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修复与现代科技在青铜文物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yagongz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青铜器在中国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精美绝伦的青铜器会在外界因素影响下被慢慢腐蚀损伤,旨在保护这些珍贵稀有的青铜古物,要将传统修复技术和现代科技相融合,不断提升青铜文物修复水平,使之能够长久留存下去,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本文将从实际角度出发,对传统修复和现代科技在当前青铜文物修复中的主要应用做以详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传统修复;现代科技;青铜;文物;修复;应用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3-0078-02
  中华民族拥有数千年的青铜冶铸历史,在冶铸技术上有着诸多傲人成就。青铜器兴于上周,历经千百年的沧桑洗礼,度过漫长岁月,无论是传世精品,抑或是新鲜出土的文物,或多或少都会遭受外界环境侵袭、破坏,使之不再完整。所以保护好青铜器,对于国民铭记历史、揭示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推动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说,都具备着重大现实意义。
  一、关于青铜器文物病害的阐述
  (一)病害检测
  青铜器属于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合成的金属。对青铜器的成本进行分析,此为对青铜器科学保护的一大前提。使用XRF检测设备分析青铜器内部成分比例,这样才能进一步的分析其被腐蚀情况,这属于一类常见型无损检测分析技术,可了解文物基础成分,还可以辨别青铜器真伪。使用X-Ray探伤分析检测设备对文物进行探伤检测后便可知晓其基体矿化现状和被腐蚀程度,以便后续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方案。
  (二)病害分析
  对青铜器文物造成致命威胁的当属“粉状锈”,粉状锈会随着环境恶化从青铜器局部腐蚀发展到大面积腐蚀,有时甚至会全面腐蚀,这样就会严重破坏青铜器上面的花纹和图案以及文字等。因为青铜器文物出土后会长时间安置在较为潮湿的环境内,氯离子反应现象开始增加,致使锈蚀程度加深且恶性循环。之前点、孔式腐蚀慢慢扩大为面层腐蚀,而后渗透至器物内部,和外部形成一种夹层锈,夹层锈一旦溃烂,青铜器就会断裂。粉状锈断层发育对青铜器造成的影响最为严重。
  青铜器其他类型病害主要涵盖了表面硬结物和层状堆积物、孔洞、点腐蚀、残缺等,该类病害会在器物表面形成硬性覆盖层,层状腐蚀的出现会让腐蚀物分层堆积,继而对文物花纹、文字等造成破坏,影响了整个文物的美观度和历史价值。有的病害会在器物上形成穿孔,还有可能致使器物表面裂开,造成器物部分残缺。
  二、传统修复技术
  国内传统修复工艺历经千百年发展,经过数代人的传承、改进、创新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技术工艺,主要分为整形、补配、焊接、做旧等工艺流程。
  (一)整形
  青铜器文物深埋地下,在墓穴塌陷、地层变化等影响下,极有可能受到挤压和撞击,文物出土后通常都会存在表面凹陷的情况,所以此时急需对其进行整形。金属变形主要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弹性+塑性变形三种模式,对青铜器执行整形操作前要按照文物变形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整形修复模式,以捶打法、模压法、锯解法、加热整形法最具代表性。
  (二)补配
  若一件青铜器出土后破败严重且有部分缺失,那么在文物修复时就要及时补配,步骤如下:
  第一,拓样。青铜器文物一旦缺块,就要先用纸托在缺块后面,然后画出与缺块大小等同的纸样,将纸样贴在薄厚程度和原文物相仿的紫铜板上,使用钢鉴予以切割。
  第二,钣金。在打、抛、收等一系列工艺完成后,将拓样铜板处理成一个定型补块。
  第三,錾花。錾花属于应用钢鉴在钢板上雕花的一种技术,工艺操作流程中,先是要在素面铜板补块上按照之前纹样,将延续部分描绘出来,接着再使用錾花胶将需要錾花的青铜补块在胶版上粘牢,最后使用錾子工具进行纹饰鉴刻。
  (三)焊接
