
笔者经过研究分析认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构建适应了当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需求,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为学生跨入社会提供了前提保障。
[参考文献]
[1]孙亮亮.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 (2).
[2]佘涛.创新型高校运动俱乐部发展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5).
[3]于东江.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0(1).
[4]曾平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16).
[5]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题研究组.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教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根据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个人发展特点与社会当前的形势相结合,并对影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确定个人的学业、事业目标,并针对选择的目标制订相关的工作计划、学习计划和生活计划,对每一步的发展做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排。
一个好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备以下特点:一是现实性: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构建必须针对个人的情况、学校的实际、社会的发展现状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后进行制定,否则会使制定的规划不切合实际,最终导致失败;二是适应性: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外界环境、自身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制订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到综合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进行弹性的改变,使得计划适应环境变化;三是适时性: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各部分的完成顺序需要作出合理的安排,并对完成情况进行保障;四是衔接性: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将大学四年进行持续性的规划,每一年、每一学期甚至每一周需要做哪些工作,需要进行合理性安排,不能中间出现“断层”现象。
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构建
1.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构建理念。鉴于当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目标定位不准、不清楚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应该做什么事情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以“树立学生信心”“定位目标计划”“提高综合能力”的职业生涯规划。具体设计路线以知己知彼为基础,根据自身的性格、兴趣、特长和智能、情商等自身因子和组织环境、人力资源需求、社会经济环境等外部因子,进行综合分析与决策,制定职业抉择、路线抉择、目标抉择和行动抉择。针对目前部分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迷茫,未能对自己准确的定位及不能确立自己的目标,不清晰自己在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及社会就业压力和竞争的残酷性,拟设计“树立学生信心”“开发学生潜能”“定位学生目标”“提高学生能力”的职业生涯规划。针对以上的理念,具体的设计路线从知己、知彼及抉择三方面进行(如图1所示)。
2.高校社会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构建步骤。如图2所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构建是基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目标方向确定后,经过自我测评和社会测评两方面的检验,从而得出一个综合性报告,自我测评主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自身兴趣喜好、沟通与交际能力、情商与智商情况评测自己是否合适从事此领域的工作;社会评测主要是在某一特定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中以某些单位所需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岗位为依据,根据某一岗位所需的人才特征进行综合性测评学生是否符合所需。在综合性报告后,如果不适合,则重新进行目标方向的确定,如适合,则进行职业的选择,并制定包括职业路线思路、职业路线规划、职业路线实施办法、职业路线考评在内的职业规划书,从而科学、合理、有步骤地实施。实施过程中或过程后要定期总结,并针对总结进行规划的反馈与评估,并针对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修正。
3.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线分析。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线根据综合归纳分析从目标、能力和机遇三方面出发进行思考,所谓“目标”即是“人生目标分析”,“能力”即“自我情况分析”,“机遇”即“外界情况分析”,以下将从三方面具体分析(如图3所示)。
第一,人生目标分析。在这里,所谓的人生目标也就是指“走哪一条路”的问题,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的爱好与理想,满足自己的成就动机。分析自己是适合做社区体育、体育健身教练、养生健身、体育管理、体育产业等工作。根据自己的特点分析自己适合走哪一条路,并根据所选择的路进行努力。
第二,自我情况分析。在这里,所谓的自我情况也就是指“适合走哪一条路”的问题。这需要分析自身的特长、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以及自己的情商和性格判断自己适合走社区体育、体育健身教练、养生健身、体育管理或是体育产业的就业路子等。
第三,外界情况分析。在这里,所谓的外界情况分析即“可以走哪一条路”的问题。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线的制定,原本就需要考虑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问题,这就需要根据当时的组织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4.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评价指标。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经过制定及实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路线,如同是一种“原材料”经过“必要的工序”后产出的“产品” 。产品是否合格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价,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评价是针对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这一“产品”进行的检验标准。
根据社会体育领域对从业人员的能力需要,在综合学习、工作、思维、意识、道德、其他等七大领域60个初级指标进行筛选,初步选定28个二级指标作为进一步研究分析的因子(如表所示),经过进一步的走访、问卷调查,并针对这些指标进行专家访谈,对28个二级指标进一步分析研究,选出最能影响社会体育专业职业生涯的七个指标:发展潜力、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专业水平作为最终评价指标。
三、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
1.“四维度”—— 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整合参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四方面的共同参与支持,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首先,是关系到学生自身长远发展方向的计划,关系到自身的利益;其次,是关系家庭的成长希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认真学习,为以后工作发展奠定基础;第三,是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展示,高校的目标就是人才的培养,为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是高校应尽义务;第四,是关系到社会发展,社会发展需要高层次人才加入。基于以上四方面,学生、家庭、社会和学校都具有共同的目标,通过四个维度的整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校、家庭、社会为平台,共同促进其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是共同的目标。 2.“四阶段” ——知、行、恒、达连贯发展。高校社会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切实认识到当前社会就业的严峻性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性,要清楚通过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促进自身的发展,更要清晰通过哪些努力实现规划设计;其次,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将如何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一步步地付诸实践,通过自身努力、教师指导、家庭支持,以学校为平台,以社会需求为背景,践行自己的理论设计;第三,在将理论付之于实践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自身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坚守自己的理想,为职业生涯的目标努力,最终实现“知而必行,行而必恒,恒而必达”。
高校体育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应以学生成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为己任,在“知”的阶段,积极帮助学生认识当前的现实情况和对学生所指定的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在“行”的过程中,不断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实行计划提供“动力源”;在“恒”的阶段,不断给学生以鼓励,反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引学生走出“沼泽”。
3.“三结合”——指导与自导、训练与模拟、分享与体验。高校社会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需充分利用高校现有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创新性的“发展理念”“学习手段”“组织方法”,使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形成指导与自导、训练与模拟、分享与体验三结合的模式。通过指导与自导进行职业选择,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针对规划进行技能培养,技能培养过程中以“训练模拟相结合”并付之“反馈调整”,进而进行阶段性总结,这一过程中通过“分享体验结合”实现这一过程的“升华”。
四、高校社会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效果分析
如前所述,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犹如是“原材料”在经过“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机器”的“生产”后,所产出的“产品”需要进行“合格检验”,测评标准我们按照当前社会对社会体育从业人员最关注的七个评价指标:发展潜力、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专业水平进行检测,评价方式为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及社会相关单位进行测评。
1.学生自评分析。对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模式下的实验组30名学生实施效果的自评测试发现,学生认为自己的发展潜力有提高的达到28人,仅有2人觉得没有多少变化;创新思维发展方面,有29人觉得自己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在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专业水平方面,所有的30名学生都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得到了锻炼提高。这说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得到学生肯定。
2.教师评价分析。随机抽调校内外各六名体育教师组成的教师评价组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组和对比组进行评价,经评价得出,实验组学生各项评价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学生较规划实施前,在发展潜能、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提升效果与学生自评数据相对吻合。这说明通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学生的各项评价指标均得到提升。
3.社会评价分析。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校外实习、实践过程中的调查显示,学生在发展潜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等方面均有提升,与教师评价数据相对吻合,与学生自评数据部分有差距,但是没有偏离正常范围,这可能与学生对自己的过于自信评估有一定关系。总体上看社会实践部门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后的学生能力提升持肯定态度,这说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得到社会认可。
笔者经过研究分析认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构建适应了当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需求,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为学生跨入社会提供了前提保障。
[参考文献]
[1]孙亮亮.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 (2).
[2]佘涛.创新型高校运动俱乐部发展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5).
[3]于东江.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0(1).
[4]曾平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16).
[5]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题研究组.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教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