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语,是讲上海话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侬好,侬欢喜上海伐?上海老漂亮呃。”
  这是歌手陶吉首歌曲的开头,糯嗲的上海话女声,配合轻松的旋律,似乎展现着新上海的风情:干净利落又别有风味。
  但是作为一个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或者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你有否感觉到上海话其实正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你看,当你和一个小学生打招呼的时候, 当你在 OFFICE里工作的时候,当你和一群精通网络语言的哈日哈韩小子开口的时候,你都会觉得使用惯了的上海话,毫无用武之地,即使在家中,“阿拉”的阵地也在变味,长辈们对小辈们“硬结结”的上海话,感到别扭,把我说成“吾”,把“迭样,迭种”简化为“格物事”……,上海话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荡,有不少的外来词汇夹杂进来,也有相当部分的口语习惯被悄悄改变。
  一种你所习惯的上海话面临崭新的词汇冲击,也许你现在所使用的上海话将很可能退出历史舞台,你做何感想?而现在又该如何迎接这种冲击呢?
  我们不妨先来听听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
  沈先生,1953年生,老知青, 1969年下乡,1995年返沪
  我对于上海话是很有感情的,记得当年从黑龙江回来,看到来接我们一家的姐姐、姐夫,终于可以用上海话寒暄,问候,那种温暖和亲切是难以言表的。
  我父亲和母亲从宁波来,那个时代有很多的外乡人来到上海并扎下根来,乡音难改,印象中父亲脾气粗暴,和他说的宁波话很有关联,有句俗语不是:宁和苏州人相骂,不和宁波人相话。语速快,重音多,听上去特别铿锵有力。但是到了我们这辈,一般和同学或者兄弟姐妹相处的机会更多,所以开口的是一般意义上的上海话,就算它是改良过的上海话吧。
  如果我父亲算是移民的第一代,到我女儿这里应该是第三代移民了,因为我下乡做了26年知青,所以女儿以前一直是说普通话的,回来两三年后可以操流利的上海话了,当然了,有的音还咬得不准,但我觉得语言啊,它就是个环境的问题,对我而言,上海话让我亲切,因为会想到小时候很多好玩的事情,有很多美好的回忆,但对于女儿来说,也许上海话只是一种工具,毕竟她的成长背景中没有更深刻的经历,她现在工作了,公司里又有机会用到外语,外地同事也比较多,所以我想在这种环境下,更加不可能使她对上海话有更为独特的感情。当然我家是比较特殊的情况,那些和我女儿同龄的年轻人,我觉得他们生活中,上海话还是有着一定分量的,可能有那么点变形走音,但是因为和儿时的记忆,和成长历程有关,所以我觉得上海话不会毁,只不过面临着新的冲击,要不断地更新换代了而已。
  董先生,吉林人,1972年出生的飘一代
  
  去过很多地方,在上海呆的时间最长,因为觉得这个城市的机遇和环境,是最吸引我的。不过遗憾的是,来上海很久,结交到的上海朋友很少,语言是一个问题,因为公司里面没有上海人。问及什么原因,同事说是老 板对本地上海人有一定程度的反感,觉得他们有很夸张的自我优越感,而且尤其受不了上海员工旁若无人的用方言对话,叽里呱啦的很是难听。
  这是题外话了,不过说到例子,我倒是可以举一个。公司为产品写包装语,根据推广的需要,需要根据地域划分,也就是要写上海话、东北话、北京话、四川话、广东话五个版本。我刚好负责这个事情,在搜集语言的过程中感觉很有意思,虽然作为方言都是口语化的,但明显的,北京话和广东话有很多约定俗成的字眼用于书面表达,一看就原味必现,但上海话稍逊,这和城市的积淀和历史成因有关,比如上海话中很多字眼就没有相应的文字表达,发音也很怪,比如我也怎么怎么样了,上海话中有个音是“a”,第三声,但是你写出来用什么代替呢,“啊”?“啊”?感觉都不到位,甚至闹了个笑话,觉得“鞋子”的“鞋”发音和“a”相同,居然也就用上去了。当然相对而言四川和东北话的文字表述就更少,尤其东北话,除了“那啥”“东北银”,几乎就没更流传广泛的表所以我觉得上海话还需要经过更多时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和磨练,才能成为一地方言,并最终拥有自己的使用者,只是希望那时,不要更歧视我们外来者才对。呵呵。
  周小姐,20岁,音乐学院学生,上海人
  我经常看到路上有穿校服的小朋友,一板一眼地用普通话和卖冷饮的老板对话,想到我们自己,小时侯大概也是这样的吧;那时侯读书很开心,老师要我们讲普通话,我们就老老实实,引以为荣地讲,但是回到家以后,还是习惯和父母说上海话,因为大一点就明白了,上海话是区分外地人和上海人的,我们碰到爱讲普通话的同学会觉得他/她很怪,也确实有这样的同学,明明是上海人,却总是喜欢开国语。
  现在呢,我说话的时候,也会掺杂些普通话,比如碰到某些词汇,上海话没法表述,或者提到明星人物的名字。
  我不认为我的上海话不标准,同学或者身边朋友都是这么说的,倒是老一辈的人,感觉他们的口音很重,一下子就区分开来祖籍哪里了。
  我在考GRE,已经有了心仪的学校』匝利的话2005年秋季入学,所以我现在努力补习英文,老师教导我们,不光要学表皮,要学会英语的思维,所以你看,很多时候,连思维方式都面临着冲击和挑战,更何况一种语言呢?
