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新闻在深度报道中的应用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ss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逐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与深度报道的结合也愈发密切。以冰点周刊微信公众号的“冰点视频”栏目为案例,深入分析融合式深度报道的新闻实践,通过对这一栏目报道的剖析,探讨深度报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突破路径。
  关键词 融合新闻;深度报道;冰点周刊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4-0065-04
  融合新闻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产物,其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的融合新闻指的是由于数字技术发展,媒介之间彼此的界限逐步消解,新闻传播业务走向融合的状态,从狭义上看,融合新闻就是指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产生的一类新闻报道方式[1]。
  本文所研究的则是狭义角度的融合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报道方式,融合新闻为传统报道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2012年《纽约时报》推出的《雪崩》被视为融合新闻报道的代表作,在《雪崩》报道中,除了传统的文字外,还有图片、视频、信息图等多种多媒体素材,素材之间相互补充而不重复,报道整体以非线性的形式呈现。
  《纽约时报》的《雪崩》报道也为深度报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尽管要真正复刻《雪崩》报道需要极高的成本,但将融合新闻这一形态与深度报道相结合不失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向。传统的深度报道多以文字或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无论是长篇幅的文字报道还是电视深度报道在如今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时代多少有些“水土不服”,而融合新闻让文字、视频各自的优势得以在报道中呈现,并通过两者间的融合传递报道的深度思考。
  本文以冰点周刊微信公众号的“冰点视频”栏目为案例进行研究,聚焦融合新闻式的深度报道在智能手机端的应用和呈现。

1 冰点周刊“冰点视频”栏目分析


  2019年11月20日,冰點周刊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冰点视频”栏目正式上线,这是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与腾讯新闻的合作栏目,截至2020年12月,冰点视频栏目共推出6期节目,5期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其中4期以视频+文字的形式呈现。在第一期冰点视频栏目的文末,编辑写道“这是冰点一次新的尝试,希望听到你们更多的建议和意见。”(表1)



  4篇视频+文字的报道中,除第一篇外,其余3篇均为视频位于文首的形式,这也是这一报道方式的常见形式,本文选取标题中标明“冰点视频”的3篇报道进行重点分析。
  1.1 初次试水:视频为主、文字为辅
  第一篇《他们不住在北京,但一样为北京的蓝天操碎了心》采用预告片+导演手记+视频的形式,近2分钟的预告片通过文字和视频片段清晰展现报道主题——河北廊坊治霾一线工作人员如何“战霾”,冲突、情绪化的片段展现故事矛盾、引出问题,勾起读者的兴趣。导演手记题为《我们该用怎样的方式持续地改善空气质量》,代入导演的第三人视角,介绍了故事的背景、主要人物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并特别梳理了2013年的秋冬季以来,廊坊市治理雾霾的成绩以及2018—2019年秋冬季面临的难题,让读者对事件有更清晰的了解。手记中有视频中未提到的细节,如导演单独见镇长时,谈及建筑垃圾问题,镇长“泪流满面”,“他的手机里存着在北京调研时的照片:‘我们能不能像北京一样,把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手记中也流露出导演的个人感受,如“在拍摄的这段时间里,每次经过这里,我感受到的是治理者的拼尽全力和一丝无奈。”
