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山河,笔底春秋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ai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平记》是我近年读到的最好的长诗之一。可以感受到,诗人何晓坤是豁出去、动了真格的,他下决心要动用自己全部的储备来为生长于兹的土地树一块碑、立一个传。这是他深爱的土地,也是他唯一的土地,他的确做到了为之树碑立传。《罗平记》之于罗平尤其重要,它是一次终结,也是一次开始,是时间长河中具有节点性意义的一件大事:时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歌者,罗平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诗人,拥有了与其沧海桑田、生生死死、多灾多难的历史相称的诗性言说。“罗平”与《罗平记》具有一种互相成全的关系,罗平以其厚重、丰富、可歌可泣的历史与现实滋育了《羅平记》,予其以血脉和精魂;而《罗平记》则在诗学的层面上对罗平进行了总体性的、深度的提炼与总结,体现着文化、文明的薪火相传,并将把“罗平”推向外界,使之成为一个重要、独特的文化符号和地标。当然,这一切的基础,是作品的人文内涵和艺术品质。《罗平记》首先是何晓坤一个人的,是他个人的心灵史、精神史和忏悔录。他首先写出了他自己,写出了一个人的血与泪、喜与悲、信任与怀疑、奋斗与放弃……而后,才写出了一代人、一代代人的罗平,才具有了代这一片土地发声、为罗平树碑立传的能力与可能。也因此,《罗平记》避免了“大”与“空”,避免了成为理念的“传声筒”,而具有意味无穷、耐人寻味的盎然诗意。
  一
  何晓坤写罗平,由古到今,由外而内,方方面面,无所不包。他的胸中包含了罗平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他的目光则穿越了千秋万代、沧海桑田,的确做到了“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这注定是一件苦差事,是力气活,它要求写作者动用巨量的生命积累、知识储备、情感经验、精神意志……因为面对如此庞大的书写对象,怎样的投入都是不嫌多的,它需要写作者有一种相匹配的精神结构和主体力量,否则,写出来的东西要么力不能敌、瞎子摸象,要么空洞浮泛、淡乎寡味。恰恰,何晓坤是一个有着大体量、大心脏,内心强悍而又无比温柔的人,他对所生存的土地有着强烈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他与罗平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内在的同构、对应关系。
  回到过去、回到原点,才能够定义自我,明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并进而回答“我要到哪里去”。然而,回视过往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回到前尘的钥匙/一直握在我们手中/只是我们,从来没有/转动的勇气”。理论上讲,面对过去是一件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在现实中之所以变得如此困难重重,无疑是由于人类的某种迷失、羞愧、逃避。而诗人,自然需要面对这一切、迎难而上。“往回走!一直走!/走到时间的原点,我们就到了/石头的深处。”“石头”是时间的见证、历史的化身,它看起来坚硬冷漠,却包含了水与火,是经水火熔铸而成,“它们共同完成了/时间的档案。所有的剧情/都可以忽略。所有的揣度和礼赞/都形同虚设。在熔为石头的/铁证面前,只有时间/如石头般清白,如石头般/沉默!”在永恒的时间面前,一切的价值都有了重估的必要,一切都呈显出了另外一种面貌。“城西的白腊山,二亿三千万岁了。/很难考证,这么久远的时光/它有没有,长高了一点。/而风,从那时开始吹起/至今从未停歇。”在如此长的时间刻度前,人类微渺,人生短暂,地老天荒自然而然便具有了某种神性。神性一定意义上也是人确证自我、对抗时间的方式,“罗平人”“坚信”:
  每一座山头,都是一座庙宇。
  每一片原野,都可以回荡
  木鱼的声音。每一声钟鸣
  都应该成为绝唱!而我们不用抵达
