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幕”在中国风生水起新“战场”

来源 :影视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l3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2月23日,成都万达影城金牛店开幕,在几乎每天都有新影院成立的中国本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件,却因其拥有IMAX在中国的第100块银幕而具有标志性意义。IMAX这家世界领先的巨幕品牌正在开足马力拓展中国市场,除了已有的100块银幕,IMAX表示,还有127块已经签约的IMAX银幕在中国各地兴建。
  而面对巨幕这一新兴市场,国内各大院线商也正在摩拳擦掌,推出自己的巨幕品牌,其中最被看好的是2012年4月9日在合肥率先投入使用的“中国巨幕”。截至2012年底,“中国巨幕”在内地已经拥有14块银幕,预计到2013年年底,银幕总数将达到60块,2014年底达到100块。“中国巨幕”计划用3年时间走完IMAX在中国用12年走过的道路,搭上眼前这一列正在全速前进的中国影市“动车”。
  为何巨幕在中国会如此火热?“中国巨幕”有何底气来挑战IMAX的独霸地位?IMAX又将如何应对呢?在巨幕这一风生水起的新“战场”,有太多的悬念等待揭开……


  这几年,风靡中国的“巨幕”
  近几年,巨幕之所以能在中国影院市场发起高歌猛进的态势,实在得益于2010年初在中国上映的一部好莱坞电影——《阿凡达》,它让中国观众第一次领略到了巨幕的神奇。
  “电影从此分为《阿凡达》之前的电影和《阿凡达》之后的电影。”这是《阿凡达》上映时,所有对它的评价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这句话虽然意指电影中3D技术的运用,但对IMAX同样适用。至少在中国,《阿凡达》出现前后,人们对IMAX的认知是迥然不同的。
  江湖传说,IMAX象征着最完美的观影体验和最震撼的视听享受,但直到好莱坞3D大片《阿凡达》登上IMAX银幕,中国观众才真正开始感受到所谓“巨幕”的震撼。2010年1月,不少中国观众在寒冷的冬天不惜排起长队,只为争睹IMAX 3D版《阿凡达》。而当时在整个北京,还只有两块IMAX商业银幕(不包含中国电影博物馆),全中国运营中的IMAX商业影厅也只有11家。
  尽管只有11块商业银幕,《阿凡达》的IMAX版最后在中国仍然收入1.53亿元,占该片国内总票房的11.5%以上。由此,人们终于发现了“巨幕”的惊人潜力。虽然IMAX公司一直在解释,“IMAX并不等同于‘巨大的银幕’”,但“巨大的银幕”仍然是普通观众畅想IMAX的最典型特征。
  此后,IMAX在中国市场急速扩张,发展速度可谓一骑绝尘,颇有垄断之势。2011年底,一个本土竞争者出现,打破了这个局面——“中国巨幕”带着国产标识正式亮相北京UME国际影城双井店,并于2012年4月开始在“巨幕”领域与IMAX展开正面交锋。
  “中国巨幕”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毫不避讳地谈到,“IMAX要价高,对中国本土电影不感兴趣,几乎是一气之下,我们开始了自己的巨幕研究”。
  然而,当一个市场出现新的竞争者时,总会伴随着争议的声音。有人唱衰它,声称“中国巨幕”不过是“山寨版”IMAX。有人称赞它,对这个“有核心专利、性价比看似更高”的国产品牌寄予厚望。中国巨幕则在争议声中逐渐拓展着自己的市场。
  拥有一块“巨幕”,未来将成为新建星级影院的“标准配置”。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正在进行,“巨幕”这块广阔而肥沃的土地,正待开垦。


  IMAX在中国:从0到100
  IMAX公司在中国的银幕数从0发展到100,一共用了12年。2001年,IMAX公司首次进入中国,在上海科技博物馆先后建设了两块IMAX银幕。2003年,中国第一套商业IMAX设备入驻上海和平影都。随后,陆续有几家IMAX影院在京沪等地建立。但直到2007年,中国的IMAX银幕总数仅有10块(包括科技馆等非商业银幕)。
  2010年初《阿凡达》的上映是一个分水岭,IMAX一夜之间成了抢手货,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建造商业IMAX影院的热潮。
  2011年3月,IMAX中国公司正式成立。同时,IMAX公司宣布与万达电影院线结成“紧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签署了安装75套IMAX系统的协议。当年,中国IMAX银幕数量就迅速超过了50块。仅一年之后,这个数字又翻了一番。
  作为中国最大的影院投资商和运营商,万达院线凭借它的商业地产背景优势,为IMAX在中国的迅速扩张提供了最强大的助力。目前,IMAX在中国市场的院线合作伙伴包括万达、金逸、星美、韩国CJ-CGV、幸福蓝海、香港UA、百老汇等等。而万达由于在2012年收购了美国第二大院线AMC,已成为IMAX在全球最大的合作伙伴。目前,万达院线在中国拥有64家IMAX影厅,占据了全国IMAX影厅的大半江山。