  此外,相较于视频,导演手记文字的概括性较强,“类似的问题,也是胡海鸽和专家组经常思考和面对的:如何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了治理空气欠下的经济账,又该如何弥补?现阶段治理污染的措施是否能够真正的起到作用?”“‘老百姓算的是经济账’……如何保证普通民众能够正常地取暖过冬,又能控制住空气质量,专家组和政府面临着两难。”除去事件的介绍和细节的补充,导演手记更多的是表达导演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试图通过拍摄时期的所见所闻来回答手记标题提出的问题。
  第一期“冰点视频”栏目的视频《蓝天保卫战》放置在文末,视频内容较长,18分钟的正片包含了很多信息量,视频以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期的时间线为主线,从专家组接到治霾任务到介绍治霾的难度到实施具体措施到政府关停钢铁厂再到攻坚期最后冲刺期,最后攻坚期结束,其中穿插了专家组成员与家人相处的片段,专家组与当地居民的沟通,还有很多一闪而过却饱含细节的镜头,如禁煤的标识和横幅。视频中有多处介入式叙事,即主体场景+主观延伸,在主场景纪录的基础上通过字幕、字屏或增加副场景来凸显主体场景的意义,形成更加完整而“透明”的叙事段[2],如单独的字幕、在内容转折时采用新闻广播作为画外音用来铺垫,并进行背景的补充,通过各种主观介入手段,对简单的镜头作深入的信息延伸,传递出丰富的意义,力图通过18分钟的视频完整全面地呈现这一新闻事件。但这种介入式叙事延伸过多也会形成信息过载,不符合读者碎片式的阅读习惯。
  在导演手记与视频的开头,都提到了南尖塔镇的大型建筑垃圾,“这里混杂着大片的待拆除的平房和正在兴建的高楼居民区,还有两层楼高的建筑垃圾山堆放在这里。2019年3月,几位村民在这片建筑垃圾上爬上爬下,试着用绿网覆盖裸露的尘土。两天后,垃圾山被巨大的绿色苫盖网盖住。从高处俯瞰,像一个巨大的装置艺术。”在视频中,人与建筑垃圾山的大小对比更是一目了然。
  第一期报道主要还是以视频内容为主导,主要内容以视频的形式进行呈现,导演手记部分更像是一个导读,在表达导演感受的同时对视频内容进行一定的概括,帮助读者更多地理解视频内容。这期报道中视频与文字的连接似乎仍是过去机械的连接方式,导演手记等同于曾经视频下方常出现的内容概括的加长版,主要作用是辅助读者观看视频,整体报道主要是围绕视频展开。   在冰点第一次新尝试的留言中,读者纷纷表示支持,也有不少读者表示视频长度过长,有些人只看完了两分钟的预告片,还有些人则表示视频质量很高,“做的像纪录片”。冰点周刊以往的深度报道多为8 000字左右,预计阅读时长一般在23分钟左右,相较于23分钟的文字,18分钟的视频似乎并不是很长,却被读者认为过长。究其原因,可能是短视频时代人们更习惯于观看短视频,习惯于短暂、快速刺激的视频观看模式,面对时长较长、信息量较大且介入式叙事较多的视频不由得心生“退意”,更遑论点开细细观看了。
  1.2 寻找平衡:文字与视频并重
  一个月后,第二期冰点视频上线,《“横漂”四年:也许成不了演员,那就先做个网红吧》,聚焦“横漂”演员与短视频的相遇。与第一期不同,这期报道中视频位于文首,视频长度缩短为8分半,文字部分由原來1 500字的导演手记变为4 800字的深度报道,文字部分的信息量有所增加,视频与文字的关系也更加复杂。
  视频《我不是咸鱼》的主角是横漂演员咸鱼,怀揣演员梦来到横店成为群演,在遭遇影视寒冬后开始投身短视频行业。文字部分题为《一分钟主角》,除了视频主角咸鱼外,文章还补充了另外两个横漂演员的故事。相较于文字报道,视频是一种空间叙事的存在,将报道中的一个主角进行放大,以他为中心在空间上展开叙事,提供人物空间上的纵深感,让读者对于某个演员的生活状态有更直观的感受。
  视频虽然会有主线,但是很多片段是蒙太奇式的、碎片化的,可能不适合出现在报道中,而当其以视频的形式呈现时却能给读者更直观的感受,让读者更直接感受到人物的情绪。无论是视频中咸鱼与父亲视频时的状态,还是咸鱼与同伴在餐桌上闲聊的神情,都能非常直观地传递他当时的情绪。视频中还有一些隐喻式的镜头,在咸鱼叙述家庭情况时对应的画面是一只蜜蜂从水草上掉下落到水面,蜜蜂的挣扎与咸鱼对父亲身体的担忧形成呼应,这种艺术化的处理方式更能激发读者的感性情绪。视频的形式最大程度地将记者的所见所闻传递给读者,这期视频不再有上期的繁重任务,不需要将所有信息量和盘托出,而是聚焦故事的一个主角,这对视频的制作者来说是一种“减负”,对于习惯短视频的读者来说也是一种“减负”。
  相较于视频,文字报道包含的信息更多更广,文字报道的主角更为丰富,加入了横漂女演员和资深横漂演员,丰富了群体形象,拓宽了报道的广度,从更多层次来展现横漂群体的状况。同时文字报道也更强调内容的因果链条和逻辑关系,叙述更加缜密,对于视频中在对话中匆匆带过的“特约”,文字报道则对其所涉及的群演等级进行了更具体的介绍,“幸好她外形条件好,如果说横店的金字塔最底层是普通群演,她算是稍微往上一层的特约,每天能拿到更高的薪酬。更往上还有‘大特约’,一天就赚到1万多元。但那是‘凤毛麟角’。再往上,就是‘横漂’们当成群众演员成功典范的王宝强,那是翻了身的‘咸鱼’。”
  视频将咸鱼拍摄短视频作品的画面记录下来,文字报道则直观地展示出如果要拍一部短视频短剧需要做哪些准备、花多长时间;视频用字幕或借主角之口道出横店群演无戏可拍的处境,而文字报道则用数据加以佐证,“据媒体报道,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7%,横店影视城的开机率同比减少45%。” “横店现在‘冷’下来了,连开出租车的师傅都发现,拍戏的剧组比往年少得多。明显的断崖是在去年范冰冰‘9亿税款’事件之后,到今年,古装剧剧组的数量也开始大幅度下跌。”
