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指导行为有效性的思考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教学活动主要参与者之一的教师,其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指导行为的有效性决定了教学活动的质量。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指导行为的有效性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深深思考的问题,现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上课指导行为的有效性展开分析,提出问题,给出结果,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教师指导行为;有效性;专业素养;教学方式]
  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关注点放在了教学质量上,学生的参与情况、教师的指导行为以及其他客观情况都会对课堂教学质量产生影响。而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其对课堂质量的影响不容小觑。现本文就什么是教师指导行为有效性、为什么要提高教师指导行为有效性、如何提高教师指导行为有效性以及总结四个部分展开对教师指导行为有效性的分析。
  一、什么是教师指导行为有效性
  教师是小学阶段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掌握着教学方向,把控着教学进度,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而教师的指导行为则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指导学生学习的行为,包括课上的指导活动、课后的备课活动及课前的准备活动等。教师指导行为的有效性则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指导行为作用于教学质量并产生正面的影响,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学生得以进步。
  众所周知,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其教学思想流传至今并被广泛运用,影响深远。孔子有门生三千,三千学生家庭背景、学习基础各不相同,孔子采取的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得到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也正是因为如此,孔子的门生大多学有小成,在各自的领域上发挥着作用。这就是教师指导行为的有效性,作用于教学质量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真正让学生学到东西。
  二、为什么要提高教师指导行为有效性
  一是小学阶段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而课本枯燥无趣,有的甚至生涩难懂,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重,注意力不易集中;二是学生的阅历积累有限,不一定理解语文课本介绍的学习内容,鉴于这样的客观情况小学教师需要提高课堂上课效果的有效性。而提高上课效果,最关键的是提高教师课堂指导行为的有效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课上的指导行为是教学活动的灵魂,课堂指导行为的有效性关乎课堂质量,因而提高教师指导行为有效性是基于现实的要求,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作文时总觉得没有内容可写,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这时候教师应该重视起课堂指导行为的作用。比如,当写到介绍自己或者某一个人时,学生可能对着作文纸不知如何下手,这时候教师可以请一位学生到讲台桌上和大家互动,针对该学生的穿着、相貌特征、性格爱好展开介绍。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比起枯燥无味的传统授课模式,显然师生互动的上课模式产生的效果更好。
  三、如何提高教师指导行为有效性
  1.重视教师指导行为有效性的作用
  教师课堂指导行为的有效性关乎课堂效率的高低,要想提高教師指导行为的有效性,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态度上重视教师指导行为的有效性。只有态度上端正并高度重视教师指导行为对课堂质量的影响,行动上才会不断改进;态度上端正不单单是嘴上说说,而是要付之于行动,没有行动就等于在空喊口号。
  2.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师的指导行为有效性息息相关。教师的专业素养高,则会在课堂上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教学安排,也能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作出不同的教学变化。随着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趋势也越来越要求教师成为全能教师,以应对不同的教学需求。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廉颇与蔺相如》一文中,故事情节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涉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学生在不了解历史背景的情况下学习这篇课文只会觉得这是两个人争吵的小事,达不到课文要求的学习目的。因此,老师需要掌握一定的史学知识,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将二人的纠纷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向学生们一一介绍,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早有戏言:“我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看似一句戏言,但也反映了当下对语文教师的要求——“精通十八般武艺”,各个方面皆有涉猎才能够应对课程要求,才能给学生更好的上课体验。
  3.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如果说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教师指导行为有效性的作用是提高教师课堂指导行为的首要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关键方法,那么,提倡课堂教学方式多元化则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必要途径。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与成年人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耐心差,常常出现一节课还没有结束便已经走神、开小差的情况。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年龄的需求。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以不同的方式传授知识,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情况,因地取材、因材施教,使学生获得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从而使教学效果最大化、上课效率最优化。在不少学校,今日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实行,让学生充当教师而教师扮演学生的角色,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学生自己备课、自己讲课更易于理解,从而将外在的知识活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课堂指导行为的有效性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意义重大,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快速汲取知识但理解能力差的年龄阶段,因而各位教育工作者需高度重视教师课堂指导行为有效性的作用,并采取可行、有效的积极措施提高教师课堂行为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松德.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师指导行为[J].学语文,2018(05):24-26.
  [2]刘渊平.浅谈教师课堂行为[J].科学之友(B版),2008(2).
  [3]杨静.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76.
其他文献
伴随着剧烈的产业洗牌和生产集中度的提升,那些规模巨大且依靠人为合并的企业,能否成为创新的主体,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企业增加值的来源从GDP核算角度来看,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企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是当下每一个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历史是高中教育体系中尤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历史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核心素养视角下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环节;高中历史]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阅读材料复杂而广泛,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储存的信息量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大,阅读材料的难度也逐渐加深。教师能否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而带动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发散性思维具体化的思维方法。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各篇文章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协助学生更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还能提高、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一个关键的学习阶段,因为这个阶段能给学生以后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而小学三年级作为小学时期阶段的中间,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承接一二年级学习结果,为以后的小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再加上数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学科,所以学会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重要,因此,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自导六步法教学很有必要,本文就关于自导六步法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对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阐释,并对质量监控内容进行了明确界定,重点探讨创建质量监控体制的建立,供大家参考。
分析叶脉脉序形态的形成机理及构型规律,提取叶脉脉序生长的结构力学准则。以最小弹性应变能与抑制最大剪应力为主及次脉生长准则、以矢量平衡方程为脉序分歧准则建立具有叶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多种形式支持企业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支持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人才,不断提升企业价值。
期刊
对2008年1月榆林市出现的雪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雪灾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雪灾及由此产生的低温冰冻次生灾害,对榆林交通运输、市民财产及生活、设施农业造成严重灾害,经济
电梯作为现代高层建筑工程上下运输的一个重要工具,并且电气系统是电梯检验的一个重点,直接影响着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近几年,为了保证电梯电气系统检测的效果和准确性,将外热成像技术应用到其中,本文也是针对该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十分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更加重视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交流的有效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动的英语交流更加重要,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本文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实现互动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全面加强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