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生思维障碍及处理对策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pa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数学问题常常需要围绕问题进行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就是从问题中所给的条件出发,寻找知识储备与问题相关联的中心环节,运用知识进行推理、演算,得出结论.然而在寻找中间环节时,往往由于知识掌握不牢固,运用不灵活、思维不严密或考虑问题不全面,使思维活动受阻,造成解题思维的中断或偏差,形成解题的障碍.为此,我们必须去研究形成障碍的原因,寻找处理这种障碍的对策,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一、 逆向性障碍
  逆向性障碍就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习惯于正向运用思维,正向使用定义、公式、法则,需要用逆向思维处理问题时,束手无策,不能够顺利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幂的运算时,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与“积的乘方等于积中每个因式分别乘方”这两条性质,但是,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只知道正向思维,思路被正向思维控制,造成求解思维中的逆向性障碍.比如,求
  (-2)2009•(0.5)2008
  的值,初一的学生都会感到有较大的困难,究其原因就是本题首先要将
  (-2)2009
  化成(-2)2008×(-2),并且需要逆向使用法则am•an=am+n与
  (ab)n=anbn
  ,将(-2)2008×(0.5)2008化成
  (-2×0.5)2008
  ,从而顺利计算出结果.这个例子说明,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常常顺向使用法则,本题连续两次逆向使用法则,学生很不习惯,所以很多学生未能逾越其中的思维障碍.这也说明,如果教师平时训练时只注意训练单向性思维的题目,必将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产生强烈的正向思维习惯,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
  要解决逆向性障碍,需在教学过程中避免重复对定义、公式、法则进行机械训练,并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在逆向思考的过程中,学会对多支歧路,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析,筛选总结,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当然从思维难度上来分析,逆向思维往往无一固定模式可循,具有较大的发散性与不固定性的,这也是逆向思维障碍的根本所在.
  二、 干扰性障碍
  干扰性障碍是指当考虑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时,受有关因素的影响,解题的思维进程受到干扰与诱惑,思维活动出现紊乱与离散,甚至偏离了正确的思维,从而影响学生的辨别与分析,影响正确解题.例如,在整式的学习过程中,指出单项式-32xy27的系数与次数,就会被一些因素干扰而影响解题.由于题目在写法上设下了陷阱,没有写成易于识别的
  -97xy2
  的形式,使得题目中的信息存在干扰作用,初学整式的初一学生出现了许多错误,如将-3,
  -32,-37
  当成了系数;将32中的指数2作为单项式的次数的一部分,将次数答成5次.造成这种解题错误的原因就是学生的思维受到干扰,出现了干扰性障碍.究其原因,一是问题中存在干扰信息,有意设下了陷阱;二是对相近对象的辨别力与抗干扰的能力较差,缺乏思维的辨别性和批判性.
  要解决干扰性思维障碍,应注意在平时教学中合理运用变式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排除干扰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从纷繁复杂背景中找出关键信息.在解决了问题以后及时进行总结,将问题中的条件、结论,图形的位置进行适当的变化,让学生学会以不变应万变.
  三、同时性障碍
  同时性障碍就是解题时需要同时考虑题目中的多个关系和多个方面时,不能合理的分配注意力,往往考虑了题目中明显的条件、前置条件、主要的条件,而忽视隐蔽内含的要素和衍生的条件;有时仅注意系列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从而使问题得到错误的解决,或根本解决不了.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有这样一个题: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5x+m2-3m+2=0有一个根为0,试求m的值.根据题意,将x=0代入方程可以得到m=1或m=2.由于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的系数不能为0,所以m=2.此题学生容易产生同时性障碍,回答成两个答案.造成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就是思维缺乏严密性与全面性,由于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题目的分析缺乏深入、浮于表面,所以不能充分挖掘出题目的真正内涵.
  解决同时性障碍,应在平时加强训练思维严密性和全面性,提醒学生在解题时考虑好关系效应,列出所有可能产生的情况,观察是否存在限制条件,是否存在需要验证与选择,答案是否符合题意等问题.这样,就避免了思维过程中的顾此失彼与丢三落四,养成思维的缜密性.
  总之,思维障碍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与学生的智力因素、思维规律、思维特点密切相关,要避免思维障碍的产生,教师必须在平时加强引导、耐心培养、悉心开拓.才能将思维障碍消灭于萌芽状态.
其他文献
很多学生都认为物理是难学的,因此,做好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是每个物理老师探索的问题.事实上,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效果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学生对当前物理的学习,还影响着学生升入高中后的学习.可长期以来,初中物理教学受着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教学效率低下,使很多学生厌倦物理的学习,大多数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不愿意再学物理,因此,做好物理入门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学生进入初二年级拿到物理课本时
《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做了大量的实验,归纳得出的一个重要的规律,为了纪念他,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欧姆定律;其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该定律不仅是本节的重点、难点,同时也是电学的很重要的定律之一,是中考必考的内容.现对内容解读如下.  1.欧姆定律包含了两方面内容:即在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
楼市调控从2011年初开始,已经持续了两年多时间。2012年,虽然楼市调控政策继续深化,但楼市失控的迹象不断闪现,尤其是进入2012年年末。11月27日至12月26日,北京、上海、成都
参考系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我们在描述物体运动的时候,都要选定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而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参考系选取的不同,对于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也会有区别,在一般的解题过程中我们都是选择以地面或者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然而,在研究有相对运动的两个以上物体间的运动时,如果我们能打破常规,合理的选择参考系,会使我们的解题过程大大简化.从而达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没有实现良性互动,课堂气氛不活跃,二者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制约,导致课堂效率低,效果较差”.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课堂内容多,教师往往只把学生当成客体,一味地灌输,忽视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剥夺了彼此进行交流的权利.针对这一状况,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摸索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师,生”换位教学法,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使数学
近年来江苏省高考化学中总是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如,(2009年江苏)17的第四小题在提纯后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溶液,加热,生成CuCl沉淀.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是.(2009年江苏)18第二小题 ①请写出pH≤2.0时,CIO-2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010年江苏)18第二小题的第一问,在上述溶解过程中,  S2O2-3,LiC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