  这期报道中的视频与文字部分构成明显的互文关系,双方相辅相成,不再是第一期中视频占主导的形式,视频部分与文字部分围绕同一新闻话题展开叙事,相互补充,相互交融。人物报道也是文字+视频形式报道中较为常见的主题,也是因为这类主题非常适合这一报道方式,但这期冰点报道不同的是,并没有将视频做成简单的人物访谈,而是将视角聚焦在人物身上,淡化访谈色彩,通过剪辑塑造自述体的视频,增加故事性和情绪化色彩,让读者忽略记者的存在,更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情绪。
  1.3 实现文字与视频的有机结合
  最新一期的冰点视频为《484年古桥被冲垮,市民流泪送别:“陪伴自己童年的第一个玩伴消失了”》,在形式上沿用了上一期的模式,8分半的视频位于文首,后接4 000多字的深度报道。这次的选题是在南方洪水中被冲毁的484年古桥镇海桥,属于突发性事件,但是报道的时效性较差,7月7日发生的事件,直到8月17日冰点周刊的这期报道才面世。
  古桥被洪水冲毁属于事件类新闻,媒体往往采用单纯展示事件的方式来制作这类新闻视频,仅将其作为平面新闻来进行报道,但显然冰点视频的报道不止于此,在这期视频中老桥被冲毁的镜头甚至没有直接出现,而是通过居民的手机在镜头前播放,很显然,视频的重点并不是展现桥如何被冲毁的。这期视频名为《老桥》,其内容也是围绕老桥这一空间展开叙事的,属于单场景叙事,很多对话、画面都是在老桥附近拍摄的,给读者带来极强的现场感。视频意在呈现人与桥之间的情感,通过对话还原当地人记忆中的老桥,表达人们对老桥的感情和对老桥被冲毁的感受。这期视频在叙事方式上采用了反介入式叙事,减少字幕的使用,除了开头对事件的介绍和结尾的数据统计采用大段字幕外,很多镜头都是对场景的客观还原,采用现场画面和现场同期声进行反介入式叙事,不在背景和意义上做过多的信息延伸。在情感的处理上视频是层层递进的,从老桥的历史到人们对桥被冲毁的难以置信和伤心难过,再到当地人与老桥的故事,情感在层层叠加、逐渐加深、直至高潮,让读者与视频中哽咽的、偷偷抹泪的居民们产生共鸣。然而视频也并不止于对情绪的渲染,在视频的结尾,是一屏字幕,“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截至7月16日,全国有5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不同程度受到损失,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7处。800多岁的彩虹桥、484岁的镇海桥、477岁的乐成桥,在洪水中垮塌。”意在将主题由镇海桥放大到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也为下面的文字报道做铺垫。   文字报道部分的空间感没有视频强烈,文字部分更注重逻辑性,对于老桥的历史、冲毁的情景都有较为准确的叙述。视频中关于老桥的介绍很多来自于当地居民的口述,文字报道出于新闻真实性的要求对这些并没有直接引用,而当这些描述在视频中从当地居民口中讲出时,成了一种介乎传言与真相之间的存在,读者往往不会在意这些叙述的真实程度。不同于视频中以当地居民为主要人物,文字报道中加入了当地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古桥研究委员会委员、大学教授等专业人士的采访,科学探讨老桥被冲毁的原因、重建老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试图以小见大引发人们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问题的思考。
  “很多人骑着电瓶车、开着汽车路过黎阳桥时,头还会很自然地就向南扭去,透过栏杆缝隙寻找那座已毁的古桥。”在报道中这段文字并不起眼,而这段文字所描述的镜头在视频中多次出现,穿插于人们的怀念之中,在反复中渲染情绪。
  视频和文字部分都提到了1996年的洪水,關于洪水的描述,视频中老人对着房屋比划了自己胸口的位置,“那一年大水进家这么高,”非常直观,而在文字中则是这样描述的,“1996年屯溪迎来一场大洪水,水位漫出了堤坝,淹没了整个一楼,甚至漫过老大桥的桥面差不多1米,但老桥依然安然无恙。”
  同一细节在文字和视频中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呈现出不同的效果,有些细节在视频中展现得更加直观、形象,而有些则是通过文字的加工变得更有力量。视频中,当地居民提到,“所以讲这个桥它走的时候,它也不会伤害当地的老百姓,它也趁桥上没有人的时候走了,所以说它有灵性,我是这么理解的。”这个细节在文字报道中被安排在文末,加工处理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人说‘它是一座有灵性的桥’,据说就在老大桥毁损的前10分钟,一人发现老桥一个桥墩不见了,将情况报告给当地街道办,工作人员立刻把桥上还逗留的5个人劝走,拉起警戒线。这名记录者写下:‘一直坚持到桥上没有一个行人的时候,老大桥才倒在滔滔的洪水中。’”
