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有法写风神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th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2月25日至2021年1月10日,“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纪念宋省予先生诞辰110周年书画作品展”在福建省美术馆开幕,吸引社会各界众多的书画艺术爱好者前往观展。该展览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龙岩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美术馆、龙岩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杭县人民政府、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承办。
  “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是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倾力打造的一项文化品牌,该项目自2011年启动以来,先后有计划、有规模地推出16位闽籍名家的书画作品展系列活动,对宣传、推广福建书画艺术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在社会上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已经成为福建知名的文化展示品牌。
  据了解,本次展览共展出闽籍书画名家宋省予先生的代表作品近百件,分成“浸沐乡风”“鬻艺岭南”“艺臻三绝”三大板块,对宋省予丰富多彩的艺术和人生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观众从生平简介、作品精选展示、艺友情谊、诗作精选四个部分能够纵观其艺术全貌,欣赏到风雅意趣和精彩笔墨,解读出写意精神和文化精髓。
  作为上个世纪30至60年代我国东南地区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花鸟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宋省予在书画艺术和美术教育上的造诣精深、成就斐然。本期,就让我们来走近这位闽籍名家。
  自家有法写风神
  1910年,宋省予出生于福建上杭的一户书香门第,自幼耳濡目染、躬行笔墨。其一生受儒家、道家思想和家学影响,研习传统经典;随后又接受了西方“新学”教育,融合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诗学与画学相辅相长,堪称福建省近现代为数不多的文人画家。早在16岁时,宋省予便鬻艺岭南、广交群贤,到了抗战时期,更是多次办展筹资、支援抗战。新中国成立后,宋省予返回家乡潜心书画创作与美术教学,1958年参与创办上杭艺术专科学校,1959年受聘担任福建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教授。遗憾的是,其于1966年不幸英年早逝。
  宋省予一生专注写意花鸟的创作,造诣精深,于诗文、书法、金石亦有较高成就。其早年受海派大家任伯年影响,后融入岭南、海派精髓,他的创作在继承文人画写意传统的基础上又融入创新的意识和技巧,形成了清逸劲健、洒脱沉雄的个人风貌。从目前可以看到的传世作品来分析,宋省予的艺术创作入古而出新,妍雅而雄健,可谓诗情画意洋溢尺牍、笔墨意蕴耐人寻味。
  尤其是在福建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后,宋省予便真正进入其绘画创作的成熟期,笔墨、章法更加纯熟,挥洒自如,千姿百态,形象生动。既有民间绘画的明快和谐,又有传统文人的含蓄蕴藉;不但有写意的氣韵生动,而且有西洋写实的严谨准确,在写意的笔墨趣味和造型的准确生动上实现了高度和谐的统一。我们可以据此认为,当时宋省予的花鸟画已达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这一时期,宋省予以诗、书、画、印活跃于福州地区,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各级各类重要的展览,并被选送出国进行展览,国内外多家报刊也多次对其进行报道。
  桃李满园尽芬芳
  宋省予一生都在致力于花鸟画创作、研究与教学工作,特别是他在四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为福建、广东和港台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
  宋省予16岁时只身离家,便应聘至蕉岭创兆学校任教,从此直至抗战爆发前夕的十余年间,他一直客寓在广东,始终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先后执教于梅县美专、汕头津怀中学、嘉州美校、潮安镇海中学和梅州中学。他还在广东梅县创办了“省予画社”,时年仅19岁,后又创办了“梅州美术人才养成所”。宋省予的授课方式有其独到之处,多直接挥毫示范、悉心讲解,或作画稿,让学生临摹,课后亦常常与学生谈诗论画,注重提升学生们的综合修养。
  特别是1959年调入福建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是宋省予个人命运的一次重大转折,对他本人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宋省予积极投入教学工作,为我省培养了一大批美术工作者,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如今也已经成为福建美术事业的中坚力量。
  作为一位早慧且成绩斐然的艺术家,宋省予辞世时年仅57岁,令人十分遗憾,因为这正是这位国画名家刚刚步入成熟期并正待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时候,但他为世人留下的写意花鸟画作品和创作经验,是研究我国写意花鸟画的巨大财富,并影响了后来许许多多的闽派画家。因此,时至今日,对宋省予花鸟画艺术及艺术教学思想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以说,宋省予过于短暂的一生是中国画坛的一个重大损失,令人唏嘘不已,但他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为后人树立起了一座丰碑。希望我们都能够沿着先生指引的方向,不断向写意花鸟画创作的高峰努力攀登,并将之发扬光大。
