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般人更专注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zx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人们很早就提出了“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一猜想,但直到18世纪,人们通过生产实践和大量化学、物理学实验,才加深了对原子的认识。把原子学说第一次从推测转变为科学概念的,应归功于英国一个教会学校的化学教员,他就是道尔顿。道尔顿是怎样攀登上科学高峰呢?他自己是这样回答的:如果我比我周围的人获得更多的成就的话,那主要是——不,我可以说,几乎唯一的——是由于不懈的努力。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获得更多的成就,主要是由于他们比一般人更加专注和坚持,而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比别人高多少。
  
  自学成才的少年
  
  1766年9月6日,道尔顿出生在英格兰北部一个乡村里。父亲是一位兼种一点薄地的织布工人,母亲生了6个孩子。虽然父母起早摸黑,还是无法养活6个孩子,致使其中3个相继夭折。由于家庭情况的窘迫,懂事的道尔顿只好退学。那一年,他还不满11岁。但是他酷爱读书,在农活的空隙还坚持自学。他的勤奋好学的态度得到村里一个叫鲁宾逊亲戚的赞赏。鲁宾逊主动利用晚上时间来教他数学和物理。到了15岁时,道尔顿的学识已有很大提高,于是他离家来到附近的肯达尔镇上担任助理教师。有一天,突发奇想的他,对大红公鸡能准确地预报何时会下雨或何时有风暴而惊诧不已:“为什么禽类能预报天气,而我却不能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心头。当得知镇上有一位名叫约翰·格夫的盲人学者也在进行类似探索工作时,他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在格夫的帮助和鼓励下,他开始了长达57年、不下于20万次的气象观测。
  在学校里,道尔顿坚持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发愤读书,无论是数学、自然科学,还是哲学、文学的书籍,他都广泛涉猎。据说在学校的12年中,他读的书比以后50年读的还多。正是这种勤奋学习为他当时的教学和以后的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道尔顿住的房间里,书架上摆着很多书。他一边进行定期的气象观测,一边不断地读书、读书,并写下了一系列关于气象的论文,如《关于极光》、《关于气压计》、《关于降雨》、《关于蒸发》等等。1793年,他发表了专著《关于气象学的观测和实验》,以此作为对前一阶段工作的总结。在这部著作里,他介绍了气压计、温度计、湿度计和其他仪器装置,介绍了他多年观测的结果,还别具匠心地分析了云的形成过程、蒸发过程和大气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分析了早晨的北风等等。
  
  全身投入科学事业
  
  1793年,道尔顿经格夫推荐,到曼彻斯特学院担任数学和物理学教师。后来他还开设了化学课程,系统地学习化学知识是从这里开始的。曼彻斯特有着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各种学会和出版社,还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在这里工作,有着开展科学活动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对于勤奋好学的道尔顿来说,来到这里真是如鱼得水。在曼彻斯特学院,他越来越感觉到粉笔消耗了他太多的宝贵时间。1799年,他离开学院,成为最受尊重和欢迎的私人教师。除了每天不超过2小时的授课之外,道尔顿全身心投入到科学事业中。
  道尔顿向曼彻斯特文学和哲学会借了一间工作室,又在工作室附近租了一间简陋的民房,开始他清贫的科研生活。据房东介绍:道尔顿的生活很有规律,早餐前先去实验室升火,吃完早餐后即开始工作,一直干到午餐时才出来。吃罢午餐又继续进实验室工作,一直忙到晚上9点,晚餐后稍作休息,就进住房读书至夜半。这种生活就象时钟运转一样有规律,“午夜方眠,黎明即起”成为道尔顿勤奋治学的真实写照。功夫不负有心人,勤奋的学习,刻苦的钻研,使道尔顿在攀登科学的山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果。
  道尔顿在曼彻斯特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不是气象问题,也不是物理问题,而是一篇关于色盲的研究文章。圣诞节时道尔顿为母亲买了一双深蓝色的袜子表示自己对老人的孝敬。当他送给母亲时,母亲却厉声责问他,为什么买一双红色袜子。依照当地宗教习俗,妇女禁忌红色。由此道尔顿才发现自己的辨色能力与众不同。对此他经过认真的调查,发现他哥哥也和他一样,具有不正常的辨色能力,另有一些人也具有这一病症。为此他撰写了论文,提出人类中存在着色盲这一病症。道尔顿的这一发现引起了社会公众的重视,所以在英国将色盲常称为“道尔顿症”。
  长期以来对气象观测和对大气各种问题的思索很自然地引导他去研究气体的物理性质。他用自己亲自动手设计制作的各种器具认真地考察了大气、水蒸气等多种气体和蒸发、压缩、膨胀等物理现象,还对大气的组成、混和气体的状态、气体的扩散、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等问题作了实验研究。他在“论气体受热膨胀”的论文中清楚地提出了气体的热膨胀定律:任何气体每上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体积膨胀是相同的,在同一时期,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也提出了气体的体积随温度而改变的这一定律,所以现在人们常称气体热膨胀定律为道尔顿-盖·吕萨克定律。此后不久,道尔顿又进一步地提出了著名的混和气体的分压定律,混和气体的压力等于各组分在同样条件下所具有的压力之和。这些对气体物理性质的实验研究成果又引导道尔顿去攀登科学险途的新高峰。
  