  报道中文字与视频相映照的部分,形成了互文标记,让读者不会割裂视频与文字的存在,而是在文本与文本的互文之间产生心理联想,加深对新闻的理解。这篇报道中视频与文字部分仍是声画合一、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在表达上有所不同,视频更偏重情绪的渲染和传递,文字部分则是试图对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引发人们的思考。

2 启示与思考


  2.1 形成文字与视频的有机连接
  本文中所提及的文字+视频形式的报道,其中的视频部分是具有完整意义的视频段落,视频段落有其自身的叙事逻辑和完整的叙事结构,即使单看视频部分读者也能从中获取新闻事实。这意味着这种视频报道不同于以往深度报道中穿插的新闻图片,并不是动态化的新闻图片,它出现在报道中并不仅仅是为了配合文字部分,而是与文字部分相辅相成。
  深度报道中的融合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要实现两者间的有机结合,“冰点视频”栏目的三期内容中,文字与视频的关系则是由视频占据主导转为两者相辅相成。第一期报道中视频与文字的连接是较为机械的,仍然是传统报道中的以单个媒介为主的表现形式,而随着栏目的发展,二者间的关系不再“泾渭分明”,不再是主次关系,而是平等关系,是阐发深度的两种手段。报道的有些细节由视频进行展示,有些细节则是通过文字表达。这是根据文字与视频不同的表达特点、根据整体构思的脉络、根据两者结构的和谐等因素来的。但这并不代表二者之间存在主次关系,就整体内容而言,两者相互配合,都十分重要,因此文字+视频的深度报道要注重文字与视频的关系,形成有机连接。
  2.2 重视报道的互文性
  互文性是抽象的研究文本与文本之间关系的理论、叙事策略,互文性体现的是文本与文本的关系,是前文本与后文本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表现即是以引用、复制等方法表现文本的变形[3]。在文字+视频报道中,文本间的互文性十分重要,正是两者间的互文标记使得二者在内容上得以融合,在整体上成为一体。当文本之间存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时,文本间的互文性变得尤为重要。文字、视频、图片等形式在表达效果上各有所长,文字擅长对新闻事件条分缕析,视频、图片则能更直观地展示现场。重视文本间的互文性意味着报道要能够合理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将多种媒介形式有逻辑地串联起来,将融合新闻的思维模式代入到深度报道之中。
  “互文”是一种阅读效果,读者对作品的延续构成了互文性的一个重要层面,信息会相互补充,观点会相互影响[4]。文字与视频间的“互文”引起信息迭加联想,加大用户对新闻的感知深度,能让报道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新媒体的即时性与互动性提升了用户在报道互文性上的参与度,用户对报道的评论也成为了报道的一部分,或是对报道事实进行补充、或是对报道内容进行评论,“冰点视频”栏目中视频长度由第一期的18分钟缩减至后两期的8分半钟,正是对首期报道相关评论的反馈。用户的观点反过来影响了记者的报道,文本间的互文性上升到新闻报道的互动性。新媒体环境下的深度报道需要更重视用户的感受与体验,在双向互动中实现进步。
  2.3 注重全媒体记者队伍的培养
  “冰点视频”栏目对深度报道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道中文字和视频间的有机结合意味着在报道过程中记者不仅要完成文字报道和视频报道,还要让二者结合成为整体。“冰点视频”栏目的报道者队伍多则四五人,少则二三人,在合作完成报道的过程中,文字报道的记者也需要参与到视频的制作中去,二者的制作若是完全分开,则难以在整体上融为一体。文字+视频的深度报道不仅仅需要掌握更多视频制作技能的记者,更需要掌握多媒体融合思维的人才队伍。
  就“冰点视频”栏目内容的发布时间来看,每期内容间隔时间较长,最短的也将近一个月,报道突发性事件的第三期更是在事件发生一多月后才推出,对于深度报道记者来说,文字+视频的深度报道在制作流程上更为复杂,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更多,目前难以成为常态化的栏目。此外,文字+视频的深度报道在报道题材上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冰点视频”栏目的这类文字+视频形式的深度报道的发展仍有很多需要克服的难题,但这种全新的尝试无疑是让深度报道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步。
  参考文献
  [1]方洁.美国融合新闻的内容与形态特征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1(5):29.
