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解读水墨画教学中幼儿出现的不敢画、不会画现象背后的原因后,结合本人的实践教学经验,提炼出一些激发幼儿大胆进行水墨创作的有效策略:水墨游戏、将错就错、多元评价、观察体验、循序渐进、教法退让、灵感激发等。
关键词:幼儿;水墨画;教学策略
传统的水墨画教学,注重水墨画表现的技能、绘画的技法,注重水墨画呈现的最终效果。如果以3~6岁幼儿的经历、心理状态、能力水平来接受传统的中国水墨画的学习,则根本无法理解和掌握,势必会出现不会画的现象。我们应充分尊重儿童的兴趣需要,学习能力及方式,以更丰富、更多样、更开放的形式来组织水墨画活动,鼓励孩子不受传统水墨画理念的约束,充分放手让孩子用水墨大胆地表现心中的美好。下面针对“不敢画”和“不会画”,谈谈我在开展“艺之墨”艺术坊中的一些具体策略。
一、不敢画?——营造宽松氛围
现象解读:水墨画的作画材料和方式比较特殊,柔软的毛笔、易吸水的宣纸、浓淡可调的墨,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浓、淡、干、湿等手法来描画物象,毛笔的干湿程度和在宣纸上停留的时间都会影响画面的效果。幼儿的小肌肉还不够发达,对毛笔的控制还把握不好。当画面呈现的效果不是他所预想的时候,就会让孩子觉得很难看,认为“画错”了,从而产生压力,挫伤了自信,出现不敢画的情况。
策略:
教师应该营造一个愉快的绘画氛围,运用生动的教学手段,鼓励孩子大胆动笔,多元评价孩子的学习,让孩子树立信心,积极地表现和创造美。
⒈水墨游戏,体验乐趣。线条是水墨画的生命线,而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初次接触水墨画时,我请孩子们欣赏吴冠中先生的现代彩墨画作品《春如线》、《小鸟天堂》等,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画面中点、线组合的美感,以及线条墨色、粗细的变化。接着,我请孩子们也来和线条、点点玩游戏。他们用毛笔蘸墨,在纸上画出或粗或细、或浓或淡、或直或弯的线条。在孩子玩的过程中用提问来引导:怎样才能画出粗线条?怎样画出细线条?怎样画出淡淡的线?在孩子发现中总结归纳,感受笔法、力度、墨色的影响条件。孩子们的作品独一无二,我引导他们说说画里的故事,他们展开了无尽的想象,有的说画的是弯曲的高速公路,有的说是弯曲的藤蔓,还有彩色的小花……
⒉将错就错,另辟蹊径。当产生“我不会画”的想法,教师不能简单地去指责,而应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正面去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他大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变劣势为优势。例如在大班水墨活动《威武的老虎》中,阅阅沮丧地说:“老师,我画的老虎头太小了,我不会画。”我答道:“确实有些小,那想想可能还有谁也草地上呢?”阅阅说:“哦,这是只老虎宝宝,老虎爸爸带他练习跑步呢!”“这个主意很棒!”我夸赞道。后来,他画了一大一小两只老虎,画面更加生动并富有情感。我将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表扬了阅阅的想法及创造,让其他孩子知道了遇到失误时的处理方法,不害怕“画错”,让他们多一份信心,多一份创造。
⒊多元评价,树立信心。教师还应关注幼儿整个作画过程,从主动性、专注性、独立性、创造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以及是否具有良好的作画常规,运笔、构图、色彩搭配等作画技巧等,以及画面表现出的一些浓淡、笔迹等各种效果,及时肯定幼儿表现出的好的品质和习惯,激发幼儿参与水墨画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不会画?——巧妙牵引
现象解读:面对幼儿的“不会画”,我们应蹲下身来和幼儿进行一次认知水平的对话,反思教学的内容和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匹配?幼儿现有的能力是什么?教学要求有没有被任意拔高?孩子的学习特点是什么?怎样的教学方式更适于孩子学习?
