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析流化床分选柱设计结构流场数值模拟

来源 :山西焦煤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ily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淘析流化床分选柱结构的效果预期进行模拟计算验证,得到了分选柱下部强湍流区流体速度轨迹分布情况,上部弱湍流区水相、气相速度矢量分布情况及气相体积分布情况.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淘析流化床分选柱结构设计的预期构想,为下一步搭建试验平台进行实验室试验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膳食纤维中的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s)是由若干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树胶、β-葡聚糖、果聚糖以及半乳糖等低聚糖。NSPs无法被机体消化或难以消化,因此它们几乎能完整地通过肠道,并被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发酵选择性地刺激肠道内微生物的增殖和活性,从而改善肠道菌群的环境。肠道微生物菌群在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使用益生元或益生菌来控制肠道微生物菌群,可以减少肠道低度炎症,改善肠道屏障的完整性,从而改善代谢平
苦荞是一种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药食同源作物,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肠道微生态、抗氧化、抗癌抑瘤、抗炎等多重功效,已成为功能性食品研究与开发的热点之一。该文系统综述苦荞的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如多糖、多酚、蛋白质和氨基酸等,以及苦荞的多种功能活性如改善肠道微生态、抗氧化、降血压、抗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另外,对苦荞用于加工生产各种具有独特风味和保健功效的食品进行总结,为苦荞功能性成分和食品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为改善香肠口感、弹性等品质问题,以香肠感官评价、蒸煮损失、持水性、色差、质构特性以及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测定指标,研究面筋蛋白对香肠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面筋蛋白添加量为5%时感官评分最高,香肠肉质细嫩,切面平整,色泽正常,口感良好;随面筋蛋白的增加,香肠的蒸煮损失持续下降,在添加5%时达到最低为2.08%,相较于空白组,持水性与氨基酸态氮分别提高了8.08%、0.016%;香肠的L*值、a*值以及b*值增加;硬度、内聚性、弹性、耐咀性均在
该研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梅占(Camellia sinensis var.Meizhan)品种茶树鲜叶加工而成的六大茶类中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检测,通过统计分析筛选每种茶的特有成分及关键变量,通过计算化合物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香气特征影响值(aroma character impact value,ACI)评价各挥发性化合物对成茶香气的贡献度,以此来探究六大茶类香气形成的
弱胶结软岩巷道由于强度低,自稳能力差导致掘进时顶板更容易因受到扰动而产生变形破坏,发生安全事故.在分析某矿11301辅运顺槽工程地质条件基础上,得到弱胶结软岩巷道顶板整体下沉、巷肩处破坏加剧的变形特征,提出“深孔+浅孔”相结合的注浆加固补强技术,并进行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注浆加固后,浆液对顶板裂隙离层起到了填充黏结作用,顶板锚固质量有所提升,取得了较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为了提高煤泥浮选的研究效率,解决煤泥先烘干再用套筛逐级筛分,工序复杂、时间长等问题,通过多种学科交叉融合,自主创新设计研发了一种煤泥分选分级联动系统,主要可实现煤泥自动化联选智能加药、刮泡液面的精准控制以及对浮选后尾矿中含有黏性矿物质的煤泥水的精细筛分分级,不需烘干,一次性分级分选出+0.5 mm、0.25~0.5 mm、0.125~0.25 mm、0.075~0.125 mm、0.045~0.075 mm及-0.045 mm颗粒,为煤泥浮选和筛分提供便利及技术支持.
以1:50000地形地质图为数据源,以野外调查获得的14个泥石流灾害隐患点为样本,借助ArcGIS软件相关性分析,筛选出高程、坡度、坡向、工程地质岩组、地质构造、植被覆盖度等6个因子作为陈台沟小流域泥石流易发性的评价指标,进而运用信息量评价模型,评价了陈台沟小流域泥石流灾害易发性.小流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对于山区地质规划扶贫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摘 要】 深部矿井普遍存在采掘接替紧张局面,将沿空留巷技术应用到深部矿井中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矿井煤炭开采效率以及安全保障能力。文章以13207综采工作面回采为工程实例,提出使用巷帮充填留巷技术将回风巷保留下来为邻近采面服务,依据开采煤层实际情况对充填留巷施工方案进行设计,现场应用后充填留巷段围岩取得较好控制效果,巷道可满足采面煤炭开采需要的同时在经济以及安全性方面均取得较好效益。研究结果表明:1
采空区注氮是预防遗煤自燃的重要手段,明确不同注氮条件下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变化以及注氮量极值,可为采空区注氮防灭火提供重要的参数指导.本文基于工作面漏风实测与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注氮数值模型,分析未注氮以及200~1600 m3/h注氮量条件下采空区氧浓度、温度等参数变化,给出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变化规律以及最大合理注氮量.结果表明:未注氮采空区存在40℃高温区域,进风侧氧化升温带21~130 m.当注氮200 m3/h时,采空区40℃等值面消失,随着注氮量增加,采空区33℃以上高温区域不断减
为探究工作面缩面对坚硬顶板弹性能演化规律的影响,以东滩煤矿1310工作面缩面区域为背景,理论结合数值模型对采宽变化前后坚硬顶板能量的演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采宽减小造成承载载荷增加,能量集中程度要远大于原工作面;采宽减小对能量值增幅有较大影响,缩面前后坚硬顶板能量增幅差值约为58.2 kJ/m3;缩面阶段工作面走向能量峰值位于前方15 m处基本固定不变,而在倾向上受到遗留煤柱影响,缩面前峰值位置由工作面中部向轨道顺槽侧转移,缩面后则由辅助轨道顺槽侧向工作面中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