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管理,全面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发展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p90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如果忽视教学工作,疏于管理,教学质量就会直线下落,社会效益也会急剧下降,从而消退学校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社会功能,也就更谈不上推进素质教育了。中学阶段教育的目的很明显:一是为高一层次的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二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最主要的是为国家培养高中级人才打好基础。仅仅满足于培养初级人才,不要求高层次的发展,就不能达到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要求,就不能适应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素质教育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新世纪的人才。这不是空洞的口号,不是虚幻的设想,而应该是切实的行动。坚持教学常规管理,是吃力的工作,是细致的工作,是充满酸甜苦辣的工作,是梦萦魂牵的工作,是使人欲进愈艰、欲退不能的工作。只有坚持教学常规管理,才能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舍此无它。
  教学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学管理的对象主要也是教师。因此,形成全校教师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共识,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要大力宣传办学的目标和办学的宗旨,使每位教师从内心深处关心学校,激发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教学改革和常规管理之中,开创教书育人的业绩。校兴我荣,校衰我耻,质优我功,质劣我过。正确的舆论能形成教学改革的动力。
  不重视人的思想教育,单靠呆板的模式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话。只强调人的因素,没有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推进素质教育也是一句空话。
  教学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启动与实施,首先来自决策者的决心和智慧。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必须认真研究学校的历史、现状、前景以及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任务,在强化常规管理、推进素质教育方面作出一系列的决策,并全力以赴地认真施行。学校要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机构,实行岗位责任制,注意工作的协调与和谐。学校班子成员要分管年级,带管教研组,协管教学班,明确责任,站岗值班。学校教务处、政教处、后勤处、科研处和团委几条线,要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书育人、提高质量的任务。学校要设立学科教研组,各学科同年级设立备课组,形成教学教管的网络。教研组负责制订学科教学计划,落实教学科研专题,组织教学教研活动,开展特长培养活动。备课组负责编制课程和课时计划,组织听课评课,检查备课作业等常规活动,具体开展教学教研工作。全校自上而下形成严密的教学管理网络,学校管理的计划、方法和具体安排就能顺利到位,并行之有效。
  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它的施行与进展要靠制度的保障。在适合校情的情况下,要制定《教师岗位责任制》、《常规管理实施细则》、《教研机构、班级、学科目标管理责任书》、《教育教学奖惩条例》、《考试及竞赛年度目标管理》、《学籍管理制度》、《学生操行评定及文明班级评比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制度,既有宏观上的理论导向,又有微观上的可操作性;既有主观上的要求,又有客观上的灵活;既有高要求,又有底起点。执行制度要严格,只认指标不认人,只认质量不论情,只认职责不留门,只讲成绩论输赢。制度成文,就是学校的法规,具有权威性和延续性,不因人事变更而执行受阻。确需修改,须经相应的机构讨论研究,不因个别人的好恶而更改废除。
  教学管理是发展提高的过程,它的健康发展需要激励与竞争。学校工作不是大锅饭,不能成为一潭死水,需要注入新的活力。社会在竞争中进步,市场经济在竞争中发展,同样,教学质量必须在竞争中提高。学校要制订教学管理的奖惩办法,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教书育人的岗位职责、各种考试的具体成绩、培优竞赛的成果佳绩、教师“四优”的佳作成果等都有详细而实惠的奖励。反之,则有严厉的惩罚。按照人事改革的要求,教学质量低劣的教师要换岗、落聘。有了激励机制,教师们就不甘示弱,他们必然会竞争,在竞争中充分展示自我的价值。
  教学管理是不断更新的过程,它的进程要用检查评估的方法加以促进。学校工作具有阶段性特点,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
  期初的工作主要是激发学生、制定计划、实施教学。期中的工作主要是督促学生、开展教研、推进教学。期末的工作主要是稳定学生、完成任务、总结教学。如何演奏三部曲,这就是教学管理的艺术。学校在期初、期中、期末都要举行常规性的检查,从计划、备课、作业、培优、辅差等方面系统检查评比,量化指标,记人档案。期初重点评估计划,从把握教材、分配课时、确定教研专题、培优辅差几项措施量化评估。期中重点评估培优辅差工作,从组织活动、方式方法、效率效益几项量化评估。期末重点评估教学效益,从统考成绩、竞赛成果、兴趣活动、学生特长几项量化评估。期中、期末分别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结算学生对科任教师的满意率。检查评估的工作是琐碎的,但它是教学管理的关键环节。做好检查评估工作,教学管理就会水到渠成。
  教学管理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它的胜利需要全方位的配合。学校政教工作和后勤工作,应该优化环境,创设良好的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政教工作主要是实行文明班级月评活动,从课堂纪律、课间活动、集会做操、清洁卫生、就餐秩序、就寝作息等方面考评班级,有力地保证教学管理的顺利施行,使学生在紧张有序的节奏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在教学活动中情绪饱满、学有所得。后勤工作从保证教学条件、住宿就餐、环境绿化、清洁卫生等方面保证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使教学管理得心应手。
