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生之物”写“物之生生”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师法造化”一词,人们并非陌生甚至觉得有点老生常谈之感,不屑一顾,但又有谁能够真正理解个中真意呢?有人干脆把写生叫做“师法自然”,这是极其肤浅的认识。就“写生”这个概念而言,它也有着理解上的差异性,同样是对景作画,中国画家面向山川操笔运墨谓之写生,西洋画家对着一组静物上测下量亦谓之写生,然而写生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这当然是由中、西绘画美学思想的差异所致。即使就中国画这个范畴来说,不同时代、不同画家也有着不同的写生观点。从唐代张璪的“外师造化”到元赵子昂的“到处云山是我师”再到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他们都主张写生,试看他们的作品面貌之差异何其大矣。“张璪画古松,往往得神骨”,赵孟頫重“古意”而石涛求“变化”,因此写生结果之差异当然就不足为怪了。
  黄独峰先生学养丰厚,通晓中西,对如何“师法造化”自然有自己的独到认识。他曾说:“要提高艺术水平,就要不断地进行艺术实践,多去体验生活,师法自然。”黄独峰所谓的“艺术实践”和“师法造化”观,指的就是“写生”这一常旧常新的问题。黄独峰先生指出:“写生自可博物,久之自可通神,以前物为师,以生机为运。”①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析知黄独峰“写生思想”的过人之处,那就是“物”、“神”俱重。毋庸置疑,在绘画艺术中,“形”和“神”是相辅相成切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任何时候任何发展阶段,形和神的问题只有侧重点不同,没有舍此保彼之说。如果一味地强调某一方面,艺术就会出现严重的危机,结果不仅会导致顾此失彼,而且也会抵消了自身的存在意义。过分地强调形的塑造,夸大物趣,就可能把写生变成写“死”(物);反之,过分执着于神的传达而忽视形的作用,结果只能是“神”和“物”同归于尽。
  作为中国画的一个最大的特征是其写意性,这就决定了它的创造过程是由“物境”经“情境”再到“意境”的过程,因此也决定了“神”对“形”的支配地位。孔子说:“辞达而已矣。”②意思是讲话不要太啰嗦,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就行了。中国画的写生也应该如此,面向自然万物,必胸中有数,不能见啥画啥,“役于物象”,只要能“合于道”就无须在意笔墨多少,形似与不似,甚至“可忘物象”。所谓笔愈简情愈深,景愈少境愈远,正是中国画始终要追求的目标。更进一步地说,黄独峰中国画的写生观就是:以“生生之物”写“物之生生” 。这是科学的绘画观,符合唯物论和辩证法。宗炳说画山水要“澄怀味象”,没有说澄怀观象或看象,味者,精神之发掘也,足见宗炳也是极推崇神似的。但他并未完全抛弃物象,他说:“山水以形媚道”,无形道将焉附?作为画者就要去用心发现并表现出那可“媚道之形”从而达到合于道的目的。应指出的是,虽然宗炳说山水以形媚道,但并不能代表所有形态皆可媚道。如果任何物形皆可“媚道”,那么人人皆可成为画家。其实不然,艺术更多需要的是聪明的“慧眼”去发现“含道”之物形。正如罗丹所言,美(艺术)在于发现。大千世界并非所有的事物都能令人感动,如我们看到一些景象时会说它死气沉沉,毫无生机,而看到另一种景象却会说它生机勃勃,一片盎然。还有看见一件东西我们可能毫不犹豫地指责它死板、僵化,而看见另一件东西却可能被它的鲜活、灵动所折服。艺术在于发现,怎么去发现,艺术修养另当别论,对于画家来说,“写生”当然是重要途径了。鉴于此,黄独峰先生说:“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则韵致风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矣。”③他教导学生说,写生首先应学会观察,力求做到“知天、知地、知人、知物” 。知天就是察四季不同;知地就是感南北气候差异;知人就晓培养之功;知物就是要“致广大而尽精微,总的说来就是要格物致知”。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写生是手、脑和眼并用的绘画实践活动,也只有不断地写生才能更有效地训练自己观察和表现的能力,从而达到格物致知。对此荆浩早有所悟,他于《笔法记》中写道:“太行山有洪谷……皆古松也……遍而赏之。明日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 ④荆浩画古松先遍而赏之,在操笔写之,达数万本才写出古松的真精神,这说明了写生过程就是“知”与“行”的统一。看到了、发现了能否写出来是两回事,用黄独峰的话来说,写“生生之物”是一个层面,写“物之生生”是另一个而且是更高级的层面,只有从第一个层面进入到第二个层面,才能达到写生之目的。观察并发现、感悟为“知”,用笔墨去表现就“行”。对此黄独峰亦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读万倦书”一定要和“行万里路”(写生)有机结合起来,不要以学力而过于自信,要不断地从实践中获取经验,唯有自然造化才是艺术创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做,观于天地之谓也”。⑤庄子大意说,大美在于天地;明法在于四时;成理在于万物,天地之大美、明法、成理都是自在的、深深蕴藏着的,作为圣人要想掌握至理,只能去静观天地,从中感悟出大美来。圣人皆如此,画人更要顺应天道行事,以自然造化为师。究竟怎样才能做到原大美而写“物之生生”呢?那就是要做到不为情使,不为物役,即“物我两忘”的境界,这个境界既是天人合一,人与道合之境,因为“使情”与“状物”,都会远离“道”的本质。不能为情所使,并不是否定写生中情的作用,只是强调情要随自然而生,无声无迹,与景水乳交融;不能为物所役也不是彻底放弃物形,而是强调人要由器入道,得意而忘形。
