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什么?江西的马豫星老师在《返归“作文”的本真》① 一文中做出界定,即在“学校教育的班级授课制下,以学生的角色学习‘写’而展开的非独立活动及其结果”,马老师指出“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笔者以为,马老师的观点深刻独到,但对于“作文”之“本真”问题,笔者还想再说几句。
不可否认,当前的作文教学正行走于“两端”:由过去偏重“怎么写(表达)”到现在偏重“想什么法子让你写(激发写作情感)”。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作文公开课”,教师一改传统作文在表达上的谆谆教导,运用各种手段(音、像、图、影等)煽情启发,以求打通学生文脉,使之落笔成文。据说某些专家认为这是作文教学的“一大进步”。想想也是,既然我们不能“教会学生怎么写”(不少教师本身就不会写文章),那么“激发学生自己去写”总该没问题吧!但是如此“一大进步”却并没能根除写作的沉疴——作文教学难提高!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笔者以为,问题就在于我们教师自己没把作文的“本真”弄明白。
作文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方式”,但这对“作文教学”并无多大意义,因为这并没有透视“作文本质”。鉴于此,我倒更认同这样的诠释——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是和所写文章的读者的对话”。② 如果说我们认同“作文是一种说话”,那么用时髦的术语说,“作文”就是作者自身“言语表达”(外部言语)与“表达意向”(内部言语)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如果说“作文是一种对话”,那么作者就一定会考虑到对话对象(读者)的客观存在及如何与之对话。可以说,当“作文”与“说话”、“对话”等联系起来时,我们才能从实践的层面来透视“作文的本质”,“作文教学”才有可能走上理性教学的轨道。
以上是对“作文本质”的透视,再来看看当下的作文现状。
据调查,当前作文教学的最大难题就是学生“无话可说”。尽管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我们教师素来都是从“怎么写”入手,而不会想着“怎样去唤醒学生的写作冲动”,使其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就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既然学生言不由衷、无话可说,你还要强迫着写,写出的东西自然是真情缺失、没有灵性了!鉴于此,作文教学趋向就变成了教师想方设法营造一个兴致勃发、情感萌动的写作氛围,让学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畅快地表达出来。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就是“为学生着想,钻进学生的心里去考虑,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也就是:“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心里话,用自己的语言一股脑地表达出来!”
好了,圈在学生心中的“思维情感枷锁”终于有望打破,学生有话可说了!但“有话可说”就一定能“说得出、说得好”?学生就真的能写出文章来?实践证明:不一定。语文教学中的“学生写作”不等于“文学创作”,它的目的不是培养“作家”,那种想当然地认为学生“有话想说”就“一定能写出来”的理想境界还没有到来。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作进一步阐述。
一、意不称物,词不达意
有位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残疾人运动会,美丽的汗水从最可爱的人身上掉下来,这是缺憾美……”这是一个在表达上“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典型例句。其实这位学生想表达的内容是:残疾人在运动会上流下的汗水是美丽的,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残疾人是有缺憾的人,但是他们创造了佳绩,创造了美。如果这位学生理清思路,他还可以更加连贯而有文采地表达:“残疾人的人生是有缺憾的,但他们并没有怨天尤人,让遗憾伴随终身,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挥洒征途,在残疾人运动会上创出辉煌的成绩,这样的人不是很可爱吗?你不觉得在他们身上散发出一种异样的美吗?”毋庸置疑,学生想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明白流畅地表述出来,但事与愿违,“表达意向”在转换为“外部言语”时出现了问题。
二、时尚前卫,泡沫横流
当前网络文化已成一种时尚,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学生的作文语言。譬如有学生写道:“霸王骑着乌骓化为鬼雄,虞姬将生命之花化作了矛尖的湛蓝,于是心被感动了。”“没有刘邦,哪来的张骞扶着驼铃走向天山的雪莲?没有刘邦,哪来的卫青舞着旌旗奔向大漠的飞沙?”“给所有的事物一个旁观的眼神,让历史的车轮碾过额头,留下赞许的痕迹……”文章乃表情达意之物,用如此语言这般叙事,看似文采飞扬,实则晦涩难懂,让读者有不知所云之感。难怪人们担忧,当前中学生作文“泡沫语言”横流。
三、荒诞无据,价值缺失
江苏的金光老师曾在《对另类作文应另眼相看》③ 中记录了这样的语言片段。(1)“几百年过去了,人民不再怀疑亚里士多德,直到二十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伽利略做了个震惊世界的实验,他在几千米的英国斜塔上,把一团纸和一团泥从同一高度同一时间放下……”啼笑皆非的文字,我们不知道是作者的确不知原委,还是他故意这样写以显“另类”。(2)“当我被抱出产房门时,看到的是爸爸、妈妈的喜极而泣,妈妈的泪滴到我的小脸上,热热的……”写作过程中学生想象力被激发,神思飞动,无疑是好事!但“神思”不等于“胡思”,这些无视客观事实的想象是令人不可思议的。
