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我意识到实践人学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生成路径是:其出发点是自我意识哲学;黑格尔的“人学辩证法”思想是其人学理论生成的直接推动原则;费尔巴哈的人学唯物论是其人学理论生成的立足点。马克思人学生成的理论制高点是实践人学;主客体的统一是其方法论原则。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思想;黑格尔人学辩证法;费尔巴哈人学唯物论;实践人学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4-0068-(05)
  
  哲学在其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一直把人的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具有自己独特的关于人的学说。
  
  一、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出发点:自我意识哲学
  
  1837年夏,从波恩大学转到柏林大学求学的青年马克思投身于黑格尔哲学的怀抱,参加了以布鲁诺•鲍威尔为首的博士俱乐部。从那时起,他结合进步思想界对宗教的批判以及博士俱乐部内部对现实问题的讨论,系统地研究并熟悉了黑格尔哲学。1841年3月,他写出了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从根本上论证了自我意识哲学产生的必然性,异常清晰地表明了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出发点。
  众所周知,黑格尔哲学体系的逻辑基础是绝对精神,绝对精神也是神的别名,它是作为自然象征的实体与作为人的象征的自我意识的统一,并居于主宰它们的地位。所以黑格尔极度忽视了人(自我意识)在历史中的作用,人仅仅是历史进步的手段,他对古希腊后期的伊壁鸠鲁主义、斯多葛主义和怀疑派等的自我意识哲学评价很低。而在马克思看来,希腊哲学在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发展和黑格尔以后的青年黑格尔运动存在着惊人的相似。在这两个时期,个性自由和自我意识都成了时代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后期的自我意识哲学产生于古希腊衰落时代,那是自由精神遭到残酷禁闭、精神个性被粗暴否定的时代。这些哲学则要使人们在普遍的苦难和压抑中保持心灵的安宁而不受命运的支配,去做一个自由的人。同古希腊衰落时期一样,处于基督教和封建专制统治下的德国也面临着如何取得自由的问题。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通过论述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与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证明了伊壁鸠鲁哲学不是德谟克利特哲学的翻版,而是它的创造性发展,深刻强调了伊壁鸠鲁关于原子自动偏斜学说的意义,雄辩地论证了自我意识哲学的独立性和能动性。“原子的偏斜运动表现为自身的一种非物质的主体超越,一种精神本质”。[1]马克思说,德谟克里特只是认识到原子的物质存在(必然性定在),而伊壁鸠鲁才认清了原子的精神本质——偏斜。所以,与西方近代哲学的普遍看法不同,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高于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其中的重要理由就是伊壁鸠鲁为保证人的自由,给主体的选择留有余地,承认自由的自我原因,强调偶然的因素;而德谟克里特则强调具有原子撞击和运动的必然性是命运,是天意,是世界的创造者,人只是命运的客体。这样,马克思在试图对自我意识哲学的研究中,认识了黑格尔哲学之后自我意识哲学的新形态:人的自我意识成了人自身,成为人独立和自由要求的支撑点。这就直接否定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对自我意识的主宰地位,试图冲破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体系,使哲学获得了新生——在这里,哲学变成了以自我意识为内在规定和本质要求的新哲学。
  青年马克思确立了自我意识哲学的必然性地位,自我意识的人才是哲学的最新形式,是新哲学的合理形式。可以说,在博士论文时期,青年马克思全身心地投入自我意识哲学的怀抱,牢牢地奠定了自己人学理论的出发点。
  
