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07467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
  
  民国初年,严复以新学开山祖师,荣膺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1853—1921)字几道。福建侯官(闽侯)人。早年就学于福州船政学堂,后被派赴英留学,毕业于英国格林茨海军大学。在留学期间,他很注意研究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除在英国外,还到过法国游历考察。回国后,长期在天津水师学堂任教,先后担任总教习(教务长)、会办(副校长)、总办(校长)等职。甲午战争后,严复连续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文章,主张变法维新,抨击顽固保守。为了从理论上加强维新变法的宣传,他把很大的精力用于译述西方资产阶级名著,广泛介绍近代的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并以最早译出赫胥黎的《天演论》而闻名于天下。后又译亚当斯密之《原富》、孟德斯鸠《法意》、约翰穆勒《名学》和斯宾塞尔《群学肄言》等著,皆风行海内,广为学术界所推崇。据说《天演论》还未出版时,为严复所译《天演论》、《原富》作序,提倡西学的吴汝纶就“手录副本,密之枕中”。维新派首领梁启超也“借抄”,并劝严复“早日付梓”。连自视甚高、目空天下的康有为也为之折节叹服说:“眼中未见此等人”,“《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胡适上学时,老师杨天骥让学生买《天演论》作读本。《天演论》的思想对早年的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总之,严复的这些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重要论述,对活跃我国学术思想,传播民主、自由、民权、科学等近代思潮,推动资产阶级的民主运动,确实起到过重大的影响和作用,而且他提出的“信、达、雅”三字为译书的基本准则和他的“一名之立、旬日踟蹰”的严谨态度,一直为后来的翻译家们所称道。
  严复先生的墨迹存世亦鲜见,或许与严氏墨迹有缘,目前,余寓藏严氏书法作品、信札数件。信札是其晚年所书,受信人乃商务印书馆经理张元济先生。均与提取在商务股息有关。虽入垂暮之年,字里行间,苍老中亦蕴平和、雅淡、自然于其中。
  
  8、胡仁源与北京大学
  
  从1898年京师大学堂设立起至1949年1月北平解放前夕,北京大学历届校长19位。但人们经常提起的,说的最多的是严复和蔡元培。严复是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成北京大学后的第一任校长;蔡元培则是在北京大学任校长时间最长的一位,自1916年12月至1927年,将近11年。严、蔡二位校长对于北京大学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担任北大校长时间虽不长,仅半年左右,却为维持和改革北大历尽艰辛,功不可没。蔡元培先生任校长期间,由于他所具有的民主主义思想、开明作风和渊博的学识,由于他在国内教育界、学术界所享有的崇高地位,加上时代对革新中国教育所提出的要求等,主客观条件的结合,推动了北大进行的重大改革,而在改革中,蔡元培发挥了首创作用,在北京大学历史上的确是值得一书的大事。但是,以往有些论者为了强调蔡元培任校长后北京大学的革新,往往把此前的北大说得陈腐不堪,实际上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民国初年北京大学出现的一些变革和北大师生的反袁斗争与新思想的萌芽,已为蔡元培改造北京大学和日后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摇篮,提供了一些条件和准备。就此,特别要提到的是他的前任胡仁源校长。
  胡仁源先生是前清的进士,后来到英国去留学,专门学工业。回国后任京师大学堂文科学长(类今系主任),1913年担任北京大学预科学长,后来又担任工科学长。1913年11月5日,校长何燏时在反对停办北大的斗争中,因得罪了教育部,被迫辞去了北大校长职务,同月13日,教育部命胡仁源暂行管理北大校务(代理校长),1914年1月8日,胡仁源被正式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
  
