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春期是学校和家长不可回避的话题。如何让孩子平稳的度过青春期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
【关键词】青春期;早恋;性;沟通
青春期,一个敏感而又让很多老师和家长头疼的话题。作为学校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德育负责人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青春期的孩子真的很难教育吗?青春期是逆反的代名词吗?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大家有所启发。
一、什么是青春期
“青春期”一词源自拉丁语“puberfas”,是“具有生殖能力”的意思,它是针对个体生殖器官功能逐渐成熟和第二性特征的出现而言的。一个成长中的个体进入青春期后,就意味着性别角色定位逐渐明显,并开始关注异性。实际上,青春期就是一个人获得了繁殖力的开始,什么是繁殖力?繁殖力就是性。所以我们不要简单地把性看作是一个坏东西。性对于我们很重要,它是确保你我这个物种能够延续的一个重要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谈青春期,是离不开性这个话题的。
很多东西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应该了解的。好奇的心理会迫使他们去探知些什么,我们只需要去引导,去理解,而不是打压。随着生理的变化,青少年在心理上也在相应地发生一些改变。所以,所谓“青春期”,实际上是一个由于年龄变化造成的相应的身心转变过程。其含义在于,经历过青春期以后,我们每一个人就开始正式进入了成人状态。
从18岁开始,一个人就可以被看作是成人了。从儿童到成人之间的转折,我们把它叫作青春期。那么,青春期在人一生当中的重要价值在哪儿呢?简单地说,就是年轻人在青春期过程中获得了很多成人所必需的品质,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品质就是性。虽然性在生物学上表示繁殖力,但从社会学角度看,性就是一种寻求异性配偶的需求。所以男孩女孩们到了这个年龄,就开始躁动了。性是导致物种进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如何理解青春期困扰
青春期一般是指从小学中后期到中学这一段。当你的孩子在进入这个年龄段的时候,他们面对的最大烦恼会是什么呢?你可能跟他聊过这个话题,但孩子也许会羞于表达,会躲避这个话题。他更倾向于到网络大数据资源那里去问。此时,最好且合理的途径,就是学校系统地向孩子作出一些正面的教育。因为这个问题迟早他是要面对的,只是我们传统习惯上比较含蓄,但是,过度的含蓄对孩子成长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个年龄上的孩子的一个基本诉求,给他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什么是青春期?它其实就是一个开始寻求异性吸引的阶段。它在生物学上的合理性就是通过这种吸引,导致后代的延续。这是维系物种必需的力量。一般情况下,青春期涵盖10到19岁年龄段,这是个体在儿童向成人转变过程中经历的一段转折时期。这就涉及现在很多家长关心的一个问题:早恋。大多数人心目中觉得的“早恋”,通常可能只是希望表达两方面意思:首先,一些家长觉得过早的恋爱会妨碍学业。其次,至于何时算“早”,雖然很难说明白,但反正是在“不该恋爱的时候恋爱了”就可以算作早恋。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自然求偶现象,不是一个人可以控制的机器行为,谁也没法去设计一个人可以什么时候恋爱。
其实,我们可以体会大部分家长的心态,他们主要担心的是孩子的自我驾驭能力还不足以成熟地去应对他的这个恋爱行为,这个时候他可能就不太适合去恋爱。虽然我深表了解,但是我还是不太赞同过于严格的限制,应该给年轻人自己成长的空间。个体到了这个年龄,其实就自动开始萌发这两个冲动:向往异性和追逐成就。一个初中的孩子如果喜欢某一个异性很正常,家长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能轻易地扣上“早恋”的帽子。老师家长要能够合理的引导,一味的堵截,只能更加引起孩子的好奇。所以,一个孩子想学习好其实也很正常的,这个东西不是外在的,我们应该让他感觉到,就像他对异性的追逐一样,是内在的自动需要。
三、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怎么办
每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都有着自己的性格,而有的父母会对孩子放任自流,有的管的比较严厉,这样两种极端的做法都不可取。 温和的对待孩子比冷酷严厉更能收到成效。这要求你在鼓励孩子时,要真诚不要虚情假意。还要学会宽容,说实话,父母经常要求孩子体谅父母,宽容父母,却不知道自己也不太宽容孩子,宽容别人。你是孩子的榜样,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己,不仅要对孩子宽容,更要对别人宽容,如果仅仅是对孩子宽容,而对别人是另一种做法,你的孩子也许不会对你宽容。
父母应该学会理解孩子。正如孩子理解你的过程,在你对孩子发表任何看法之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下,他为什么会这么做,他这么做后会有什么感受,他期望别人怎么看他,他想从所做的事情中获得什么。
尽量多抽出些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更重要的是多关注孩子的内心,尝试着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尝试着做孩子的朋友。只有走进孩子的心理, 他才能够和你讲实话,真诚的交流。老师和家长更要善于做一个倾听者,哪怕孩子的言论偏激甚至错误,我们要耐心的听完。
青春期不可怕,那是孩子成长的标志,我们要为孩子的成长而高兴。家长、学校只要我们能够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就能够帮助孩子顺利的度过青春期。
【参考文献】