  焊接属于青铜器文物修复中的关键一环,以焊锡法为主,这类工艺的主要优势就是设备简单且容易操作。焊接所需温度在250-450℃之间,所需温度对焊件的影响最小,在青铜器保养中十分适用。但是焊接强度小就不能承受过重压力和冲击力,在较大的外力作用下就极易出现脱焊的情况,并且因为焊锡熔点不耐高温,一般为183℃。但通常来说该缺点对于文物而言是不存在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博物馆对青铜器爱护有加,不易遭受外界因素干扰,因此使用焊锡工艺进行残破文物修复仍是主流。
  (四)做旧
  青铜器做旧工艺对操作技术要求更高,是青铜器文物修复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已完成补配的部位添置锈色,让复原部位和残存部位别无二致,由工艺娴熟的工匠去做旧,根本看不出更换过。
  三、传统修复工艺需注意的细节
  在青铜器文物的修复中,传统工艺和现代修复保护原则上存在一定矛盾,传统焊接常用一氧化锌溶液,这样会腐蚀青铜器文化,氯化锌属于弱酸且内含氯离子,对焊接后的文物腐蚀威胁较大,所以文物修复中可能造成新病害的技术和手段需要摒弃。还有就是焊接错焊口其实对文物的破坏也很大,特别是青铜器受到的影响最大,这和我国文物保护中的最小干预原则相斥。传统工艺中针对变形严重且不能使用捶打、模压的青铜器文物一般都使用锯解法进行修复,也就是对矫形位置使用钢锯使之分解为若干小块,之后再重新去焊接修正,这也与文物保护中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相斥,所以说在日后的青铜器文物修复中,要尽可能地减少這种操作,使用先进修复技术来代替传统手段,提升青铜器整形水平。
  若想将青铜器修复做到尽善尽美,就一定要树立一个严谨科学的态度,稍有不慎就会加深对文化的损伤,比如在进行青铜摒弃粘接时,一定要对断口原胶以及其他残留物清楚彻底,反之则会破坏器物粘接效果。还有就是在文物做旧期间,要掌握青铜器在各类环境中的颜色变化以及锈蚀层次,表面锈色并非一个平面,而是属于一个多层次立方体,表面修饰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层层向外做锈。青铜器地子由于受到水分、气体的影响,会在表面形成很厚的腐蚀膜,所以做地子的时候有关新配补块,可使用黏合剂以及矿物涂料等擦于其表面,之后用粗布精细擦拭,使之和原件地子拥有同等颜色、一样质感,通过抹、刷、描、画、拓、喷、蹭等手段,利用黏合剂和矿物颜料等去制作锈块,使之和原件相协调。   四、现代科技修复
  (一)现代修复模式
  当前时期,国內博物馆针对青铜器文物修复拥有着十分详细的步骤:
  第一,建立青铜器文物现状调查档案,对文物保存状况和病害详情记录在案。
  第二,对青铜器文物组成成分和金相结构以及腐蚀产物、机理等予以全面的分析和检测。
  第三,要去除青铜器文物表面的不良附着物。
  第四,要将除氯做彻底,并且从中还要保证修复方法和所用试剂不会腐蚀文物本身且后续无有害物质残留。
  第五,掌握锈蚀结构和锈蚀成分以及锈迹分布范围、渗透程度等,保留稳定无害锈蚀的基础上要去除腐蚀性锈蚀,以机械除锈、试剂除锈、电化学除锈为主。
  第六,在缓蚀处理方面,缓蚀剂需要和青铜器铜体相结合,由此去彻底去除掉氯离子且不会使文物外观发生变化。
  第七,关于青铜器表面封护,封护剂质量要达标,不仅要抵抗住细菌侵入、承受环境变化影响,还要具备不易分解、耐老化、对文物影响低、有效期限长的优势。
  第八,在青铜器文物保存环境的优化上,保存条件中的湿度务必要达到<45%标准,照明灯要达到<75LUX的标准。
  (二)以现代科技改进传统修复工艺
  首先,引进先进的病害检测设备。使用检测设备可以弥补传统工艺手段无法微观观察青铜器文物的缺憾,可以对青铜器文物内部结构和腐蚀产物以及焊点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测,为后续的青铜器修复方案制定、掌握文物保护情况以及文物损伤状态等,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支持。
  其次,改进焊接技术。1960年,国内青铜器文物修复工作中开始应用高分子胶粘材料,现在大都是使用“粘接+焊接”的联合工艺进行操作,以粘接为主,以焊接为辅。需要特殊注意的一点是,无变形、碎片少的青铜器文物修复多用粘接技术。使用激光技术去焊接青铜器文物,不仅焊接速度快,而且焊接效率高,焊缝窄且变形甚微。改进焊接技术后,由于精密度达标,所以比较适合薄壁青铜器文物修复,在一番操作后并不会危及器物原本组织结构,腐蚀物也不会夹杂进去,这就使得文物表面形态完整,契合于我们国家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
  五、结语
  归结来讲,青铜器文物修复过程中务必要遵循最小干预性和可逆性以及可辨识性等基本原则,要竭力保持文物原状不变,从根本上保存青铜器文物信息完整性,唯有将传统修复工艺传承下去方可灵活使用现代工艺去更好的保护出土文物。
  参考文献:
  [1]任晓磊.出土青铜器修复保护前保存状况调查与评估[J].传播力研究,2019,(21):216-217.