  
  二、马克思人学理论发展的直接推动原则:黑格尔的人学辩证法
  
  布鲁诺•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成员的自我意识哲学就是把自我意识提升为实体,用自我意识来代替思维以外的一切实体,把实体看成是自我意识的表象,认为自我意识是世界、天空、历史的万能的创造者,世界是自我意识的生命的表现。这样青年黑格尔派成员就把人的自我意识变成了脱离人的、无限的自我意识,并把这种自我意识硬说成是惟一的、最高的存在和历史发展的动力,把历史看成是精神与存在对立、精神不断克服存在的局限性的历史。而马克思则与此完全不同,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一步步地离开自我意识哲学,走向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走向了自然,走向了感性的人。这就为克服以往传统人学的根本缺陷,创立新的人学理论指明了方向。
  为什么马克思人学理论逻辑思路和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会出现如此明显的分歧呢?这种外在观点的差异不能不促使我们思考他们在内在思维结构上的差异。
  第一,思维指向的差异。青年黑格尔派在否定了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之后,把自我意识和现实世界绝对对立起来,赋予自我意识以无限的创造能力,这样,他们的思维指向即是思维自身。马克思指出:“既然鲍威尔先生在一切领域中都贯彻自己跟实体的对立,贯彻他的自我意识的哲学或精神的哲学,那末在一切领域中他就只应该同他自己臆想的幻影打交道。”[2]这样,青年黑格尔派成员的思维指向实质上是退回到了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
  而马克思的思维指向则不同。马克思在否定绝对精神以后,批判地保留了黑格尔关于思维与存在统一的原理,认为理论批判要在现实世界中引出理性,理性存在于世界之中,事物本身的理性应当作为一种自身矛盾的东西来展开,并且在自身中求得自己的统一。这样,马克思就从深层理性思维层面打通了未来直接干预现实、考察和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学,并且进一步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逻辑通道。这种逻辑思路的实质,就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被自己称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黑格尔“否定性的人学辩证法思想”。可以说,青年马克思正是在黑格尔“否定性的人学辩证法思想”的推动下,扬弃了天上的自我意识的云雾,一步步走向了粗糙的物质世界,从异化史观向实践观点转化,最终导致青年马克思人学思想由抽象的人向现实人的观点转变。
  第二,思维方法的差异。青年黑格尔派成员把自我意识和现实世界对立起来,以应有反对现有,专门从事空谈,堕落成玩弄革命词句的空谈家,这实质是一种理想脱离现实、无法沟通的简单化的思维模式。而马克思则恰恰相反。马克思对经济学的研究和对黑格尔哲学的改造是完全一致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经济学的角度审视人的生成时,一下子就敏锐地抓住了黑格尔否定性的人学辩证法思想。这不是偶然的。他深刻地写道,黑格尔“否定性的辩证法”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3]163也就是说,黑格尔辩证法的功绩在于提供了一种理解人的“自我产生过程”的基本观点,把人看作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人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创造出现实的人本身。“辩证法之所以作出这一理论贡献,关键在于它‘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抓住‘劳动’的本质,把人理解为自己劳动实践活动的结果,这是辩证法赖以成立的最为重要的理论前提。”[4]在这里,马克思就通过“劳动”即“对象化活动”向前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摆脱了纯粹的自我意识哲学。
  因此,我们说,黑格尔的人学辩证法,准确地说,黑格尔“否定性的人学辩证法思想”,使青年马克思认识到克服意识和自然的对立必须以“劳动”为中介,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而通过对黑格尔的批判性改造,以感性实践活动取代了抽象的精神劳动,把现实的“人的存在”确立为辩证法的真实根基,从而实现了人学辩证法的现代变革,这就是马克思在辩证法史上所作出的最为根本的贡献。质言之,通过黑格尔“否定性的辩证法”这座桥梁,马克思扬弃了自我意识而达到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人本学的彼岸。
  
