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目标从规模转型到质量给城市公共空间带来了诸多新课题。在此背景下,探索新的空间载体是有必要的。公共雕塑作为主要艺术形式存在于诸多城市公共空间中,其公共性带来了新的探索可能———功能雕塑。功能雕塑是当代公共艺术范畴下的一种艺术形式,其目标在于它可以让“艺术回归生活,也可以让生活艺术化”,是实现市民在公共空间更好地生存和生活的途径之一。在公共空间中,功能雕塑通过功能价值、艺术价值、沟通交流价值三方面实现其目标。
关键词:城市建设;功能雕塑;艺术
中图分类号:J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35-2
一、功能雕塑概况
从国内外公共艺术文献资料的梳理中可见,功能雕塑是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权利机构和立法机关建制而产生的文化政策的产物———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公共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推行的“新政”至50年代美国推行的“百分比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实践,艺术为人民服务已经成为美国的国家政策。20世纪70年代,欧洲也掀起了“美化城市的运动”,巴塞罗那、巴黎、柏林等城市在此机遇中,雕塑从依附于在建筑的浮雕、基座上的个体、美术馆的展品转而走向各城市公共空间。1970年,日本在部宇市和神户市开始举办“户外雕塑展览会”,这一举措成为公共艺术政策的开端。自1984~1994年81座城镇的700余件作品中,不仅重视精神内涵的表达,同时也创造出活跃的城市公共空间。
“公共艺术”这个概念最初引入我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1995年“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启用,以雕塑和壁画为主要艺术形式,把公共艺术仅仅理解为“美化”、“填充”城市环境。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加强,中国公共艺术有所改变,这一点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征集方案的整理中不难发现。功能雕塑已经逐渐介入我国各大城市公共空间,但其数量匮乏,使用率较高,使用者满意度较高,有功能雕塑的公共空间被认可度较高。可见探讨功能雕塑具有现实意义。
二、功能雕塑缺乏的原因
(一)公共意识匮乏
不完整的“市民社会”是导致公共意识匮乏的先天因素。与西方社会相比较,中国古今都没有完善成熟的市民社会。国家政治是中国最大的社会力量,几乎控制市民生活中的全部内容。在中国古代,帝王即国家,而当代中国是精英和大众的二元社会。精英是代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官员,企业家和知识分子,普通大众仍然处于社会边缘。在这种不完整的市民社会环境下,城市公共空间有两大类雕塑却比较繁荣。一类是有政治文化倾向的纪念性雕塑,再者是代表了少部分中产阶级以上人群,他们崇洋与媚俗的美学倾向导致“欧陆风格”盛行,处处可见“罗马”装饰雕塑。
行业精英专制也是功能雕塑在中国得不到良好发展的重要原因。大多数雕塑艺术家还沉浸于“精英艺术”,强调个人的情感或观念的诉求。他们仍然把研究重点放在艺术本体的价值上。艺术家过于强调个人价值的主体性、独立性、漠视与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整体性,其创作的出发点自然不会关注自己与他人及个体与社会的共同价值,毫无公共意识可言。
(二)专业方向边缘性
功能雕塑专业方向具有边缘性特征。功能雕塑主要以雕塑、环境艺术设计、公共设施设计为基础,也涉及到环境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美学、城市规划与管理、建筑学等相关学科。因此,对于学科探索研究的教育是终身的。从业的人员,除了需要核心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外,还需要有跨行业学习和沟通的意识与能力,在思维中随时保持设计师的逻辑性和艺术家的感性,在设计过程中既要有执行能力,也要有天马行空的创新能力。
三、对功能雕塑的几点探索意见
(一)对公共意识反思
功能雕塑所具有的“公共性”是一个社会学概念,能影响公共性的重要因素是权力。需要交还给公众的是文化权利,主要从参与权来实现。那么,政府和专家都应该做出相应的转变,政府由管理者变为服务者,专家从服务于投资方转向服务于大众,这样民众才有参与的空间。大众参与权则可以在三个环节发挥作用:一是在方案被拟定初期,相关部门应借助媒体途径告知民众,并将民众意见反馈给设计者;二是公众在选拔方案过程中有参与投票的权利;三是他们可以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一些实施过程中,这样既可以增加大众的参与感和自豪感,也借此过程让新的艺术观念深入人心。
功能雕塑服务于大众,但并不等同于“大众艺术”的概念。它并不是倾向于某一阶层的文化需求,而是与整体社会各阶层大多数人有着紧密联系。有三个方面值得艺术精英重视。首先,在任何国家任何时期,艺术变革是由艺术精英引起的。另外艺术精英对于新艺术形式的实现和推广具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再者,艺术家的个体性与功能雕塑的“社会公共性”是一组悖论。艺术家的创作往往是以个人情感和生存经验为主要源头,然而作为个体生存的艺术家又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只能说狭隘的个人精神追求不能成为“社会公共性”的代表,却不能把“个体性”和“社会公共性”决然分开或对立起来。
(二)功能与艺术结合