策略:
应深入地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并根据此来选择相应的题材、材料和技法等,关注幼儿的能力和学习特点,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开展水墨画活动。
⒈观察体验法。《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丰富的生活经验是艺术表现的基础,我们要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各种事物,从中发现美,为创作奠定基础。秋天,我带领孩子们仔细观察了螃蟹的外形特征,了解了它的生活习性,并模仿了它横着走路的姿态。在幼儿积累了关于螃蟹的丰富生活经验的基础后,在水墨画活动《螃蟹》中,孩子们的创作兴趣浓厚。大大的蟹壳,有力的钳子,尖尖的爪子,一只只螃蟹跃然纸上。有的螃蟹张开大夹夹打起架来了,还有的在画面上添上了荷花、柳条相相衬。春天,可以画满树的桃花、五彩的花草地,夏天画枇杷、荷花、葡萄,秋天可以画菊花、螃蟹……生活,是孩子“美的创作源泉”。头脑中有了事物丰富的表象,有了对生活的美的感受,孩子定能画出他内心的多彩世界。
⒉循序渐进法。大胆创作与绘画技能的学习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教师在选择技法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不宜难度过大,要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比如先学习了中锋行笔画秋天的树,画了两个教时后,幼儿对中锋行笔画直线把握较好了,再用中锋画两个大大的半圆表现柿子。中锋画弧线掌握后,再用小白云两笔画圆表现较小的樱桃。用毛笔画小的物品,需要更灵活地控制手的力度和动作。在学习了两笔画樱桃后,可以安排枇杷、葡萄等同一技法的内容,巩固绘画的技法。在笔墨技法的学习中,要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可以采用自主探索法、启发诱导法、同伴互学法等方式。还可以将部分技法进行细致讲解。如握笔姿势,可以采用视频演示、儿歌学习、师幼示范等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来进行。老师对幼儿的要求也不能过高,要让幼儿在有兴趣的基础上进行主动探究并加以练习。
⒊教法退让法。传统的水墨画技法程式呆板,先画什么,后画什么,哪笔浓,哪笔淡都有明确规定,这势必会束缚孩子的思维和手脚,让孩子不敢也不会去表现其他的内容。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要引发孩子主动学,就要淡化教的痕迹。例如在《小花猫》这个活动中,老师首先让孩子看小花猫的照片,说说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再看猫的各种不同姿态,说说它可能再干什么。再引导孩子思考“怎么表现猫的特征:先画什么?用什么笔法来画?画猫身体时用什么墨色?怎么画出身上黑色的花纹?”引发幼儿用笔、用墨方法的思考,适时启发,进而引出新内容“浓破淡”的技法,孩子们主动探索绘画方法,学习新的技法,绘画兴趣浓厚。
⒋灵感激发法。对儿童而言,他们的创造能力非常强。老师可以通过启发来激发孩子绘画的灵感。例如在欣赏齐白石爷爷的《螃蟹》时,引发幼儿讨论:“你看到了什么?这些螃蟹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它们可能在做什么?”在幼儿绘画前,启发幼儿说说想画什么样的螃蟹,它们在干什么?孩子们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有的说要画螃蟹一家在河边散步,还有说要画两只打架的螃蟹,一只被打得翻天了……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以及老师的启发下,激发了孩子的创作灵感,孩子们画出了各种姿态、形态不一的螃蟹,还添画了水草、石头等背景,更好地体现了水墨画的意境和情趣。
总之,幼儿学习水墨画,我们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心理和学习能力及特点。一方面要让儿童感受到传统国画艺术的魅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表现方法;另一方面,应以更丰富、更多样的方式来进行开放式的水墨活动,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充分放手让孩子用水墨大胆地表现心中的美好。
参考文献:
[1]《现代幼儿水墨画教程》 武千嶂、杭爱华、何永吉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中国画》 孔起英、王红年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幼儿;水墨画;教学策略
传统的水墨画教学,注重水墨画表现的技能、绘画的技法,注重水墨画呈现的最终效果。如果以3~6岁幼儿的经历、心理状态、能力水平来接受传统的中国水墨画的学习,则根本无法理解和掌握,势必会出现不会画的现象。我们应充分尊重儿童的兴趣需要,学习能力及方式,以更丰富、更多样、更开放的形式来组织水墨画活动,鼓励孩子不受传统水墨画理念的约束,充分放手让孩子用水墨大胆地表现心中的美好。下面针对“不敢画”和“不会画”,谈谈我在开展“艺之墨”艺术坊中的一些具体策略。
一、不敢画?——营造宽松氛围
现象解读:水墨画的作画材料和方式比较特殊,柔软的毛笔、易吸水的宣纸、浓淡可调的墨,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浓、淡、干、湿等手法来描画物象,毛笔的干湿程度和在宣纸上停留的时间都会影响画面的效果。幼儿的小肌肉还不够发达,对毛笔的控制还把握不好。当画面呈现的效果不是他所预想的时候,就会让孩子觉得很难看,认为“画错”了,从而产生压力,挫伤了自信,出现不敢画的情况。
策略:
教师应该营造一个愉快的绘画氛围,运用生动的教学手段,鼓励孩子大胆动笔,多元评价孩子的学习,让孩子树立信心,积极地表现和创造美。
⒈水墨游戏,体验乐趣。线条是水墨画的生命线,而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初次接触水墨画时,我请孩子们欣赏吴冠中先生的现代彩墨画作品《春如线》、《小鸟天堂》等,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画面中点、线组合的美感,以及线条墨色、粗细的变化。接着,我请孩子们也来和线条、点点玩游戏。他们用毛笔蘸墨,在纸上画出或粗或细、或浓或淡、或直或弯的线条。在孩子玩的过程中用提问来引导:怎样才能画出粗线条?怎样画出细线条?怎样画出淡淡的线?在孩子发现中总结归纳,感受笔法、力度、墨色的影响条件。孩子们的作品独一无二,我引导他们说说画里的故事,他们展开了无尽的想象,有的说画的是弯曲的高速公路,有的说是弯曲的藤蔓,还有彩色的小花……
⒉将错就错,另辟蹊径。当产生“我不会画”的想法,教师不能简单地去指责,而应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正面去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他大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变劣势为优势。例如在大班水墨活动《威武的老虎》中,阅阅沮丧地说:“老师,我画的老虎头太小了,我不会画。”我答道:“确实有些小,那想想可能还有谁也草地上呢?”阅阅说:“哦,这是只老虎宝宝,老虎爸爸带他练习跑步呢!”“这个主意很棒!”我夸赞道。后来,他画了一大一小两只老虎,画面更加生动并富有情感。我将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表扬了阅阅的想法及创造,让其他孩子知道了遇到失误时的处理方法,不害怕“画错”,让他们多一份信心,多一份创造。
⒊多元评价,树立信心。教师还应关注幼儿整个作画过程,从主动性、专注性、独立性、创造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以及是否具有良好的作画常规,运笔、构图、色彩搭配等作画技巧等,以及画面表现出的一些浓淡、笔迹等各种效果,及时肯定幼儿表现出的好的品质和习惯,激发幼儿参与水墨画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不会画?——巧妙牵引
现象解读:面对幼儿的“不会画”,我们应蹲下身来和幼儿进行一次认知水平的对话,反思教学的内容和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匹配?幼儿现有的能力是什么?教学要求有没有被任意拔高?孩子的学习特点是什么?怎样的教学方式更适于孩子学习?