  三、青年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立足点:费尔巴哈的人学唯物论
  
  如上所述,青年马克思借助黑格尔“否定性的人学辩证法思想”作为自己的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引导自己批判性地扬弃了天上的自我意识的云雾,走向了尘世粗糙的物质世界,走向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费尔巴哈的学说,强调了现实的、有形体的人的概念在理论体系中的主体意义,这就启发人们把对人的命运和前途问题的探讨紧紧围绕现实的人本身来进行,而既不能求助于神秘的思辨,也不能求助于抽象的逻辑,或者求助于绝对理性的形而上学。这样,人的命运和前途问题,就直接地成为以活生生的人本身为探讨对象的问题。这可以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看出来。费尔巴哈通过对宗教的批判和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确立了其以自然的人为出发点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揭露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本质,使黑格尔思辨神学的本质暴露出来。费尔巴哈以人来取代黑格尔哲学中绝对理念、绝对精神的地位,这就使人从哲学的隐蔽处走向了前台,使人的地位在哲学中凸现出来。青年马克思给予费尔巴哈哲学以很高的评价和热烈的赞扬。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深情地写道:“整个实证的批判,从而德国人对国民经济学的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它打下真正的基础。”[3]46正是以此为依据,青年马克思才把新人学的立足点牢牢地建立在费尔巴哈人学唯物论原则的基础之上。
  费尔巴哈坚持以自然为基础的人,否则就是抽象的人。马克思转到唯物主义立场以后接受了这个观点,他把工人、资本家等等现实存在的人看作是抽象的人,而把理想的人看作是现实的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就是持这样的观点。不过,与费尔巴哈把人仅仅看作有意识的生物实体、仅仅从两性关系上理解人与人的关系不同,青年马克思深入考察了社会经济领域和历史领域,从而对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把劳动的产物当作人的对象化了的本质。由于在人对自然的关系上提出了以劳动为中介,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感性受动原则就得到了根本的改造和扩大,被赋予了主体的能动原则。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然制约性具体地表现为人的社会制约性,人是能动的社会存在物。这个新观点使青年马克思对于人的理解在内容上更加具体和现实,尽管在形式上暂时还没有摆脱费尔巴哈抽象人道主义的羁绊。要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当作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这个超出费尔巴哈而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观点的工作在《神圣家族》中开始了。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现实的人是从事实际活动并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个人,如具体的工人、农民、资本家等等。脱离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人是抽象的人。费尔巴哈以自然为基础的人是抽象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引进了劳动和社会,但从抽象一般的劳动和社会出发仍然会引出抽象一般的个人,只有对现实的劳动和社会作出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才能把握生活在其中的现实的人。《神圣家族》有时仍然把现实的人即丧失了自己的对象和自己的物质生活内容的工人叫做抽象的人,而把抽象的人即重新争得实物世界、实现自己本质的人叫做现实的人。这说明马克思科学的人学思想还没有最后确立。但是,马克思已经逐渐向这个出发点接近,日益摆脱抽象人的观点。这一转变的突出表现是:
  第一,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抽象人性论。青年马克思指出,所谓自由的人性不过是承认利己的市民个人以及构成这些个人的生活内容;所谓普遍人权不过是承认利己的市民以人权的形式宣布对自己自然基础即市民社会和市民社会中的人的确认。
  
  第二,马克思把目光转向了“居住在英国地下室的和法国库房阁楼里的经验的人”,并且认为正是他们才是使用实践力量创造活生生的历史的人。
  第三,马克思强调人的“实物本质”,用人对物质生活资料的社会需要来说明人的本质。马克思把人的生存资料的丧失看作是人本身的丧失,而消灭人对自己的“实物本质”的实际异化关系将使人重新占有实物世界,这就把现实的人与其社会生存条件直接联系起来。
  第四,马克思接近制定出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概念,开辟了用生产关系的总和说明人的本质的道路。在《神圣家族》中,历史唯物主义的某些基本原理已经先于整个理论体系而得到最初的阐明。这些都无疑地促成了青年马克思抛弃对抽象人的崇拜而转变到对现实人的分析。
  
  四、马克思人学的制高点:实践人学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实现了哲学逻辑的格式塔转变,一个全新的哲学逻辑在青年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发展中出现了,在这个哲学革命中,青年马克思才最终确立了其人学思想的制高点:实践人学。从当时的理论背景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这一点:马克思为了彻底地批判青年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唯心主义哲学,首先清理了自己的哲学信仰,特别是向自己曾深受其影响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作了告别。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马克思把批判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内容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章。这表明,马克思的“实践人学”是在彻底清算并走出旧唯物主义之后,以全新的姿态和面貌来超越自我意识哲学的。
  
