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沂蒙精神源自革命老区山东,是战乱时分军民互助及互相扶持,自生死与共的革命经历及情感交织中所衍生出的重要革命精神。音乐教师可因地制宜将之与艺术专业相结合,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下面,笔者将从“沂蒙精神对大学艺术专业学生的重要意义及传承内涵”“聆听音乐,了解历史,自《沂蒙山小调》中传唱沂蒙文化和精神”“美酒与音乐相融,辛辣与革命交织,创新沂蒙精神传承方式”三方面入手,针对“沂蒙精神在艺术专业大学生中的传承与发展”的话题展开浅显探究。
关键词:沂蒙精神 艺术专业 大学生 传承发展
沂蒙精神源自沂蒙,长于齐鲁,影响遍布全国,其历史地位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重要,是山东子民及全国人民应当传承和发扬的革命精神品质。接下来,笔者将结合《沂蒙山小调》的乐曲特征、沂蒙精神的内涵、艺术专业大学生音乐教学现状和特征,对如何促进沂蒙精神在艺术专业大学生中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浅显探索,望笔者的拙见能引起众读者的深思和共鸣。
一、沂蒙精神对大学艺术专业学生的重要意义及传承内涵
沂蒙精神自1989年被初次提及以来,经过了数十年的岁月洗礼,其精神内涵逐渐变得丰富且更为契合沂蒙、山东、全国的发展实情及需求。作为新时代山东精神的核心内容,沂蒙精神展現了沂蒙乃至山东人民所具备的“爱党爱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拓奋进”等精神品质,若详细解读,可探知其中所蕴含的时代性、先进性、人民性、文化传承性等特征。对于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艺术专业学生来说,重拾沂蒙精神、重温红色革命历程,是帮助他们认清历史现实、做出自我调整的重要契机,亦是提升其个人崇高精神的重要手段。对于大学艺术专业学生来说,其思想独立性、社会认知性、学术研讨能力相较于初高中时代均有了显著提升,且较之普通的文化专业大学生,艺术专业学生则有更多接触红色文化、红色歌曲的机会。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将音乐艺术与沂蒙精神、红色文化历史相结合起来,以丰富课堂形式和教学内涵。例如,音乐教师可以配合其他专业的教师共同组织一堂名为“回顾革命历程事迹,令沂蒙精神馨香传”的主题班会。教师在班会上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革命时期发生在沂蒙的英雄事迹。教师应当令那段关辉岁月重现人间,以沂蒙事迹和精神为引线,帮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新时代精神、奋斗精神、爱国情感。
二、聆听音乐,了解历史,自《沂蒙山小调》中传唱沂蒙文化和精神
众所周知,音乐具备感染人心、渲染气氛、传达感情、引发共鸣的特质,音乐是一种不受时空、国界、种族局限的神奇物质,它穿云过海而来,承载着历史的万千事迹更迭及岁月变迁流转。为更好地为学生传承沂蒙文化和精神,教师应当利用音乐的独有特性,探寻沂蒙精神与音乐序曲的结合支点,以便营造大气磅礴、蒸蒸日上的音乐意境,帮助学生在聆听音乐与了解历史中提升自我的沂蒙精神觉悟。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并解析歌曲《沂蒙山小调》的音乐韵律、歌唱技巧、情感内涵等内容。作为沂蒙革命历史文化的名曲,《沂蒙山小调》被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诞生于温凉河滨,被传唱于蒙山之境内,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时代还是如今人们安居乐业的现在,均能够给予人热情、振奋、美好的体验。教师在进行对《沂蒙山小调》的讲解中,可以配合教学,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沂蒙英模事迹陈列馆和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创建纪念馆的具体照片、文字记载、感人故事等内容,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重温历史,“穿越时空”去见证那段令人心神振奋的光辉历史。
三、美酒与音乐相融,辛辣与革命交织,创新沂蒙精神传承方式
伴随沂蒙精神的传承,由之衍生的不只是音乐曲目《沂蒙山小调》,还有著名的温和酒业,温河大王1940便在《沂蒙山小调》诞生77周年之际被温和酒业隆重推出,用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新时代沂蒙精神。温和酒业所秉持的“温和”之酒文化,与传统孔孟儒学所推崇的“厚德载物”“仁”“和”等正统思想不谋而合,可谓符合沂蒙人民的精神品质又契合了我国的文化思想精髓。另外,美酒与音乐的相融,自古以来便能够碰撞出更加夺目的火花,令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思想靠拢。故而,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中不妨令美酒与音乐相互融汇,使辛辣与革命相互交织,以创新沂蒙精神传承方式,提升学生对沂蒙精神的兴趣和领悟程度。在具体实施方式上,教师可组织一场“品酒论精神”的比赛,在赛场上摆上适量的温和酒,请学生根据酒与沂蒙精神相结合,即兴用歌唱、乐器演奏、话剧表演、诗朗诵等多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沂蒙革命历史和精神的理解、对未来生活的展望。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音乐理解力、表现力及思想文化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革命历史逐浪淘沙过后我们应紧守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而新时代的大学生是国家富强、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广大音乐教师可将沂蒙精神等具备民族和时代特色、人心激励性与鼓舞性的精神文化在教学中不断传承下去,以提升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关键词:沂蒙精神 艺术专业 大学生 传承发展
