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例“跳芭蕾舞的牛”谈改编情节法和角色扮演法的综合运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695130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情况
  1.改编情节法----对故事中原有的情节进行改编
  老师选择了《会跳芭蕾舞的牛》这个绘本,这个绘本是中班下学期的一个绘本,也是幼儿比较熟悉的故事,在阅读中,老师想鼓励孩子积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对故事中原有的部分情节进行改编。旨在通过围绕改编情节,体验情感展开。如原先的绘本中农场里的动物们看到一头牛在学跳芭蕾舞后,都在嘲笑它,讽刺它,而改编的意图是想看看幼儿们会怎样鼓励它,激励它,通过鼓励,这头牛最终是否会成功? 通过提问,启发幼儿进一步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大班的幼儿已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也有一定的想象能力,通过改编情节法的运用,可以拓宽孩子思路,发展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幼儿对原绘本继续阅读的兴趣。
  2.角色扮演法——推动故事走向高潮的好方法
  当阅读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时,幼儿常常会以角色扮演和身体动作等方式对绘本作出回应。当幼儿听到故事的高潮部分后,幼儿的角色往往会从一个听众变成一个游戏者,大家可以共享对故事的不同见解,他们有时会用自己独特的动作或是简短语言以示回应,这也是幼兒将动作和语言结合起来表现对故事的理解,还是以《会跳舞的芭蕾舞的牛》为例,通过图片的解读,对动物朋友笑话牛牛的坚持中,给孩子正面的引导,在让他们了解嘲笑别人是件不礼貌的行为的同时,逐步引导到如何鼓励牛牛坚持练习的观点上,在幼儿掌握故事角色的基础上,提供挂饰,鼓励幼儿根据动物鼓励牛牛不同的语言和语气进行角色扮演,大班幼儿在扮演中的语言的表达能力较强、语气语调适时,动作丰富,大大增强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3.改变情节与角色扮演法的综合运用——相互补充,又相互促进
  为了更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在设计活动时,首先考虑到大班孩子的挑战性,选用了“改编情节法”为主,以“角色扮演法”为辅的综合运用方式,意图引发幼儿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提升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成功改编了故事的情节,摒弃了有“反面教材”之嫌的“嘲笑同伴”部分,改编成了积极,正面的鼓励同伴。在这个过程中,拓宽幼儿的思路,使幼儿体验到牛最后成功的乐趣,激发了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
  在《 跳芭蕾舞的牛》这个活动中,原先的活动设计中一只牛是在别人的嘲笑中不断刻苦练习,最后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的,老师想通过把“嘲笑”变成鼓励,让幼儿改编这一段情节。在阅读中,運用改变情节法,鼓励孩子积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对故事中原有的情节进行改编。这个方法可以拓宽孩子思路,发展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 在活动中老师要小心呵护孩子的创造欲,不可打击孩子冲积极性,如遇上孩子改编不合情理时,可耐心地对其讲清道理。
  二、意义
  之前,老师对于绘本只是鉴于表面上的一些理解和认识,认为有图画有文字的图书幼儿一定会喜欢,教师常常是拿来则用,没有过多的思考。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对绘本有了新的认识,从绘本的画面组成、绘本的教育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老师对绘本的内容、情节也进行了教深层次的分析。在分析教材时要有取舍,关键是选择的角度和切入点,选取内容量的考虑和绘本主线的把握。在阅读中,鼓励孩子积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对故事中原有的情节进行改编。
  拓宽孩子思路,发展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
  其实,改编的目的是要让孩子知道牛听到鼓励的话以后有练下去的信心,牛听到鼓励了的话之后,是什么感觉?大家没有鼓励它,又是什么感觉?幼儿说清楚了,那么改编的目的也达到了。
其他文献
我们的生活从来都离不开数学,而学习数学又万万割舍不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仅仅有数学知识生活化的理念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让数学教学真正走进和融入学生的生活,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升华所学呢?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重视生活经验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
期刊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尝到做某件事情的甜头,这也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是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喜欢被老师赞美和肯定,这种賞识能让学生尝到学习的“甜头”。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深知音乐的类型有很多种,如歌曲、舞蹈、器樂曲等,通过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对这个观点深有同感,也真正意识到让学生尝到音乐学习的“甜头”的重要性。  一、音乐与其
期刊
生本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因而在我们的课堂上,合作学习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课改初期学习最普遍的形式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可是,许多老师并不知道则样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因而让这种学习方式流于形式,成为了课堂上一种华丽的装饰。其实,要真正落实号“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其实效性并不难,我们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一、让“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鲜明的指向  苏霍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说明部分”明确指出,制定《指南》的一个目的是“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不仅自身要学习和理解《指南》,也要指导家长学习和理解《指南》,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应结合《指南》精神,引导家长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特点,使其对幼儿的发展持合理的期望。家园双方都就把自己当作促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小学英语教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教材的改革到教学模式的改变,特别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环节。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涵盖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已然成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的“流行式”教学模式。当然小组学习的模式形成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越成熟的合作学习
期刊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P22~23  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角”的过程,从旋转的角度进一步认识角,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旋转“活动角”的过程,认识平角和周角,了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提升分析与推理能力。  3.感受角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平角和周角,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教学难点:  理解各种角的形成过程。  教具
期刊
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成功和失败并行,幸福和汗水兼半,苦辣酸甜,个中滋味,实难一言概之,支撑我的信念是:干一行,爱一行,服务学生,锻炼自己。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而这个集体的领头羊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将影响到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的是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将对学生的能力、性格等方面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现在仅就本人的实践,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从心灵深处
期刊
从五年级下册的分数的意义开始到六年级上册都贯穿于“分率”这个重点词。学生一整学期都在“分率”中纠结着、探索着、进步着。确切地说从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开始。我无不为学生顺利从对具体“量”的认识到抽象“率”的认识过渡而努力着。然而一路走来的艰辛不由再次回忆教学的每一步。  一、分數的意义  这是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从感性到理性开始的第一步,是学生头脑中第一次抽象出单位“1”,那是学生首次感悟一个数不再单纯
期刊
一、设置导学“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材  “问题”的设置通常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依据,将具体的教学内容问题化,通过设置问题,对教学程序和内容不断展开和推进。如《生物·必修2》《第3节伴性遗传》导学提纲可这样设计:根据教材中的色盲家系图,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第一,家系图中患病者是什么性别的?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第二,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第三,Ⅰ代1号是否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养成习惯。”  美国哲学家培根谈道:“习惯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期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觉得:“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可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校教师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自我意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