从实用功能的角度出发,功能雕塑具有以下功能性:休闲娱乐、公共管理、公共卫生、公共解说等类型。具有娱乐功能的雕塑就是要满足人们在公共场所休闲娱乐的需求,其中考虑使用者的年龄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西班牙工业公园由安德烈斯·那赫尔设计的《乔治龙的沐浴》就是这一设计的代表,它兼具滑梯与休息功能,既能满足青少年的活动需求,也为中老年人提供集会、休息、聊天的空间。其次,为了城市安全和管理上的便利,雕塑可具有照明与交通功能,即可以同时提供基础与装饰性照明;雕塑也可以与交通主体相关。帮助交通的主体被赋予艺术化的形态,使交通节点更容易使人记忆清晰。卫生及城市公共空间信息系统等均有通过功能雕塑实现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功能雕塑与其它城市雕塑相比,它能更好地促进建立积极公共空间,引发民众参与其中。这一点必须通过其艺术形态、功能性、精神内涵共同去实现。功能性和艺术性不仅无“泾渭”之分,反而能相得益彰。 (三)跨界设计
“Crossover”是指跨界合作,当下更多时候跨界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的融合。功能雕塑是艺术与设计跨界的产物,其跨界并不能仅仅理解为雕塑家、景观规划设计师,建筑设计师等不同领域专家共同去完成某项任务,而是雕塑艺术家创作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这在其他相关学科只是一个简单的劳动。跨界合作的首要意义在于“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功能雕塑而言,进入城市公共空间,就需要设计学方法和思维来更好地组织空间和形态的关系,也需要人类学、社会学去深入文脉文化,需要人体工程学帮助完善使用性等等。
四、总结
通过上述内容的论述可见研究功能雕塑具有诸多现实意义。首先对于雕塑艺术学科而言,从单一学科思维到综合学科跨界合作的思维,从艺术家局限的个人情感表达到公共意识转化等方面,都为雕塑艺术开启了更广阔的研究空间。其二,对于功能雕塑研究和发展,有助于我国公共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使艺术通过使用功能增加附加价值,成为实现“公共性”的载体,扩大艺术的价值,把文化“福利”落实于当代社会,实现公众文化共享的权利。其三,功能雕塑从单纯的装饰城市中解放出来,公共性促使其从社会学、人类学、城市文脉历史中寻求主题,既符合尊重地域文化,也利于树立城市形象战略思想。
参考文献:
[1]郑曙旸.环境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07,7.
[2]王国彬.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5.
[3]田野,刘悦,钱萍等.图说中国雕塑艺术[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4.
[4]徐悦.空间遐想[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3,3.
[5]张荣生.西方现代雕塑[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5.
[6]赵萌.中国雕塑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7.
[7]焦兴涛.新具象雕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6.
[8]黄源.建筑设计初步与教学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
作者简介:
唐理觅,硕士研究生,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关键词:城市建设;功能雕塑;艺术
中图分类号:J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35-2
一、功能雕塑概况
从国内外公共艺术文献资料的梳理中可见,功能雕塑是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权利机构和立法机关建制而产生的文化政策的产物———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公共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推行的“新政”至50年代美国推行的“百分比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实践,艺术为人民服务已经成为美国的国家政策。20世纪70年代,欧洲也掀起了“美化城市的运动”,巴塞罗那、巴黎、柏林等城市在此机遇中,雕塑从依附于在建筑的浮雕、基座上的个体、美术馆的展品转而走向各城市公共空间。1970年,日本在部宇市和神户市开始举办“户外雕塑展览会”,这一举措成为公共艺术政策的开端。自1984~1994年81座城镇的700余件作品中,不仅重视精神内涵的表达,同时也创造出活跃的城市公共空间。
“公共艺术”这个概念最初引入我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1995年“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启用,以雕塑和壁画为主要艺术形式,把公共艺术仅仅理解为“美化”、“填充”城市环境。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加强,中国公共艺术有所改变,这一点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征集方案的整理中不难发现。功能雕塑已经逐渐介入我国各大城市公共空间,但其数量匮乏,使用率较高,使用者满意度较高,有功能雕塑的公共空间被认可度较高。可见探讨功能雕塑具有现实意义。
二、功能雕塑缺乏的原因
(一)公共意识匮乏
不完整的“市民社会”是导致公共意识匮乏的先天因素。与西方社会相比较,中国古今都没有完善成熟的市民社会。国家政治是中国最大的社会力量,几乎控制市民生活中的全部内容。在中国古代,帝王即国家,而当代中国是精英和大众的二元社会。精英是代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官员,企业家和知识分子,普通大众仍然处于社会边缘。在这种不完整的市民社会环境下,城市公共空间有两大类雕塑却比较繁荣。一类是有政治文化倾向的纪念性雕塑,再者是代表了少部分中产阶级以上人群,他们崇洋与媚俗的美学倾向导致“欧陆风格”盛行,处处可见“罗马”装饰雕塑。
