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理解计算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关键词:兴趣;规律;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62-1
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正在不断地探索中。但是,扎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仍然是数学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要减少小学生的口算差错,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在教学中就必须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矫正。笔者作了以下思考:
一、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
口算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是尤其重要的。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根据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例如:用游戏、比赛等方式训练;开火车、抢答、闯关卡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予,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视算理,寻找规律
口算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对学生的注意、记忆、逻辑思维(特别是思维的敏捷性)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不论是口算还是笔算都应加强算理分析的训练,只有理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
(1)用“凑整法”口算
①加数“凑整”如28 39 58=?。
②运用减法性质“凑整”如50-13-7=?。
③连乘中因数“凑整”如25×14×4=?。
(2)运用“分解法”口算
如25×32把原式变成25×4×8来计算。
(3)运用定律口算
如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来计算。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突出口算的算理教学,让学生真正经历口算算理探究的过程,只要经常运用算理进行口算,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有效地锻炼。光掌握算理还不够,还应当让学生学会叙述算理。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以加深对口算算理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后,让学生说出“9 5”的算理是:把“5分成1和4,用9和1凑成10,再算10 4得14。”再比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出示16-7,不要急于把现成的“破十减”灌输给学生,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学生会摆一摆学具,找出答案“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0-7=3,再算3 6=9”;“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6-6=10,再算10-1=9”;有的学生用扳手指数数,“我是这样想的,把16记在脑子里,伸出7个手指头,从16开始,一边屈指一边数,15、14……结果是9。”;有的用“做减想加”来计算,“因为9 7=16,所以16-7=9”。通过说理训练,方法活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
三、保证口算练习的时间和数量
提高口算能力,不但要反复训练,还要不断训练,尽量做到人人过关。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因此,我们可经常利用上课前的3~5分钟,采用多种形式,坚持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这些基本的口算练习,经过多练后,会保存在学生的大脑中,当学生再次遇到这样的题目时,可以凭直觉快速算出结果,所以只要能保证口算练习时间和数量,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四、熟记常用数据,提高口算效率
在四则运算中,如果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数据,则能较好地掌握计算技能技巧,有助于学生口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
(1)和、积为整百、整千的特殊数据要熟记,如25×4=100,125×8=1000;
(2)1~20的平方数,1~5的立方数;
(3)常用的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4)1π~10π;
(5)理解和掌握有关“0”和“1”的计算特征,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五、重视错例分析
一般地说,学生初次练习时产生的错误,在教师的指导下,比较容易纠正和克服。如果是多次重复某种错误,特别是这种错误在头脑中已经生根,则纠正起来比较困难了。所以教师要及时了解口算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错例,与学生一切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达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对于那些形近而易错的试题,应组织对比练习,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此外,课堂提问、课堂练习、板演、作业批改等都是反馈信息的良好途径。
六、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
1.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独立完成作业,不依赖同学、老师或参考答案,是提高口算能力的一个好习惯。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独立作业的时间,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必要的的练习量,培养学生运算思维的敏捷性,避免了拖拉作业的现象。
2.认真验算结果的习惯。
验算是通过不同的方法检验先前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自我验证的方法,计算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验算的习惯。要求学生对口算结果进行验算检查,能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
总之,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有多种,作为一位数学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这些错误归结为“马虎”“粗心”。要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把教材、学生、教师因素有机结合,制定适合本班实际的训练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力争使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关键词:兴趣;规律;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62-1
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正在不断地探索中。但是,扎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仍然是数学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要减少小学生的口算差错,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在教学中就必须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矫正。笔者作了以下思考:
一、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
口算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是尤其重要的。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根据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例如:用游戏、比赛等方式训练;开火车、抢答、闯关卡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予,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视算理,寻找规律
口算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对学生的注意、记忆、逻辑思维(特别是思维的敏捷性)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不论是口算还是笔算都应加强算理分析的训练,只有理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
(1)用“凑整法”口算
①加数“凑整”如28 39 58=?。
②运用减法性质“凑整”如50-13-7=?。
③连乘中因数“凑整”如25×14×4=?。
(2)运用“分解法”口算
如25×32把原式变成25×4×8来计算。
(3)运用定律口算
如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来计算。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突出口算的算理教学,让学生真正经历口算算理探究的过程,只要经常运用算理进行口算,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有效地锻炼。光掌握算理还不够,还应当让学生学会叙述算理。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以加深对口算算理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后,让学生说出“9 5”的算理是:把“5分成1和4,用9和1凑成10,再算10 4得14。”再比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出示16-7,不要急于把现成的“破十减”灌输给学生,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学生会摆一摆学具,找出答案“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0-7=3,再算3 6=9”;“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6-6=10,再算10-1=9”;有的学生用扳手指数数,“我是这样想的,把16记在脑子里,伸出7个手指头,从16开始,一边屈指一边数,15、14……结果是9。”;有的用“做减想加”来计算,“因为9 7=16,所以16-7=9”。通过说理训练,方法活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
三、保证口算练习的时间和数量
提高口算能力,不但要反复训练,还要不断训练,尽量做到人人过关。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因此,我们可经常利用上课前的3~5分钟,采用多种形式,坚持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这些基本的口算练习,经过多练后,会保存在学生的大脑中,当学生再次遇到这样的题目时,可以凭直觉快速算出结果,所以只要能保证口算练习时间和数量,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四、熟记常用数据,提高口算效率
在四则运算中,如果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数据,则能较好地掌握计算技能技巧,有助于学生口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
(1)和、积为整百、整千的特殊数据要熟记,如25×4=100,125×8=1000;
(2)1~20的平方数,1~5的立方数;
(3)常用的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4)1π~10π;
(5)理解和掌握有关“0”和“1”的计算特征,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五、重视错例分析
一般地说,学生初次练习时产生的错误,在教师的指导下,比较容易纠正和克服。如果是多次重复某种错误,特别是这种错误在头脑中已经生根,则纠正起来比较困难了。所以教师要及时了解口算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错例,与学生一切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达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对于那些形近而易错的试题,应组织对比练习,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此外,课堂提问、课堂练习、板演、作业批改等都是反馈信息的良好途径。
六、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
1.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独立完成作业,不依赖同学、老师或参考答案,是提高口算能力的一个好习惯。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独立作业的时间,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必要的的练习量,培养学生运算思维的敏捷性,避免了拖拉作业的现象。
2.认真验算结果的习惯。
验算是通过不同的方法检验先前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自我验证的方法,计算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验算的习惯。要求学生对口算结果进行验算检查,能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
总之,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有多种,作为一位数学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这些错误归结为“马虎”“粗心”。要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把教材、学生、教师因素有机结合,制定适合本班实际的训练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力争使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