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
年来,在高层次构建领导机制、高标准编制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徐州智慧城市建设正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推进。徐州市政府每年都会编制出台《智慧徐州年度重点项目计划》,高质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开展信息数据资源整合;以智慧徐州云中心、信息资源枢纽、信息惠民融合服务平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信息化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智慧徐州总体规划提出的“一枢纽、三中心”建设目标初步成型,徐州也成功获批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第一批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并被网络媒体评为智慧城市建设十大“动真格”的城市之一。
建设情况
统筹建设智慧徐州枢纽,资源整合初见成效。根据智慧徐州总体规划,徐州以“信息枢纽”的理念和定位,扎实开展了各类资源的集约整合。空间地理信息库为城管、公安、应急等十几家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多种形式的地理信息服务内容以及GIS应用功能。数字城管将1776路监控与市公安局综合平台联通,加上奥体中心、高铁站等监控资源,全市共享视频总数已超过2万路。智慧水利将分散独立的实时水雨情、污水处理厂等15个系统进行整合,主汛期前还将其接入城区排水系统,实现实时统一监测监控。目前,徐州市智慧办已先后组织完成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评审22个,核减重复投资或方案不成熟的信息化项目46个,完成已建信息系统整合归并30多个;通过系统整合、硬件集约、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直接节省信息化建设投资和人员维护费用超过1.5亿元,减少能耗用电80万度,实现综合经济效益20亿元以上,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融合构筑公共服务中心,经济社会效益凸显。围绕市民医疗生育、升学教育、就业创业等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需求,徐州市信息惠民融合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了医疗健康、融合账单、智能出行等8个主题近800项公共服务。市民卡提升工程将公交车、公共自行车、水、电、燃气,以及银行金融和小额支付等服务融为一体,初步实现了“一卡在手、便捷无忧”。社保卡提升工程将徐州医保系统与周边4省进行联网,实现了跨省报销,医疗资源服务范围扩大到淮海经济区5000多万人。智慧教育已完成城域网升级改造,构建起徐州第一朵教育云,全市510所学校建成较高水平的校园网,1261所中小学接入教育城域网,农村学校100%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汇聚各类资源84万条,占江苏省平台资源总量的39%。
协同推进高效政务中心,项目建设全面实施。政务协同办公(OA)系统方面,完成了全市235家市级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及40家市级单位的内部系统建设工作,支持跨地域、跨部门协同办公。建成全国首个基于GIS的地税管理系统,税收征管效率大幅提升。建设交通诱导屏15块、大型指路导流标志153块;完成智能公交一期终端建设,全市161条公交线路、2275辆公交车全部安装了GPS智能调度终端和3G视频监控终端,并与公安信息平台进行对接,运力提高10%,班次执行率提高到98%。
创新打造产业集聚中心,转型升级不断加快。省级以上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超过150家,其中徐工集团被列为全国两化融合首批五大示范标杆企业和全国十大创新案例。电子商务实现跨越发展,规模以上企业电商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全市快递数量突破1亿件,同比增长66.7%;农村电子商务异军突起,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10个,占全省总数的五分之一,培育了“前店后厂、两头在外”的沙集模式、“农产品基地(合作社)+网络”的李大楼模式、“农村传统工业+网络”的前八段模式,形成了“点上带动、面上开花、特色鲜明”的新局面。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成并试运行,与粤苏皖赣和新疆、甘肃、陕西、河南等丝绸之路经济带省份,建立物流线上联系平台,徐州特色金融物流模式初现端倪。
问题及经验
纵观近年来国内外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有两大问题最为突出: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如果这两大问题不能解决,城市最宝贵的数据资源将无法在城市中运行,所谓的智慧化也都是空谈。智慧徐州自建设伊始就紧紧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攻坚解决,构建了“一把手挂帅、标准先行、规划引领、创新融资、市县考核”的五大保障体系。
一把手挂帅。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之所以会形成信息孤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各个孤岛大都是横向关系,难以自行整合,因此智慧城市必须有一个能够统筹全市资源的主体来进行推进。为此,徐州市委、市政府一把手亲自召开全市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大会,并把大会上升到市委中心组学习的高度,组织全市各级领导参与。同时,还专门成立了智慧徐州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统筹协调全市智慧城市工作。
标准先行。为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化水平,徐州率先出台了两个关键文件——《徐州市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管理办法》和《“智慧徐州”信息化项目建设工作流程》。前者通过明确信息资源的适用范围、操作办法等,实现了各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后者对智慧徐州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和验收等全生命周期进行了规范,并将新建应用部署在“智慧徐州”云中心,实现了全市智慧应用基础层统一承载。