  因为无从抵达。我们要抵达的
  只是我们的内心。
  这其中呈现了一种非常特别的景象:自然即神、神即自然,没有遥不可及的远方和彼岸,人的内心即是远方和彼岸……“神”不是唯一的、绝对的存在,它更多的是一种尺度,是内心的敬畏与规约,神性更多不是外在的,而“只是我们的内心”,或者说,是我们的“心”。何晓坤的《罗平记》,也正是面对“内心”的写作。对于急匆匆赶路,气喘吁吁,很大程度上已经把灵魂走丢、把心走丢的现代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尴尬、奢侈却又至关重要的问题。“人间花团锦簇/尘事苍茫如幕/搬一座山在心中/就可以安然入眠”,这样的“一座山”是给人依靠、让人安全的一种力量,是人的来处、缘由、基础,有它,心便可踏实,人便可安定。
  历史的行进从来不只是风和日丽、花好月圆,而更多的是血雨腥风、断壁残垣。《罗平记》写到了历史中的枭雄、魔头,也写到了令人仰望的往圣先贤,他们构成了历史和文明演进中的关键因素,或遗臭,或流芳,为时间和后人所记取。比如明代的者继荣,他弑父奸母、聚众谋反,“成为迤东时空深处/最丑陋的疤痕”,“魔鬼让时间停在了苦难的原点/他让万历十三年的花朵,尚未绽放/便成为迤东大地上,无处藏身的/孤魂。恐惧和仇恨,眼泪和血/凝成天空的背景,凝成钉子/穿透山河的心。”而后者如黄礼门,“这个信仰与良知的囚徒/因此想到了文字和水,宽阔与柔软/想到温度,涛声,以及涛声背后/渐渐清晰的面孔。”他建文庙、兴礼教,为官清廉,品行高洁,成为精神、信仰、光明的使者,“他坚信灵魂的碎片,足以抵御/从旧州到磨盘山麓的利刃。坚信/阳光下行走的影子,将一路绽放蓓蕾!”由此而“成为一座城市的奠基者,成为一块土地的/喊魂人!”这样“信仰与良知的囚徒”代表了文化、文明的存在,而一代代如此的“囚徒”则构成了薪尽火传的链条,这是形成“迤东文脉”的基础,是“文化罗平”的重要品格和内在秘密。
  神性、尊重与敬畏是这一文脉的重要维度,它构成的是天、地、人、神的和谐共处。“这条蜿蜒而来的山脊,一直与神为伴/从晓寺到香山寺,从玉皇阁到文庙/纷至沓来的山头,众神有序而居/所有人都说,这是迤东的文脉”,神是一种映照、镜鉴,他是构成文明、文脉的基础。诗中写:“黄礼门也认同这个观点。他还认为/天地间应该有一面镜子,于是他掘了/太液湖。在迤东大地上/这面镜子,已经整整挂了430年”——
  那天在白腊山顶,我看见鱼儿   飞翔在云朵之上,看见所有的高处
  原来都在低处。那天在太液湖畔
  我看见鸟儿,遨游在澄波之下
  看见所有的低处,原来都是高处
  这并不是对于神的消解,而恰恰是对于神的发扬。一方面,神是在的,是有的,他在高处,也在低处,而高处便是低处,低处便是高处,他无处不在;另一方面,神并不是对于人的否定,而是对于人的完善与提升,他是为人的、有人间性的,人的身上、万事万物身上皆可具有神性。“所有的高处,原来都在低处”“所有的低处,原来都在高处”,这里面包含了多么简单而又复杂、浅显而又深刻的认知与发现!再如关于水的书写。如果说诗中关于山峰、石头的书写代表了大自然之坚硬、不变的一面,那么水则代表了其柔软、变化的一面;但是,这种柔软同样有着坚硬与强韧的力量,一定意義上甚至要更为坚硬与强韧。古语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罗平记》中写:“它们的流淌/隐蔽而安静。它们全都从高处/出发,在低处抵达/它们把所有显目的位置/都让了出来。在岩缝里,泥土中/树根之下或草丛深处,完成涅槃/之后开始用身体唱诵梵音/用身体演绎经文。在迤东大地的/每个角落,发自肺腑地珍惜/每一次遇见,并让每一次遇见/从此不再分离。”这主要是写其“小”,但由小而大、由少而多,它最终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成为一种抚慰性力量和与天空相对位的存在:“它们因此成为山泉/成为溪流,成为我们心中的/江河与湖泊。它们还会向/更低的地方流去,最终成为/海洋,成为巨大的存在/这让每一滴水,都有了意义/像多依河与九龙河,用身躯/盖住罗平所有的伤口/也像遥远的块择河,每一朵浪花/都遥望着天空”。水、河流由此成为生命与文明的源头,同时也具有了一定的神性特征。当一个地方的山与水、天与地均具有了神性,生活于其间的人自然也会变得庄严、肃穆起来,而不再仅仅是无智慧、无灵性、生死由之、混沌无明的生物。
  二
