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是我国的惠农政策之一,为了能更好的落实国家的政策,通过对两千名参加“阳光工程”培训的农民进行调查、分析、归类,透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改进措施。以供培训工作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
1 概述
随着农业机械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被解放出来,农村开始出现劳动力剩余现象,这些剩余劳动力如果安排得当,则是社会财富,成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后备力量,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源泉。如果得不到合适安排也会影响社会治安,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稳定因素,如何让这些剩余劳动力有好的出路?是国家惠民政策的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的具体实施,对安阳市的几十个乡村的两千名接受培训的农民工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农民工培训的现状。根据现有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和意见。
2 培训现状和培训需求调查
安阳广播电视大学作为河南省“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这几年我们共培训了2950名农民工,培训都是聘请农技方面的专家和相关行业的专家授课的,授课人员在农民工培训方面都是非常有经验的,课程安排的通俗易懂、简单实用。所用教材为阳光工程专用培训教材。如此好的培训条件应该是无懈可击的了,但效果总体并不近人意。具体表现如下:
2.1 政府投入的培训经费不足、不能及时到位。政府投入的培训经费严重不足,这几年国家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大概每年12亿元左右,平均到每个农民工最多100元,难以满足培训需求。只能让很少一部分农民工参加培训,满足不了农村培训的要求,且培训经费不能及时到位,需要学校或者培训机构垫资参与,也影响了培训机构的积极性。
2.2 培训对象和培训项目定位不准。被培訓的对象定位不准确,没有把真正需要培训的人纳入培训计划和范围,使得真正需要培训的农民工参加不了培训。培训项目也很难根据农民工的需要来设定,而是由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情况下达培训科目指标的,培训出现了供需脱节现象。
2.3 组织培训时,参加培训人员结构不合理,以两千人为例人员结构如下:
■
图一:男女性别比例:男性:710人,占35.5%;女性:1290人,占64.5%
由图一可以看出:参加培训的人员女性多于男性,分析原因:这是因为男性多数都出外打工了,在家留守的以女性居多。(人员分布表)
■
由图二可以看出:中年人参加的比较多,而年轻的和年龄较大的就比较很少了。这是让我们感觉比较疑惑的事,但仅从这个统计数据中还看不出端倪,我们再进行细分一下就明白了。(女性人员年龄分布表)
■
■
■
由图三可以看出:参加培训的女性多少都是中年妇女,这就是在家最大的留守人员阶层,她们在家是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才出不去的,但她们在家可以从事一些养殖业,实现本地就业,这也是我们培训的一个目的。(男性年龄分布表)
■■
由图四可以看出:男性中年人多数有一技之长,都出外打工了,有了就业渠道,留下来的多数是青少年和老年人。我们建议他们在家从事一些养殖业,就地解决就业问题,边生活边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实现同步富裕的目标。
2.4 参加培训人员的培训目的不一致。对于参加培训的目的调查情况如下:第一类:主要是年轻人,他们参加培训主要是为了将来出外打工的时候能有一技之长,找个好一点的、挣钱多一点的工作;他们想学的工种主要有:电子装配、电工、钳工、电焊工、机械加工、数控加工操作、服装裁剪、服装制作加工、挡车工、市场营销、瓦工、钢筋工、架子工、木工、水泥工、天车工、特殊车辆驾驶、厨师、家政服务等,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其中很多都是需要专业部门颁发执业资格证书的项目,我们的培训无法满足多元化就业的需求。第二类:中年妇女较多,他们参加培训的目的主要是想学点种植和养殖技术、家政服务、家庭护理、裁剪、插花等,这样在家就能自己给自己打工,既能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又能靠自己的劳动有所收获。第三类是老年人,他们多数是闲来无事随便听听,能学点就学点,学不了什么也没关系的,反正在家也无事可做,参加培训还能混一套书、混个补助等,何乐而不为呢!
