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结构刚度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exiao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刚度就是指单位变形(包括位移、转角等)所需的力,就是能限制作用力产生变形的性质,是工程结构的内在本质。在工程结构设计中应用刚度理论可对结构进行宏观控制,定性定量地进行结构分析,避免结构产生不安全因素,使受力合理并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本论文阐述了建筑结构刚度的概念设计原则和结构刚度与震害的关系,分析了规范对结构刚度的规定,并进一步提出了对结构刚度的认知。
  关键词:结构刚度,概念设计,地震作用,结构分析,刚柔性,地基基础
  1.前言
  随着高度的增加,建筑的侧向位移迅速增大,因此结构设计时不仅要求结构有足够的刚度,而且要求结构有适宜的刚度,使结构有合理的自振周期等动力性能,并使水平作用力下产生的层间位移控制在一定范围,同时结构还应具有良好的延性,以吸收地震能量。
  2.建筑结构刚度的概念设计原则
  2.1.结构刚与柔的选择
  多次地震事实表明,结构变形越小,地震的危害就越小,但是不能得出刚度越大越好的结论,因为刚度愈大地震作用愈大,材料用量也会增加,而且现实中不能实现刚度无限大,所以结构必须要有一定的延性。此外,结构振动和变形的大小不仅和结构刚度有关,还与场地有关,因为当结构自振周期与场地土卓越周期接近时,地震作用急剧加大。因此,对于建筑抗震设计,不能做出“刚一些好”还是“柔一些好”的简单结论,而是要求结构整体刚度要“刚柔相济”。结构过刚则变形能力差,意味着外部能量主要由自身抵抗、吸收。对于地震作用,显然是不利而且不经济的。结构过柔则变形过大,在风荷载作用下会有使用上的不适感。严重时会整体倾覆。总之应在“刚、柔”之间寻找合理的度。
  2.2.结构平面布置刚度宜均匀、减少扭转
  抗震结构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尽量减少凸出,凹进等复杂平面,但是更重要的是平面布置时要尽可能使平面刚度均匀,所谓结构平面刚度均匀就是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靠近,是楼层抗侧构件水平位移同步,减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平面刚度是否均匀是地震造成扭转破坏的主要原因,而影响刚度是否均匀的主要原因是抗侧构件的布置,平面一侧的刚度集中是不应采取的,大刚度抗侧单元偏置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扭转更大,某一局部相对其他部分刚度过大,往往意味着其将承担更大的能量、内力,一旦破坏,结构将发生连续性倒塌。对称、均匀的结构往往更合理,因为其各体系、各构件内力更均匀,抗倒塌性强。同时,较高的建筑物不宜做成长宽比很大的长条形平面,因为它不符合楼板在平面内无限刚性的假定。
  2.3.结构竖向刚度宜均匀,避免软弱层,减少鞭梢效应
  结构宜做成上下等宽或由下向上逐渐减小的梯形,更重要的是结构的抗侧刚度应沿高度均匀或沿高度逐渐减小。竖向刚度是否均匀,也主要涉及抗侧构件的布置,上下两层抗侧构件布置位置以及楼层整体刚度大小的变化都是影响竖向刚度是否均匀的因素。
  3.刚度理论在结构设计中的体现和应用
  3.1结构体系的演变体现了结构对整体刚度的要求
  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例,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或抗风、抗震等级的提高,结构体系由纯框架结构,逐步演变出框剪、剪力墙、筒体-框架、筒中筒、束筒结构等,也就是随着结构高度的增加,承受风荷载与地震荷载也就越来越大,对结构的整体刚度的要求就越高。
  3.2刚度理论在设计过程中的几个体现
  1)在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是主要的抗侧力构件,由于结构中剪力墙墙体往往过多,吸引的地震力大,因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1.9条规定较长的抗震墙宜开设洞口,将一道墙分成长度较均匀的若干段,洞口连梁的跨高比宜大于6,各墙段的高宽比不宜小于3,这是要求连梁刚度不宜太大。规范这些要求是通过控制剪力墙连梁的刚度,来调整剪力墙墙体的刚度,从而使结构整体刚度调整至符合要求的程度,更好发挥剪力墙的整体发挥。
  2)解决平面刚度突变的最佳办法是设置防震缝 当建筑平面的使用功能非常优越,但出现平面薄弱部位,薄弱部位的平面刚度产生突变,即使采用“精确”的电算程序进行计算和多种构造措施加强,都很难保证该薄弱部位构件抵抗地震作用的强度和变形能力时,通常采取设置防震缝方法,从该位置将建筑物分成独立的结构单元。对于高烈度区的框架结构,为了减小防震缝两侧碰撞时的破坏,有时需要在防震缝的两侧设置抗撞墙。这是处理平面刚度突变的最佳方法。
  4.上部结构刚度对基础设计的影响
  建筑整体结构由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两部分组成,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即是把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有桩基础包括桩)三者看成一个整体,并要满足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三者在接触部位的变形协调条件。上部主体结构的安全与否, 不仅取决于自身各种构件的强度, 同时还受地基基础变形的影响。而地基基础的设计又要充分考虑上部结构的刚度问题, 不同的上部结构形式对地基基础变形的适应能力不同,因而了解上部结构的刚度特点对地基基础的设计十分重要。