  [2]王浩天,李其良,霍海峻.突破传统修复青铜器的
  尝试——无形与有形的转换[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9,
  (01):90-96.
  [3]童志军,易泽林.黄梅县博物馆馆藏青铜器病害调查与分析[J].艺术科技,2019,(11):235-239.
  作者简介:
  穆金锋,男,助理馆员,研究方向:考古发掘。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以彩陶、青铜器、画像石为研究对象,对这三种装饰艺术形式的构成规律、风格样式及一般审美特征进行阐释。对传统装饰艺术的研究要抓住纵横两条线,纵线是不同时期的风格变化,横线是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风格差异,沿着纵横两条线进行比较研究,能够较准确地把握不同时代、不同类别的装饰艺术风格与面貌。  【关键词】 装饰艺术;装饰图案;彩陶;青铜器;汉画像石  【中图分类号】 J505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在内蒙古地区众多长调民歌的演唱中鄂尔多斯长调的音乐形态是最独具风格的,也是鄂尔多斯音乐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将以鄂尔多斯长调为主,简写了鄂尔多斯长调的基本概况,长调演唱中运用的情感,学习长调时练声的基础训练与传承方面等。  【关键词】 鄂尔多斯长调;情感运用;基础训练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3-0063
期刊
【摘要】民间剧团是我国演出市场的组成部分,在广大农村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江苏盐城兴艺淮剧团为调查对象,发现其在三十多年的社会变迁中规模从大到小、演出场域从民俗到国家在场以及经济运作形式的演变历程,为当下更好地发展民间戏曲和民间剧团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民间淮剧团;历时与共时;个案考察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 古代文学经典作为文化史上的瑰宝,在世界文学殿堂上熠熠生辉,而对于古代文学经典的解读学习,除了基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分析其文学价值,做好其文化内涵的解读外,更要立足于新时期,基于新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环境做好古代文学经典的再发现与新阐释。本文主要就古代文学经典的再发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古代文化经典的新时期的新阐述,以期丰富古代文学经典研究,实现古代文学经典价值的挖掘与提升。  【关键词】 古代文学
期刊
【摘要】 电影《致命女人》(Why Women Kill)是由马克·切里创作监制的最新力作。作为一部新上映的美国女性电影,该影片展现了三位生活在不同年代的女性(60年代的家庭主妇,80年代的社交名媛和2019年的律师)处理婚姻中不忠行为的不同方式,彰显了对女性精神世界的挖掘和探索。由此,反映了对不同时代女性主体意识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 女性主义;致命女人;时代;变化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抗战期间,著名小提琴家马思聪曾三度来昆,参与了徵募寒衣音乐会,援助贫病作家音乐会,救济两广难民音乐会,援助湘桂流亡剧人音乐会等等,积极投身于昆明的各种音乐活动,为云南音乐发展及抗战宣传做出巨大贡献,堪称是抗战时期继聂耳之后云南的“第二把小提琴”。  【关键词】马思聪;抗战音乐;昆明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3
期刊
【摘要】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朝是诗的国度,唐代是诗的盛唐。唐朝诗歌艺术的繁荣不是偶然的,本文试从“文学创作论”与“读者接受论”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唐诗的概况、唐诗的创作群体、唐诗的接受群体、唐诗的发展阶段与美学特征,结合典型的唐人诗作来分析接受美学视野下唐诗的艺术风貌。唐诗的艺术风貌表现在情景、比兴、语言、立意、结构、剪裁、技巧、意象、时空、声律、对偶等多方面,本文以杜诗为例,重点从情景、
期刊
【摘要】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本论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支撑,应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对知网数据库中有关模因论研究的相关文章做了统计,归类分析。梳理出了国内对于模因论研究的现状,分析了模因论与相关学科结合的研究脉络和不同领域的研究维度。本论文高度概括提炼了目前国内对模因论的相关研究,对模因论在国内的纵深研究和跨学科交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模因论;文化
期刊
【摘要】 琉璃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其独特的艺术性带给人们丰富的审美体验。伴随社会发展和大众审美的不断改变,琉璃艺术也随之发生改变,对创新性具有了更高的要求。琉璃艺术的设计创新使琉璃更适用于现代的生活方式,在分析琉璃艺术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现代生活方式下的创新性设计方案,以提高琉璃艺术的现代审美体验,促进琉璃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 现代生活方式;琉璃艺术;
期刊
【摘要】《红楼梦》作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古典名著,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能够体现出封建社会儿童教育的特征:官学与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下,设有专门的教育机构,聘有专职教师,教育对象具有阶级性;教育内容以《四书》为主,脱离生产劳动;教学形式单一,存在体罚,重视因材施教等等。  【关键词】《红楼梦》;儿童;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