  目前,全国已建成的100块IMAX银幕(包含所有商业性质和非商业性质的银幕)分布在50多个城市,其中拥有IMAX银幕最多的三个城市为上海(8块)、北京(7块)和天津(6块)。IMAX公司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葛尔方曾经估计,中国可容纳400-500块IMAX银幕。这意味着,“巨幕”的市场空间还很大。


  “巨幕”品牌,各有动机
  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跑步进入万块银幕时代,影院建设速度令人惊异,影院硬件设施更是“鸟枪换炮”。在IMAX占领巨幕市场高地的同时,保利影业2011年推出了Polymax巨幕系统,万达在2012年上半年也推出了X-land双机巨幕。不过,部分影院推出的自有巨幕只是简单的双机放映,并没有真正的核心技术。   至于研发动机,重庆万达的负责人曾解释说,IMAX有规定,在已开业的IMAX影院方圆五公里内不得出现第二家IMAX影院,“X-land正是为了规避这一要求而产生”。
  这个叫做“独家专营区”的规定,是IMAX的一种运营策略。“我们不希望IMAX像7-11那样的便利店一样充满街头巷尾”,IMAX中国公司营运高级副总裁吉姆·安普斯说,“因为我们希望能够提供给影院运营方一个比较健康的市场环境。至于在多大范围内独家专营,这个数字没有硬性的标准,这是我们在建设IMAX银幕的时候与运营方协商的部分”。
  “因为有这个规定,很多院线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才会在附近已经有IMAX影厅的时候,用自己的附属巨幕品牌来填补市场”,吉姆·安普斯说,“但只要他们有机会和IMAX合作,他们还是会选择IMAX,比如美国的Regal公司(美国最大的电影院线),他们也有自己的巨幕RPX,但他们仍然在不断地和IMAX签约”。
  不过,“中国巨幕”有所不同,它是真正有野心与IMAX竞争的。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在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等研发单位的努力下,中国巨幕于2011年8月在北京UME影城双井店测试成功。“中国巨幕”方面强调自己“造价经济、放映亮度高、片源不受限制”等优点,由此也引发了外界对IMAX与“中国巨幕”之间产品比较的诸多争议。
  2012年4月9日,第一块商业运作的长20米、宽12米的“中国巨幕”在合肥投入使用。到2012年底,“中国巨幕”的全国银幕数量已实现从0到14的增长。“中国巨幕”相关负责人表示,“两三年之后,我们将成为IMAX在中国最强的竞争对手”。
  看“巨幕”,还是看“电影”?
  2012年国内电影票房突破160亿大关,站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关口上。按照2012年电影票房的增速(约25%),2013年中国影市有望突破200亿大关,并登上亚洲之巅。如此红火的中国影市势必将吸引更多的“职业运动员”、“业余运动员”,甚至“拉拉队员”入场竞技。一派欣欣向荣之中,危险与机会并存。至于“巨幕”影院未来的发展,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观众对巨幕电影的热情到底有多大?观众走进一间“巨幕”影厅,到底是为了看某部电影,还是为了去看影片的巨幕版本?
  从价格方面来说,无论IMAX版还是“中国巨幕”版的影片票价都高出普通2D电影不少。观众付更多的钱去看“巨幕”电影,不只希望看到一个好故事,更重要的是,这个故事中还需要有确实适合用“巨幕”呈现的段落。
  在这方面,已经有46年历史的IMAX公司显然拥有更丰富的经验。众所周知,部分好莱坞大片会为IMAX版本专门设计一些段落,比如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蝙蝠侠前传2:暗夜骑士》,影片的部分场景使用IMAX 70毫米胶片拍摄。《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中,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镜头甚至超过了1小时。《变形金刚2》中的四段机械对战戏也都使用了IMAX摄影机拍摄,其中最经典的无疑是树林中的大战戏码,这段戏的IMAX版要比普通版长出一分半钟,而且在放映过程中会自动调整成1.43:1,从而布满整个巨型银幕,更显打斗的激烈和壮阔。这是“巨幕”需要的电影。“巨幕”本身就不是随便什么电影都适合的形式,至少,目前还不是。虽然“巨幕”版电影意味着获得更高利润的可能,但如果只一味追求大的银幕以及震撼的视觉、音响效果,而没有源源不断的、足以匹配“巨幕”的内容供应,是否会损害巨幕品牌的价值,并最终消耗观众的热情呢?
