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如今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长此以往,在出口贸易上我国必定长期处于弱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找出相应的对策,希望通过对食品安全的改善能够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尤其是日本是我国的食品贸易大国,近些年来日本一直在提高食品的进口要求,因此本文应该找出相应的对策,促进与日本的食品贸易。
关键词:对外贸易;日本;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23-01
一、国内研究情况
我国的著名学者孙晓黎与刘正茂等人通过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的产品有关规则说明了食品安全通过环保技术以及卫生标准和认证体系来设置贸易技术的壁垒,对外国食品的进口有严重影响作用,严重阻碍了贸易的交易量,减少了中国食品的进口。
吕世平以及杨震等人提出受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每个主要贸易国都提高了本国食品安全的标准,他们的主要理由是提高人类以及国家的安全,这就是实施贸易壁垒,对食品的进出口贸易进行限制。
其中魏艳霞学者也提出每个国家对食品要求的安全程度不同,因此在法律法规上也很难形成一致,尤其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因为在技术上的不成熟,因此在贸易中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要求,这样更容易遭受到贸易壁垒。
二、我国出口日本食品贸易状况
日本是我国的主要食品出口国之一,日本同样也是在食品安全监测方面要求最严格的国家之一,并且他们对中国的食品有严重歧视眼光。比如日本对美国的要求肉鸡的农药残留量为0.05mg/kg,对中国的要求就提高到0.Olmg/kg。最初日本对进口中国大米的农药监测指标只有20多项,但是到了如今,因为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日本的质疑,因此已经提高到了120多项。在2002年,日本认为中国的蔬菜大大的农药残留超标,因此对进口中国蔬菜的标准严重提高,由原来的的6项提高到了40多项,关于果汁的检查也达到了80多项。受到中国食品安全的影响,从2002年开始我国对日本的出口食品增长幅度为0,这导致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一直在下降。
三、食品安全概述
在我国,关于食品安全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食品量的安全,这主要是指食品的供给与消费之间的可靠程度,也就是联合国以及农业组织提到过的一个国家应该拥有的食物保障,也就是是否有充足的粮食供应;另一个食品安全也就是食品质量的安全。在1995年,我国的食品卫生法在食品的安全规定中曾经提到过:食物应该具有无毒害,并且没有污染以及有害要素的特点。这跟联合国组织对食品安全的定义是一样的。从整体来看,在国际上认可食品安全的定义应该是无论是食品在养殖种植方面,还是在包装以及加工或者储藏运输方面都符合国家的标准要求,并且并不存在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有害处之说,没有导致消费者病亡的情况发生,本文则主要就是从食品的质量方面进行安全性的探讨。
四、食品安全对食品出口的影响
在食品贸易中,因为受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因此遭受到了贸易壁垒。这种贸易壁垒主要产生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不断重视,以及进口国用人类的健康以及动植物的健康为理由进行本国的贸易保护。使用经济学的方法作为依据,无论是福利效应还是贸易影响效应,或者产业效应都对贸易壁垒有影响。同时,食品安全的问题对中国食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有好有坏,好处是促进本国的交易,同时也提高了本国食品安全的认识;不好是制约了本国的发展,阻碍了经济的进步。比如著名的疯牛病以及禽流感事件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就有重要影响。
五、影响出口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国内的原因,另外一方面是国际的原因。国内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制度的不健全,以及食品安全信息的不对称,加上了企业道德败坏缺乏责任感,这些原因造成了我国食品在进行出口贸易之时,质量上不过关,这属于食品内在的原因。外部原因就是外部因素的影响,对于出口贸易的食品外在的原因就是进口国实行的本地化保护,进口国对进口的食品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在我国因为在食品安全上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较落后,因此进口国实行贸易壁垒,阻碍了我国食品的进口。
六、应对出口贸易中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针对我国食品在对外贸易出口时遇到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采取以下的对策。其中包括我国的企业增强出口贸易壁垒的意识,并且会使用基本的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建立起贸易争端的专门机构进行问题的处理,我国政府也应该对我国不完善的食品安全法进行改进以及完善,还有针对食品生产安全企业的不安全问题应该加强惩罚的力度,构建信息的对称行动。也应该构建食品GMP体系等相关的体系,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另外还应建立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预警系统,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法辉、陈红兵、高金燕:《国内外食品召回回制度的比较研究》,载《食品科学》,2013。
[2]熊蕾、显志、仕益:《我国食品召回的问题与对策》,载《现代食品科技》,2010年第4期。
[3]鹿保鑫、杨勇:《我国食品召回制度探讨》载《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年第5期。
