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微作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9kobe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考改革大环境下,微作文成为重要趋势,初中作文教学也应该侧重通过精简的写作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促使学生学会精炼、准确、完整地表达,切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审美价值观的积极发展。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微作文训练教学策略展开探究,与同仁共勉。
  1.借助短新闻开展微作文仿写训练
  短新闻内容精炼,浓缩了丰富的信息,微作文教学可以充分借助短新闻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写作。围绕教学目标,以短新闻的形式创新微作文教学形式,也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结合教学内容长期有侧重地开展短新闻写作训练,进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写作创造力,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短新闻训练时,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改写的新闻范文,让学生仿写,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写作无所适从的情况。例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唐雎不辱使命》的短新闻仿写范例:“安陵日报x年x月x日(记者:xxx报道) 自从秦国提出以大换小的要求后,我安陵国杰出的外交家唐雎凭借智慧很好地化解了这一危局,胜利完成任务后,他载誉归来。”学生结合范文结构形式概括全文,以微新闻的形式写作,教学目标不变,教学内容与形式变得更为新颖和有趣味,对学生产生了强烈吸引力,进而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积极仿写,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微写作能力。
  2.借助散文开展微作文词语训练
  一篇美文,需要众多贴切优美的词语支撑。词语教学相对来说较为耗时耗力,在词语强化记忆训练过程中,很多教师采取抄写词语的方式,但学生作业实际完成情况存在一定差别,很多学生对词语的记忆并不深刻,作文时无法正确运用,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而在微作文教学方式中,转变词语训练方式,让学生自选词语,写出微散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耐心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兼顾语言形式与思想内涵,这就有助于提升学生词语的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微作文中心思想来对词语分类,保证写作过程中用词准确。通过微散文写作,来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在这种新颖的形式下,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更高。教师可密切关注学生表现,适当提升训练指导目标,实现景与情的融合。例如,教学《变色龙》一课后,让学生围绕“魁梧、筛子、戳穿、伶俐”这几个词语进行散文写作训练,这样的微散文写作训练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作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3.借助短诗歌开展微作文提升训练
  诗歌凝练的语言形式,对微作文写作训练效果的提升十分有帮助。教师应充分借助诗歌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词语运用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较好地提升学生的作文素养。开展短诗歌写作训练,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中朴素语言背后蕴含的深层思想感情,从而写出品味的诗歌,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教学《背影》一课后,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体会其中情感,引导学生把握主题与细节开展自由式的微诗歌写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写出了《我读懂了父亲的踌躇》《理解叮咛》等诗歌作品。学生的诗歌作品不必如诗人般的水平,只需符合要求,通过长期有侧重的引导教学,学生写作水平必将不断获得提升。
  4借助课文评论开展微作文强化训练
  微作文训练应该不断向深层发展,教师可借助教材中较难学的课文展开微作文强度训练,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历史背景以及人文内涵形成深刻的理解,然后在认知水平范围内对课文展开微评论,说一说自己的理解体会,然后写作微作文,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特质,体会作者写作精彩之处,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更好地体会文本价值,再通过微作文写作切实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例如,以课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的教学为例,因为该文较难学,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摘抄文中对偶句子将课文理解内化,感知思想家伏尔泰的伟大形象,然后让学生评论课文,最后过渡到微写作,这就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与思考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5.借用写作素材提炼开展微作文感悟训练
  微作文训练,需要提供给学生良好的作文素材。为有效解决作文素材问题,教师应深入挖掘现有教学资源,将教材素材引入到微作文训练中,引导学生应用现有作文素材学习微作文,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例如,教学完《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三篇课文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文豪们的人生经历,分析其中内在联系,这就较好地为学生提供了微作文素材,学生可以将做人、做事及人生態度等作为素材融入到微写作中,经过深度思考整合,可更好地应用这些写作素材提升写作水平。
  总之,初中作文教学需结合高考作文要求,有侧重地调整学生的作文内容,当前“快餐”式文化传播已成为主流,教师要积极运用现有资源,创新教学方式以及作业形式。教无定法,教师应借助微新闻、微评论等微作文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作文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作文创造力,通过长期有侧重地引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微作文写作综合素养。