  我想人生就是不断整和,不断吸收外来的东西,这和上海话一样,它面临冲击和变化是很自然的现象。
  上述几位朋友,还都是抱有非常宽阔和开通的思路,来面对这个问题,但来自一些专家的意见,则需要我们有更深意义上的思考。
  记得前几个月,老牌沪语节目《谈天说地阿富根》面临沪语主持人青黄不接场面时,曾经开办了一个沪语补习班,意在普及标准的上海话。媒体对此有一些讨论,有一些专家认为:随着外来人口的大量涌人及本地人封闭视野和心态的一点点打开,在上海的公共场所,越来越多听到的是普通话。加上家庭变小,家庭内的会话减少,上海人听、说上海话的机会大大减少。一个大城市,却可能面临着方言失语的末路。所以他们赞成这种行为,并呼吁:“拯救上海话”、“拯救吴语”!
  而另一种声音认为:方言的形成是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域之间缺少沟通的结果。如果过于追求正宗方言,反倒显得地方色彩太浓,有封闭、保守之嫌。
  两种意见各有各的道理,那么到底拯救濒危动物一样,是开展轰轰烈烈“拯救吴语”运动?还是打破篱笆,废除方言?抑或任现在的年轻人继续说着越来越接近“上海腔”的普通话?
  这几个问题的选择,留给大家去思考和揣摩。
  最后给各位看一下笔者通过 GOOGLE查到的如下资料:
  方言语音的变化是微妙难记的,但历史上,所谓正宗上海话,至少有过三次大变动。在明代是嘉兴话,清代以降让位给苏州话;上世纪初开埠后,占压倒多数的外籍人口进入上海,上海话进入一个高速变化时期,并随着城市地位的确立而提升,成了吴语系的“权威”方言之一;50年代以后,户口制度制止了大规模移民进入,上海话趋于稳定和封闭;直至近 20年,上海话又进入了新的高速变化期,其变速,在吴语系各方言中遥遥领先。
  由此可见,变革,是不可逆转和代替的了。这也未尝不是件好事。侬讲,对伐?