  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是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无数的事实证明:管理出效益,管理促发展。在常规管理上下功夫,应是学校工作的重心。
其他文献
摘 要:汽车工业装配过程中凸焊螺母脱落造成甩车和停线问题时有发生,后工程时常抱怨焊接工序制造不良。为解决焊接不良的发生,本文从工艺装备的设定原理和创新的焊接工艺来分析如何防止制造不良的产生。  关键词:汽车;凸焊螺母;热镀锌;冷轧板  引言  螺母脱焊一直是困扰汽车主机厂和配套供应商的一大难题。近年来,焊接設备也从普通的工频焊机换代到储能焊机再到现在的中频逆变焊机,工艺装备的更新确实使焊接质量得到
新闻媒体在传播新闻事实过程中,也要灌输各种政治观念、思想观念、法律观念、伦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艺术审美观念等,而在传播、灌输这种带有阶级倾向性和政治倾向性的思想观
摘 要:消防设施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1]因此,有关消防设施的建筑消防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城市居民来讲,消防设施影响并关系着自己的生命安全,一旦工程出现纰漏就会对居民人生安全以及社会安全产生影响。但是现阶段,我国建筑消防工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仍存某些问题,这些问题使建筑物蒙上一层阴影。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建筑消防工程隐患的成因进行分析,以便及时找到相关的解决措施,保证施工的质量。  关
摘 要:煤田地质检验工作是煤田顺利施工的基础,通过对煤田信息的获取,能够确定煤层的分布状态、种类等,同时这也是煤田地质开发中的重要前期准备内容,为了提高煤田地质检验的工作质量,要从不同角度进行科学化管理,提高实验室人员的操作水平,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工程机械的操作,并对质量管理实施动态监控,保证煤田地质检验工作的专业实施。下面文章对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做出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煤田;地质检验;
当前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科学教育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功效被纳入幼儿教育体系中,成为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了科学教育的目标:丰富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的粗浅知识,培养幼儿对自然与社会的兴趣和求知欲,开发幼儿的智力,形成幼儿对人对事物的正确态度等。在此,我就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预定目标,选择、设计科学教育内容  目标是实施科学教育的导向,我们在实施科学教育前
新校建成后,我们的教室里共安装了33个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高科技教学工具,电子白板技术将传统的黑板、投影仪、电脑整合在一起,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电子白板的运用,使得我们的语文课堂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机。因其形式新颖,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其形象生动,可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因其创设情境,可增强教学效果;因其图文并茂、直观性强,可与传统教学相互补充,丰富了课
语文教学内容是很广的,包括听、说、读、写。其中,老师及学生对汉字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比如汉字的教学策略,学生的书写等方面。细节的理由总是被忽视,造成学生在汉字的识记及书写方面总是会造成这样那样的理由。而这些细节却是需要引起关注的。其中,老师及学生对汉字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比如汉字的教学策略,学生的书写等方面。细节的理由总是被忽视,造成学生在汉字的识记及书写方面总是会造成这样那样的理由。而这些细节却
摘 要:本文研究的范围是分析列车运行在曲线上产生的横向加速度,目的是找出列车产生横向加速度的所有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使轨道线路的维修更具有针对性。论文通过建立列车在曲线上的受力模型,得到横向加速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方程,利用合宁客运专线的真实动态检测数据和静态检查数据,得出各因素对横向加速度的影响权重。论文研究的结论是:列车运行在曲线上产生的横向加速度主要受曲线超高、正矢以及其他轨道几何状态偏差的
摘 要:在当前社会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外墙保温施工工艺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种工艺从多个角度出发对整个原有建筑的保温隔热能力进行了极大的提高,此项工艺技术是先进节能工艺的一个分支,它能为现在的能源保护带来极大的帮助。对于此项工艺的应用已经变得极为普遍,人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优越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对其进行更深层的改进。  关键词:建筑施工;建筑外墙;保温施工;工艺分析  建筑施工中建筑外墙保温施工工
摘 要:林苗一体化是在新时期中提出的营林概念,通过一体化的构建,能够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环境,优化森林多样性结构,促进了森林绿化工程的科学进行,在林苗一体化的绿化模式实施中,不仅给林业工程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还促进了周围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在社会效益方面也有较高的体现。文章对林苗一体化绿化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建立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林苗一体化;森林工程;绿化模式;应用分析  我国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