  艺术创作的陶醉来自于写生中对自然万物审美的共鸣。只有在与自然的碰撞过程中,目与物交、神与物游、物我两化,才能在心中自然兴起审美感受和创作冲动。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写生的过程就是“目击”、“游心”和“物化”的过程,简而论之,就是从物到无物再到物的状态转变。苏轼的两段话说得颇为衷恳:“居士之在山也,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书李伯时山庄图后》)“已亥之发,待行适楚,舟中无事……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江行唱和集序》)⑥   人在山川却不留(见)于物,目与物遇,出神入化;山川、风俗、遗迹等众美见于目,感于心 ,发于口,都是因物而忘物最后达到神交之境。何为自然之“神”它就是“物之生生”。作为主体的人的精神之所以能和自然万物相融相通,都是合于“道”的原因,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物与我都是“道”的产物,“道”的载体,道乃物我两化的溶剂,道就是万物之根本。故在写生时,必须以原“道”为目的,不可以形器求也,甚而可以不顾笔墨技法,正如荆浩所言:“子勤之,可忘笔墨,而有真景。”这里所说的“真景”就是“物之生生”(道)。认识了中国画写生创作之根本目的是不够的,怎样去付诸实践才是更为关键的事情。写生追求神似,不是说不顾物象或者忽略物象就能为之,那种不假思索信笔涂抹的行为,就像是一条没有航标的河流,永远也不可能抵达终点,写生更需要心灵的参与。黄独峰曾就此指导学生说:“作画时要凝神静气,摒除杂念,忘掉自我,把自己溶入所欲表现的对象中去,这样才能画好对象,才能在画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⑦黄独峰的这段话深刻地阐明了“用心”写生的真谛,是对古人绘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郭熙曰:“欲夺其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而且不见绢素,手不知笔墨,磊磊落落,杳杳漠漠,莫非吾画。”⑧郭熙强调师法自然,作画应勤好、应饱游饫看,但他更重视凝神观照,把万物历历罗列于胸中,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庄周化蝶”之境。黄独峰深谙此道,作画从不矫饰雕凿,而是率意自然,任情资性,这一心态在其作品中得以凸显。
  黄独峰的写生思想和古人不同,古人“论师造化 ”大都主张目识心记,即使是高倡“搜尽奇峰打草稿” 的石涛也未必真正做到直面山川去挥毫写生。黄独峰始终认为拿起笔到大自然中去实践,是提高绘画水平的关键,这是符合科学认识论的观点。人类的一切成果都来自“受”、“想”、“行”、“识”,没有“受”,“想”、“行”和“识”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此,石涛在其画语录《尊受章》中早有论述:“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识然后受,非受也。古今至明之士,借其识而发其所受,知其受而发其所识。不过一事之能,其小受小识也……然贵乎人能尊。得其受而不尊,自弃也;得其画而不化,自缚也。夫受:画者必尊而守之,强而用之,无间于外,无息于内。《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乃所以尊受之也。”⑨这里石涛认为“识”和“受”对于绘画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可以互补,但他更强调“受”的作用,认为“受”先于“识”,这里符合一般认识论规律的。“识”指抽象的理性知识,从哲学层面看属于“抽象思维”;“受”指直接的感性认识及理性把握,属“形象思维”,就绘画而言,“识”就是对画理画论的把握;“受”就是对艺术对象的艺术直觉或审美直观,故对造型艺术的绘画来说,“受”不仅是不容忽视的,而且是应该强化的。
  此外石涛在《山川章》中写道:“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质也。得笔墨之法者山川之饰也。知其饰而非理,其理危矣。知其质而非法,其法微矣。是故古人知其微危,必获于一。一有不明则万物障,一无不明则万物齐。画之理,笔之法,不过天地之质与饰也。”⑩既然山川之质表现着天地之理,山川之形色决定着笔墨之法,那么身即山川,为山川写生传神就弥见重要了。