  通过建筑施工的了解与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可知,不同类型的上不结构对于其对应建筑底部施工工地地基基础的变形适应能力也会不同。一般会将上部结构分为刚性与柔性结构以及半刚性结构。而柔性结构是这几类结构中具有较强适应变形能力的一种结构,现今遗留很多木质的古建筑中很少会发现因为地基变形的原因而受到损坏。而上部刚性结构虽然没有上部柔性结构那样具有较强的适应变形能力,但是上部刚部结构对于一些不均匀,不平整的地基基础则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刚性结构的抵抗能需要严格确保在清楚知道地基变形的倾斜值的基础之上,才能对地基进行相应的设计选用。而半刚性的结构本身就具有其他两种上部结构所不具有的可承受部分的挠曲功能,且其还有有调整部分地基变形的能力, 但如果调整部分超过半刚性结构可调整的一定限度就会使主体结构构件受损, 导致建筑物出现开裂現象。
  因此要研究上部结构刚度对基础设计的影响的共同作用,进而考虑不同刚度类型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问题。
  5.结语
  在结构设计中,应按照刚度理论的要求去选择结构体系,调整平面与竖向体系的设置,合理调整结构刚度的分布,优化结构构件间的相对刚度,最后通过细部设计来调整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构件和结构的效用,使整体结构发挥出预期效果的结构设计。
  参考文献:
  [1] 黄真 林少培,现代结构设计的概念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0页
  [2] 张元坤 李盛勇,刚度理论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和体现[J],建筑结构,2003
  [3]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 刘霜菊,李彩英.浅谈房屋建筑常见柔性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华章.2011年15期
其他文献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石油物探技术应用水平,满足勘探与生产需要,推动中国石油工程技术的发展,促进勘探开发与物探技术服务在攻关研究、先导试验、推广应用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摘 要: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组织形式,运用科学的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与方法对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整个施工过程内的所有工作进行详细、科学和严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从而达到保证项目工程质量、缩短项目工程施工工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施
期刊
摘 要:数字集成电路比较容易处理复杂庞大的逻辑,在ASIC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对数字电路设计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结合项目,对前端设计和后端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并在各个环节逐步仿真验证,在最终成果的检验中,设计满足要求。  关键词:集成电路;验证;设计  前言:随着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变得越来越复杂,门级电路描述不易于管理和理解的缺点显得越来越突出,这使得用更抽象的方法表达电路设计成为
期刊
万商云集的广交会4月又将在广州开幕.每年两届的广交会,全国各地的外贸精英就像朝圣一样聚集在广州,到处可以看到来自不同民族的外国商人,简直就像到了万国广场一样.但无论是
本文重点介绍准噶尔盆地地层岩性圈闭识别的重要意义,典型岩性圈闭油气藏形成与发现的特点,以及油气藏预测中存在的难题,研究成果以及岩性圈闭识别指南等.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 要: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能耗不断增加,作为高能耗产业的建筑业,提高节能意识、使用节能材料、完善节能制度,努力使建筑行业实现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现代建筑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节能原则 建筑施工 技术 措施  建筑施工节能是根据节能施工设计标准而进行的建筑项目,它是符合可继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建筑施工节能能够提供给人们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和舒适的工作和活动空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必
期刊
美国国际五金工具及花园用品博览会(NHS)在五金制品及家居业久负盛名,是世界上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专业展览会之一,已成功举办了62届.国内有近600家企业参加NHS2008,相信NHS
摘 要:为了有效解决蒸汽采油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发展出了一种稠油的开采技术,这种技术就是热化学复合采油技术。本文中,笔者讲述了热化学复合采油技术的几种类别,指出热化学复合采油技术是可以有效提高采油率的,同时阐述了热化学复合采油技术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采油 产油率 表面活性 热化学采油  引言:传统的稠油开采方法主要是采用热力采油,利用热水驱、蒸汽吞吐、蒸汽驱等,其中蒸汽驱和蒸汽吞吐方法比较常见
期刊
阐述了我国电工数学发展概况及电工数学的近期发展展望,提出了发展我国电工数学研究和教育的初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