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的七堂人生课

来源 :启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pin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著名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的一生当中,他做过棉花出口公司实习生、证券公司实习生、报社记者、银行顾问、管理学教授等各种各样的职业。在这些不同领域中,有七个人,七堂课,贯穿了他整个人生,意义非凡。
  
  第一堂课
  一生都要追求完美
  在德鲁克当学徒工的时候,他每周都会去一次歌剧院,那时候大学生只要提前一小时进入剧院,开场前没有卖出去的票就会免费赠给他们。有一天晚上,德鲁克听到了19世纪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朱瑟贝·威尔第创作的歌剧《法斯塔夫》,这首歌充满欢乐以及对生活的热情,更充满着难以置信的生命力,然而这竟然出自一位80岁老人之手。对18岁的德鲁克来说,简直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年龄。威尔第曾在一篇文章里写道:“作为一个音乐家,我一生都在追求完美,但总追求不到。所以我有义务去进行新的尝试。”
  
  第二堂课
  上帝会看到的雕像
  德鲁克在汉堡做学徒工的时候,读到了一个关于古希腊雕刻家菲狄亚斯的故事。大约公元前440年,菲狄亚斯被委托做一些雕像,这些雕像直到24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屹立在雅典卫城帕特侬神庙的屋顶上。但当时菲狄亚斯提交账单的时候,雅典城邦的会计却拒付了,他说:“这些雕像站在神庙的屋顶上,而神庙又建在雅典最高的山上,所有人都不能看见雕像的后面。你要求付费的雕像包括了他们的后背,这些地方人们是看不到的。”菲狄亚斯反驳说:“你错了,上帝会看到的。”
  
  第三堂课
  开发自己的学习方法
  几年后德鲁克到了德国,他被法兰克福最大的报社录用为财经和外事记者。报社每天早上6点到下午2点15分工作。下班后,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社会制度史和法律制度史等,渐渐形成了一个知识系统。此后德鲁克每隔三四年就开始自学一门新学科,三年的时间虽不足以掌握一门学科,但却可以了解。在六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定期学习新学科,使他接受了更多新知识、新思路和新方法。
  
  第四堂课
  紧密有效的工作计划
  德鲁克在22岁的时候,成为了报社的主编助理。当时报社主编大约50岁左右,他每周都要同每个人讨论大家完成的工作。每年在新年之后和6月份的暑假开始之前,他都要花费星期六下午和整个星期天的时间跟大家讨论前半年的工作情况,而且他总是从成绩开始谈起,然后回顾大家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会议最后的2个小时里大家要拿出下半年的工作计划: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什么问题?哪些方面我们需要提高?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什么新东西?一周后,每个人都要向主编提交此后半年的学习计划和工作计划。10年后,德鲁克在美国一家大公司担任专家,开始了自己的咨询事业,那时他才深深感受到了法兰克福主编曾教给他的这堂课的意义。
  
  第五堂课
  找到自己的位置
  1993年,德鲁克从德国的法兰克福搬到了英国伦敦,在一家小型私人银行担任经济师,以及三个合伙人的执行秘书。这三个人之一是银行的创始人,已经70多岁了,其他两个人30多岁。开始德鲁克只给两个年轻人做事,但在银行工作了大约三个月后,创始人就把德鲁克叫进了他的办公室,说:“在你来这里的时候我没怎么注意到你,现在还是没有注意到你,你比我想象的还要笨一些,你不应该这么笨的。”因为德鲁克的工作经常受到两个年轻人的赞赏,所以他听到这些话当时就傻了。老人说:“我知道你在保险公司是个很好的证券分析师,但如果我们想让你继续做证券分析工作,就没必要提拔你了。而你现在还是在做证券分析工作。为了提高新工作的效率,你现在应该做什么?”德鲁克很恼火,但转念一想老人说的话是对的。从那以后他彻底改变了工作风格。每当他担任一个新的职位,就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了在新的岗位上提高效率,需要我做什么?
  