  胡仁源是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之后的第四任校长,他是蔡元培校长的前任,也是除蔡先生以外,任北京大学校长时间最长的一位。胡先生担任北大校长之后,对北大进行了 系列的整顿和规划,拟定整顿大学计划书,对本科和预科分别进行调整充实。主要措施有:1、扩大招生:暑假后本科添招新生,计文科70名,理科30名,法科110名,工科40名,合计250名。文科除中国文学外,增加中国哲学、英国文学二门。2、增聘教员: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陆续招聘和引进了一批国外留学归来有真才实学的中青年学者来校任教,提高了北大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学术水平,尤其在1913年~1915年,陆续聘任了一批从日本留学回来、倾向革新的章太炎弟子到北大文科任教,如马裕藻、朱希祖、黄侃、沈兼士、钱玄同、马叙伦、沈尹默等人,他们注重考据训诂,以治学严谨见称。这种学风以后逐渐成为北大文史科教学与科研中的主流,3、改进教学方法:精简课程,订立考试规则,注重实地教授和校外实习。每年假期,工科学生“由教员带赴各处工厂、矿山、铁道,分门实习,以资历法”。法科学生每月一二次,“由教员带领赴各厅观审,以资验习”,文法各科还要进行专题研究和讨论,毕业生需完成毕业论文。4、编写教材和教授要目:成立教科书编委会,此外,还要求教师编写各课的教授要目(即教学大纲)。5、添购教学设备:除原有实验室外,新设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材料实验室、试金室各一处,还添购了一些实验仪器和图样模型。6、整理图书:大学图书馆所藏中西书籍不下十数万册。因管理不善,颇多散失。从新“大加整理,将所有书籍详细清查,重新编订目录”。此外,还增设中、西书籍阅览室各一处,将常用书籍开架陈列,师生均可自由阅览。7、加强对预科的管理:预科设主任管理课程的教学,并规定专任教员每周授课不得少于十二课时,兼任教师计时授课,计时支俸。8、培养专门学者:胡仁源在计划书中说:“大学设立之目的,除造就硕学通才以备世用而外,尤在养成专门学者。”“我国创立大学垂十余年,前后教员无虑百数,而其能以专门学业表见于天下者,殆无人焉,不可谓非国家之耻矣”。他认为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有三:一是“社会心理大都趋重于官吏之一途,为教员者多仅以此为进身之阶梯,故鲜能久子其任”,二是教师“每年所担任科目本已极多,而且逐年更换”:三是“学问之士居本国而久,往往情形隔阂,学问日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提出三条措施。一、“延聘教员,务宜慎选相当人才,任用以后,不可轻易更换。国家对于教员尤宜格外待遇,以养成社会尊尚学术之风”。二、“各科功课由教员按照所分别担任,至多不过三四科目。认定以后,每年相同,非有必要情形,不复更易”。三、“于各科教员中每年轮流派遣数人,分赴欧美各国,对于所担任科目为专门之研究。多则年余,少则数月,在外时仍支原薪”。这样才能使“校内人士得于世界最新知识常相接触,不致有望尘莫及之虞”。(引自《北京大学计划书》)
  经过胡仁源校长采取的一系列整改措施的逐步推行,北京大学的规模进一步 扩大,沙滩的红楼就是由胡校长计划搭建起来的。1914年,在校学生已近千人,1915年又增至1333人,到1916年秋季(胡校长离校是1916年12月)开学时,全校学生人已增至1503人。
  需要强调的是,胡仁源先生任北大校长期间,正值袁世凯反动政府执政之时,但听说胡仁源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和有气节的人,他不曾列于筹安会,上劝进表。1915年下半年,袁世凯加紧推进复辟帝制帥罪恶活动。他策动军阀官僚和御用文人们拼凑各种各样的请愿团体,上书国会要求改变国体,拥戴他当皇帝。为实现其复辟帝制的企图,曾竭力拉拢和收买北京大学校长胡仁源和教授。他先封胡仁源校长为“中大夫”,又授给北大一些教授四等、五等“嘉禾章”。接着他的儿子袁克定“就使人说仁源率大学诸教授劝进”,但遭到胡仁源校长和北大教授们的严词拒绝。“仁源本诸教授之意持不可,谢使者,大学遂独未从贼。”(《国立北京大学校史略》)
  民国初年是一千政治和社会十分动荡,充满着各种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的年代,这种动荡反映到教育界,仅1912-1913两年间,教育总长(部长或代部长)就换了六任,而北京大学则是四易校长,三起学潮,两次遭停办、裁并之危。而胡仁源先生在危难之中自1913年11月13日教育部令其暂行管理北京大学校长务至1916年12月6日辞去北大校长职务,任校长达四年之久,学生人数大幅度的增加,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断的完善,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改进,总之,他在任北大校长时所做的一切整改工作,对于他的后任蔡元培先生,对北京大学继续进行的一系列的改革,起到一定的奠基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胡仁源先生离开北京大学之后,曾担任北京交通大学校长、浙江大学工学院教授。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已经在很多很多人的脑海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的手迹就更是难得一见了。我是个幸运者,居然在旧书摊上的一堆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的旧书稿中,翻检出胡先生早年编写的《中等应用力学》和《机械工学教科书》两部手稿。《中等应用力学》手稿封面,写有“北山西路5号胡次珊”字样。胡先生字次珊。从地址上看,大概是胡先生在浙江大学工学院任教授时所编。《中等应用力学》一册,共114页,出版过。《机械工学教科书》上、中、下三册,约34700字,并配有插图。未见著录。
  