  《罗平记》处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精神性的“信”。在变动不居的岁月长流中,什么是可以信赖、值得信赖的。“信”与信仰庶几同义,却又不是狭义的、宗教意义上的信仰所能够涵盖的。“信”关乎每个人,关乎灵魂、内心,有这种“信”,方可找到自己、确认自己。没错,《罗平记》正是何晓坤在寻找自己,寻找“回去”的道路,并与往圣先贤进行的一场精神对话。正如他在诗中所说:“先贤啊!赐我一盏灯!/让我毫无恐惧地/回去!”这是他向自己精神的策源地、大本营所发出的吁请,更是自我的激励与壮行。“回去”,回到哪里?说简单也简单,便是回到内心、回到起点、回到自己。“只有来到太液湖/只有看到镜中人/我们才敢确认/自己,没有丢失”,在镜子、在他者、在客体对应物的映照之下,才能够重新发现自我。现代语境下,更多的人是被遮蔽、被遗弃了,找不到自己,甚至也不需要自己了。故而,这种重新发现,很大意义上是失而复得,是意义重大的。诗中关于从文庙到医院的书写颇具象征意味,这种变迁或许不无合理性,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也是不得不如此的、不可逆的,但是问题却依然存在,甚或更为凸显:“重要的是/除了安身之外,我们还得找个地方/安心!和安魂!”这一问题既有现实意义和紧迫性,也是一个关乎“人”、关乎人类的“元命题”。
  如何安心、安魂?“从块择河峡谷出来的人/都会在时间之外,回到河谷之中/从块择河峡谷出来的人,很多的伤痛/都已忘记。忘不了的,是浙溪书院/中天斗阁、清真寺、天主教堂/以及危崖孤石之上的观音寺/这个地方,只属于时间和信仰/属于祷告和忏悔,以及灯火通明的经堂/经堂里出来的人,都会说/那些死了的人,一些在天上/一些归于尘土,还有一些/下落不明”。在“时间和信仰”面前,有着各色人等,有着不同抉择,最后的去处自然也各有分别。他写人“应该”做的事:“应该努力靠近石头,靠近水/靠近心中那颗,摇摇欲坠的泪滴/应该在黑暗中,采撷光亮/在伤口结痂的地方,种植花朵”,其中的意象多是有所指、有象征意义的,黑暗与光亮、伤口结痂与种植花朵具有直接、感人的力量。“熙熙攘攘的灵魂,来路都不清楚/去处,却惊人的一致/熙熙攘攘的灵魂,仍燃烧着烟火/数不尽的悲欢,一刻不停地/从人间穿过。/心中的石头,应该在/流水的中央。流水之下/是坚实的大地。心中的寺庙/应该在石头的顶端,寺庙之上/是高阔的天穹。”人世熙攘、红尘万丈、溢彩流光,但在这背后,是内心能够信仰、依靠、仰望的一些东西如大地、天空、寺庙等等。没有内在的丰盈与妥帖,外在的一切不过是自欺欺人和过眼浮云。诗中有一节专门谈“信仰”:
  信仰之于人世
  就是当你在黑暗中独坐时
  依然能够看见一座山,和山顶的霞光
  也能看见一条河,及河中的波澜
  简练、生动而传神!有这样的信仰,自然也便是有希望、有力量的,同时,也是沉静、有归属的。信仰本身便是一种光和热,它是一种照亮和温暖。人生的太多问题,都与这个“信”有关。
  何晓坤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他对罗平这片土地有着深挚的爱,他熟悉这里的一切,对之怀有深沉的感情。同时,他又是出离的、超脱的、不仅仅属于当下的,而往往是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是从未来的、永恒的视角看取当下,具有穿透性、反思性。罗平那色多山峰,被称为“那色峰海”,是一道著名景观。诗人颇为辩证地写了那色的“空”与“不空”。首先是“不空”:“那色不空/那色的峰,已被称为海/有野心的人,总能看见千军万马/列出了新的阵形。石头和森林/让排山倒海的誓言,在那色/成为可能,那色不空/那色的风,没有一点腥味/随风而去,能找到预言者的遗骸/化为满山的舍利/那色不空,那色的天空/有翅膀的划痕,也有绒羽的吻印/有人身在远方,却把魂/寄存在那色的云朵中”……诗中写了诸多的“不空”。它是万千世相,是事功,是变化,是实有。但是,另一方面,那色又“本空”:“那色本空/万千景象皆在云雾中”。云雾起,万千景象均遁失不见,一切成为空空,这或者是比“不空”更为恒久、更为本真的存在?抑或,云雾与景象,孰为本孰为末,孰为假孰为真,庄周梦蝶,蝶梦庄周,如何分得清楚?通过这“空”与“不空”,何晓坤往来于天地、神界与人间、俗世之间,出世而又入世,入世而又出世,可谓是生而又死、死而又生,既是朝圣、修行,又是苦熬、缠斗。但无论是“空”与“不空”,最终仍是落脚于人,为人、为人生、与人生有关。正如他极有见地地指出的:
  最大最透的那颗舍利
  一直在人间闹市的熔炉中!