  【本文系福建省三明市课题“巧借微作文助力初中作文教学研究”编号(JYKT—19074)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经进入每家每户的生活,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计算机在教育事业中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计算机技术,教师能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象,把枯燥的文字变得趣味立体,将单一的知识拓展延伸,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计算机这一教学利器。本文将重点研究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作文教学融合,提升作文教學水平的问题。  一、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改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不仅承载着基础的教学任务,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文学素养上也有深远的影响。“造屋式”写作对于学生而言是掌握写作技巧理清思写作思路的好方法,也是培养情感认知能力,提升思维能力的好办法。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日常的研究思考,提出一些有关“造屋式”写作指导的策略。  一、理清学生思路,打造写作框架  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为文如造屋。”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我们可以试着想一想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日记就是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是体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形式。  这就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不所有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尝试以日记为载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指导策略和评价标准,让他们的写作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
期刊
教师要引领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要顺应童心,激发学生的活力。教师要设计多样的游戏活动,减轻学生的写作负担,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供趣味性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作文教学中活跃思维,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一、满足成长需求,提供快乐环境  在快乐的环境中,学生能流畅地叙事。教师要满足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需求,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中体会到写作带来
期刊
描写能力是小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分别从强化描写意识,发掘核心价值、加强日常积累,养成良好习惯、注重描写训练,锻炼写作能力以及加强教师指导,突出刻画重点等方面,提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描写能力的策略。  一、强化描写意识,发掘核心价值  当前小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语言能力薄弱、语言表现力缺失等现象,学生平时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阅读材料大部分是比较基础的文章,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走出误区,强调打造完善的作文教学体系,创新作文教学实践方法,在尊重学生主体需要的基础上开展作文实践,提高作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1.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  1.1缺乏有效的阅读教学。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在于一味地强调学生写作实践,没能激发学生参与写作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不能组织一系列情景性、直观性和游戏性强的阅读活动。首先,有些寫作教学过于强调让孩子多读书,读书
期刊
《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提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明确地把“对写话有兴趣”摆在首位,而且第一学段写作方面主要评价的就是学生写话兴趣。 即使到了第二学段,课程标准也是首先强调学生对写作的态度——“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写话、写作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而事实上,大部分学生对写话、写作真的是敬而远之,能躲就躲,
期刊
可以说,我们一出生就开始学习语文了,而阅读和写作则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阅读和写作,学生也要重点学习阅读和写作。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的实效性如何?怎样更好地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这都是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1.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对老师课堂的语言不能准确理解,再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学习还没有明确的概念,缺乏学习积极性,这给语
期刊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浅阅读”日益普及。“浅阅读”可长期应用于语文教学领域,然而如果缺乏合理的阅读方法,学生在阅读名著时会面对很多问题。因此,教师应认真对待“浅阅读”,以“浅阅读”为切入点,开展多样化的主题阅读活动,使浅阅读在名著阅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浅阅读”的相关介绍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阅读方法也出现巨大的变化。从传统单一的纸质阅读过渡到现如今的网上下载阅读、手机阅读
期刊
小说《青衣》中的主人公筱燕秋的演艺生涯由“嫦娥”拉开帷幕,也定格在了她演的“嫦娥”身上。文章中的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筱燕秋仰起脸说:“我就是嫦娥。”  作者是这么形容舞台上筱燕秋的运眼、行腔、吐字的——“青山隐隐,此恨悠悠”。舞台上的筱燕秋浅吟低唱,水袖曼舞。舞台下,筱燕秋的悲剧命运,正一步步与她饰演的角色在交织重合。  年轻气盛的筱燕秋因《奔月》中嫦娥一角出名,但一个错误的行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