其他文献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苹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前四句写“旅夜”,后四句写“书怀”。  在细草微风的江岸边,孤独的夜里,停泊着桅杆很高的江船。天上的星星在空中闪着光,显得原野很旷大;月亮照在江面上,好像是从大江流水中涌现出来。“垂”是自上而下,“涌”是自下而上。用这两个字分别写天和水,是极费苦心、锻炼出来的。
期刊
很偶然的,我和K老先生聊起了一代球王李惠堂。  K老先生也是有点传奇色彩的。他在旧上海的公众形象是大户人家小开兼足球老板兼蟋蟀天王(他用一幢房子专门养虫,虫盆标记为“天”字,人称天王巨星)。不过20来岁,就接收了祖辈的一笔巨产,成了某房地产公司经理;生性却是豁达不羁,广交朋友,尤爱玩乐,很有点王公贵胄的遗风。想当年,誉满海内外的上海足球民间团体东华足球会,他就是为数不多的几名董事之一,用今天的话来
期刊
一个人的血是另一个人的药(揭露了万恶的旧社会);  一个人的胜利是另一个人的失败(由于处在敌对的状态造成的);  一个人的洗脚水是另一个人的饮用水(农夫山泉,有点甜?);  一个人的乳房是另一个人的枕头(对妻子责任的规定);  一个人的正面是另一个人的反面(看露天电影);  一个人的背影是另一个人的风景(暗恋);  一个人的病假是另一人的加班(这个,无言了……);  一个人的嫉妒是另一个人的快乐(
期刊
有意味的关键词是:我们通常称别人是黑人白人,却不自称黄人。  郭沫若说的进化最完善人种是黄种人——体味几乎消失,体毛稀疏。  如今异种通婚增多,欧洲方面担心以后金发人将会越来越少——夫妇中只要一方不是金发,后代便不能继承这个特征。  我们不必担心后代的头发会变成金头发栗色头发,除非他花300元去锔油;也许是长年辛苦吃糠咽莱进化,形成我们的中等体型,性格温和,节俭勤劳,繁殖力顽强,巧手可在发丝上雕刻
期刊
有些感觉是难以言传的,有时偏偏是不能跟自己共枕的那一半说明。失去了职业的女人似乎也同时失去了对感情的把握,婚姻生活里稍有风浪就有覆舟之虞。老实说,这样的感觉我有时也难免。女人在一个陌生的、自己缺乏把握的生存环境里,会特别依赖感情,也特别容易怀疑哪怕早已捻熟的那份情感。有人说看你书里面的爱情那么纯粹那么美好,就很难接受你在实际的婚姻里也有伤心。听到我说他也会扯着嗓门同我吼,心里特别难受,感觉就像珍惜
期刊
她们在脸上罩着面纱时没有名字,但当她们出去杀人的时候可以把头发扎成一条马尾,满脸微笑。《泰晤士报》阿拉伯血统的女记者哈拉·贾伯是外界惟一成功地采访到这些女自杀炸弹的人  两个月以前的一个安息日的下午,以色列港市海法。在海滩边著名的马克辛餐馆,进来了一位很妩媚动人的女子。她穿着牛仔裤,头发扎成一条马尾。看门人被她美丽的微笑深深地吸引住了。她看上去完全是以色列人。    可是看门人大大地错了。她是29
期刊
荆溪,女,原名林晓锋,曾用笔名林晓风。1973年生于福建闽侯。曾任文书、语文教师,现供职于福州教育学院。约1993年前后开始文学写作。诗文散见于《福州日报》、《福建文学》、《青春潮》、《戏文》、《诗刊》、《诗潮》等。出版有个人诗集《理解一滴水》(诗刊社诗歌艺术文库2000年1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作品入选《新生代诗人100家》、《诗家园》、《2002年度诗选》、《中国网络爱情诗选》等。 
期刊
听了《叶惠美》吗?周杰伦用了他老妈的名字,又一个炒作的噱头。  专辑名温良得像个家庭妇女。整10首歌,确实也是颜色殆尽,人老珠黄。  方文山的词已经写得杂而碎,灵光一现的文字少了。他以前客串导游,领着我们满世界转悠,现在则剖开内心的怀念和隐秘,去碰触本该最珍贵的回忆。  去听听“三年2班”,你会更加坚信周杰伦从小就是抑郁不得志的小孩。  今日的地位让他可以正视过去,并且同时迎合了FANS的猎奇。那
期刊
母亲的死使他走上了肖像摄彰之路  魏德运1964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一个普通家庭里。少年时代,对他影响至深的是他的母亲。他母亲出生于大家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魏德运生性豪爽,激情磅礴,一看就是个敢打敢拼的汉子,但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塑造了一个仁慈的心肠,儿时的他善良而仗义,以乐于助人著称。  ,  14岁那年,母亲患心脏病去世了。若干年后,在北师大魏德运的寓所里,记者和德运相对而坐,谈起他母亲的
期刊
整整30年前,1973年,上海工人文化宫出现了一个业余小戏创作训练班。这在当时,就像某条马路上开出一个酱油店一样,知道的人不多,打交道的人更少。然而,对于我们——包括贺国甫、汪天云、贾鸿源、马中骏、史美俊、我,以及我们的老师曲信先——等等后来成为剧作家的这群人来说,它却改变了我们的一生。  老师与学员  这个训练班是我们的老师曲信先创办的。他是上海戏剧学院老院长熊佛西的亲授弟子:熊先生曾在两年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