  创立科学原子论
  
  原子的特点是什么?这是这一时期困扰他的最苦恼的问题。他觉得,化学所缺少的正是物质结构的真正理论。
  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主张“所有的物质是由不可再分割的粒子组成的”。17世纪的牛顿,还有18世纪的拉瓦锡,都支持过类似的学说。不过,早期的原子学说都没有定量表达,也没有用于科学研究,更重要的是谁也没有想到哲学的假想和科学事实之间存在的联系。
  道尔顿的与众不同之处正是表现在这里。经过多年的紧张劳动,1803年10月21日,他在曼彻斯特文学学会的讲台上报告了他的化学原子论。他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三点:
  (1)元素是由非常微小、不可再分的微粒——原子组成,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并保持自己的独特性质。
  (2)同一元素所有原子的质量、性质都完全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质量和性质也各不相同,原子质量是每一种元素的基本特征之一。
  (3)不同元素化合时,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结合。
  道尔顿还宣读了他的第一张原子相对质量表,认为最轻的元素是氢,并把氢的原子量相对规定为1。尽管他的原子量表与现行的相比误差很大,并把原子当量当成了原子量。但是,这毕竟是世界上第一张原子量表,它改变了过去关于原子的模糊概念,第一次把纯属臆测的原子概念变成一种具有一定质量的、可以由实验来测定的物质实体。化学从此走上了定量研究的阶段。
  在他阐述他的原子论的过程中,他又发现和他原子理论相吻合的一个实验事实:当甲乙两元素能化合生成几种不同的化合物时,则在这些化合物中,与一定质量的甲元素相化合的各乙元素的质量都互成简单的整数比。例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与同量碳化合的氧,其质量之比为1:2。氧的氮化物、沼气(甲烷)和成油气(乙烯)等也都呈现此规律。于是道尔顿第一个提出了表述这一规律的倍比定律。倍比定律来自实验,很快为大家所理解和接受,因而成为原子理论的实验论据之一。
  
  《化学哲学新体系》
  
  1808年,道尔顿的著作《化学哲学新体系》陆续问世。这一名著分两卷,第一卷又分上下两册。在第一卷上册中,他主要论述了物质的结构,详尽地阐明了原子论的由来和发展,包括他关于原子论的基本观点。第一卷下册于1810年出版,它的内容主要是结合化学实验的事实,运用原子理论对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的组成、性质作介绍。第二卷直到1827年才出版,它重点叙述金属氧化物、硫化物以及合金的性质,把原子论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
  道尔顿原子论所提出的新概念和新思想,很快成为化学家们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理论。首先用它清晰地解释了当时正被运用的定比定律、当量定律。同时这一理论使众多的化学现象得到了统一的解释。特别是原子量的引入,原子质量是化学元素基本特征的思想,把化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道尔顿的原子论不仅在英国化学界,而且在整个科学界引起了重视和推崇。1816年法国科学院选道尔顿为外国通讯院士。1822年在没有征求道尔顿本人意见的情况下,英国皇家学会增选他为会员。其后他先后被聘为柏林科学院名誉院士、莫斯科自然科学爱好者协会名誉会员、慕尼黑科学院名誉院士。对此道尔顿没有丝毫兴趣,他仍然像过去一样,将自己的热情和精力奉献给科学,继续从事原子论的研究,测定各种元素的原子量,继续过着那朴实而紧张的隐居式生活。
  1844年7月26日晚,道尔顿用发抖的手记下最后一篇气象日记。第二天清晨,他就像婴儿入睡一样静静地长眠了,享年77岁。8月12日公葬时,有100多辆马车送葬,数百人徒步跟随,沿街商店也都停止营业,以示悼念。一位终身未娶、没有后人也没有钱财的普通市民,在死后能获得这种非同寻常的礼遇,可见人们对道尔顿的崇敬。
  
