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激励成为学生学习的阳光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y8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幸听了一位老教师的试卷讲评课,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她的开篇语:“对这次考试我很满意。满意,不是因为你们的成绩,而是你们的态度。虽然背串了,但这表明你们很用功,我很高兴,很满意。”我认真地观察我座位旁边的学生,那学生眼睛发亮,嘴角带笑望着讲台上的教师,那神情如同吃了糖,甚是陶醉。这一堂课学生们和老师积极互动,教学效果很好。
  我终于明白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没有融化不了的坚冰,关键是你用什么方法。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学习上积存了很多问题,最终集中表现在课堂上——烦燥、没情绪学习,不积极配合。批评、打击、讽刺只能让学生心中的坚冰越来越厚,只有让暖流涌动,不断地冲击鼓荡学生的内心,才能使学生心中的坚冰慢慢融化。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成为有自主个性的人。教育的艺术与魅力正在此。
  B.F斯纳金的强化理论证明: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得到奖励,该行为就会趋向重复;反之,则减少重复。激励作为一种正强化,它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爱面子、自尊等各种需要,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使学生产生一种欲罢而不能的浓厚兴趣和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
  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或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鼓励、激励学生,情况会怎样呢?我想,如果学生的心灵是土壤,知识是种子,那么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关注就应该是阳光。对学生,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教师几句激励的话、甚至一个温和的眼神、一个赏识的微笑、一个欣慰的点头、一个恰当的手势都恰似一缕蕴含希望与动力的阳光,会创造让学生依赖的交流平台,这会是一种无言的掌声,这掌声可以让人奋起,让人激动,给学生以尊重和希望。其中蕴藏的动能应该是巨大的。
  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不能批评、讽刺他们,这会让你错失激励学生的机会,失去使学生蜕变的机会,相反地,还有可能使学生内心的“冰层”增厚。不急于否定学生,就如同睿智老人的教诲——不要在冬天砍树一样,它有可能在春天再次发芽。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对学生的激励,正是使这种内在力量持久保持的有效方法,一旦缺少这种内在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郁郁不乐、情绪苦闷所造成的后果,就是使掌握情绪冲动和思维情绪色彩的皮层下中心停止工作,不再激发智慧去从事劳动,而且会束缚智慧的劳动。学生的心是极敏感的,容不得半点负面的打击,我们花很长时间使他们建立起来的信心,可能会由于一两句讽刺的话而倾刻间跌得粉碎。
  高考调查表明:在考场上,学生不仅需要课堂上所得的知识储备,更需要一些非智力因素,如自信心、冷静的应变力等。非智力因素决非任课教师单纯传授知识能做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对学生进行关心、鼓励、情感等隐性知识的渗透教育,给予学生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只有显性知识的传授和隐性知识的渗透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知识的种子才能在肥沃的土壤里尽情地“成长”。
  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这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与其坐在那里感叹“让学生真正地亲近、信任老师”何其难,不如认真思考一下,走下“神圣的教坛”,主动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垂直距离”,建立一个新的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教师只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实际,就能走下来,与学生平视。没有了心理距离,学生的心理压力自然减小,这时候教师的激励自然能起到促进作用。种子在土壤中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才能破土而出。
  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不应该仅仅体现在学习上,应该是全方位的,是持久性的。因为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的知识技能在不断地提高,心理年龄在增长,对社会的认知范围在不断地扩大。他们同样会有迷茫、有挫败,会有各种情感需求,这需要教师认真观察,及时地给予支持、鼓励,让他们在迷茫时有引导;在孤独时有安慰;在失败时有激励。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但教师的激励应该成为他们心中永久的阳光。
  有人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在激励学生过程中,不也是在不自觉地蜕变吗?师生互长,是必然的结果。
  让激励成为师生互长的阳光吧!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旅游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因此也给职业学校的旅游专业创造了机遇。而具有良好服从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员工最受企业欢迎,毛泽东早就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特别是旅游专业学生面向的都是旅游酒店、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因而我们应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服务意识的培养。  而实际生活中,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是旅游专业学
期刊
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任,辅导员的政治倾向、职业道德以及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态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加速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需要  首先,特殊的工作岗位要求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逐步实现专业化。高校辅导员是学院党政领导联系学生的主要桥梁和纽带,长时间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  一、教师语言的纯洁性  教师的语言要纯洁、文明、健康。语言纯洁,就是要讲普通话。语言文明,就是用语要文雅、优美,语调要和谐、悦耳,语气要亲切、和蔼,使学生听后能产生愉快感,乐
期刊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这样课堂讨论成为教师们转变教学方式普遍采用的课堂组织形式。所谓课堂讨论,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对某一理论问题或某一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从而很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方面的教学目标。它体现了教
期刊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纲要》指出:“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的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这就告诉我们,家庭是道德教育的摇篮,家长是孩子最早的也是最有权威的德育老师,也是终身老师,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教育未成年人分清事非,辨别善恶,用公民道德来调整,规范孩子们的行为。  目前
期刊
【摘要】本文从课堂教与学四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出发,论述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高等教育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学质量    大千世界的客观事物,可谓五光十色、千姿百态。但就其本质而言,任何事物都是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的,都是“质”与“量”的有机的统一体。通常所说的“质量问题”,便是客观事物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实际工作中,任何割裂质与量辩证关系的做法,都是形而上学的一种具体表现。据此
期刊
中学课文的现代散文部分,选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篇章,它们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布局谋篇,都很讲究精炼得体,规范严谨,整齐中富于变化,沉稳里又不失多样,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彩。无论是新人新作还是名家名篇,都极富文化内涵和生活气息,读来意味深长,令人振奋。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学生学习的实际,再联系诸多的教学实践,可以说,在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注重情境的运用,让情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活动起来,对促进
期刊
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古代社会中,诗人们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尚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无比珍贵的“史诗”,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补充和注解材料。本文就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史诗”的作用;如何运用“史诗” 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等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 诗歌所表现的社会生活是广阔的,因而通过诗歌所反映和包含的历史也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反
期刊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力求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探求为学而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让学生自学在前,教师指导在后  让学生先自学,教师再加以指导,这不仅仅表现为一个教学程序,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思想。说它是一个教学程序,就是让学生
期刊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不断改变各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因此,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教育和人力资源的竞争。为了提高竞争的实力,教育改革方面都不甘示弱,你追我赶,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提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的人才资源,再加上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为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作为一名光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