  山水画的宗旨固然是体“道”通神,但道是有所依附的,正是那千变万化的山山水水体现着道之精神,所以对自然万物的写生即是体现道、把握道的最佳途径。再者,随着人们“受”的不断丰富和“识”的不断提高,会不断对“旧受”和“旧识”进行超越,而这种超越仍然须以对造化的“受”为基础。因此,黄独峰先生不但重视写生,而且树立了终生写生的理念。这对于那些把写生当作基础训练或搜集创作素材的看法来说,其绘画思想的深刻性是显而易见的,这对于中国画的发扬光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又何常不是“写生”之结果呢?如王维的佳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恐怕绝非是闭门造车之作,应是在场的有感而发。黄独峰的写生思想就是要求画家要身即山川,用心、手、眼和自然万物对话,达到“山川即我,我即山川”的神遇迹化的创作状态。
  应指出的是黄独峰强调心在作画中的作用,并非是指“机巧”和“刻意”,而是指“真诚”与“自然”。去雕去凿、率意自然是黄独峰绘画思想中突出的部分之一。这是极符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观点,是老子自然观在绘画领域的丰富拓展。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简言之,人应尊天道,天道即普遍规律,普遍规律即事物自身本来的样子,自然状态。所以说,失去自然或不够自然都是不可取的行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此论道:“失去自然而后神,失去神而后妙,失去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11]张氏也认为绘画中的神、妙和精谨皆属“人为痕迹,并且这种表现越明显,越远离艺术之本质,唯有自然天成之作才算的上是最佳作品,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美也。
  正是这种绘画思想,赋予了他画面生生不息的艺术生命力。所以,他的画作没有雷同之感,冥冥乎清新洒脱,郁郁乎朝气蓬勃,恽恽乎博大沉雄,“天地之大美”蕴于笔墨间,溢于画作外。尤其是其山水画观之令人混沌初开,冥冥中若有对大道自然的顿悟,对心灵的愉悦和净化。这就是黄独峰绘画创作的又一过人之处、成功所在。
  黄独峰先生师法自然、率意而为的写生思想及方法对广西中国画创作的影响尤为突出,更加深广。齐白石先生称黄独峰是“写生妙手”,足见其写生之高超过人处。他的“写生思想”,在今天蓬勃发展的“漓江画派”中深入人心,正在被发扬光大。这一点,做得最成功的当属黄格胜教授。作为黄独峰的研究生,黄格胜教授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探索并总结出了一套系统的中国画写生理论和技法。他的写生课已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堂,受到美术教育界同仁们的高度赞誉。
  综上所述,黄独峰先生所谓的“艺术实践”和“师法造化”观,指的就是“写生”这一问题。黄独峰先生中国画的写生观就是:以“生生之物”写“物之生生” 。用黄独峰先生的话来说,写“生生之物”是一个层面,写“物之生生”是另一个而且是更高级的层面,只有从第一个层面进入到第二个层面,才能达到写生之目的。对此黄独峰先生亦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不要以学力而过于自信,要不断地从实践中获取经验,唯有自然造化才是艺术创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黄独峰先生深谙此道,作画从不矫饰雕凿,而是率意自然,任情恣性,这一心态在其作品中得以凸显。
  黄独峰先生的写生思想和古人不同,古人论“师造化 ”大都主张目识心记,黄独峰始终认为拿起笔到大自然中去实践,是提高绘画水平的关键,这是符合科学认识论的观点。黄独峰正因其对传统精华的继承、创新及师法自然、率意而为的写生思想形成了恣纵朴茂、自然劲健、生气勃勃的自家风貌,给一度沉寂的中国画坛注入强胜的生命活力,这是不能否认的史实。
  注释:
  ①吴学斌、蒙启菲《黄独峰艺术生涯》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第219页。
  ② 孔丘·孟轲《论语·孟子》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213页。
  ③ 同1,第248页。
  ④ [何志明,潘运告《唐五代画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第1版,第256页。
  ⑤老聃·庄周《老子·庄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419页。
  ⑥ 徐志兴《中国书画美学》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76页。
  ⑦ 同1,第214页。
  ⑧熊志庭《宋人画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7页。
  ⑨杨成寅《石涛画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168页。
  ⑩ 同9,第183页。
  [11] 同4,第178页。
  参考文献:
  [1]吴风.《中国画论辑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年.