规划引领。徐州优选规划编制单位,先后走访调研了48家单位和3个重点园区,广泛征集意见,经过多轮修改,形成了高质量的总体规划,一次性通过国内权威专家的评审。
创新融资。通过扩大社会投资、推广购买服务、探索PPP模式等方式,徐州初步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投融资机制。从2014年、2015年财政资金投入情况看,政府投入分别占到总投资的7%和5%,既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又发挥了社会资金的主力军作用。
市县考核。徐州明确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市级机关绩效考核和县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市智慧徐州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牵头考核,定期进行检查,通报进展情况,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从而破解建设主体不明晰、部门推诿扯皮等障碍,形成全民共建的良好格局。
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应用的关键,也是推进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结合本地实际工作,徐州提出了4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突出顶层引领,加强国家层面标准化建设。建立国家级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推进机制,完善协调、联络、沟通机制,发挥有关利益方的积极性。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下,统筹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和国际标准化工作,促进其与行业应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协调推进。
二是突出市场主体,完善技术标准。技术的标准化有利于降低新产品的研发成本,减少重复劳动,可以集中精力进行优质化、特性化的创新和研发。在技术标准层面,建议由政府引导,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发挥行业联盟作用,完善技术标准。
三是突出民生导向,强化城市管理标准。制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社区服务等领域的基础性标准,逐步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以信息集成及标准化手段提高民生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增强城市的承载和运行保障能力。
四是突出人才效应,加快标准化队伍建设。夯实智慧城市标准化人才基础,加大对智慧城市标准化研发的经费投入,建立选拔、培训、输出、激励和保障机制,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下。
年来,在高层次构建领导机制、高标准编制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徐州智慧城市建设正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推进。徐州市政府每年都会编制出台《智慧徐州年度重点项目计划》,高质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开展信息数据资源整合;以智慧徐州云中心、信息资源枢纽、信息惠民融合服务平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信息化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智慧徐州总体规划提出的“一枢纽、三中心”建设目标初步成型,徐州也成功获批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第一批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并被网络媒体评为智慧城市建设十大“动真格”的城市之一。
建设情况
统筹建设智慧徐州枢纽,资源整合初见成效。根据智慧徐州总体规划,徐州以“信息枢纽”的理念和定位,扎实开展了各类资源的集约整合。空间地理信息库为城管、公安、应急等十几家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多种形式的地理信息服务内容以及GIS应用功能。数字城管将1776路监控与市公安局综合平台联通,加上奥体中心、高铁站等监控资源,全市共享视频总数已超过2万路。智慧水利将分散独立的实时水雨情、污水处理厂等15个系统进行整合,主汛期前还将其接入城区排水系统,实现实时统一监测监控。目前,徐州市智慧办已先后组织完成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评审22个,核减重复投资或方案不成熟的信息化项目46个,完成已建信息系统整合归并30多个;通过系统整合、硬件集约、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直接节省信息化建设投资和人员维护费用超过1.5亿元,减少能耗用电80万度,实现综合经济效益20亿元以上,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融合构筑公共服务中心,经济社会效益凸显。围绕市民医疗生育、升学教育、就业创业等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需求,徐州市信息惠民融合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了医疗健康、融合账单、智能出行等8个主题近800项公共服务。市民卡提升工程将公交车、公共自行车、水、电、燃气,以及银行金融和小额支付等服务融为一体,初步实现了“一卡在手、便捷无忧”。社保卡提升工程将徐州医保系统与周边4省进行联网,实现了跨省报销,医疗资源服务范围扩大到淮海经济区5000多万人。智慧教育已完成城域网升级改造,构建起徐州第一朵教育云,全市510所学校建成较高水平的校园网,1261所中小学接入教育城域网,农村学校100%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汇聚各类资源84万条,占江苏省平台资源总量的39%。
