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h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学习难度比较大,很多学生在学习时会丧失学习兴趣,通过有效的微课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短小方便的课堂,能够让数学的学习效果增强,也能通过随时随地的学习,使教学效果提升。因此,本文将重点对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微课  小学数学教学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6-0150-02
  数学在升学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较高,是小学的一个重点科目,为了更好地奠定数学的学习基础,一定要通过改变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新课改的教学思维来提升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通过微课的方式,用微课进行录制数学学内容,学生在视频中学习数学重点,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全方面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
  1.微课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微课将教学与互联网有效融合,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学生们在碎片化和闲暇的时间都能够随时学习。这种方式比较新颖,也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欢。在微课进行中,教师通过对一些视频片段和知识点进行特殊的讲解,有效地融合了课上课下的学习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课堂形式更加完整和丰富。这种方式能够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更新,让数学课堂的发展方式也更加灵活。在互联网时代下,通过新的发展模式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能够有效地激发微课的创意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一般来说,微课时间在十分钟左右,学生在这十分钟内能够集中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是非常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的,在短时间内的课堂中能够让学生获得知识,也能够更加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技能,学生的碎片时间就能被有效填满。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一课时,微课中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将每种物态变化进行展示,这样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讓课本中的内容变成动态的影响,掌握的更加扎实。
  2.微课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束缚
  微课时间短、内容紧凑,一般五到十分钟内就能将一个知识点讲解完,这样更适合课下的学习。学生们在零散的时间内,通过对知识点的巩固和总结,能够让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增强,使传统的课堂束缚,打破微课的方式能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课堂和学生之间变得更加轻松,学生的效率便能有效提升。通过微课教学,使得传统的学习方式得到激活,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传统教学中,数学学习难度比较大,一般都是教师进行讲解,而学生进行被动的听讲,这种方式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分析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无法得到锻炼。微课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和教师一直处于学习状态中,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方法都能够有效的提升。例如:在学习《除法的运算》一课时,很多学生对于倍数和约数很难理解,对于不同的情况很难分析具体的计算方式,这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来详细讲解这一较难的知识点,让学生随时随地查缺补漏,跟上教学内容。
  3.利用微课教学可以创设有效的教学氛围
  微课与课堂录像相比,教师需要准备更多的内容,不仅仅是需要录制一段视频,需要的教学内容更加全面丰富,并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做好教研工作,学生根据当前所学习的内容和目标进行教学重点的分析。同时通过微课的方式,能够让教学课堂更加灵活,同时微课教学也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丰富,一般传统课堂是40分钟,很多数学知识不能得到非常详细的讲解,而通过微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在课中和课下,通过几分钟的小视频,更加细致的了解知识点,所以教师需要保持微课的创新性与可持续性,让内容更加有创意性和趣味性,并且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进步。例如:在学习《图形》的相关内容时,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知识点都比较复杂易混,课堂上分散的教学不能很好的让学生掌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例举出典型的例题,让学生们通过做题来区分每一种图形和用法,教师也可以通过在线答疑的方式及时解决问题,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数学教学需要通过更加智能、先进、信息化的方式来进行。微课教学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应用比较普遍,很多教师并没有理解微课教学的重要性和其中的内涵,微课教学效果比较强必须要很好的整合其中的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分析和利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性,学生随时随地的进行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黄本俊.以微课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1)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可以概括为“三会”,第一个会是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第二个会是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第三个会是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数学思维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数学语言的发展,因此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提升、课堂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一年级 数学语言 课堂效率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数学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在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能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并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当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成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对于材料的投放,如何投放材料,才能既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又彰显和实现材料应有的教育意义?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理念: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于激发和鼓舞,应当考虑到儿童天性的差异
期刊
【摘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标准,为了让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不断提升,我们应该学会在新的教学形式之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更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应该结合丰富的教学实践,合理的制定教学的计划,让同学们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丰富,促进同学们主动的融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效率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67 【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在小学整体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新时期小学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更新,机遇和挑战随之而来。将信息技术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助力,为营造良好教育环境、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思想提供了条件。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教学,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教学资源浪费、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弥补传统教材的缺陷。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做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纪尚小,社会生活经验十分有限,但是对于未知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渴望探索新的事物,求知欲很强,所以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传统的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只是给学生生硬灌输课本知识,并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以下在总结了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以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
期刊
【摘要】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各学科都开始积极的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引进新思想,利用新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改革,比如“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驱动学习、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数形结合思想等。本文就以初中数学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以及影响。  【关键词】导学互动 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德育教育作为授课的背景。从教者应将立德树人这一理念应用于教学,在任何时刻,均坚持以人为本,改变传统的育人理念,将培养孩子们的个人综合素养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实现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因此,老师要把握住机遇,切实将德育教育贯穿于课堂之中。  【关
期刊
【摘要】变式教学算是在教学史上发展时间比较久的经典教学方法了,它对学生们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很多教师在使用变式教学来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都没能遵守变式教学的原则,导致它的教学效果没能体现出来,再加上我国在变式教学应用方面的探究比较少,所以变式教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本文将以小学五年级数学的变式教学为例,浅析变式教学的正确运用方式以及它在课堂教学方面能够起到的作用。  
期刊
【摘要】现阶段,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工作正在逐步地前进,这过程中如何提升课堂质量也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将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提出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数学新课改 课堂质量提升 学习特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6-0154-02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讲解法,它的主要特点是以教师为主体开展的课堂教学,其优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正式提出“问题解决”概念,改变了之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低年级学生由于学习能力与审题能力的不足,仍然存在相应问题,影响“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加强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为数学问题解决奠定能力基础。  【關键词】低年级 数学 解决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