  科学发现
  
  人类的祖先是猿。猿类是从渐新世开始出现的,距今大约已有3 000万年了。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猿都是人类的直系祖先,有些猿是人类的“伯父”,有些猿是人类的“叔父”。被人类学家认为是人类祖先的猿是很晚才出现的。近代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史前类人猿化石以及人类骨骼,通过研究逐步寻找现代人的真正祖先。
  
  史前人类
  爱德瓦得·拉尔泰(1801~1871年),路易斯·拉尔泰(1840~1899年)
  爱德瓦得·拉尔泰是法国的一位农场主,对化石非常感兴趣。1834年,有人从加斯可尼地区圣桑山上挖掘出的一颗大大的牙齿,爱德瓦得马上辨认出那是早已灭绝的柱牙象的牙齿。通过进一步的发掘工作,拉尔泰找到了包括一块典型的类人猿颚骨在内的许多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
  1836年出土的上新世古迹化石是人类发现的第一块类人猿化石。这使得考古学家们纷纷推测类人猿与人类曾经有过一段共同的史前史。随后爱德瓦得和他的儿子路易斯的一些重要发现证实了这一段史前史的存在。1852年,人们在法国南部的奥利纳克地区山坡上的一个野兔洞穴里找到类人猿的骨骼。现场挖掘的一条地沟通向一个山洞,洞口被一块大理石石板给挡住了。在大理石石板下面发现的17具骨骼由于看上去像现代人的骨骼,人们便重新把它们葬在当地的墓区里。1860年,拉尔泰听到这个发现之后,请人再次挖掘山洞并找到了古人类骨骼和一些已经灭绝的动物的骨骼。1863年,他宣称这个发现可以作为古迹证明人类与已经灭绝的动物共同生活的证据。但是大多数同时代的学者们并没有完全赞同他的这一看法。
  1868年,路易斯取得了真正重大的突破。这一次,他发现类人猿遗迹不仅被有意识地埋葬,而且伴有个性化的装饰品。它们躺在多德地区一个当地人称作“克罗猛侬”的天然石窖的下面。至少包括一个婴儿、一个年轻女子、两个青年男子和一个老人在内的五具尸体。周围还出土了穿孔的贝壳、动物牙齿、石器工具和零散的狮子、驯鹿、猛玛象的牙齿。1874年,这些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被命名为克罗猛侬人。
  
  尼安德特人
  赫尔曼·沙夫毫森(1816~1893年)
  1856年,人们在德国尼安德特山谷的山洞里发现了类人猿骨骼,虽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它却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对于那些依然坚信基督教《圣经》中关于人类起源说的西方人来说,19世纪早期的科学发现处于非常窘迫的境地。尼安德特人类化石遗址就发现打凿过的石器工具,以及生活在冰川时期但已灭绝的猛犸象、巨鹿、多毛的犀牛等动物的骨头。这些人类古迹远远超过人们的想像,我们祖先的生活根本不像《圣经》上所描述的那样。
  德国解剖学家赫尔曼·沙夫豪森最早认为,尼安德特遗迹发现的厚厚的眼眉脊弯曲的骨头,属于前罗马时代的古怪的野蛮人种。1863年,这批化石的身世才被真正地揭开。它们是已经灭绝的人类的骨头。苏格兰地质学家威廉·金把他们称之为“尼安德特人”,第一次承认人类有已经灭绝了的亲戚。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尼安德特人曾经占领过从威尔士南部到直布罗陀海峡,向东到达高加索地区的大部分欧洲地区。20万年以前,他们源于人类另一支更为古老的亲戚,在气候起伏变化不定的冰川时期的第四纪直到28 000年前,他们顽强地生活在地球上。然后逐步绝迹。在最后的12 000年里,他们还不断受到现代人的祖先的袭击。
  
  爪哇人
  奥格·杜布瓦(1858~1940年)
  1891年9月,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特里尼村附近的索罗河岸边,荷兰军医奥格·杜布瓦发现了一颗类人猿的牙齿化石,后来又发现了一个头盖骨和胫骨,这些遗迹为恩斯特·海克尔关于人类起源于东南亚的理论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是一位狂热的达尔文主义者,他声称在现存的灵长类动物中,印度尼西亚的猩猩最接近古人类,因此人类的祖先应当源自那个地区。
  1895年回到荷兰之后,奥格·杜布瓦对欧洲的考古学家们讲述他的发现的重要性。虽然不是源自东南亚,20世纪20年代末“爪哇人”最终被认定为已经灭绝的人类。正如达尔文所指出的那样,人类源于非洲,约200万年前离开非洲,170万年前到达黑海地区,约80万年前到达爪哇。27 000年前在爪哇与现代人同时生存在地球上。
  