其他文献
根据文献记载,我国的武举制度始于唐代,到了清代特别兴盛。当时国家大力提倡武举考试,武举制度日益严密,录取相对公正,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晚清时,山东省潍县、昌邑、高密一带,尚武、习武之风颇盛。  清代的武举考试与文科考试一样,大致分为四个等级进行: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
期刊
赖少其(1915—2000),革命家、版画家、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和作家、诗人。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南京、上海和安徽文艺界负责人,历届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和中国书协常务理事,中国版协副主席。其一生创作的书画作品约万件,是“新徽派版画”和“新黄山画派”的代表和执旗人。  张人希(1918—2008),别名伽叶,福建泉州人。篆刻家、书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历任厦门画院副院长,
期刊
18至19世纪,西方掀起了一股“中国热”狂潮,使得大量琳琅满目的中国货,成为了他们追逐的稀奇物件。由于广州有“一口通商”的独特地位,令其成为了中西方商品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而广州的手工艺人则顺应西方市场的需要,创作生产出了各种富有“中国趣味”、略带西方艺术风格的外销艺术品。其中的外销画,是在照相技术还没有出现的当时,广州口岸的外销画家们根据西方人的审美要求所创作出来的,并成为了西方人士了解“中国
期刊
摘要:福文化是中华传统吉祥文化的根基,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本文以福文化为切入点,从其内涵、溯源和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福文化的认识,厘清其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  关键词:福文化;内涵;溯源;发展  福文化是中华传统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植根于自身祈愿和相互祝颂中,囊括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对幸福喜乐的向往。福文化意蕴深厚、内涵丰富,时至今
期刊
名片盒,即放置名片的盒子,为名片出现后的衍生品。18世纪末至19世纪,随着人们社交的需要,名片在欧美国家的社交圈里广泛使用,这时恰逢东西方交往的一个关键时期。故从名片使用的内容到形式,双方皆有互相影响之处,此亦促成了名片盒这种不但小巧、而且重要的物件之工艺,得到了发展与贸易繁荣。同时在当时刮起的“中国风”之熏染下,西方市场不仅对陶瓷、丝绸、茶叶等大宗商品感兴趣,亦对写真画、折扇、名片盒等小东西大为
期刊
摘要:阜阳市博物馆馆藏印章丰富,本文选取金、元、清三代部分印章,对其质地、尺寸以及印文内容中涉及的相关制度加以考述。  关键词:阜阳市博物馆;金代;元代;清代;印章  金代印章  图1,金“副统之印”  铜质,方形座,矩形钮,馆藏三级文物。印台边长6.49×6.29、通高4.28厘米,印面九叠篆刻“副统之印”四字,两侧面刻有“天兴元年十一月日行”和“六部造副统印”,钮顶刻“上”字。此方“副统之印”
期刊
摘要:辽代佛像是一种宗教艺术,其不仅具有自身的风格艺术,并且有宗教的特点。个性化的艺术风格和宗教寓意的象征性相互融合统一,能够将宗教的神圣气度和人文世俗表现出来,以此流传至今,存在较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辽代;佛像;塑造风格  想象在宗教内容和艺术中进行形象塑造的运用较多,这就能够将艺术和宗教之间联系起来,所以,学者黑格尔认为,与艺术领域内的内容非常接近的就是宗教。佛教在辽代的影响非常大,并且
期刊
清代广作外销扇,是中西海贸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艺术品,为广州工匠根据海外市场需求而生产制作的中西艺术风格共融的扇子。其材质名贵、工艺奇巧、纹饰华美、色彩绚丽,充满了浓郁的东方风情。早在1699年,当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就在广州一次性订制了8万件外销扇,这些扇子一到欧洲市场就备受青睐、被抢购一空。欧洲的宫廷贵妇,皆竞相以拥有一柄精致华美、充满异国情调的广州外销扇为最新时尚。时至19世纪,美国东部海岸城
期刊
摘要:我国的酒文化和酒器文明发展历史悠久,在很早之前就出现了陶瓷质地的酒器。而首先使用瓷质酒器的年代是在商周时期,后来逐渐在东汉时得到了普及,到唐代的时候,酒器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辽代是酒器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因受到契丹族的影响,所以当时的酒器在造型上和其他时期不同。本文调查研究了辽代酒器的造型和审美,并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希望能够丰富现阶段我国在酒器方面的研究成果,为现代酒器的造型设计提供更多的
期刊
摘要:商周以来的祭祀习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至清代,祭祀礼器更加趋于写实风格。本文通过对三件清代铜尊艺术风格及铸造工艺的阐述,从一个侧面反映云南铜器对中国古代铜器铸造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牺尊;祭祀;铸造工艺;造型;装饰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殷商的青铜时代,酒器便已流行,且成为一种体现古代礼制秩序、祭祀仪式活动里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在考古出现的大量酒器中,尊是一种最为典型的盛酒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