  (全文完)
其他文献
黄山曾经滋养过无数的画家,在20世纪,两位伟大的艺术家——黄宾虹与赖少其,沉醉于这一大自然奇景中,创造了属于各自独特的艺术语言。说这两位艺术家“画从黄山出”,此话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他们均以黄山奇幻景致为师,得自然造化之助;另一方面,他们均曾精研那些被黄山之美熏陶成长的古代大师的艺术,特別是渐江、石溪、萧云从、查士标、戴本孝、程邃、梅清、石涛等,深得其艺术的神髓。正因为两位艺术大师有着相同的学术理
期刊
Wood Prince夫妇,曾经在2006年花费3.58亿美元以有史以来最高的价格购得透纳绘制的作品全球顶级藏家;拉斯金,英国19世纪著名研究透纳绘画的专家——这两者都曾收藏过的透纳画作在2009年的1月于纽约上拍,估价上千万美元!在wood Prince夫妇去世之后,他们的这批顶级藏品旋即被推上拍场,让我们拭目以待,透纳作品是否能再次在强悍的金融风暴下抗压拍出!    新年伊始,纽约佳士得在洛克
期刊
有见《青藤花鸟精品》册,前有陈澧题扉如下:  昨夜微霜叶尚青寒林掩映露疏星枝头一抹朝霞暖小鸟飞来试短翎已未除夕后三日小琴别驾尊兄属。  ——题陈澧    诗为《陈东塾先生遗诗》及《东塾遗诗续补》所无。这不奇怪,因为东塾为诗,往往旋作旋弃。直至晚年还是那样不自珍惜。到后来汪兆镛汪宗衍父子编纂《陈东塾先生遗诗》及《遗诗补遗》,不能不从一些屏条篷面作迻录辑佚。因之,末及搜入的轶诗应属不少。上引“小琴别驾
期刊
友人苏镜明先生,一生雅好收藏,然其收藏目的颇为鲜明,那就是着重于藏品的文化内涵,而并非以投资价值为取向,侯权《太平景象图》是苏先生以重值购藏的 件亟待抢救保护的、极富传统文化内涵的清代绘画作品。  《太平景象图》属工笔人物画,纸本,设色,为十二屏制。残损严重,经初步修复,尚能体认全貌,辨认其款识,知为侯权(芷章)绘制。该图以寻常百姓喜闻乐见的百子嬉春形态,反映出太平景象的画旨,表达人们对安居乐业
期刊
继香港苏富比后,稳坐内地拍行第一把交椅的中国嘉德秋柏十一月中在北京落幕。三天的拍卖中,总成交额逾3.6亿元。尽管嘉德为筹备这次在金融海啸中上演的秋拍已经做出充足准备,在拍前适时调整书画价格,并精心打造了市场潜力一直被看好的“国石国艺”及“至味涵硕——紫玉金砂名品”专场,以期以新的热点来刺激市场热度,并将此两大专场放在拍卖的第一天举槌,以建立好的拍卖节奏。这两场拍卖也不负重望,受到了收藏家欢迎,成交
期刊
自元朝王冕与明代文彭创花乳石刻印以来,篆刻流派纷呈,明清以降文士握刀治石蔚然成风,印宗秦汉,印外求印奉为文士印入主圭皋,刻石、赏石及藏石皆文士雅玩之事。此届西泠拍卖,秉承传统,以荟佳刻名石一百十标酌,二百方印章奉之于世,斑斓五色,琳琅满目。享有“石中之王”美誉的田黄石,无疑是本场最大亮点,料将引来藏家的极大关注。此次拍卖共推出田黄印章、人物圆雕共三十件,堪称是一场精美的田黄石盛宴。  此场拍卖上拍
期刊
朱力乌·赫尔德,巴纳德学院(Barnard College)教授,两大画家鲁本斯和伦勃朗的研究专家,其博士学位在德国弗莱堡大学中获得,博士论文做关于丢勒的研究。赫尔德曾经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和洪堡大学学习过,在柏林博物馆的好几个部门如阅览室和发行部做过义工。不过却在1933年被柏林博物馆炒鱿鱼——概因他的犹太身份。他在1934年去了美国,后来游说他的未婚妻跟他一起流亡美国,其妻与他志同道合,职业为一个
期刊
1 西汉时期的黄玉带钩以82.5万英镑的高价被一位匿名藏家购买,创下中国远古代玉器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  2 51号拍品是18世纪的灰绿色五制古花瓶,花瓶的器身浅浮雕雕刻有饕餮纹饰,7.8cm高,估价为16,180~19,416美元,流拍,此类估价的拍品在此次亚洲艺术周中频繁遭遇流拍  3 276号拍品是汉藏镀金的青铜神像模型,18世纪作品,12cm高,估价16,18024,270美元,流拍  4 
期刊
那些天,我父亲拿着照相机陪伴在宾老左右,拍下了宾老在香港的足迹,也留下了宾老与香港朋友的合影。  而且,宾老两次到港,他都把宾老在港活动的情况给报社写了报道,为今天人们研究黄宾虹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可惜的是,当时只有父亲会照相、因此父亲没有和宾老合照的机会。    一    我父亲黄般若不仅是个画家、鉴藏家,而且还是摄影家,那大概是受潘达微先生的影响的缘故吧。早在30年代,潘达微便在上海、广东等
期刊
广州市艺术品(公物)拍卖有限公司2008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定于12月21日在广东国际大酒店三楼国际宴会厅开槌,12月19-20日预展,本次拍卖会分为岭南名家书画、中国书画和瓷器杂项三个专场,共计推出佳品600余件。  书画专场集中了齐白石、黄宾虹、刘文西、钱松喦、宋文治、吴湖帆、溥儒、关山月、黎雄才等大师的精品佳作,继今年春拍艺拍推出的“长安画派”代表画家刘文西《甘南藏族姑娘》以171万人民币创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