沂蒙精神源自沂蒙,长于齐鲁,影响遍布全国,其历史地位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重要,是山东子民及全国人民应当传承和发扬的革命精神品质。接下来,笔者将结合《沂蒙山小调》的乐曲特征、沂蒙精神的内涵、艺术专业大学生音乐教学现状和特征,对如何促进沂蒙精神在艺术专业大学生中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浅显探索,望笔者的拙见能引起众读者的深思和共鸣。
一、沂蒙精神对大学艺术专业学生的重要意义及传承内涵
沂蒙精神自1989年被初次提及以来,经过了数十年的岁月洗礼,其精神内涵逐渐变得丰富且更为契合沂蒙、山东、全国的发展实情及需求。作为新时代山东精神的核心内容,沂蒙精神展現了沂蒙乃至山东人民所具备的“爱党爱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拓奋进”等精神品质,若详细解读,可探知其中所蕴含的时代性、先进性、人民性、文化传承性等特征。对于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艺术专业学生来说,重拾沂蒙精神、重温红色革命历程,是帮助他们认清历史现实、做出自我调整的重要契机,亦是提升其个人崇高精神的重要手段。对于大学艺术专业学生来说,其思想独立性、社会认知性、学术研讨能力相较于初高中时代均有了显著提升,且较之普通的文化专业大学生,艺术专业学生则有更多接触红色文化、红色歌曲的机会。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将音乐艺术与沂蒙精神、红色文化历史相结合起来,以丰富课堂形式和教学内涵。例如,音乐教师可以配合其他专业的教师共同组织一堂名为“回顾革命历程事迹,令沂蒙精神馨香传”的主题班会。教师在班会上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革命时期发生在沂蒙的英雄事迹。教师应当令那段关辉岁月重现人间,以沂蒙事迹和精神为引线,帮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新时代精神、奋斗精神、爱国情感。
二、聆听音乐,了解历史,自《沂蒙山小调》中传唱沂蒙文化和精神
众所周知,音乐具备感染人心、渲染气氛、传达感情、引发共鸣的特质,音乐是一种不受时空、国界、种族局限的神奇物质,它穿云过海而来,承载着历史的万千事迹更迭及岁月变迁流转。为更好地为学生传承沂蒙文化和精神,教师应当利用音乐的独有特性,探寻沂蒙精神与音乐序曲的结合支点,以便营造大气磅礴、蒸蒸日上的音乐意境,帮助学生在聆听音乐与了解历史中提升自我的沂蒙精神觉悟。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并解析歌曲《沂蒙山小调》的音乐韵律、歌唱技巧、情感内涵等内容。作为沂蒙革命历史文化的名曲,《沂蒙山小调》被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诞生于温凉河滨,被传唱于蒙山之境内,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时代还是如今人们安居乐业的现在,均能够给予人热情、振奋、美好的体验。教师在进行对《沂蒙山小调》的讲解中,可以配合教学,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沂蒙英模事迹陈列馆和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创建纪念馆的具体照片、文字记载、感人故事等内容,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重温历史,“穿越时空”去见证那段令人心神振奋的光辉历史。
三、美酒与音乐相融,辛辣与革命交织,创新沂蒙精神传承方式
伴随沂蒙精神的传承,由之衍生的不只是音乐曲目《沂蒙山小调》,还有著名的温和酒业,温河大王1940便在《沂蒙山小调》诞生77周年之际被温和酒业隆重推出,用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新时代沂蒙精神。温和酒业所秉持的“温和”之酒文化,与传统孔孟儒学所推崇的“厚德载物”“仁”“和”等正统思想不谋而合,可谓符合沂蒙人民的精神品质又契合了我国的文化思想精髓。另外,美酒与音乐的相融,自古以来便能够碰撞出更加夺目的火花,令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思想靠拢。故而,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中不妨令美酒与音乐相互融汇,使辛辣与革命相互交织,以创新沂蒙精神传承方式,提升学生对沂蒙精神的兴趣和领悟程度。在具体实施方式上,教师可组织一场“品酒论精神”的比赛,在赛场上摆上适量的温和酒,请学生根据酒与沂蒙精神相结合,即兴用歌唱、乐器演奏、话剧表演、诗朗诵等多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沂蒙革命历史和精神的理解、对未来生活的展望。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音乐理解力、表现力及思想文化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革命历史逐浪淘沙过后我们应紧守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而新时代的大学生是国家富强、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广大音乐教师可将沂蒙精神等具备民族和时代特色、人心激励性与鼓舞性的精神文化在教学中不断传承下去,以提升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徐东升.沂蒙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2]魏本权;汲广运.沂蒙红色文化资源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