  第一,实践人学是对传统人学思想的批判。传统人学思想,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缺点是明显的:不能把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因而不理解实践对于哲学、对于人类的根本意义。传统人学把人的现实自然仅仅理解为先在自然,而不能把它们理解为“人化自然”,它们推崇作为自然的自然,而不懂得历史的自然,即处于一定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圈内并打上人的烙印的自然。它们也不懂自然的历史,不懂由于人的参与而发生的自然界的变化。它们把自然与人的活动分离开来,一边是人,一边是自然,采取的是人与自然二元机械对立的原则。而包括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的内在唯心主义,同以往的唯物主义仅仅从客体把握自然不同,它们从主体角度把握自然,但它们以“自我意识”、“先验自我”、“绝对观念”名义确立的主体,是无人身的主体。从这种主体把握客体,只能给自然和历史罩上抽象而空泛的主体性外衣。
  
  第二,实践人学对传统人学思想的扬弃,其实质是扬弃片面的客体性原则和片面的主体性原则,而实现二者的统一。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5]54实践人学对人的存在的理解与把握,也就同对“对象、现实、感性”的把握一样,既不能像旧唯物主义哲学那样,仅仅诉诸一种纯客体的、直观方面的理解,也不能像旧唯心主义哲学那样,仅仅诉诸一种主体的或主观的理解,而必须诉诸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理解。当马克思将人的存在诉诸人的实践活动时,呈现在其视野中的人的存在就既不是一种纯客观的存在,也不是一种纯主观的存在,而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相统一或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存在。他不再像旧唯物主义哲学家们那样,将人视作纯粹的自然物,或将人视作是“感性的对象”(费尔巴哈)、“视作是机器”(拉美利特),也不再像旧唯心主义哲学家那样,沿着主体即是人的自我意识的思路,将人的存在视作是一种纯主观或纯思维的存在。深刻的原因在于,人的实践活动既不同于自然界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之类的运动,具有纯粹客观的性质,也不同于人的思维活动,具有纯粹主观的性质,人的劳动、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感性活动,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活动。“正因为人的劳动、实践是人作为人诞生的基础,是人作为人存在的方式,因此,人作为人存在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双重存在。”[6]45
  
  第三,马克思的实践人学将对人的理解诉诸一种实践的理解。这包括既对人的生成诉诸一种实践的理解,也对人的存在诉诸一种实践的理解。作为一种以实践方式存在的存在物,实践、劳动就是人存在的本质。人以什么样的方式实践着,劳动着,他们就是怎样的人。或者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在马克思实践人学的生成转换中,充分贯彻着一种辩证思维,即将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视作是一种辩证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反对脱离任何现实存在去先验地悬设一种人的普遍本质,另一方面也反对悬设一种没有任何本质性规定的抽象的人的存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里,人的本质不能存在于人的存在之外,而只能存在于人的现实存在之中。同样,人作为人存在不能没有自己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人的存在的前提与根据,没有任何本质规定性的存在是一种非存在。人的现实存在不过是人的本质的感性形式的现实表现。”[6]48
  
  第四,在马克思实践人学历史观的视野里,人性、人的本质是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的辩证统一,同时也是变与不变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前,资产阶级的人性理论,大部分从抽象的方面去理解人性与人的本质,片面强调人性与人的本质的不变性与永恒性,并将这种不变性与永恒性作为假设性逻辑前提,论证资产阶级私有制的合理性与永恒性。马克思的实践人学强调人是一种以实践方式存在的存在物,人性与人的本质都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而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变化与发展的,从而,受制于人的实践活动的人性与人的本质也必然具有发展变化的特征。
  