  第六堂课
  了解自己的关键所在
  大约在1945年,也就是1937年德鲁克从英国转到美国之后,他选修了三年的课程研修早期的欧洲现代史。在此他发现有两个欧洲教会机制成为推动欧洲发展的动力。每当牧师要做重要的事情,举个例子,做一个关键性的决策,他们都会把所期待的结果写在笔记本上,9个月后,他们会把实际的结果跟原先的期待做对比。这会很快展现他哪个地方做得好,他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同时也展现了他下一步还要学习什么,改变什么习惯。这对一个人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很重要。
  
  第七堂课
  来自他人的评价
  1949年,德鲁克刚刚开始在纽约大学教授管理课,他73岁的父亲从加利福尼亚来看他。他们一起去拜访了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熊彼特当时66岁,世界闻名,还在哈佛大学教课,在美国经济学会担任会长,十分活跃。父亲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年仅19岁的学生,精力旺盛,傲慢自大,不可一世。然而在1949年,熊彼特变成了一个跟过去完全不同的人。见面时,德鲁克的父亲问熊彼特:“你还在谈论‘希望被人记住是什么人’的话题吗?”熊彼特朗声大笑起来,因为他曾经夸过海口,他想让人记住他是“欧洲漂亮女人的最伟大的情人、欧洲最伟大的骑士,也许还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回答说:“是的,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仍然很重要,但我现在的答案跟原来可不一样了。我希望别人记住的是:我是把几个杰出的学生变成一流经济学家的一个老师。”
  他看到德鲁克父亲脸上那吃惊的表情后接着说:“你知道,阿道夫,到我现在这个年龄,我已经明白,仅仅记住个人的著作和理论已经远远不够了。除非一个人给别人的生命带来了不同,否则他做的也没什么稀罕之处。”
  德鲁克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对话—— 第一,人必须自问,希望他人在自己身后记住他什么。第二,人应该随着年龄而有所改变,不仅是个人的成熟度要有所改变,同时也要随世界的改变而改变。第三,能让他人的生命变得有所不同,是件值得后人记住的事。
  摘编自《德鲁克看中国与日本》
  编辑/叶琪
  