[4]张晓涛、孙长学:《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问题与对策一基于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角度的分析》,载《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第1期。
关键词:对外贸易;日本;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23-01
一、国内研究情况
我国的著名学者孙晓黎与刘正茂等人通过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的产品有关规则说明了食品安全通过环保技术以及卫生标准和认证体系来设置贸易技术的壁垒,对外国食品的进口有严重影响作用,严重阻碍了贸易的交易量,减少了中国食品的进口。
吕世平以及杨震等人提出受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每个主要贸易国都提高了本国食品安全的标准,他们的主要理由是提高人类以及国家的安全,这就是实施贸易壁垒,对食品的进出口贸易进行限制。
其中魏艳霞学者也提出每个国家对食品要求的安全程度不同,因此在法律法规上也很难形成一致,尤其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因为在技术上的不成熟,因此在贸易中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要求,这样更容易遭受到贸易壁垒。
二、我国出口日本食品贸易状况
日本是我国的主要食品出口国之一,日本同样也是在食品安全监测方面要求最严格的国家之一,并且他们对中国的食品有严重歧视眼光。比如日本对美国的要求肉鸡的农药残留量为0.05mg/kg,对中国的要求就提高到0.Olmg/kg。最初日本对进口中国大米的农药监测指标只有20多项,但是到了如今,因为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日本的质疑,因此已经提高到了120多项。在2002年,日本认为中国的蔬菜大大的农药残留超标,因此对进口中国蔬菜的标准严重提高,由原来的的6项提高到了40多项,关于果汁的检查也达到了80多项。受到中国食品安全的影响,从2002年开始我国对日本的出口食品增长幅度为0,这导致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一直在下降。
三、食品安全概述
在我国,关于食品安全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食品量的安全,这主要是指食品的供给与消费之间的可靠程度,也就是联合国以及农业组织提到过的一个国家应该拥有的食物保障,也就是是否有充足的粮食供应;另一个食品安全也就是食品质量的安全。在1995年,我国的食品卫生法在食品的安全规定中曾经提到过:食物应该具有无毒害,并且没有污染以及有害要素的特点。这跟联合国组织对食品安全的定义是一样的。从整体来看,在国际上认可食品安全的定义应该是无论是食品在养殖种植方面,还是在包装以及加工或者储藏运输方面都符合国家的标准要求,并且并不存在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有害处之说,没有导致消费者病亡的情况发生,本文则主要就是从食品的质量方面进行安全性的探讨。
四、食品安全对食品出口的影响
在食品贸易中,因为受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因此遭受到了贸易壁垒。这种贸易壁垒主要产生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不断重视,以及进口国用人类的健康以及动植物的健康为理由进行本国的贸易保护。使用经济学的方法作为依据,无论是福利效应还是贸易影响效应,或者产业效应都对贸易壁垒有影响。同时,食品安全的问题对中国食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有好有坏,好处是促进本国的交易,同时也提高了本国食品安全的认识;不好是制约了本国的发展,阻碍了经济的进步。比如著名的疯牛病以及禽流感事件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就有重要影响。
五、影响出口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国内的原因,另外一方面是国际的原因。国内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制度的不健全,以及食品安全信息的不对称,加上了企业道德败坏缺乏责任感,这些原因造成了我国食品在进行出口贸易之时,质量上不过关,这属于食品内在的原因。外部原因就是外部因素的影响,对于出口贸易的食品外在的原因就是进口国实行的本地化保护,进口国对进口的食品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在我国因为在食品安全上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较落后,因此进口国实行贸易壁垒,阻碍了我国食品的进口。
六、应对出口贸易中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针对我国食品在对外贸易出口时遇到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采取以下的对策。其中包括我国的企业增强出口贸易壁垒的意识,并且会使用基本的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建立起贸易争端的专门机构进行问题的处理,我国政府也应该对我国不完善的食品安全法进行改进以及完善,还有针对食品生产安全企业的不安全问题应该加强惩罚的力度,构建信息的对称行动。也应该构建食品GMP体系等相关的体系,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另外还应建立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预警系统,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法辉、陈红兵、高金燕:《国内外食品召回回制度的比较研究》,载《食品科学》,2013。
[2]熊蕾、显志、仕益:《我国食品召回的问题与对策》,载《现代食品科技》,2010年第4期。
[3]鹿保鑫、杨勇:《我国食品召回制度探讨》载《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年第5期。
[4]张晓涛、孙长学:《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问题与对策一基于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角度的分析》,载《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