2.5 培训时间不能根据需要安排。农民工培训的最佳时机是春节前后、夏收和秋收前后,这个时候农民工基本都在家过年或者夏收、秋收,能让真正需要的人都能参加培训,但由于每年的培训计划多数都是在11月到12月份下达和完成的,而这个时候正是农民工外出的时候,大多数工矿企业都在赶工期、完任务,而农民工又是主要劳动力,因此,他们不可能回家参加培训的。
3 培训改进对策和建议
3.1 对培训机构统一管理:政府部门对农民工培训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统一培训标准,对培训计划进行统一分配;培训资金按照培训科目进行统一分配,让每个参加培训的学校和机构的专业特长都能发挥出来,最大限度的保障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3.2 统一接收农民工培训信息,让被培训的农民工信息共享,避免资源浪费和无效培训。同时,在参培人员信息采集的时候严格把关,把不符合培训条件的人员剔除。
3.3 实行订单式培训:先对农村进行调查和统计,把农民工需要培训的科目进行分类归档,然后按照培训科目进行定向培训,使得农民工能真正得到需要的培训。
3.4 培训师资专业化:对于工业性项目的培训,请企业的优秀操作人员参加授课,让他们把实践经验传授给农民工。对于农牧技术方面的培训,让农业部门的专业人员讲授,让农民工真正得到种植和养殖的知识。
3.5 技术技能资格证化:和劳动部门联合,让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在某些工种方面能拿到技术等级资格证,有从业资格,这才是他们最想要的。
3.6 培训基地建设:以部分行政的手段,指令性的让一些有条件的企业与学校联合,促使培训和实习专业化、常规化和实用化。同时,还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定向由企业培训农民工,达到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
3.7 培训效果跟踪调查:对于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跟踪调查,如果参加培训后没有参加工作,询问原因,然后归类分析,为以后的培训提供依据。同时,如果是培训部门的问题,还应该追查责任,让培训部门提供售后服务,根据就业情况进行奖惩。
3.8 培训投入:除了政府投入外,应该让收益的企业根据用人数量适当的承担一部分费用,这样农民和企业就出现了双赢局面,使培训走向良性循环。
3.9 建议政府培训计划和资金早一些出台和到位,行政审批手续简化一些。
4 结论
通过对两千名未就业的农民工进行调查,我们在以后的培训中汲取了更多的经验和教学,为以后的培训提供了改革的依据和应对措施,使得每次培训都有提高,培训效果越来越好。今后力争把这些工作做得更完美,也给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依据。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
1 概述
随着农业机械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被解放出来,农村开始出现劳动力剩余现象,这些剩余劳动力如果安排得当,则是社会财富,成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后备力量,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源泉。如果得不到合适安排也会影响社会治安,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稳定因素,如何让这些剩余劳动力有好的出路?是国家惠民政策的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的具体实施,对安阳市的几十个乡村的两千名接受培训的农民工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农民工培训的现状。根据现有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和意见。
2 培训现状和培训需求调查
安阳广播电视大学作为河南省“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这几年我们共培训了2950名农民工,培训都是聘请农技方面的专家和相关行业的专家授课的,授课人员在农民工培训方面都是非常有经验的,课程安排的通俗易懂、简单实用。所用教材为阳光工程专用培训教材。如此好的培训条件应该是无懈可击的了,但效果总体并不近人意。具体表现如下:
2.1 政府投入的培训经费不足、不能及时到位。政府投入的培训经费严重不足,这几年国家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大概每年12亿元左右,平均到每个农民工最多100元,难以满足培训需求。只能让很少一部分农民工参加培训,满足不了农村培训的要求,且培训经费不能及时到位,需要学校或者培训机构垫资参与,也影响了培训机构的积极性。
2.2 培训对象和培训项目定位不准。被培訓的对象定位不准确,没有把真正需要培训的人纳入培训计划和范围,使得真正需要培训的农民工参加不了培训。培训项目也很难根据农民工的需要来设定,而是由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情况下达培训科目指标的,培训出现了供需脱节现象。