[1]《名师公益大讲堂》.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年
【关键词】青春期;早恋;性;沟通
青春期,一个敏感而又让很多老师和家长头疼的话题。作为学校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德育负责人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青春期的孩子真的很难教育吗?青春期是逆反的代名词吗?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大家有所启发。
一、什么是青春期
“青春期”一词源自拉丁语“puberfas”,是“具有生殖能力”的意思,它是针对个体生殖器官功能逐渐成熟和第二性特征的出现而言的。一个成长中的个体进入青春期后,就意味着性别角色定位逐渐明显,并开始关注异性。实际上,青春期就是一个人获得了繁殖力的开始,什么是繁殖力?繁殖力就是性。所以我们不要简单地把性看作是一个坏东西。性对于我们很重要,它是确保你我这个物种能够延续的一个重要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谈青春期,是离不开性这个话题的。
很多东西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应该了解的。好奇的心理会迫使他们去探知些什么,我们只需要去引导,去理解,而不是打压。随着生理的变化,青少年在心理上也在相应地发生一些改变。所以,所谓“青春期”,实际上是一个由于年龄变化造成的相应的身心转变过程。其含义在于,经历过青春期以后,我们每一个人就开始正式进入了成人状态。
从18岁开始,一个人就可以被看作是成人了。从儿童到成人之间的转折,我们把它叫作青春期。那么,青春期在人一生当中的重要价值在哪儿呢?简单地说,就是年轻人在青春期过程中获得了很多成人所必需的品质,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品质就是性。虽然性在生物学上表示繁殖力,但从社会学角度看,性就是一种寻求异性配偶的需求。所以男孩女孩们到了这个年龄,就开始躁动了。性是导致物种进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如何理解青春期困扰
青春期一般是指从小学中后期到中学这一段。当你的孩子在进入这个年龄段的时候,他们面对的最大烦恼会是什么呢?你可能跟他聊过这个话题,但孩子也许会羞于表达,会躲避这个话题。他更倾向于到网络大数据资源那里去问。此时,最好且合理的途径,就是学校系统地向孩子作出一些正面的教育。因为这个问题迟早他是要面对的,只是我们传统习惯上比较含蓄,但是,过度的含蓄对孩子成长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个年龄上的孩子的一个基本诉求,给他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什么是青春期?它其实就是一个开始寻求异性吸引的阶段。它在生物学上的合理性就是通过这种吸引,导致后代的延续。这是维系物种必需的力量。一般情况下,青春期涵盖10到19岁年龄段,这是个体在儿童向成人转变过程中经历的一段转折时期。这就涉及现在很多家长关心的一个问题:早恋。大多数人心目中觉得的“早恋”,通常可能只是希望表达两方面意思:首先,一些家长觉得过早的恋爱会妨碍学业。其次,至于何时算“早”,雖然很难说明白,但反正是在“不该恋爱的时候恋爱了”就可以算作早恋。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自然求偶现象,不是一个人可以控制的机器行为,谁也没法去设计一个人可以什么时候恋爱。
其实,我们可以体会大部分家长的心态,他们主要担心的是孩子的自我驾驭能力还不足以成熟地去应对他的这个恋爱行为,这个时候他可能就不太适合去恋爱。虽然我深表了解,但是我还是不太赞同过于严格的限制,应该给年轻人自己成长的空间。个体到了这个年龄,其实就自动开始萌发这两个冲动:向往异性和追逐成就。一个初中的孩子如果喜欢某一个异性很正常,家长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能轻易地扣上“早恋”的帽子。老师家长要能够合理的引导,一味的堵截,只能更加引起孩子的好奇。所以,一个孩子想学习好其实也很正常的,这个东西不是外在的,我们应该让他感觉到,就像他对异性的追逐一样,是内在的自动需要。
三、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怎么办
每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都有着自己的性格,而有的父母会对孩子放任自流,有的管的比较严厉,这样两种极端的做法都不可取。 温和的对待孩子比冷酷严厉更能收到成效。这要求你在鼓励孩子时,要真诚不要虚情假意。还要学会宽容,说实话,父母经常要求孩子体谅父母,宽容父母,却不知道自己也不太宽容孩子,宽容别人。你是孩子的榜样,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己,不仅要对孩子宽容,更要对别人宽容,如果仅仅是对孩子宽容,而对别人是另一种做法,你的孩子也许不会对你宽容。
父母应该学会理解孩子。正如孩子理解你的过程,在你对孩子发表任何看法之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下,他为什么会这么做,他这么做后会有什么感受,他期望别人怎么看他,他想从所做的事情中获得什么。
尽量多抽出些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更重要的是多关注孩子的内心,尝试着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尝试着做孩子的朋友。只有走进孩子的心理, 他才能够和你讲实话,真诚的交流。老师和家长更要善于做一个倾听者,哪怕孩子的言论偏激甚至错误,我们要耐心的听完。
青春期不可怕,那是孩子成长的标志,我们要为孩子的成长而高兴。家长、学校只要我们能够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就能够帮助孩子顺利的度过青春期。
【参考文献】
[1]《名师公益大讲堂》.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