其他文献
曾经有人问NBA篮板球大王罗德曼,为什么你长得既不高也不强壮,却总能抢到篮板球。罗德曼回答,因为我只想着抢到那个球。好像很多著名的、非著名的登山爱好者也曾说过同类句式,我登山,只是因为山在那里。成功人士用自己的行动加结果告诉我们,盯紧了梦想,才有可能离它越来越近。  也有人给出其他观点,写出了《牡丹亭》的汤显祖老师会告诉你,梦想分为入梦、惊梦、异梦、圆梦四个阶段,也就是说,在入梦之后圆梦之前,你小
期刊
人们总以为,一个特别优秀的人,就一定是一个完人,是一个光芒四射的人。其实,一个处处皆让人炫目的人,并非真正最优秀的人,而顶级优秀的人,往往会呈现出一种病态。  说到此,我国古代有一个人不可不提,他就是明代的徐渭,即徐文长。作为明代公安派首领人物的袁宏道对他极尽推崇,并曾在《徐文长传》中写道:“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就是说徐文长在处理政事和军事上很有
期刊
现年39岁的Hodgson曾经对生活充满幻想。19岁那年,他入伍成为一名伞兵,被派到北爱尔兰服役。某次执行搜索任务时,他被爱尔兰共和军的炸弹袭击,失去了整条右腿和左腿膝盖以下的部分。   “一条腿完全没了,另一条腿被炸碎了,只剩下一些神经和血管的混合物。我对第一个找到我的人大喊‘一枪打死我吧,你不能让我这样活下去!’”Hodgson微笑着回忆,“谢天谢地,他没听我的。他让我闭嘴,然后找来了医护人员
期刊
1.小时候,当你吹出一个大泡泡时,你的反应是?  A.看着泡泡自己破灭。  B.用手指直接戳破它。  C.在泡泡旁边手舞足蹈拍手叫好。  D.不理会它继续吹出一大堆泡泡。  2.你小时候阅读的书籍中,哪项是你偏爱的类别?  A.伟人传记B.百科全书C.民间传奇D.童话故事  3.假如你写《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会安排怎样的工具给小女孩许愿制造梦想?  A.一个烛台B.一面镜子C.一颗水晶球D.一只麦克
期刊
1968年,我出生了。那一年马丁·路德·金先生遇刺,虽然他倒下了,但是“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却真正地站了起来,不仅在美国站起来,在全世界也站了起来。很遗憾,当时很多中国人并不知道这个梦想,每一个人很难说拥有自己的梦想。中国与美国的距离非常遥远,不亚于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1978年,我10岁。我依然生活在我出生的那个只有20万人的小城市里。在更早的两年前,我的父亲去世了,只剩下母亲一人抚养我们
期刊
翻开《疯了桂宝》,里面一个大脑袋、大胖脸、眯缝眼、肩戴“两道杠”的小男生,满口喷着冷笑话,在使劲儿装酷——一大堆搞怪模样的猫啊狗啊小伙伴什么的在边上哄场。“那就是我小时候一张集体照上的样子!特严肃,看不了别人犯错,也爱帮倒忙。”阿桂说。  阿桂本名桂华政,出生于沈阳一个艺术世家,从小就爱画画。所以幼儿园时期阿桂在家里墙上乱画,桂妈不但不怪罪,见墙已经“花里胡哨”了,二话不说,接着再糊一层。上小学时
期刊
小时候,我的梦想是要征服地球。因为这句话说出来还真热血,听起来也很酷,更重要的是,做起来感觉很简单。  征服地球很简单?当然简单啊,那个年代打开电视看到的动画卡通,或是租书店看的漫画,情节一定都有反派想要征服地球。《科学小飞侠》里有外星人想征服地球,《无敌铁金刚》里有赫尔博士要统治全世界,如果困难,那些反派角色怎么会前赴后继跑出来想征服地球?  尤其每部作品的反派总可以让无所不能的英雄忙得焦头烂额
期刊
除了CEO,企业还需要CCO    CCO——“首席危机官”(ChiefCrisisOf-ficial)是一种危机发生时专门成立的以克服危机为目标的项目式组织制度,它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称号,而并非CEO那样的常设职务。尽管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职位名称,但是首席危机官的提出,还是反映了企业和各类组织对危机管理的高度重视。  劳伦斯·巴顿在《组织危机管理》一书中提到了一个非常有趣而又符合实际的观点:
期刊
“男人的首要责任是经常去找他的裁缝。”这句时尚警言出自王尔德之口,似乎一切华美的风雅之物都算得上是他的第二生命,称其为自波德莱尔之后最彻底的Dandy之士也绝不为过。  早在牛津求学期间王尔德就以衣着光鲜闻名,毕业后初涉伦敦的社交圈,也因时髦的奇装异服而倍受注目,他甚至在一次宴会中向在场的Rupert王子大放厥词,宣称服装改革比宗教改革还要重要。  他平日的装束也从来不落俗套,总爱穿镶黑穗的天鹅绒
期刊
如果你细心一点,你会发现,电梯里常常有一面镜子,那么这面镜子有什么作用呢?许多人可能回答不上来。几年前,我也回答不上来,我一直以为那面镜子是给每个进入电梯的人整理仪表用的。当我偶然间知道了真实的答案时,我心里的感动,像微雨似的纷纷落着。这个答案是:当有残疾人摇着轮椅进来的时候,他(她)不必费力地转过身来,就可以从镜子里看到楼层显示灯。  这种在小事或细节上体现出来的对人的尊重,像一朵小小的雏菊,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