  第五,实践人学的本质特征是,不仅要对人所面对的现存世界作出哲学层面上的科学解释和理论批判,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指导人们对现存世界进行实践的批判,从而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57马克思实践人学取向是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活动出发,找到了人的实践性的物质基础,揭示了人类发展的实践动因与根本规律,从而证明:人类历史就是人类以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己超越人的依赖关系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并使自己获得个人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个性的过程。
  综上可见,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石,达到了对人的科学理解。马克思视野中的人,既不是唯心主义者所讲的纯粹思维、理性、自我意识的“化身”,也不是旧唯物主义者所讲的只有生物肉体的,而没有社会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自然人”,而是有形体、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同时更有意识的、社会的、能动的、现实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实践主体。青年马克思人学从根本上实现了对传统人学思想的变革,完成了对新人学思想制高点的占领,标志着一个新的哲学时代的到来。
  
  五、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方法论特征:主客体相统一的原则
  
  从主客体的交互作用和对立统一来考察和研究现实的人及人的实践活动、研究社会历史的方法论原则,贯穿于马克思人学思想生成的始终。运用这一方法,青年马克思阐明了人的存在与本质、人的创造性与历史规律、科学精神与以人为本及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第一,马克思人学历程先后经过自我意识哲学主体性原则的洗礼、费尔巴哈人学唯物论思想的浸润,然后以扬弃的形式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二者的统一,革命性完成了对新人学制高点的占领。从这一哲学发展的逻辑来看,实践人学的实践原则是客体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对立统一,在马克思实践人学的视野里,人是既作为主体又作为客体而存在的,是既包含着人的自觉能动性、又体现着客观规律性的,作为主体的人同作为客体的人的统一。所以,完整的人应该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人是一个客体化了的主体,也就是说,当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创造着社会历史的进程时,他们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他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这种客观规定性的范围内或前提下进行的,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因而,他们的活动才是有规律可循的。另一方面,人又是一个主体性的客体,他们处处以主体的姿态出现,按照自己的需要追求自己的目的,追求自由和幸福,因而,他们并不因为自己的任何追求都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放弃追求。
  
  第二,实践人学的形成是以扬弃的形式包含主体性原则和客体性原则,而不是如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所说的与旧哲学“断裂”之后所建立的一个无主体的过程。阿尔都塞反对把抽象的主体当作社会历史的基础,但是用另一种同样抽象的东西,即脱离了人、脱离了主体的不变的客体结构取而代之,结果,个人和主体在历史中消失了,剩下的只是一个没有主体的结构。在实践人学中,马克思既批判了把抽象的主体当作社会历史的基础,又批判了离开人的感性活动、离开实践去理解现实、事物和客体,他是从主客体相统一的角度,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人的内在本性、人的世界和人与世界的关系,把哲学的视野开放性引向未来。
  
  第三,马克思人学思想生成路径既向我们显示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更向我们昭示了一个哲学的永恒主题,这就是支配马克思不断超越自我的要求:主客体相统一的原则,即一方面针对着现实,解放世界使之合理化;另一方面针对着人的哲学现状本身,使之获得新生。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原则的必然要求。这样,首先,作为马克思人学思想制高点的实践人学,既不是片面地强调人的主体性原则,也不是片面地强调人的客体性原则,而是以扬弃的形式包含这二者。其次,人学思维的辩证原则,即把主体性和客体性在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研究和探讨社会历史的方法论原则,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永恒主题。这一主题是支配马克思不断超越自我的原则要求,同样也应该成为当代人学建构不断发展的原则要求。因此,实践人学中所蕴涵的主客体相统一的原则才是马克思人学思想仍然“在场”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36.
  [2]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80.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贺来.人本源性的生存方式与辩证法的真实根基——对马克思一段重要论述的解读[J].社会科学战线,2003(6):28.
  [5]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林剑.马克思人学四辩[J].学术月刊,2007(1).
  
