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初探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ltuk70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根本所在,曾有教育家做过这样的比喻: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中的一块石子,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心灵的浪花。而提问课堂提问作为课堂交流的重要形式,在常规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足够重视,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特别是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是巩固课程改革成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1.深鉆教材是有效提问的前提
  教师要深度研习教材,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学目标才能明确,教学重难点才能清晰,提问才能更具有针对性,我们才能分得清那些问题属于基础性问题,需要面向基础薄弱的学生,哪些问题属于变式问题、拓展性问题,需要深入探究、剖析。
  2.备实学生是有效提问的基础
  实现有效教学不仅要读懂教材,还必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水平,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学习内容的差距,了解学生更喜欢何种类型的学习方式,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才能使提出的问题难易适度,实现有效提问。
  3.合理的问题的设计是有效提问的核心
  美国教育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进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可见提问的重要性,但如果一味地盲目提问,只会适得其反,浪费时间,所以我认为课堂提问目标要明确,要有数学性。有一次外出听课,老师指着白板上呈现的情境图,提出问题,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看到了小白兔,有的学生说看到了大森林,还有的学生说看到了天上飞的小鸟,回答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偏离主题,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却都不是教师想要的答案,所以,课堂提问目标要明确,要有数学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大缺少层次,偏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很难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过易,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笼统和抽象,让学生让学生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这样的问题都不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临界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如我在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某种商品4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20%,5月又比4月涨了20%,5月比3月涨了还是降了,变化幅度是多少?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从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有哪些困惑?既然有些同学认为3月的价格不知道,无法求出最后是涨了还是降了,那么我们怎么来处理这个问题呢? 什么是变化幅度?……这样把问题进行了分解,所设置的问题更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得问题一步步得以化解,所以设计的问题既不能难度太大又缺少层次,也不能是简单的堆砌,教师提问的内容,如果过于浅显,则学生无需动脑;如果过于深奥,则学生无从动脑,关键要把握好问题设计的“度”。
  4.适当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是有效提问的保障
  实现课堂有效提问的必要保障是给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做出判断。在听课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问题之后,马上让学生作出回答,这其实是候答时间的问题,候答时间这一概念,最初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提出的,他认为,教师提出问题后等候时间不宜过短,如果时间过短,学生来不及思考就要作出回答,这样不仅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提升,还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这样的提问往往是无效或者低效的;但等候时间也不宜太长,如果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已经完成对问题的思考,老师还不让学生回答,学生就会转移注意力,浪费宝贵的时间。
  在教师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有思维深度的问题时,要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思考时间,在学生经过独立积极思考或和同伴合作研讨后作出回答,作出回答后,教师不要急于评价或提出下一个问题,可留出等待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回答进行完善或补充,或者在学生作答后,追加问题,适当延长等候时间,引起学生的思考,把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这位同学的回答,这样会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总之,候答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不能搞一刀切,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适当控制等候时间,学生适当思考后再提问,这样,学生的回答才会更积极,回答面会更广,回答的准确性会更高,使课堂提问更有效。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性、策略性很深的学问,教师在教学中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只有通过我们共同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地实践探索,认真钻研提问的艺术,有效运用提问的策略,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其他文献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本课结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我校学生身体条件,在深入学习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深挖教材及思想品德教育内涵,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再处理,把技能学习、思想品德教育、情感交流、个性发展、成功喜悦、美的享受融为一体。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背景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水平三五年级教材。支撑跳跃是小学生喜欢的体操项目。它能促进身体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我国针对幼儿园教育颁布的教学指导文件,幼儿园领导及其老师要深入研究该指南,重视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创设。幼儿园主要为幼儿提供启蒙教育,这个阶段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但是从目前幼儿园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创设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相关教育要求,就幼儿园语言环境的科学创设策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建科学的语言环境,
期刊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知识目标  ①学生能说出从众消费心理、求异消费心理、攀比消费心理及求实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知道如何正确评价四种消费心理;  ②能阐明做理智的消费者应坚持的原则。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分析和评价不同的消费心理,提高学生比较、鉴别及理论总结能力;  ②通过结合自身实际,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名称。  (3)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上展示图片、播放教学课件、学生观察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及练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利用情景教学,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兴趣。  (
期刊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发现作文教学中最大问题则是多数学生感到厌烦,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兴趣,缺乏自信。著名教育家美纽斯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可见,作文教学中着力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有饥饿感”“有食欲”,就会拨动学生乐于写作的心弦,促
期刊
教材简析:  唐诗《春晓》是长春版一年级下册第十板块的一篇课文,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晨即兴之作。诗的字里行间流荡着春晨的浓浓气息,流露着作者喜春、爱春、念春、惜春的春恋之情。  教学设想:  根据低年段识字、写字是重中之重的特点以及《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要引导儿童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如下:与学生共同观察总结形声字识记、写字
期刊
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名人都在强调着读书的重要意义。尤其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必修课。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积淀学生人文底蕴,逐步养成良好的
期刊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多向交往,除了师生讨论外,允许学生互相学习,能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也能更好地沟通各类信息;也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同时教学由师生的双向交流变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形成网状立体的交流,使教学成为1+1+1>3。这样的学习能加强教学个别化,“困难户”在课堂才不会再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效率才能全面提高。下面就是我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几点做法。  一、情感转化  学
期刊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南朝时期的山水小品文,以书信形式描绘了富春江山水的美。作者以隽永洗练,文辞兼美的语言和清新明快的文风创作此文,全文篇幅不长,但字里行间作者遣词用句之功底,是当时不可多得的经典写景抒怀之作。所以,在教授此文时要教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掌握写景散文的写作技巧,激发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积累文言词汇,以便能运用到写作当中。教学中还要贯彻新课标阅读教学精
期刊
发现和探索是儿童在精神世界中的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依托情境,使学生在情境发生发展过程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至关重要。本节课我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的《图形的旋转》第一课教学为例进行回眸。  一、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归纳概念  由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