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心理治疗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ear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生您好!我是一名正在读研三的学生,最近一个多月以来,总是觉得什么都不想做,因为一点小事就要发脾气,我听说过心理治疗,也想去尝试一下,可妈妈告诉我,只有精神病才去做治疗,我根本不够资格去,您能告诉我,心理治疗到底是什么,我该去做治疗吗?
  小娟
  小娟你好!
  你的问题,在心理治疗门诊中经常会被问及,谈到心理治疗,大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人可能会像你妈妈一样,觉得只有精神病才会去做心理治疗,而有人会认为心理治疗非常神秘,也有人会觉得心理治疗能包治百“病”……那究竟什么是心理治疗呢?接下来我们将揭开心理治疗的神秘面纱。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繁华喧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感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精神心理健康日渐变成了热门话题,心理治疗逐渐成了一个高大上的干预方法。而现在的一些影视作品亦会让人觉得心理治疗非常的“神奇”、有“魔力”,通过一次谈话就能解决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心理治疗是非常接地气的一种谈话治疗方式,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运用于生活。短期来看,心理治疗是解决眼前遇到的困境,长期来看是人格的自我完善。系统的心理治疗主要包括:第一步,首先治疗师与来访者相互认识,治疗师需要收集有关资料,澄清问题,明确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步,共同制订一个明确的目标;第三步,根据治疗目标制订一个合适的方案;第四步,在治疗师的陪伴和引导下,去实施和实践治疗方案。
  在每天的心理治疗门诊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来访者,有的失恋后出现情绪低落,有的因为适应不了工作的压力而失眠,有的因为紧张害怕,而有的是被家人带过来的,甚至是被逼迫过来,那所有的来访者都适合做心理治疗吗?其实不然。心理治疗是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那到底什么样的患者适合做心理治疗呢?主要有以下几种:
  1康复期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这些患者通过精神科的治疗,病情逐渐稳定,开始回归到社会生活中,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患者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别人知道我得精神疾病会不会看不起我?我的精神疾病会不会再复发?如果我再复发了,我该怎么办?我为什么得了这样的病?他们心里有非常多的困惑,也会面临很多的现实问题,从而引起焦虑、抑郁等情绪,甚至有可能会导致病情波动、复发,对于这样的患者,心理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2患有强迫、焦虑症、恐惧症、躯体形式障碍等心理障碍的患者,这些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3遭受一些应激或者创伤性事件的人群。
  那心理治疗对来访者有什么要求呢?
  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其次,来访者要有一定的动机,来访者改变的动机越强,治疗的效果越好。这样通过心理治疗,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当下的困境,找出行为模式中不足的部分,对于他们社会功能的恢复是无可替代的。
  在心理治疗门诊,经常听到家属急切地说“医生,你帮帮我们,好好劝劝他,我们说的话他都听不进去,你是心理医生,你说的话他肯定听”。有的来访者也会将问题解决的希望全部寄托于心理治疗师,“医生,你帮我想想办法,你说我该怎么办?”当来访者遭遇心理危机时,会把治疗师视若神灵,希望治疗师能金口玉言,“话”到病除。来访者及其家属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正在难处,被负面情绪控制,看不到自己的力量。但心理治疗师不是“救世主”,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是合作的关系,是两个专家合作,治疗师是心理学的专家,而来访者是自己问题的专家,治疗中两个专家一起合作去发现问题的原因、问题的维持因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心理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求助者获得心灵成长,人格完善,使其能够越来越独立,能够对自己负责,敢于面对生活,善于处理人生的各种命题。这就是人的成长。一旦将治疗师神化,处理问题就容易简单化,实际等于剥夺了来访者成长的权利。
  在专科医院的心理治疗门诊中,来访者及家属经常问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可不可以只进行心理治疗不吃药?答案是否定的。曾经有一位来访者这样说,“其实我也很饿,饭就在我的床边,但我实在没有力气去拿、去吃”,“其實你说的我心里都知道,这些道理我也都清楚,可是每天到了早晨我就实在是起不来,做什么事时总是拖延,迈不出第一步,就觉得自己越来越没用,什么也做不了”。在生物学层面,这些来访者的神经递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导致他们情绪低落,精力体力不足,缺乏动力,而抗抑郁药物可以调节他们体内神经递质的分泌,提升情绪,增强体力,激活动力,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去执行社会功能,也有利于帮助他们建立信心。还有一些更严重的来访者,他们存在很多的精神病性症状,比如幻觉、妄想等,他可能会经常自言自语,像是在跟别人对话,无缘无故地说有人在害他、跟踪他,甚至会说一些不认识的人在议论他,也经常因为这些症状的存在,与人发生冲突甚至大打出手,这些急性期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最紧迫的就是需要精神科的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心理康复和成长的路会很难,很痛,但是仍然需要走下去,更好地科学地认识心理治疗,让治疗师帮助您完成破茧成蝶的蜕变,在忍受痛苦的同时,获得一次成长的机会。