通过以上事例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由于词汇贫乏、语用技巧缺失等原因,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往往“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陆机在《文赋》中曾说过,“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如此看来,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使其有“喷薄欲发”的写作冲动很重要,但这仅是作文活动实质展开的必要准备(写什么)。同时,作者还要考虑如何将内心的“欲望、意图”表述出来(怎么写),要考虑读者能否看得懂,与你“对话”是否有意义等问题。如此看来,作文教学仅仅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是不够的,教师还须引导学生将“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指导他们在“对话”中用最理想的“语言”来完成最准确得体的表述。作家孙犁说:“从事写作的人,应当像追求真理一样去追求语言,应当把语言大量贮积起来,应当经常把你的语言放在你的心里,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它们。”其实,古人在这方面已留下太多佳话,譬如贾岛“推敲”的故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的故事等等,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当下作文教学的确要注重学生写作思维、写作情感的培养(写什么),因为学生在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就是情感缺失、思路狭隘等问题。但是作文教学又不能仅限于此,还要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去表达(怎么写)。其实,作文教学中“思维情感”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一块硬币的两面,存乎一体,不可分割,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作文思维引导、情感激发本来就脱离不了语言表达,且只有寄托于这一“美丽载体”才能有血有肉、有灵有性地进行;而语言是思维与情感的外在表现,学生作文的语言要符合学生思维情感的发展,绝不能脱离或超越思维情感而矫揉造作。惟有如此,作文教学才算真正“返归作文的本真”状态了。
注释
①马豫星:《返归“作文”的本真》,《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1期,第29页
②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
③金光:《对另类作文应另眼相看》,《语文教学与研究》(上),2006年第10期,第47页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二中
(责任编辑 田欣欣)
不可否认,当前的作文教学正行走于“两端”:由过去偏重“怎么写(表达)”到现在偏重“想什么法子让你写(激发写作情感)”。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作文公开课”,教师一改传统作文在表达上的谆谆教导,运用各种手段(音、像、图、影等)煽情启发,以求打通学生文脉,使之落笔成文。据说某些专家认为这是作文教学的“一大进步”。想想也是,既然我们不能“教会学生怎么写”(不少教师本身就不会写文章),那么“激发学生自己去写”总该没问题吧!但是如此“一大进步”却并没能根除写作的沉疴——作文教学难提高!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笔者以为,问题就在于我们教师自己没把作文的“本真”弄明白。
作文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方式”,但这对“作文教学”并无多大意义,因为这并没有透视“作文本质”。鉴于此,我倒更认同这样的诠释——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是和所写文章的读者的对话”。② 如果说我们认同“作文是一种说话”,那么用时髦的术语说,“作文”就是作者自身“言语表达”(外部言语)与“表达意向”(内部言语)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如果说“作文是一种对话”,那么作者就一定会考虑到对话对象(读者)的客观存在及如何与之对话。可以说,当“作文”与“说话”、“对话”等联系起来时,我们才能从实践的层面来透视“作文的本质”,“作文教学”才有可能走上理性教学的轨道。
以上是对“作文本质”的透视,再来看看当下的作文现状。
据调查,当前作文教学的最大难题就是学生“无话可说”。尽管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我们教师素来都是从“怎么写”入手,而不会想着“怎样去唤醒学生的写作冲动”,使其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就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既然学生言不由衷、无话可说,你还要强迫着写,写出的东西自然是真情缺失、没有灵性了!鉴于此,作文教学趋向就变成了教师想方设法营造一个兴致勃发、情感萌动的写作氛围,让学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畅快地表达出来。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就是“为学生着想,钻进学生的心里去考虑,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也就是:“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心里话,用自己的语言一股脑地表达出来!”