  [2]黄海.移动互联时代新闻短视频的话语与叙事分析[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9,72(5):120-128.
  [3]杨伟.莫言小说文本的互文性及其叙事功能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4.
  [4]邓隽.解读性新闻中的互文关系:兼论互文概念的语言学化[J].当代修辞学,2011(5):42-55.
其他文献
关键词 文化;新媒体;融合创新;长尾效应;《国家宝藏》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6-0058-03  近年来,文博类节目开始引领综艺节目的中国传统文化热潮。其中,由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出品的《国家宝藏》反响尤为强烈。该节目自2017年12月5日在央视开播,立刻引爆各大网络平台,电视收视率持续上升,平均收视率为0.551%,豆瓣评分高达9.1。与此
期刊
摘 要 在消费主义视角下,对“萌文化”进行分析,希望为以“萌文化”符号为特征的视觉文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分析与判断。  关键词 消费社会;“萌文化”;符号消费;影响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4-0056-03 1 “萌文化”的概念  “萌”最早源自于日本。本意指读者在漫画中看到美少女时热血沸腾的状态。20世纪80年代,日本动漫、游戏被引进中国,日
期刊
关键词 抖音;短视频;城市形象;形象建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6-0107-04  美国社会哲学家芒福德曾经于《城市文化》[1]中指出:“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新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底色,也是推动其得以不断建构与传播的基础力量。而在当今“抖快两超”的微传播时代下,短视频以其短道速滑
期刊
摘 要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的途径日益丰富,媒介融合向“纵深”发展成为媒介生态大趋势。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在此大背景下,各高校為适应潮流大力发展新媒体(主要为互联网、两微一端、短视频等),在新媒体语境下以高校广播媒介为代表的传统媒体
期刊
摘 要 作为《朗读者》第三季正式节目的“前奏曲”,《朗读者》在北京、武汉、厦门三地同步启动连续72小时的全媒体直播活动“一平方米”,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慢直播与综艺节目的融合。文章在挖掘慢直播新功能的同时,分析“一平方米”节目基于慢直播的仪式互动与情感互联。  关键词 慢直播;《朗读者》;“一平方米”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4-0116-03 1
期刊
摘 要 基于2020年典型舆情事件的分析发现,进入移动传播时代,舆情事件的传播逻辑发生了重要改变,其传播阶段特征模糊化,通过内容“标签化”实现传播加速与赋权,部分事件热点区域以事发地为中心向四周扩散,负面情绪是舆情事件中的情绪主导力量。不同舆情事件的传播差异较大,舆论工作需因事施策。  关键词 移动传播;舆情事件;标签化;热点区域;舆论情绪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
期刊
摘 要 以SCP范式为理论框架,简要分析直播电商行业发展现状,发现直播电商行业在产业链发展成熟的同时,存在以竞争性定价与用户满意度为主的潜在问题。总体上来说,直播电商的发展还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随着未来监管力度的加强和这种新型消费场景的成熟,直播电商还将是一个可供选择的热门行业。  关键词 直播电商;MCN机构;SCP;品牌塑造  中图分类号 F7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
期刊
摘 要 进入互联网媒体时代,我们的社会存在着两个舆论场:由主流媒体营造的官方舆论场和由网络社交媒体营造的民间舆论场。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两个舆论场是分化、割裂,甚至是对抗的。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两个舆论场的同心圆越画越大,共识度越来越强。反向议程设置现象,客观上可以加速两个舆论场的融通。加快媒体融合,打通两个舆论场,官方主流媒体需要直面民间舆论场讨论的社会问题,真实反映民间舆论场的呼声,主动设置
期刊
摘 要 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媒体的多样化,自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促使多家科技公司投资打造自己的自媒体内容平台。自媒体平台的不断增多,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企鹅号平台立志于打造成“大内容”的宽平台。在海量信息以及泛娱乐化的数据时代,企鹅号致力于帮助个人、媒体、自媒体、政府企业、机构获得更多的曝光与关注,持续扩大品牌的影响力,自媒体作为内容平台,生产优质内容以及建立了合理的内
期刊
摘 要 对TikTok软件以及YouTube海外短视频平台等真实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外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借助外国友人的力量来打破目前的话语困境。同时需要多多吸取海外优秀创作的经验,来自海外的启示也是我们解决难题的一大助力。  关键词 短视频;讲好中国故事;海外创作;启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4-0096-03  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