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comak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侗锦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在传承过程中受到传统观念与固有模式的束缚,在现代化社会中的发展并不突出,但侗锦艺术本身是具有较高独特性的传统文化,其传承现状与未来发展仍旧受到较多关注。本文以侗锦艺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并通过调研分析提出促进侗锦艺术发展传承的主要措施。“一坊双师”可以是一个工作坊内的非遗大师和教学名师合作,也可以是民间技术大师和专业教师合作。
  关键词:侗锦艺术;发展趋势;传统文化
  社会的进步促进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环境下,科学技术手段、网络信息化等已经获得了较高的发展,社会商品也在不断地丰富。多元化的文化发展也正不断影响着人们对于美的看法与感受,越来越多传统文化受到关注与保护,但不置可否的是,民族传统与生活习俗依旧是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与影响的,如何在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中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是重要的话题。
  1 侗锦艺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侗锦艺术属于民族艺术品,在传统手工业发展较好的阶段,其作为生活必需的手工艺产品不断得到升华与提高,这也形成了当前具有传统文化气息与民族艺术感的手工艺术品。但社会的变化较快,社会需求也有所不同,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中,传统的手工艺产品逐渐被现代日用工业品代替。这对于侗锦艺术品的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冲击,造成人们对于侗锦艺术产品的需求下降,逐渐呈现出一种衰落趋势。
  1.1 侗锦服饰穿着率减少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的审美也发生了变化,侗锦服饰代表的传统文化,其在结构、造型、图样与样式上都具备民族气息。但在当前审美理念中,时尚简洁、经济实用更加迎合当代人的审美。且侗锦服饰在制作上工序较为烦琐、耗时较长,这都直接导致了侗锦服饰的穿着率减少,仅在民俗活动中较为常见,长此以往,侗锦服饰的穿着率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这对于侗锦艺术的发扬与传承也不利。经过调查,侗锦服饰在侗族中的穿着率低于32%,并且大部分集中于老人与小孩身上,当地原住民也很少将侗锦服饰作为日常服饰穿戴。
  1.2 技艺传承面临危机
  侗族在少数民族中分布范围较小,且大多数地区生产条件不高,在面临生活压力的情况下,愿意留在当地进行工艺制造的人越来越少,且侗锦编织的工艺较为复杂,初学者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掌握技术,这对于侗锦艺术的传承是不利的,就当前技艺传承的情况而言,其未来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经过调查,当前侗锦手工艺制作者大多是当地原住民,平均年龄在四十岁左右,不少地方出现的技艺传承的断层情况,许多传统实物原件不断流失,纹样也逐渐消亡,造成工艺价值的损失。
  1.3 文化传播率不高
  侗锦艺术在当前的发展中仅在侗族有较高的流传率,其传播率较低引起的文化断层造成了侗锦艺术受到的关注较少。就当前传播情况而言,仅在一些景区存在具有艺术特性的旅游产品能够起到文化传播作用。这在发展迅速的社会环境与旅游产业中是难以得到有效宣传作用的,也会造成侗锦文化的传播率受限,不利于文化的弘扬与推广。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当前侗锦文化在网络上的信息并不多,许多详细的信息也难以得到了解,信息来源与内容都较为狭窄,且就侗锦文化的传播方式而言也较为单一,很少以文化交流形式或文化艺术品、文创产品等出现。
  2 促进侗锦艺术传承的主要措施
  就上述调查内容可以得知,当前在侗锦艺术的传承、传播与实用性上都有一定的不足,这造成了侗锦艺术难以得到较好的发展,艺术的传承也更为困难。以调查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下列措施,用以促进侗锦艺术的传承。
  2.1 加强网络推广
  网络信息技术给予了文化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不仅有传播速度快、有效性高的特点,还能够很好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衔接,提高文化的社会适应性。因此在侗锦艺术的传播上,需要更加重视网络环境的推广作用,提高其文化传播率。
  2.2 文化创意产品的形成
  侗锦艺术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品,其不应仅仅局限于当地文化的发展,在传承与发展中应该更加重视社会属性,结合现代艺术与人们的消费需求进行不断的创新。以文化创意产品作為新的形式进行的艺术宣传与推广是适应于现代社会环境的,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可与喜爱,有利于侗锦文化的传承。
  2.3 专业化人才与技术的培养
  侗锦服饰、工艺品等都是独有的民间艺术,其所具备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属性应该受到社会、国家的重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艺术具有一定的高度,政府可积极宣传侗锦艺术,加强企业对于侗锦艺术的关注,形成企业合作机制,在侗锦文化传承上提供更多的基础条件,以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传统技术的升华为目的进行文化的传承,提高文化传承有效性。
  3 结语
  侗锦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着的是对传统生活的感受与对当地文化的热爱,尽管社会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就传统文化的传承而言,仍旧需要不断提高重视,在保留原有文化属性的情况下,促进传统文化适应社会属性。就当前侗锦艺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而言,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其若是不创新、不适应,很难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此在侗锦艺术的未来发展环境中,需要加强对于现代化生活的重视,不断提高其文化适应性,促进侗锦艺术的传承与弘扬。
其他文献