  [责任编辑:陈可阔]
其他文献
[摘要]语用学派将意图和合作原则当作交际的中心因素;而认知学派尤其是认知实验证明合作和意图并非交际的核心,其研究结果支持自我中心观点。现代语用学理论的几个主要流派包括格莱斯、新格莱斯、关联理论等等,究其实质都是从听话者的角度或者“为听话者设计”视角来设计和考察言语交际过程的。从社会认知视角对话语理解过程进行考察,可提出另外一个概念——“摄入”。与传统的从听话者角度设计的体系“所说的/所隐含的”不同
期刊
[摘 要]在总结国內外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可初步构建中国石油企业投资非洲的环境评价模型,对非洲的19个产油国进行环境评价。然后从中非关系角度入手,并参考国际石油公司在非洲的竞争情况,选取三个新的指标,以完善模型。模型结果显示:安哥拉、苏丹等国投资环境较好,贝宁、喀麦隆等国投资环境较差,从而为中国石油企业投资非洲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石油企业;投资非洲;评价模型;主成
期刊
[摘 要]套期保值是企业规避市场价格风险、稳定现金流进而创造稳定收益的必要措施。以东方航空为例,分析其运用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策略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国际航空套期保值的策略和风险控制进行对比,结合政策环境,提出中国企业参与衍生品市场交易进行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套期保值;策略;风险控制;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0)
期刊
[摘 要]现代生产力足以工业文明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的一统天下,后现代生产力是以自然生产力的优先发展、充分发展、重点发展为核心,以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永续发展为目标的生产力,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生产力。生态文明作为破解生态危机的时代选择,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和革命,是人类在生产gL_k,的一场革命,与后现代生产力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是“两种生产”、“两种尺度”有机统一、协调发
期刊
[摘要]对自然递减率和综合递减率的科学预测是油田开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油田产量递减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和Verhulst模型曲线相类似,可以应用该模型预测自然递减率和综合递减率。根据某油田历史数据进行实例应用发现,灰色Verhulst模型对自然递减率和综合递减率的预测精度均达到98%以上,预测效果良好。通过比较三种灰色Verhulst模型的预测精度发现,不断引入新数据、摒弃不反映系统发展规律的老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把唯物辩证法实体化和实证化,使之成为脱离实际的公式。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将辩证法的载体理解为抽象的物质。其实,马克思辩证法的本体论基础是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回到马克思创立唯物辩证法时的原初的历史语境,我们发现,马克思辩证法的精神实质是关于人类自由和解放的规律的学说,是基于对人类本质活动——实践的内在矛盾的研究,探索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异化和扬弃异化的规律性,最终为批判和改
期刊
[摘 要]超级女声现象作为当前中国大众文化领域中出现的一个典型个案,是中国大众文化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然性的偶然事件,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通过对它的研究看到中国今后大众文化三大走向:由于平等意识、参与意识、自主意识、选举意识的增强,导致民主意识由弱到强;由于审美文化从崇高偶像化到日常生活化、从统一标准化到彰显个性化导致审美观由传统单一化到现代多元化;由于人生态度现实化、职业观念务实化、文教理
期刊
[摘要]二人转的本质特征是平民的狂欢性。这种艺术形式把现实和虚构融合为一体,宣泄着强烈的本能情感。演员与观众共同营造着狂欢的气氛,歌舞则是狂欢的主要表现形式。  [关键词]二人转;狂欢;平民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4-0087-(04)    巴赫金首先在《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提出了狂欢节理论,后来又在《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
期刊
[摘要]尚贤思想是汉初策论的重要内容。陆贾《新语》和贾谊《新书》通过总结前代特别是秦朝的历史经验教训,强调了尚贤思想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保障尚贤政策可行性的建议。汉初尚贤思想是历史借鉴和现实政治需要相结合的体现,对汉代政治影响深远。  [关键词]西汉;尚贤;《新语》;《新书》;史鉴  [中图分类号]K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4-0059-(04)
期刊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中国,不仅对中国本土企业起到示范作用,有助于本土企业创新能力提高,而且使中国本土企业有更多的机会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进行上下游的联系,有助于本土企业技术进步,产品附加值提高,能源效率提升。  [关键词]行业间技术溢出;行业内技术溢出;能源强度;能源使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0)0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