2.3 组织培训时,参加培训人员结构不合理,以两千人为例人员结构如下:
■
图一:男女性别比例:男性:710人,占35.5%;女性:1290人,占64.5%
由图一可以看出:参加培训的人员女性多于男性,分析原因:这是因为男性多数都出外打工了,在家留守的以女性居多。(人员分布表)
■
由图二可以看出:中年人参加的比较多,而年轻的和年龄较大的就比较很少了。这是让我们感觉比较疑惑的事,但仅从这个统计数据中还看不出端倪,我们再进行细分一下就明白了。(女性人员年龄分布表)
■
■
■
由图三可以看出:参加培训的女性多少都是中年妇女,这就是在家最大的留守人员阶层,她们在家是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才出不去的,但她们在家可以从事一些养殖业,实现本地就业,这也是我们培训的一个目的。(男性年龄分布表)
■■
由图四可以看出:男性中年人多数有一技之长,都出外打工了,有了就业渠道,留下来的多数是青少年和老年人。我们建议他们在家从事一些养殖业,就地解决就业问题,边生活边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实现同步富裕的目标。
2.4 参加培训人员的培训目的不一致。对于参加培训的目的调查情况如下:第一类:主要是年轻人,他们参加培训主要是为了将来出外打工的时候能有一技之长,找个好一点的、挣钱多一点的工作;他们想学的工种主要有:电子装配、电工、钳工、电焊工、机械加工、数控加工操作、服装裁剪、服装制作加工、挡车工、市场营销、瓦工、钢筋工、架子工、木工、水泥工、天车工、特殊车辆驾驶、厨师、家政服务等,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其中很多都是需要专业部门颁发执业资格证书的项目,我们的培训无法满足多元化就业的需求。第二类:中年妇女较多,他们参加培训的目的主要是想学点种植和养殖技术、家政服务、家庭护理、裁剪、插花等,这样在家就能自己给自己打工,既能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又能靠自己的劳动有所收获。第三类是老年人,他们多数是闲来无事随便听听,能学点就学点,学不了什么也没关系的,反正在家也无事可做,参加培训还能混一套书、混个补助等,何乐而不为呢!
2.5 培训时间不能根据需要安排。农民工培训的最佳时机是春节前后、夏收和秋收前后,这个时候农民工基本都在家过年或者夏收、秋收,能让真正需要的人都能参加培训,但由于每年的培训计划多数都是在11月到12月份下达和完成的,而这个时候正是农民工外出的时候,大多数工矿企业都在赶工期、完任务,而农民工又是主要劳动力,因此,他们不可能回家参加培训的。
3 培训改进对策和建议
3.1 对培训机构统一管理:政府部门对农民工培训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统一培训标准,对培训计划进行统一分配;培训资金按照培训科目进行统一分配,让每个参加培训的学校和机构的专业特长都能发挥出来,最大限度的保障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3.2 统一接收农民工培训信息,让被培训的农民工信息共享,避免资源浪费和无效培训。同时,在参培人员信息采集的时候严格把关,把不符合培训条件的人员剔除。
3.3 实行订单式培训:先对农村进行调查和统计,把农民工需要培训的科目进行分类归档,然后按照培训科目进行定向培训,使得农民工能真正得到需要的培训。
3.4 培训师资专业化:对于工业性项目的培训,请企业的优秀操作人员参加授课,让他们把实践经验传授给农民工。对于农牧技术方面的培训,让农业部门的专业人员讲授,让农民工真正得到种植和养殖的知识。
3.5 技术技能资格证化:和劳动部门联合,让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在某些工种方面能拿到技术等级资格证,有从业资格,这才是他们最想要的。
3.6 培训基地建设:以部分行政的手段,指令性的让一些有条件的企业与学校联合,促使培训和实习专业化、常规化和实用化。同时,还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定向由企业培训农民工,达到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
3.7 培训效果跟踪调查:对于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跟踪调查,如果参加培训后没有参加工作,询问原因,然后归类分析,为以后的培训提供依据。同时,如果是培训部门的问题,还应该追查责任,让培训部门提供售后服务,根据就业情况进行奖惩。
3.8 培训投入:除了政府投入外,应该让收益的企业根据用人数量适当的承担一部分费用,这样农民和企业就出现了双赢局面,使培训走向良性循环。
3.9 建议政府培训计划和资金早一些出台和到位,行政审批手续简化一些。
4 结论
通过对两千名未就业的农民工进行调查,我们在以后的培训中汲取了更多的经验和教学,为以后的培训提供了改革的依据和应对措施,使得每次培训都有提高,培训效果越来越好。今后力争把这些工作做得更完美,也给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