策略:
应深入地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并根据此来选择相应的题材、材料和技法等,关注幼儿的能力和学习特点,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开展水墨画活动。
⒈观察体验法。《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丰富的生活经验是艺术表现的基础,我们要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各种事物,从中发现美,为创作奠定基础。秋天,我带领孩子们仔细观察了螃蟹的外形特征,了解了它的生活习性,并模仿了它横着走路的姿态。在幼儿积累了关于螃蟹的丰富生活经验的基础后,在水墨画活动《螃蟹》中,孩子们的创作兴趣浓厚。大大的蟹壳,有力的钳子,尖尖的爪子,一只只螃蟹跃然纸上。有的螃蟹张开大夹夹打起架来了,还有的在画面上添上了荷花、柳条相相衬。春天,可以画满树的桃花、五彩的花草地,夏天画枇杷、荷花、葡萄,秋天可以画菊花、螃蟹……生活,是孩子“美的创作源泉”。头脑中有了事物丰富的表象,有了对生活的美的感受,孩子定能画出他内心的多彩世界。
⒉循序渐进法。大胆创作与绘画技能的学习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教师在选择技法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不宜难度过大,要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比如先学习了中锋行笔画秋天的树,画了两个教时后,幼儿对中锋行笔画直线把握较好了,再用中锋画两个大大的半圆表现柿子。中锋画弧线掌握后,再用小白云两笔画圆表现较小的樱桃。用毛笔画小的物品,需要更灵活地控制手的力度和动作。在学习了两笔画樱桃后,可以安排枇杷、葡萄等同一技法的内容,巩固绘画的技法。在笔墨技法的学习中,要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可以采用自主探索法、启发诱导法、同伴互学法等方式。还可以将部分技法进行细致讲解。如握笔姿势,可以采用视频演示、儿歌学习、师幼示范等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来进行。老师对幼儿的要求也不能过高,要让幼儿在有兴趣的基础上进行主动探究并加以练习。
⒊教法退让法。传统的水墨画技法程式呆板,先画什么,后画什么,哪笔浓,哪笔淡都有明确规定,这势必会束缚孩子的思维和手脚,让孩子不敢也不会去表现其他的内容。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要引发孩子主动学,就要淡化教的痕迹。例如在《小花猫》这个活动中,老师首先让孩子看小花猫的照片,说说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再看猫的各种不同姿态,说说它可能再干什么。再引导孩子思考“怎么表现猫的特征:先画什么?用什么笔法来画?画猫身体时用什么墨色?怎么画出身上黑色的花纹?”引发幼儿用笔、用墨方法的思考,适时启发,进而引出新内容“浓破淡”的技法,孩子们主动探索绘画方法,学习新的技法,绘画兴趣浓厚。
⒋灵感激发法。对儿童而言,他们的创造能力非常强。老师可以通过启发来激发孩子绘画的灵感。例如在欣赏齐白石爷爷的《螃蟹》时,引发幼儿讨论:“你看到了什么?这些螃蟹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它们可能在做什么?”在幼儿绘画前,启发幼儿说说想画什么样的螃蟹,它们在干什么?孩子们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有的说要画螃蟹一家在河边散步,还有说要画两只打架的螃蟹,一只被打得翻天了……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以及老师的启发下,激发了孩子的创作灵感,孩子们画出了各种姿态、形态不一的螃蟹,还添画了水草、石头等背景,更好地体现了水墨画的意境和情趣。
总之,幼儿学习水墨画,我们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心理和学习能力及特点。一方面要让儿童感受到传统国画艺术的魅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表现方法;另一方面,应以更丰富、更多样的方式来进行开放式的水墨活动,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充分放手让孩子用水墨大胆地表现心中的美好。
参考文献:
[1]《现代幼儿水墨画教程》 武千嶂、杭爱华、何永吉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中国画》 孔起英、王红年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