  闹市、世俗生活、人间烟火,并不是需要克服和摒弃的对象。而人们所要返回的“内心”、所要寻找的“自己”,所要建立的“信仰”,都需要投入到“闹市的熔炉”中去求取。这实际上也是对人的肉身性、世俗性的礼赞,精神性、灵魂性的维度自然是需要的,但应该以肉身性、世俗性为基础和前提,否则,就可能陷入某种误区。在这个意义上,《罗平记》于其作者何晓坤而言,更大程度上是“在罗平记”,他记录了一个人在生活中的摸爬滚打,记录了精神的遭际与磨难,记录了他与世界、与自我的对峙及和解。于罗平而言,他既是“在”的,又是“不在”、出离的,因为只有离开罗平才能更好地看清罗平,“在”一定意义上是需要以“不在”为前提的。可以说,这首诗中既有“出罗平记”,又有“回罗平记”,回还往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方形成这部“罗平记”。
  三
  《罗平记》在结构上独具匠心,全诗三百余行,26节,却丝毫不给人冗长的感觉。全诗首尾呼应、错落有致,既有内容的充实、厚重,又有语言的轻盈、灵动,有如一部复杂精妙的复调音乐、交响乐,轻与重、长与短、强与弱等的结合、搭配体现出良好的平衡感。一般来说,每节之间均是长短间隔,一节较长,表达的内容多,往往句式也长、密度高、质量重,是宏观叙事、大叙事,继而的一节便较短,二到五行不等,内容少,密度小,句子更为灵动、轻逸,往往是小叙事、微观叙事,这种节奏性、音乐感是颇为独特的。整首诗有宏阔的思考与关切,又有细部的扎实与丰盈,技艺、节奏、语言与形式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耐寻味,耐咀嚼,种种妙处不一而足。
  无论是在题材的独特性、内容的厚度、思想的深度,还是艺术的创造性与完成度上,《罗平记》都堪称卓异,属于那种一次性写作、可遇而不可得的作品。它穿越时空,实现了历史正义与诗性正义的共时显形。
其他文献
我注定无法沿着水路,找到来时的模样  水草布下乱局,我必须小心脚下的石头  石头出于水面,低于草,低于路  低于雪花,从而低于生活  我双脚点地,雨不粘身  却粘去土,粘去蛛丝,粘去虚无  刺木苔纵横交錯,阻止蛇  翻云覆雨。野菊花  隐忍于的三角水域,阻止  秋风,阻止秋雨,阻止  漫泅的萧索日光  天高地远,再远也远不过这方水  水枯了,血  就要渗出来  不止于血,还有渗出的  晚霞,渗出的
龙首山  灰白光秃  简直是一大团漠风  立在街头  淡淡的墨意  让一个城市昂起头颅  笔直的来势  爽净了市声的规模  魏碑汉简石耒  圣容寺刘萨河  从高处着眼  向低处行走  祁连山的雪水啊  清明又冷冽了  多少人间烟火  枸杞点亮戈壁  葡萄翠绿了沙漠  菊花三泡台  旋开春之圆舞曲  一只杯子正在比划  五湖四海的亮度  上海路长春路  多像当年的长安  宽阔丰腴了南来北往  金川河
带刺的野莓花  当所有的植物沉浸在赞美诗  她,在谜一般的白色中  撑出尖锐、细小的刺  或许,那是她体内的一部分  内敛,义无反顾  却让生活时不时疼痛  那扎在身体里的不合时宜  多像,一个多余的人  将自己折腾的遍体鳞伤  却,从不轻言妥协和放弃。  人到中年  阳光的慈悲,就是放弃了缠绵的雨水  而中年,就是要放弃那些无所谓的对错  争吵已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当你已经懒得去说是非  个性、
