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股骨远端前外侧入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q08eb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与常规入路比较,探讨新型股骨远端前外侧入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7年7月-2009年12月,58例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且符合选择标准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8例采用新型股骨远端前外侧入路,沿大腿外侧弧形向前、向上至股四头肌扩张部,延伸至髌骨外侧达胫骨结节作切口(新型入路组),30例采用常规股骨远端外侧或前外侧入路(常规入路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侧别、骨折类型、合并症、受伤至手术时间及术前处理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以及住院时间,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进行评定.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发生;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新型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少于常规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9.8个月.X线片复查示,两组患者骨折均愈合,新型入路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2.62±2.34)周,常规入路组为(13.78±1.9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78,P=0.10).末次随访时,新型入路组膝关节HSS评分为(94.4±4.2)分,显著优于常规入路组(89.2±6.0)分(t=3.85,P=0.00). 结论 与常规入路比较,采用新型股骨远端前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对软组织损伤小,骨折显露更充分,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促进了膝关节功能恢复.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垃圾焚烧炉的历史工况记录以及相应数据,建立专家系统,实现对垃圾焚烧炉的在线早期故障诊断.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焚烧炉进行在线的早期故障诊断具有一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逐步看好,国务院又一次大幅度降低了银行存贷款利率,由此带来储蓄存款的明显分流,其中主要流向了股市。炒股一向看成是高风险的投资,其实,近年来随着
本文在综合目前工业过程诊断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构件技术、错误冗余技术以及诊断技术的可组态协作的高可靠性工业故障诊断平台的基本体系结构,讨论了实现
会议
目的 探讨儿童类孟氏骨折的分型标准及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5例类孟氏骨折患儿临床资料.男17例,女18例;年龄1岁2个月~14岁11个月,
本文从坦克炮控系统故障数据的复杂性、模糊性和不规则性出发,依据现代维修体制发展方向,建立了炮控系统传感器模型及其灰色故障预报模型,并针对传感器恒增益失效故障实现了
近期在《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常委扩大工作会议上,刘小林教授提出一命题“何为修复重建外科的未来技术?”以及“巨微解剖学研究·推动组织工程学发展-引发修复重建外
期刊
本文结合研究中心在化工过程安全运行方向多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化工过程安全运行辅助智能系统,对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其次讨论了基于网络的
以杭州城市新中心钱江新城主轴线节点地下综合体--波浪文化城为例,对其功能结构、交通组织、空间景观设计及防火安全进行了阐述分析,明确了地下综合体在城市中心区立体化开发
人民文学出版社特约了冯健男同志为他叔父编一卷《冯文炳选集》,要我在卷头写几句话。这又是我作为后死者义不容辞的任务,且不论我够不够资格来担当和胜任与否。健男同志先
目的 探讨后前路联合环形松解、保留椎体后壁的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创伤后僵硬性胸腰椎后凸畸形(rigid post-traumatic thoracolumbar kyphosis,RPTK)的疗效. 方法 200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