行业精英专制也是功能雕塑在中国得不到良好发展的重要原因。大多数雕塑艺术家还沉浸于“精英艺术”,强调个人的情感或观念的诉求。他们仍然把研究重点放在艺术本体的价值上。艺术家过于强调个人价值的主体性、独立性、漠视与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整体性,其创作的出发点自然不会关注自己与他人及个体与社会的共同价值,毫无公共意识可言。
(二)专业方向边缘性
功能雕塑专业方向具有边缘性特征。功能雕塑主要以雕塑、环境艺术设计、公共设施设计为基础,也涉及到环境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美学、城市规划与管理、建筑学等相关学科。因此,对于学科探索研究的教育是终身的。从业的人员,除了需要核心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外,还需要有跨行业学习和沟通的意识与能力,在思维中随时保持设计师的逻辑性和艺术家的感性,在设计过程中既要有执行能力,也要有天马行空的创新能力。
三、对功能雕塑的几点探索意见
(一)对公共意识反思
功能雕塑所具有的“公共性”是一个社会学概念,能影响公共性的重要因素是权力。需要交还给公众的是文化权利,主要从参与权来实现。那么,政府和专家都应该做出相应的转变,政府由管理者变为服务者,专家从服务于投资方转向服务于大众,这样民众才有参与的空间。大众参与权则可以在三个环节发挥作用:一是在方案被拟定初期,相关部门应借助媒体途径告知民众,并将民众意见反馈给设计者;二是公众在选拔方案过程中有参与投票的权利;三是他们可以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一些实施过程中,这样既可以增加大众的参与感和自豪感,也借此过程让新的艺术观念深入人心。
功能雕塑服务于大众,但并不等同于“大众艺术”的概念。它并不是倾向于某一阶层的文化需求,而是与整体社会各阶层大多数人有着紧密联系。有三个方面值得艺术精英重视。首先,在任何国家任何时期,艺术变革是由艺术精英引起的。另外艺术精英对于新艺术形式的实现和推广具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再者,艺术家的个体性与功能雕塑的“社会公共性”是一组悖论。艺术家的创作往往是以个人情感和生存经验为主要源头,然而作为个体生存的艺术家又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只能说狭隘的个人精神追求不能成为“社会公共性”的代表,却不能把“个体性”和“社会公共性”决然分开或对立起来。
(二)功能与艺术结合
从实用功能的角度出发,功能雕塑具有以下功能性:休闲娱乐、公共管理、公共卫生、公共解说等类型。具有娱乐功能的雕塑就是要满足人们在公共场所休闲娱乐的需求,其中考虑使用者的年龄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西班牙工业公园由安德烈斯·那赫尔设计的《乔治龙的沐浴》就是这一设计的代表,它兼具滑梯与休息功能,既能满足青少年的活动需求,也为中老年人提供集会、休息、聊天的空间。其次,为了城市安全和管理上的便利,雕塑可具有照明与交通功能,即可以同时提供基础与装饰性照明;雕塑也可以与交通主体相关。帮助交通的主体被赋予艺术化的形态,使交通节点更容易使人记忆清晰。卫生及城市公共空间信息系统等均有通过功能雕塑实现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功能雕塑与其它城市雕塑相比,它能更好地促进建立积极公共空间,引发民众参与其中。这一点必须通过其艺术形态、功能性、精神内涵共同去实现。功能性和艺术性不仅无“泾渭”之分,反而能相得益彰。 (三)跨界设计
“Crossover”是指跨界合作,当下更多时候跨界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的融合。功能雕塑是艺术与设计跨界的产物,其跨界并不能仅仅理解为雕塑家、景观规划设计师,建筑设计师等不同领域专家共同去完成某项任务,而是雕塑艺术家创作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这在其他相关学科只是一个简单的劳动。跨界合作的首要意义在于“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功能雕塑而言,进入城市公共空间,就需要设计学方法和思维来更好地组织空间和形态的关系,也需要人类学、社会学去深入文脉文化,需要人体工程学帮助完善使用性等等。
四、总结
通过上述内容的论述可见研究功能雕塑具有诸多现实意义。首先对于雕塑艺术学科而言,从单一学科思维到综合学科跨界合作的思维,从艺术家局限的个人情感表达到公共意识转化等方面,都为雕塑艺术开启了更广阔的研究空间。其二,对于功能雕塑研究和发展,有助于我国公共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使艺术通过使用功能增加附加价值,成为实现“公共性”的载体,扩大艺术的价值,把文化“福利”落实于当代社会,实现公众文化共享的权利。其三,功能雕塑从单纯的装饰城市中解放出来,公共性促使其从社会学、人类学、城市文脉历史中寻求主题,既符合尊重地域文化,也利于树立城市形象战略思想。
参考文献:
[1]郑曙旸.环境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07,7.
[2]王国彬.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5.
[3]田野,刘悦,钱萍等.图说中国雕塑艺术[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4.
[4]徐悦.空间遐想[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3,3.
[5]张荣生.西方现代雕塑[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5.
[6]赵萌.中国雕塑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7.
[7]焦兴涛.新具象雕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6.
[8]黄源.建筑设计初步与教学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
作者简介:
唐理觅,硕士研究生,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