摘 要:关中地区自秦汉开始便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催生了灿烂的关中文化。关中民居是关中文化的代表之一。本文对关中文化中民居文化中的木雕刻技艺进行探讨,并以旬邑唐家大院现存的雕刻纹样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探讨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关键词:关中民居;雕刻纹样;旬邑唐家大院  1 关中地区民居及唐家大院简介  1.1 关中民居概况  关中民居是关中地区特有的一种建筑,其布局、装饰、纹样等独具特色
期刊
摘 要:本文是基于笔者在对绿色设计有了浅显的了解后提出的观点和总结。绿色生活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设计应符合世界的变化。绿色设计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呈现一种螺旋上升趋势。它代表的不仅是设计本身,甚至上升为一种文化形式。真正的绿色设计在持续发展,永远不会过时。绿色设计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断改变和造福人们的生活,并影响世界。  关键词:绿色设计;人与环境;责任  1 绿色设计的概念  绿色设计旨在
期刊
摘 要:本校数字媒体与应用专业基于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研究课题,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正在探寻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建设和数字媒体时代教育信息化趋势相融合的道路。目前在建设四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在线课程资源,三维软件基础即其中一门。本文尝试通过对非线性编辑技术在线课程资源的课程定位、课程结构设计等的探索,对学习者体验研究进行初步探索,找到基于现代学徒制建设的在线课程资源建设新思路。  关键词:三维软件基础
期刊
摘 要:现代艺术作为公共艺术在城区空间中的应用,是随着我国城区改造的快速发展而逐渐被公众所关注、了解和认同的。本文以广东温泉宾馆为例,将现代艺术的公共性与人文内涵作为协调空间关系与人群需求的媒介,重点研究如何更好地应用公共艺术来改善建筑空间环境、辅助建筑空间的使用功能,以满足使用人群的审美和使用需求、提升公共空间的文化品质和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在对广东温泉宾馆空间形态、地域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实地
期刊
摘 要:杨家埠年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以其吉祥的寓意和传统视觉符号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但是,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杨家埠年画的美学观念已经不再符合现代美学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了现代审美意识下杨家埠年画的创作和发展策略,旨在使杨家埠年画跟上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杨家埠年画;现代审美;创作理念  作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杨家埠年画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它们蕴含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反映了
期刊
摘 要:环境是新闻传媒的重要议题,环境传播正在重塑人们感知自然的方式,凸显为自然发声的意义。以美国罗伯特·考克斯(Robert Cox)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将环境传播纳入社会生态建构的视阈中,并从跨学科的视角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环境传播的理论体系、环境社会的符号建构做了细致的梳理,展示了环境与传播、环境传播与生态建构紧密结合的现实迫切性及理论可行性。  关键词:环境;传播;生态建构  环境关乎人类的生
期刊
摘 要:三制融合就是把导师制、学徒制与工作室制融为一体,通过信息化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打造校企共建适合当下学情和行业特点课程资源内容,形成三制融合的校企合作课程运行模式,从而创新校企合作信息化课程的评价及考核方式,培养出适合企业的“精品”学生,让学生能在技能领域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三制融合;信息化课程  国务院在2019年初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鲜明提出,职业教育将由参照普通教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当代文艺发展要把人民作为创作导向,这一观点是顺应我国的发展潮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画坛巨匠刘文西一直在践行党的文艺思想路线,一直扎根基层,将自己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为人民而创作。他以人民为创作中心的创作理念与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完美契合,将我国的人物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刘文西;人民;人物画;文艺思想  1 “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思想
期刊
摘 要:受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影响,古村落的文化景观与地域文化正面临着不容忽视的冲击。本文通过对广州塱头古村的现状调查研究,分析塱头古村现存的问题,探讨一条保护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研究塱头古村文化景观的保护原则及设计策略。  关键词:文化景观;保护与设计;塱头古村  古村落的建设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热点之一。古村落景观建设是实现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媒介之一,一个记载着历史发展和文脉的村落不仅能刺激
期刊
摘 要:一个供人欣赏的园林不仅仅依靠于巧夺天工的设计,更在于施工时的精心考量。本文主要以扬州瘦西湖和个园、镇江西津渡以及南京瞻园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园林工程中涉及的假山、水景、建筑、铺装、排水设施等元素的施工特色,此外对江南园林整体的规划布局也有所闡述。  关键词:园林;园林工程;江南园林  江南园林以诗情画意、小巧精致著称,其不仅体现在造景手法上,从施工细节上也有所体现。本文主要以扬州瘦西湖和个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