  或许正如IMAX公司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葛尔方曾经谈到的,“IMAX只是一种观影形式,如果作为影片唯一的卖点将很难长远,毕竟技术不能等同于影片质量”。而这也是值得中国电影创作者,尤其是有志于把影片拿到巨幕影厅放映的电影人认真探讨的课题。
其他文献
几年前一直火爆荧屏的宫斗剧,随着《甄嬛传》的鸣金收兵被彻底打入“冷宫”。在本次展会上,已经再难觅宫斗剧的芳踪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形形色色的古装剧。经历了几年低迷与蛰伏后,曾经风光无限的古装剧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已经在多家卫视跨年开播的《楚汉传奇》打响了头炮,导演高希希特意来到安徽卫视的展位,为《楚汉传奇》摇旗呐喊。  无论是历史正剧还是古装偶像,古装的内容也日渐丰富起来,而且部部都是大手笔,电视剧《武
期刊
《赛德克·巴莱》在大陆票房惨淡当然与盗版、档期安排、宣传策略等因素有关,但是更大的可能还在于它不是一部娱乐电影。《赛德克·巴莱》和魏德圣的上一部电影《海角七号》不一样,前者的史诗风格、宏大叙事最终在商业上输给了大陆观众熟悉并明显偏爱的台式“小清新”电影。  大陆观众普遍认为,台湾多产“小清新”。而台湾电影多产“小清新”,有它由来已久的苦衷。曾供职于台湾《放映周报》的电影研究者曾炫淳说:“台湾电影近
期刊
大陆对台湾电影实行新政的消息不胫而走,也引起大陆电影人的密切关注。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何平表示,为台湾电影人获得更开阔的市场鼓掌,同时又提出,“希望台湾不要每年只限制10部大陆片可登岛,开放是相互的”。何平还提到,大陆导演去香港和台湾拍片,签证到期后就得回内地呆一天,或找其他借口滞留,非常麻烦,港台电影人则可以随意进出大陆,这太不对等。何平希望将来能有政策出台,给大陆导演也带来一些工作上的方便。
期刊
章子怡是一个卖力、肯豁出去的演员。王家卫曾引用宗师的一句话,“练不出来,是因为舍不下自己”,这句话,用来形容章子怡走过的路,再合宜不过。从最初《卧虎藏龙》的玉娇龙,到《一代宗师》的宫二先生,其间她演过不少打戏。当她接受记者访问时,似乎《一代宗师》是一个终结,她感慨良多,“深夜看完这部戏,一夜难眠,其实很久以来,我自己的身体一直处在超负荷状态。”  她语意用情,因为拍摄《十面埋伏》落下了伤,这一次练
期刊
1992年,王家卫还身陷在“《阿飞正传》效应”中,该片票房惨败,口碑却奇好,令他的电影之路面临着多种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王家卫部署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泽东电影。“泽东”的名称来自其英文名“Jet Tone”的音译,这个英文名其实是由刘镇伟的太太提出来的。从《东邪西毒》开始,王家卫的电影都由泽东公司出品。  王家卫的电影之路,总体上可以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由编剧到导演转型时期;第二步是泽东电影
期刊
他们是导演,片场内掌控全局,指挥若定。  他们是父亲,家庭中筑起爱巢,挡风遮雨。  导演渴望作品的成功,借此改变命运人生。父亲对孩子没有过多奢求,健康快乐即是最大的福祉。  当导演成为父亲,会产生怎样的“化学效应”?或许作品不再锋利、塑造的人物更富悲悯、拓展了自己内心的维度……听那些成为父亲的导演,讲述动人的亲子故事。  郭靖宇:放开手,让他去探索世界  宝宝档案  姓名:郭信长  属相:兔  星
期刊
为了叶问一角,梁朝伟第一次学起了咏春功夫。媒体铺天盖地报道,梁朝伟拜师学艺,在《一代宗师》纪录片里,他的拳式有模有样,力道坚劲。众生期待,等练了真功夫的梁朝伟出现在大家眼前,却全然不是那么回事,言行谦逊之余,关于他真实想法的内容,都近乎原生态的表露,着实让人感觉在新闻版面上滚炼一回的他,实在得像个孩子。那些显好的词于他统统不作效,他只低低地说,“开心就好”。  circle:你今天第一次看到这部电
期刊
导演作品:《有你才幸福》、《沉浮》、《超越情感》、《北方故事》、《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冲天飞豹》等。  “过去你只要考进电影学院就已经进入了电影圈,因为你毕业之后肯定会被分到某个电影厂去。虽然你在厂里还需要学习、实践很长一段时间,但最终你还是能干上你想干的行当。然而,现在的学生毕业以后,未必能进到电影圈了。”  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2013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典礼的前夕,本刊专访了北电导演系主任、
期刊
一束锥光下,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湖南卫视2013跨年晚会的偌大舞台上,他缓步而来。每一步迈得都似乎都有些沉重,历经了800天的苦痛与挣扎,他终于能重新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镜头里,依旧是年轻且帅气的面庞,但不得不感叹,沧桑巨变后带给这个年轻人的一夕改变,并非是因为嘴角与下巴还依稀可见的疤痕,而是那将苦痛深埋且充满坚毅的眼神。他以一首令人动容的《其实我还好》诉说着这两年来的心路历程,“如果痛是一种形容
期刊
破釜沉舟、暗渡陈仓、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一连串的成语或许尽人皆知,每个背后皆是一段不朽的传奇。但或许也有人不知,这些典故均出自那个风起云涌、群雄逐鹿的时代——楚汉。  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长卷中,楚汉之争始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风云际会,英雄辈出,尤其是刘邦创立了汉朝政权,成为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树立起中华民族的整体理念,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至今。尽管时空已经穿越到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