我拉紧窗帘  以为雨水  可以就此打住  却还是嗅到了腐败的气味  这感觉曾漂浮于若干年前  在清晨的废弃隧道  午后的职工浴室  以及日暮的田野小径  混沌黏膜  又让人耳目一新  没有哪种记忆会使人蒙羞  正如没有哪種记忆  能够真正带来荣耀  而那些从未诞生的  你不说我也明白  永远都不可能消亡
昨日橘子树下走过  我向天空抛掷数枚方孔铜钱占卜未来  陡岭路由南贯穿到北  灰沙弥漫却听不见飞驰马蹄和飘飞衣袂  今夜风雨無情 橘树繁花落尽  择一瓣落英结拜兄妹  互诺此去经年花开  月朗星稀在树下隔空对饮  从此 我流落人间奔走  橘树开花,不仅是为了修成正果  干瘪橘子是屈原标准的瘦削长脸     陡岭路两边栽满了橘树  黄色橘子在初冬枝头独醒  无人采摘  早几日去拜屈子祠  一群着古装
对我们而言……  对我们而言,祖国不仅仅是  天空、河流、森林和父亲般的土地,  它还是我们的语言、文字、被吟诵过的  千万遍的史诗。  对我们而言,祖国也不仅仅是  群山、太阳、蜂巢、火塘这样一些名词,  它还是母亲手上的襁褓、节日的盛装、  用口弦传递的秘密、每个男人  都能熟练背诵的家谱。  难怪我的母亲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  对我说:“我还有最后一个请求,一定  要把我的骨灰送回到我出生的
散步总要遇见几棵树  笔直站着,从来不因我的注视挪动半分  只是随着季节将叶子穿脱个不停  不斷上长  总想如果也能像树一样,年年往上长  长到再高的房子也装不下  我该去哪  大概也只能像一棵树  立正站在禾场坪里,或者山间路旁  然后继续上长  长穿半空的云层  长到月亮的背面  长得已听不见其他任何树说话  还是别乱想了  也没见哪一棵树长上了天  一个人散步  非常适合自言自语  我的公园
2017年12月16日上午,在合肥市稻香楼宾馆举办了一场“陈先发作品研讨会”,同时发布了陈先发的诗集新著《九章》。该研讨会系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联主办,安徽省作家协会承办的“安徽原创文学”系列研讨活动之一。安徽省文联主席吴雪发表了欢迎讲话,省作协秘书长、《诗歌月刊》主编李云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相关情况。中国作协创研部创研员霍俊明,《诗刊》社副主编李少君,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钱文亮,上海交通大学
1  数次下沉,银河水,如两只喜鹊拖着光  千里之外有人行船  这一切,与你现在正做的事无关  智能时代没有天堑,彼岸幽闭  像对人们无所不知表达抗议  蹩脚翻译这一夜风情  从你打开黑匣子那一刻响起  葡萄架上歇著悲怆的月亮  人们借着别人的耳朵喁喁私语,而我  只靠近你,看你拿出盐、淡水、酢浆草味的冰  液体像浓稠的黑夜让你胶化  信无可信,罗盘和骨针指向十一点方向  是你用信念在磨损有数的河
我们吵架,因为一颗坏了的土豆  你说发了芽不影响食用,我坚决扔掉  我们啊,两个写诗的人,在高楼  巨大的身影里,不过是两只寻找食物的蚂蚁  情人节,我订了一个六寸蛋糕,炫耀的告诉你  才花了二十二块钱。下雨,我步行去店里提  你担心,下班后打车接我,我却在马路上哭著埋怨  你浪费了我步行省下的六块钱  你买来三条鱼,三十块钱,说新鲜好吃  我剥葱的时候,你正刮下鱼鳞  你说你从未杀过鱼,杀生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