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词语教学的重点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u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理解词语是理解课文的基础,每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应重视词语的教学。语文教师要从词语在教材中的地位、词语本身的特点、学生的实际等多方面考虑,确定出词语教学的重点,并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教给学生理解的多种方法,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词语教学 确定 重点
  
  阅读教学主要的是让学生读懂一篇篇课文,而理解词语是读懂课文的基础。因此,每篇课文都承担着指导理解词语的任务。但一篇课文总是由许许多多词语组成,教学中不可能也没必要逐一指导学生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从众多词语中有所选择,确定出要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的词语。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确定:
  
  1. 从词语在教材中的地位考虑来确定
  
  每篇课文都有一些词语与课文的思想内容关系密切,能体现课文的中心思想。这些关键词语是指导理解的重点。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纹丝不动”,充分体现了邱少云的顽强意志以及不怕牺牲、严守纪律的崇高精神。《草船借箭》中“神机妙算”,表现了诸葛亮有知识、有计谋、胸怀宽、有胆略,突出了他的才干,全文就是围绕这个词来写的。因此,有的教师先引导学生抓住“神机妙算”这个中心词,然后从头学全文来体会“神机妙算”的表现所在。
  像以上这样的关键词,教学中必须抓住,做到“牵一而动全文”,很好地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2. 从词语本身的特点考虑来确定
  
  汉语词语有一词多义、意义抽象、含义特殊、感情色彩等特点。因此,根据词语本身的这些特点,我们一般主要选择、确定以下几种词语指导学生理解:
  (1)多义词。在汉语中,有一部分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截然不同。例如,《一定争气》第二自然段中出现了三个“才”:“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要求,才同意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这三个“才”意思不同,教师要让学生读一读三个句子,然后结合句子理解:第一个“才”是说童第周进中学迟,年龄大了;第二个“才”是说童第周成绩太低;第三个“才”是说校长同意得不情愿,有点勉强。
  (2)有深刻含义和感情色彩的词语。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其中“黑洞洞”、“碰壁”含义深刻,教学中要指导理解,体会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憎恨和有力抨击。比如,《手术台就是阵地》第二自然段有一句:“白求恩仍然十分镇定地站在手术台边。”第四自然段有一句:“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这里的两个“仍然”有深刻含义和感情色彩,充分表现了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的崇高品质。所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体会。
  (3)一些意思抽象的虚词。虚词意思抽象,不好理解,一般都要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意思和用法。例如,看图学文《温暖》最后一句:“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其中“却”是虚词,其表示意思转折的作用要指导学生体会。其他像“才”、“又”、“但是”、“于是”、“再”等都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
  (4)富有表现力的词。课文中往往有一些生动、形象、极富表现力的词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意思,还要引导学生体味它们的妙处。例如,《在医院里》有一句:“一个八九岁的男孩从门缝挤了进来。”一个“挤”字形象地写出了孩子动作之轻,表现了他对教师深切的爱。《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一句:“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其中“堆”字,写出了花圈之多,表现了人们对鲁迅先生的爱戴。《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春天,树林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这里“抽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子。枝条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
  
  3. 从阅读教学的要求考虑来确定
  
  从阅读教学的要求来考虑,要注意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和课后作业中带点的词语。例如,《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中“内幕”、“秘密”等带生字的词和“珍贵”、“来之不易”等课后带点、要求理解后造句的词,都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准确理解。
  
  4. 从学生语言实际考虑来确定
  
  学生学习语言总是从未知到已知,理解词语也要经历一个理解不透彻到透彻的过程。因此,从学生语言学习情况考虑,我们选择以下几方面词语指导理解:
  (1)学生生疏的词。即课文中的生词,代表学生没有的概念。这部分词,有的是由熟字组成的生词,如《三味书屋》中“少爷”、“信念”、“当铺”、“五行”;有的是生字组成的生词,如《补丁》中“俭朴”;有的是由生字和熟字组成生词,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蠕动”、“绽开”。
  (2)熟词在新的语言环境中有了新的意思,成为学生学习的新词。例如,《我要的是葫芦》中有一句:“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其中“谢”,学生已学过“谢谢”,知道它是礼貌用语,但在这里却是“脱落”的意思。古诗《夜宿山寺》中“危楼高百尺”,其中“危”学生已学过“危险”,但这里却是“高”的意思。又如“从容”学生已学过“宽裕、充足”之意,在课文中出现表示“不慌不忙、镇静沉着”意思时,就要作为新词处理。
  (3)学生已学过,但理解不够全面、深刻,往往用错的词。有的词,学生已学过,但掌握不够好,若在课文出现,教师应注意指导准确理解。例如,学过“偶尔”,学生造句说:“我在路边拣到一个偶尔。”学过“顽固”,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小草的生命力是很顽固的。”很显然,学生对已学过的这两个词理解不准确、不全面。这就需要教师指导理解。
  总之,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词语不可面面俱到,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准确地确定指导的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倡“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 整体把握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本文用新课程理念来反思一堂课的教学,找出教学过程的不足,并引出相应的思考,以便更好地落实“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  关键词:培养 整体把握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一要求是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提出的。怎样在教学中落实这一要求,
阅读是现在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但很多中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较欠缺,方法不对,对阅读不感兴趣。本文从培养中学生阅读的兴趣、技巧、课外阅读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应该是语文性质的综合性学习,不能仅仅看到了它的综合性而忽略了它的根本:语文性。尽管综合性涉及自然、社会等生活内容,但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注重提升文化内涵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注重语文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语文文化内涵的挖掘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  新课程发展更加重视语文的文化传统与感染功能。新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对此有充分的体现。
摘 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意义重大,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方面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的作为是:一、更新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二、备足学情,精心设问;三、立足文本,指引方法;四、注重积累,夯实基础。  关键词:阅读教学 问题意识 方法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习者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广播电视工作千头万绪,归结起来就是两件大事,一是节目,二是覆盖。节目与覆盖的好与差,直接决定着广告创收的好与差。面对这样的问题,浙江广电人,尤其是一些有责任心、有开拓
阅读教学,是师生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也是学生、教师与文体对话的过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训练和培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段对阅读训练有如下规定: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理解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语文教学的就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具体表现在:(1)在升学考试中,多数学生考不出好成绩;(2)学生进入社会后,适应不了现代生活的交际需要。造成此等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因素不能忽视,就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课文读写教学。久而久之,势必使语文教学陷入枯燥、机械的境地,使学生对语文课文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和热情。  “读、写是语文的两翼”,这句话形象地强调了读和写对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依据语文教学目的,教材内容特色,学生心理特征和教师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导入新课,相信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促使学生以最佳心理态势进入新课的学习。本文重点论述了语文课堂导入艺术。  关键词:语文教学 导入艺术    有人说,语文课犹如一支动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要达
目的:探讨冠心病常见中医证型的脉象特点、脉图参数及植物神经功能参数变化规律,提高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水平,促进中医脉诊的客观化研究。   方法:将115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标实
学位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使他们的感情与作者发生共鸣,达到教育的目的。叶圣陶先生针对文章阅读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朗读要借助有声的语言文字,感受源于作品的形象,使作品中的情、景、物、人、事、理在读者的内心活起来,好像“看到”、“听到”、“闻到”、“尝到”一样。  朗读者怎样把握作品中的形象感受呢?    一、抓住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