好了,圈在学生心中的“思维情感枷锁”终于有望打破,学生有话可说了!但“有话可说”就一定能“说得出、说得好”?学生就真的能写出文章来?实践证明:不一定。语文教学中的“学生写作”不等于“文学创作”,它的目的不是培养“作家”,那种想当然地认为学生“有话想说”就“一定能写出来”的理想境界还没有到来。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作进一步阐述。
一、意不称物,词不达意
有位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残疾人运动会,美丽的汗水从最可爱的人身上掉下来,这是缺憾美……”这是一个在表达上“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典型例句。其实这位学生想表达的内容是:残疾人在运动会上流下的汗水是美丽的,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残疾人是有缺憾的人,但是他们创造了佳绩,创造了美。如果这位学生理清思路,他还可以更加连贯而有文采地表达:“残疾人的人生是有缺憾的,但他们并没有怨天尤人,让遗憾伴随终身,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挥洒征途,在残疾人运动会上创出辉煌的成绩,这样的人不是很可爱吗?你不觉得在他们身上散发出一种异样的美吗?”毋庸置疑,学生想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明白流畅地表述出来,但事与愿违,“表达意向”在转换为“外部言语”时出现了问题。
二、时尚前卫,泡沫横流
当前网络文化已成一种时尚,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学生的作文语言。譬如有学生写道:“霸王骑着乌骓化为鬼雄,虞姬将生命之花化作了矛尖的湛蓝,于是心被感动了。”“没有刘邦,哪来的张骞扶着驼铃走向天山的雪莲?没有刘邦,哪来的卫青舞着旌旗奔向大漠的飞沙?”“给所有的事物一个旁观的眼神,让历史的车轮碾过额头,留下赞许的痕迹……”文章乃表情达意之物,用如此语言这般叙事,看似文采飞扬,实则晦涩难懂,让读者有不知所云之感。难怪人们担忧,当前中学生作文“泡沫语言”横流。
三、荒诞无据,价值缺失
江苏的金光老师曾在《对另类作文应另眼相看》③ 中记录了这样的语言片段。(1)“几百年过去了,人民不再怀疑亚里士多德,直到二十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伽利略做了个震惊世界的实验,他在几千米的英国斜塔上,把一团纸和一团泥从同一高度同一时间放下……”啼笑皆非的文字,我们不知道是作者的确不知原委,还是他故意这样写以显“另类”。(2)“当我被抱出产房门时,看到的是爸爸、妈妈的喜极而泣,妈妈的泪滴到我的小脸上,热热的……”写作过程中学生想象力被激发,神思飞动,无疑是好事!但“神思”不等于“胡思”,这些无视客观事实的想象是令人不可思议的。
通过以上事例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由于词汇贫乏、语用技巧缺失等原因,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往往“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陆机在《文赋》中曾说过,“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如此看来,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使其有“喷薄欲发”的写作冲动很重要,但这仅是作文活动实质展开的必要准备(写什么)。同时,作者还要考虑如何将内心的“欲望、意图”表述出来(怎么写),要考虑读者能否看得懂,与你“对话”是否有意义等问题。如此看来,作文教学仅仅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是不够的,教师还须引导学生将“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指导他们在“对话”中用最理想的“语言”来完成最准确得体的表述。作家孙犁说:“从事写作的人,应当像追求真理一样去追求语言,应当把语言大量贮积起来,应当经常把你的语言放在你的心里,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它们。”其实,古人在这方面已留下太多佳话,譬如贾岛“推敲”的故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的故事等等,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当下作文教学的确要注重学生写作思维、写作情感的培养(写什么),因为学生在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就是情感缺失、思路狭隘等问题。但是作文教学又不能仅限于此,还要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去表达(怎么写)。其实,作文教学中“思维情感”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一块硬币的两面,存乎一体,不可分割,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作文思维引导、情感激发本来就脱离不了语言表达,且只有寄托于这一“美丽载体”才能有血有肉、有灵有性地进行;而语言是思维与情感的外在表现,学生作文的语言要符合学生思维情感的发展,绝不能脱离或超越思维情感而矫揉造作。惟有如此,作文教学才算真正“返归作文的本真”状态了。
注释
①马豫星:《返归“作文”的本真》,《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1期,第29页
②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
③金光:《对另类作文应另眼相看》,《语文教学与研究》(上),2006年第10期,第47页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二中
(责任编辑 田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