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模式的提出
《音乐新课标》的实施明确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这对于作为实施美育重要途径的音乐教育,无异于扑面而来的春风。初中学生还不够成熟,他们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很少能自己去体会和理解一首歌、一段乐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情”与“感”,创设富有音乐性和情感化的美好情境,帮助学生投入音乐的活动。受此启发,我试探着将李吉林老师的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结合在初中音乐课堂歌曲教学中,以使学生在充满智慧和情境的氛围中学习,产生情感的共鸣,真正做到寓教于情,寓情于乐。
二、概念界定
情境:曾被简化为“一组刺激”,但在教育上却有着复杂深远的意义。凡是有成效的教学或教育,均需要有与其目标相应的情境。情境是多元、多构、多功能的。
情境教学模式:又称为暗示——领悟模式。是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研究目标
该模式的主要目标是作为扮演着情境“创设者、设计者”角色的教师与情感“陶冶者”、情绪“被激发者”的学生之间形成相互推进的多向折射的心理场,缩短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间的心理距离。并在课堂学习中,通过情感和认知多次交互作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不断陶冶、升华,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又学到科学的知识和技能。
四、理论依据
1、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模式设计的出发点。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情境教学坚定不移的目标。心理学告诉我们:好动、生性好强是学生的天性,活动是学生生命的本性。列昂节夫强调,心理的发展,是个性和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外部活动逐步内化而成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过程,心理意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列昂节夫的观点给我们一个启示——研究学生的心理产生及发展,必须研究学生的活动,把学生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情境中,不断强化学习动机。
2、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为模式设计提供了方向。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提出的“两最”——最佳方案、最佳效果,给人以思考。即用什么样的最佳方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而情境教学的模式的提出,为选择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提出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教学模式的最佳方案,应体现出主体的主动性、感受性、创造性、教育性,使学生达到最大发展。
3、情感驱动理论,是模式设计的核心。
成功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科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真正让学生成为素质教育的主人。而情境教学模式从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统一,有意识心理活动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统一的观点出发,通过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环境和个人之间的连续不断地信息交流,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使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又精神放松、心情愉快的情况下进行学习,以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模式的实施
(一)、创设情境,实施情境教学的具体策略
1、以情乐学,营造人人参与的愉悦氛围。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是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内驱力。“感人者莫过于情。”音乐课教学中的“情”从何来?当然,这里的“情”,不是指那种教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毫无生气的外部表面的摇头晃脑;也不是指学生在唱会了歌曲后老师加上去的;更不是毫无美感地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和重复大人们演泽的所谓“表情”,而是学生在老师启发引导下发自内心的对音乐情感的真切体验和真挚的抒发,是把全身心对音乐内涵和外延的感知,理解与体验转化音乐艺术形象的再创造、再表现的过程。
2、以趣激学,激发学生自主感受的发展动机。新课标明确指出我们要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态,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过程。所以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和方法来诱发和引导学生对音乐活动产生兴趣。
3、以创引学,强化学生自主创新的主体意识。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新课标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且要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真正成为会学习、会思考、能创新的人。因此,学生的发展,就不是通过教学听其自然地“随手拈来”,而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着。
4、以合促学,架起学生互相合作的情感桥梁。本着新课标提出的“探究、合作”,我们就把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作为本课题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二)运用情境,构建情境快乐教学的基本环节
1、确定学习目标
在整堂课中让学生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习巩固休止符、音乐名称等音乐记号。②能力目标:导思育能使之善学,培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及创作能力。
2、提供学习策略
歌曲的演唱注重的是学生对歌曲的整体感受,教师可以只在歌曲的重点和难点处作一些针对性的指导,其他的让学生自己来完成。
①分层教学策略:了解学生的客观差异,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下限: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能熟悉旋律,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来演唱歌曲。★上限:能用明亮的声音、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用表演或身体伴奏等不同的方式表达快乐的感受;能进行歌词的创编、改编等音乐实践活动。
②合作教学策略:在合作学习中进行创作实践活动,共同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小组合作、全班合作、师生合作。在合作表演中,并没有所谓的主角、配角,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整体。
③创意教学策略:即兴式自由发挥的创造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
3、展示学习成果
这一环节是这种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在学生对歌曲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让他们自主的运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的技能来表现歌曲的情境。
六、实践与体会
1、实施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实施情境教学法,可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3、实施情境教学法,可以强化学生的认识能力,提高科学理论认识水平。