  丹翁人
  雷孟德·阿瑟·达特(1893~1988年)
  尽管达尔文预言人类祖先始于非洲,但自从尤金·杜波依斯19世纪80年代发现“爪哇人”之后,恩斯特·海克尔认为人类源自亚洲的说法开始盛行。1925年,澳大利亚的解剖学教授雷孟德·达特描述的一个头盖骨化石却支持达尔文的观点。
  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军医生涯之后,达特成为伦敦大学的一名解剖学家。不久又到南部非洲的维特瓦斯德大学任职。没有教学用样本,他就用小额现金奖励学生们提供有趣的动物骨头。1924年,约瑟芬·萨洛蒙带来一块狒狒的头盖骨。惊喜之余,达特要求从找到狒狒化石的博茨瓦纳丹翁地区的石灰石矿带来更多的化石。
  不久之后,正当达特为人主持婚礼时,他收到一个箱子。他把箱子打开,吃惊地发现里面有一块包括面部骨骼、牙齿和下颚骨的头骨化石。1925年,他撰文《南非古猿》,指出从他发现的南部猿的头面部、小牙齿来看,这种猿应该是类人猿和人类之间“缺少的一环”。起初人们对他的观点反响热烈,不久赞成“辟尔唐人”是原始古人类的阿瑟·基思认为达特的样本不过是一只年幼的猿猴。
  1930年,为了搜集对自己的观点有利的证据,他来到了伦敦。然而,戴维德森·布莱克发现的“北京人”更使他感到相形见绌。失望之余,他放弃了自己对丹翁人的研究。只有在南非工作的苏格兰医生罗伯特·布鲁姆支持达特的观点。1936年,布鲁姆在斯德科斯坦发现更多的古化石。即使如此,直到20世纪50年代利基的发现才真正为达特的观点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待续)
其他文献
人的精神生活在人生中十分重要,使你可以成为独一无二的人,使你在面对困难痛苦时感受到强大的力量。因为人的灵魂在追求一些永恒的价值,比如:不朽、神圣、信仰、智慧,自我,幸福与爱,真、善、美和创造。一份丰富而美好的内心生活,可以让我们如此接近神圣,接近幸福!  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真实的故事。  在巴黎,有一个名叫夏米的老清洁工,他曾经替朋友抚育过一个小姑娘。为了给小姑娘解闷,他常常讲故事给她听,其中有一
本书作者是他们时代二个美国最优秀的人类学家。这两位权威进行合作则是令人敬畏的。在他们的经历中都曾把自己出色的理论工作和实地研究结合在一起。在本书中,他们对文化学
古诗云: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而又有古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是一片萧瑟之景,无限的愁思贯穿一秋;秋,又是喜悦之时,万里霜天辽阔无际。自古以
为做好2003年的征订发行工作,中国公证员协会于2002年8月7日在成都召开了《中国公证》征订发行工作会议。会议由中国公证员协会副秘书长梁红亮主持;《中国公证》杂志副主编
新闻背景:近年来,许多地方纷纷掀起传统文化发掘、开发的新热潮。一时间,补天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孔明,“四海为家”。但凡与本地区扯上一丝半缕关系的古人、仿古建筑都粉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北京青年报》消息,“美国检察官真叫绝,荒唐到要”治好疯子以便处死“。消息称,现年44岁的克劳德。马图拉那囚9年前杀人分尸被判死刑,谋杀案后,马图扎那的精神状态每况愈
《刀锋上的蚂蚁》是方方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末一个退休的德国人费舍尔与一个中国画家鲁昌南之间发生的故事。费舍尔是德国慕尼黑一名退休法官,有着小时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经年底,这一年里,美文会客厅迎来送往,记住了作家们打动人心的精彩瞬间。年底了,《美文》请来所有曾作客美文会客厅的作家们前来聚会,这聚会令人感动,更
地球上具有最古老文明之一的亚洲曾孕育出许多同源共族的文化,并传播至全球每一个角落,使当地原有的文化再加上移入的一些亚洲文化,遂又开始了一个新的世界。对太平洋地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