其他文献
小雪的父亲喜欢喝酒,酒品有点差,每次喝完酒之后就和小雪的母亲吵架,有一次还动手打了小雪母亲。所以,对于小雪而言,酒鬼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该存在的败类,因为他们经常家暴,不敢承担责任,是母亲和孩子的噩梦。对于身边的朋友,如果发现对方酗酒成性,立刻跟对方绝交,不论你是朋友、亲戚或者同事。皇天不负有心人,小雪苦苦寻觅了3年,终于找到一个符合要求的恋人—一个对酒精过敏的男人。  其实,这个男人的各方面条件没
期刊
一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让大部分中国人开始了解“家庭暴力”这一话题。2016年3月中国首部《反家暴法》诞生,也让我们从了解、认识家庭暴力,逐步进入到反对家暴、保护受害者的阶段。但是,只有法律的保护还不够。那些受到家暴伤害的人,可以通过医生的帮助完成身体的恢复,但是,他们心理上的创伤却容易被忽略,即使当事人也可能意识不到这些心理问题,需要专业的心理帮助。  很多人以为,只要离婚,只要离开那个暴力的男
期刊
这是一部2011年光棍节时候热播的电影,不过好电影啥时候看都不晚!过年的时候,电影频道在某一天先播完了《人在囧途》,紧接着就播了《失恋33天》,当时看囧途觉得很好玩,虽然囧途是更老的片子了,可第一次看的片子都是“新片”!  最近我看了看之前工作的杂志“人生精彩”栏目上的一篇介绍鲍鲸鲸的文章才知道,原来此片如此好玩!我问编辑部主任这部电影如何,他说很文艺浪漫,不是他这年龄看的了!我说人们花钱去影院就
期刊
看过毕淑敏老师的一本书《心灵七游戏》,其中一个心理游戏叫作“谁是你的重要他人”,感动于作者毫无保留的坦承之外,我被游戏本身所震撼。  在这个游戏中,毕淑敏老师回忆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在毕淑敏还是一名小学生的时候,她参加学校的歌咏比赛,音乐老师因为她唱歌跑调,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不让她继续排练。这对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已经是个重大打击了,但接下来还有更残酷的事情。几天后音乐老师又让她重回合唱队,原
期刊
有研究表明,导致社交焦虑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个体对社交刺激的注意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注意增强:即注意力更容易或更快地被某些信息所吸引。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会过度关注威胁信息,并有持续搜寻环境中危险信号的倾向,当危险信号出现时他们的注意力也会更快地转向威胁信息。由于注意力被过多地分配给消极信息,导致他们忽略社交情境中的积极信息,从而造成焦虑情绪。  2注意固着:即注意力被吸引后难以从该类
期刊
在综合医院的内科诊室里,常常有些很奇怪的患者,本来血压高,一用高血压药物,血压又非常低,不用又很高,让内科医生不知如何是好。作为综合医院内的心理科,时常会有这样的患者来就诊。那这些看着有点奇怪,内科又看不好的“病”该如何处理呢?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希望对您有些帮助!  苏大娘,今年66岁了,最近总是感觉头昏、头胀不舒服,到医院检查,血压“140/104mmHg”,内科诊断“高血压”,给予“
期刊
许多情感障碍会伴有躯体不适,而且,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大多数人会更多地关注躯体症状,而忽视精神症状。由于这样的状况,很多情感障礙的患者在临床就诊过程中会走许多弯路,且加重了精神心理负担以及精神症状。  这类患者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曾经遇到的一个54岁的女患者。她当时是由家人带到医院的,记得看见她的那一瞬间,我脑子里闪出了“孱弱”两个字。她枯瘦、无力、面色苍白、头发凌乱,由家人搀扶着走进医生办
期刊
小李,男,外表较潇洒,每次校运动会上总能见到他飒爽英姿,但学习缺乏主动性。小王,女,活泼开朗,思维敏捷,可以说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初三开学一个月后,小李常常无故发脾气、打架。小王成绩时好时坏,有时还不完成作业。有学生反映两人放学后总在一起,而且有亲密的动作。作为班主任,我分别找了他们。他们承认互相喜欢并且已接受对方。而且两个孩子,很在乎这份感情。作为老师,最希望看到学生的成长,看到他们各个方面能力
期刊
小花你好!非常感谢你的信任!  你一毕业就顺利找到称心如意的好工作,能让自己和男朋友过上安定的生活,这原本是很幸运也很值得高兴的事,但我却分明听到了你内心有很不快乐的声音,尽管你不断在给自己做工作,说服自己。不快乐的部分源自于男朋友的工作还没着落,这让你心里很不踏实,尤其是缺乏经济上的安全感。  由于缺乏安全感,你内心生出了一些害怕和恐惧,也有过分的担忧,觉得未来的家庭经济压力似乎都在你一个人身上
期刊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到双休日,儿、孙辈们总会想尽点子出门寻找快乐。  我则不行,总得有人看家。于是,在他们出门之后,我留下来养花、读书,倒也能在清静中另辟一方精彩。  我养了好些花儿。有花相伴,真好。  感觉失意时,你可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顿感超脱;高兴时,亦可因欣赏灯笼花热烈地开放,而觉得大自然在与你同乐,倍添喜悦;身体略有小恙时,康乃馨会默默地为你祈祷、祝福;寂寞时,站在花前,慢慢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