协同推进高效政务中心,项目建设全面实施。政务协同办公(OA)系统方面,完成了全市235家市级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及40家市级单位的内部系统建设工作,支持跨地域、跨部门协同办公。建成全国首个基于GIS的地税管理系统,税收征管效率大幅提升。建设交通诱导屏15块、大型指路导流标志153块;完成智能公交一期终端建设,全市161条公交线路、2275辆公交车全部安装了GPS智能调度终端和3G视频监控终端,并与公安信息平台进行对接,运力提高10%,班次执行率提高到98%。
创新打造产业集聚中心,转型升级不断加快。省级以上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超过150家,其中徐工集团被列为全国两化融合首批五大示范标杆企业和全国十大创新案例。电子商务实现跨越发展,规模以上企业电商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全市快递数量突破1亿件,同比增长66.7%;农村电子商务异军突起,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10个,占全省总数的五分之一,培育了“前店后厂、两头在外”的沙集模式、“农产品基地(合作社)+网络”的李大楼模式、“农村传统工业+网络”的前八段模式,形成了“点上带动、面上开花、特色鲜明”的新局面。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成并试运行,与粤苏皖赣和新疆、甘肃、陕西、河南等丝绸之路经济带省份,建立物流线上联系平台,徐州特色金融物流模式初现端倪。
问题及经验
纵观近年来国内外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有两大问题最为突出: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如果这两大问题不能解决,城市最宝贵的数据资源将无法在城市中运行,所谓的智慧化也都是空谈。智慧徐州自建设伊始就紧紧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攻坚解决,构建了“一把手挂帅、标准先行、规划引领、创新融资、市县考核”的五大保障体系。
一把手挂帅。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之所以会形成信息孤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各个孤岛大都是横向关系,难以自行整合,因此智慧城市必须有一个能够统筹全市资源的主体来进行推进。为此,徐州市委、市政府一把手亲自召开全市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大会,并把大会上升到市委中心组学习的高度,组织全市各级领导参与。同时,还专门成立了智慧徐州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统筹协调全市智慧城市工作。
标准先行。为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化水平,徐州率先出台了两个关键文件——《徐州市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管理办法》和《“智慧徐州”信息化项目建设工作流程》。前者通过明确信息资源的适用范围、操作办法等,实现了各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后者对智慧徐州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和验收等全生命周期进行了规范,并将新建应用部署在“智慧徐州”云中心,实现了全市智慧应用基础层统一承载。
规划引领。徐州优选规划编制单位,先后走访调研了48家单位和3个重点园区,广泛征集意见,经过多轮修改,形成了高质量的总体规划,一次性通过国内权威专家的评审。
创新融资。通过扩大社会投资、推广购买服务、探索PPP模式等方式,徐州初步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投融资机制。从2014年、2015年财政资金投入情况看,政府投入分别占到总投资的7%和5%,既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又发挥了社会资金的主力军作用。
市县考核。徐州明确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市级机关绩效考核和县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市智慧徐州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牵头考核,定期进行检查,通报进展情况,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从而破解建设主体不明晰、部门推诿扯皮等障碍,形成全民共建的良好格局。
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应用的关键,也是推进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结合本地实际工作,徐州提出了4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突出顶层引领,加强国家层面标准化建设。建立国家级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推进机制,完善协调、联络、沟通机制,发挥有关利益方的积极性。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下,统筹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和国际标准化工作,促进其与行业应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协调推进。
二是突出市场主体,完善技术标准。技术的标准化有利于降低新产品的研发成本,减少重复劳动,可以集中精力进行优质化、特性化的创新和研发。在技术标准层面,建议由政府引导,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发挥行业联盟作用,完善技术标准。
三是突出民生导向,强化城市管理标准。制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社区服务等领域的基础性标准,逐步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以信息集成及标准化手段提高民生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增强城市的承载和运行保障能力。
四是突出人才效应,加快标准化队伍建设。夯实智慧城市标准化人才基础,加大对智慧城市标准化研发的经费投入,建立选拔、培训、输出、激励和保障机制,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