让学生从“境”中见到“形”,从“形”中感到“乐”,从“乐”中产生“情”,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基础。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情境教学法更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特点,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处在一种积极宽松的氛围中,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音乐新课标》的实施明确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这对于作为实施美育重要途径的音乐教育,无异于扑面而来的春风。初中学生还不够成熟,他们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很少能自己去体会和理解一首歌、一段乐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情”与“感”,创设富有音乐性和情感化的美好情境,帮助学生投入音乐的活动。受此启发,我试探着将李吉林老师的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结合在初中音乐课堂歌曲教学中,以使学生在充满智慧和情境的氛围中学习,产生情感的共鸣,真正做到寓教于情,寓情于乐。
二、概念界定
情境:曾被简化为“一组刺激”,但在教育上却有着复杂深远的意义。凡是有成效的教学或教育,均需要有与其目标相应的情境。情境是多元、多构、多功能的。
情境教学模式:又称为暗示——领悟模式。是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研究目标
该模式的主要目标是作为扮演着情境“创设者、设计者”角色的教师与情感“陶冶者”、情绪“被激发者”的学生之间形成相互推进的多向折射的心理场,缩短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间的心理距离。并在课堂学习中,通过情感和认知多次交互作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不断陶冶、升华,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又学到科学的知识和技能。
四、理论依据
1、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模式设计的出发点。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情境教学坚定不移的目标。心理学告诉我们:好动、生性好强是学生的天性,活动是学生生命的本性。列昂节夫强调,心理的发展,是个性和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外部活动逐步内化而成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过程,心理意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列昂节夫的观点给我们一个启示——研究学生的心理产生及发展,必须研究学生的活动,把学生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情境中,不断强化学习动机。
2、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为模式设计提供了方向。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提出的“两最”——最佳方案、最佳效果,给人以思考。即用什么样的最佳方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而情境教学的模式的提出,为选择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提出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教学模式的最佳方案,应体现出主体的主动性、感受性、创造性、教育性,使学生达到最大发展。
3、情感驱动理论,是模式设计的核心。
成功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科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真正让学生成为素质教育的主人。而情境教学模式从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统一,有意识心理活动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统一的观点出发,通过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环境和个人之间的连续不断地信息交流,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使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又精神放松、心情愉快的情况下进行学习,以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模式的实施
(一)、创设情境,实施情境教学的具体策略
1、以情乐学,营造人人参与的愉悦氛围。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是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内驱力。“感人者莫过于情。”音乐课教学中的“情”从何来?当然,这里的“情”,不是指那种教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毫无生气的外部表面的摇头晃脑;也不是指学生在唱会了歌曲后老师加上去的;更不是毫无美感地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和重复大人们演泽的所谓“表情”,而是学生在老师启发引导下发自内心的对音乐情感的真切体验和真挚的抒发,是把全身心对音乐内涵和外延的感知,理解与体验转化音乐艺术形象的再创造、再表现的过程。
2、以趣激学,激发学生自主感受的发展动机。新课标明确指出我们要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态,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过程。所以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和方法来诱发和引导学生对音乐活动产生兴趣。
3、以创引学,强化学生自主创新的主体意识。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新课标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且要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真正成为会学习、会思考、能创新的人。因此,学生的发展,就不是通过教学听其自然地“随手拈来”,而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着。
4、以合促学,架起学生互相合作的情感桥梁。本着新课标提出的“探究、合作”,我们就把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作为本课题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二)运用情境,构建情境快乐教学的基本环节
1、确定学习目标
在整堂课中让学生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习巩固休止符、音乐名称等音乐记号。②能力目标:导思育能使之善学,培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及创作能力。
2、提供学习策略
歌曲的演唱注重的是学生对歌曲的整体感受,教师可以只在歌曲的重点和难点处作一些针对性的指导,其他的让学生自己来完成。
①分层教学策略:了解学生的客观差异,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下限: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能熟悉旋律,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来演唱歌曲。★上限:能用明亮的声音、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用表演或身体伴奏等不同的方式表达快乐的感受;能进行歌词的创编、改编等音乐实践活动。
②合作教学策略:在合作学习中进行创作实践活动,共同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小组合作、全班合作、师生合作。在合作表演中,并没有所谓的主角、配角,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整体。
③创意教学策略:即兴式自由发挥的创造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
3、展示学习成果
这一环节是这种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在学生对歌曲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让他们自主的运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的技能来表现歌曲的情境。
六、实践与体会
1、实施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实施情境教学法,可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3、实施情境教学法,可以强化学生的认识能力,提高科学理论认识水平。
让学生从“境”中见到“形”,从“形”中感到“乐”,从“乐”中产生“情”,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基础。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情境教学法更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特点,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处在一种积极宽松的氛围中,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