  [2]徐建融.《中国美术史标准教程》.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
  [3]傅抱石.《中国绘画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3年.
  [4]温肇桐.《中国古代画论要籍简介》.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5]徐书城.《宋代绘画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6]王朝闻.《美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卢宗业,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韦文羽,广西文联文学艺术研究室】
其他文献
王万成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兰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作品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获中国美术家协会等主办的展览银奖1次、铜奖4次、优秀奖2次、优秀作品4次,;省级一等奖6次,甘肃省敦煌文艺奖1次,2012年获甘肃省“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作品及论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术》《美术研究》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出版有《王万成画集1》
期刊
于友善  1957年生于山东乳山。1982年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本科毕业;1989年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人物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画人物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分别为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江苏美术馆等收藏。
期刊
郭善涛  河南濮阳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委员,北京《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特聘画家。200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山水画专业,获硕士学位,师从黄格胜先生。现任教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出版有《山列千重静—之间艺术—郭善涛卷》、《丹青锦囊系列丛书》、《中国画临习速成-山水》 、《中国画青年名家书系-郭善涛》 等多部
期刊
张荣国  1975年生,山东肥城人。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阮荣春工作室助教,华东师范大学《画院》编辑部主任。美术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作品在《美术观察》等发表数百幅;学术论文在《民族艺术》、《中国书画》、《荣宝斋》、《画刊》等发表60余篇。作品曾在国内外多次参加联展并被收藏。
期刊
版式设计是一门用 “版面语言”跟读者进行沟通、进行无声的对话的课程,也是艺术设计专业课中承上启下的一个课程。2006年以来我们一直以传统模式在上版式设计这个课程,一直改进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到2009年采用“学生自学、当堂指导、重实训”的教学思路,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课堂训练减轻了学生课后学习其他知识的负担,解决了学生依赖老师的问题,这几年上这门课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课堂所训练的内容
期刊
凡 仁  广西上林人,1999年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广西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河池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并在《中国油画》等各类刊物、杂志发表。
期刊
卢云标  浙江温州雁荡山人。曾就读于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北京大学书法名家精英班、工笔画院创作班。浙江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黄宾虹学术研究会会员,中国扇子艺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多次在国内书协、美协展览中入展获奖。
期刊
我与蒋振立先生认识是在十多年前,那是第七届中国水彩画展上,我们都是评委。蒋振立先生作为广西美术出版社的资深编辑,从我手上接过了我的一部55万字的书稿《二十世纪中国画研究》,这是一部已被四个出版社因观点出格而被婉拒过的书稿。事实上,这本书出版后,学术界不错的反应和一售而空的现实证明了蒋振立先生的学术眼光。而我之所以把此书稿交给振立先生,一个直接的原因是他曾主持过漓江出版社的工作,而该出版社在当时的出
期刊
李学强  山东人,2010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硕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原工学院。
期刊
沈 璐  1987年生于黑龙江,2011年本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2013年研究生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至今。曾参加第八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并荣获佳作奖;2010“新创作连环画展”荣获新人新作奖,“人·插图·生活”全国首届高校插图艺术作品展获特等奖,作品曾在《美术界》《美术观察》《连环画报》等刊物发表。曾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刘先平著《野生动物探险系列》、叶永烈著《科学家故事100个》图书绘制插图,并于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