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群众文化中的审美文化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42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代,群众文化中的审美文化成为当今文化发展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热点,科技和市场经济在文化领域的深度介入使群众文化中的审美文化出现了一种明显的泛化趋势。面对这种审美文化的世俗化潮流,传统经典艺术的审美方式和理念不再适用于新兴的群众文化。在深刻认识群众审美文化背景的大前提下,本文剖析和研究了群众审美文化的几种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起到一个引导、促进和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群众文化;审美文化;审美趋势
  中图分类号:G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382-01
  
  一、引言
  群众文化中的审美文化是人们以一种审美的姿态来对待各种文化衍生品时所表现出的一种精神现象。不管在什么时候,人们在各种文化生活中都是趋向美、追求美的。不一样的是,不同的人对美的追求各有自己的方式和标准,不过这种标准却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方式的提升而发生一定的变化。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沛物质生活彻底改变了我国公民以往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正由艺术本位走向多维渗透,由一元走向多元化, 由局限、规范走向融合和沟通。审美观念由此成为一种富有愉悦性、渗透性的活跃分子。作为一个群众文化工作者,在自己本职岗位上应积极培养和引导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向,培养人们高尚的审美道德,在具体文化活动中不断提高人们鉴赏美、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二、群众审美文化的变化及整体发展趋向
  (一)群众文化中审美成分的扩大化,即由一维走向多维
  群众的审美文化本身就应该是多姿多彩,尤其在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它的姿态更具多样性和吸引力。如果现在不考虑人民群众的心理倾向,还强求人们继续接受某种一成不变的文艺模式,把他们的审美思潮限定在固有的格局里,这非但不可能,而且还容易引起文艺“暴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生产力的局限,人们的物质及精神生活都极度匮乏,对审美文化的欣赏仅仅局限于一些地方剧种或者广场电影,这种现象在农村尤其普遍。那时农村除了广场电影、地方戏外,再没有可供娱乐的阵地,大家的审美观自然而然的也被统一到一点上。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培养人民群众多样的审美情趣,让群众审美文化在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肥沃苗圃中百花争放。群众审美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必然会千姿百态,但只要我们开展的文化活动能够有益于丰富人民生活, 能够使人感到美的享受,那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二)防止审美文化的蜕变——从知识走向媚俗
  审美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直接反映着民众文化审美活动的发展方向,它不仅对于个人审美情趣的发展起到引导和推动的作用,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当前群众文化审美活动出现了泛化的倾向,其中某些低级的媚俗文化也顺势登上历史的舞台。不需要罗列更多的事实,从社会的总体状况来看,我们也能看明白,“从知识走向媚俗” 已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但是若从另外的角度来审视这一问题,则会得出不同甚至是相反的结论。如果单就局限于群众审美文化的范围来看, 那么,“从知识走向媚俗” 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很显然,在当今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的情况下, 不能讨群众喜欢的审美文化, 自然很难被群众所接受, 因而也就很难被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群众审美文化”。 费希特是德国解除的古典主义哲学家,他曾经对艺术家们提出了这样的告诫:“要警惕因为追求眼前的利益和榮誉而使自己陷入时代的腐朽情趣中,要将理想放在首要位置,并愿意为之牺牲一切。艺术家对于自己的鼓舞仅能处于自身的职业荣誉,他必须要学会如何为自己的职业服务,而不是简单的进行媚俗”。[1]费希特的话语告诉我们:在传统审美文化那里, 艺术家们甚至包括社会中的平常人不能因为个人的名利和欲望而出卖灵魂, 以至于创作媚俗的文化来迁就群众。艺术家创造的审美文化不仅要给群众以欢快, 而且更应该让他们在享受审美文化的同时也能受以启迪和教育。虽然也有一些艺术家对于美的表现和创造并不能被大多数的人所认可和接收,不过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信念,继续在艺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而时间终将证明他们的价值。
  (三)审美文化的释放——从禁锢走向自由
  美学领域不同于理性和道德的领域经常受必然性的束缚而不能真正通达自由。审美的自由表现在审美的无目的性上。社会的样态是由人类本身所塑造出来的,而人在长期的塑造社会的过程中,依据自身内心的向往,把心中的愿景通过亲身实践创造出来,由此来实现人的自由。也就是说,世界的样态是人自由创造的,而属于此范畴中的群众审美文化亦是如此。“解放性是审美的突出性质之一,它能够最大程度保持影响对象的自由,而不是使对象将其作为一种满足自身占有欲的工具加以利用。”[2]人们生活在经过多年积淀形成的固有文化之中,因而在这种固有的态势中并不自由,但是随着人们思想的大解放人们的审美文化逐渐摆脱了这种必然性的束缚,在其内心世界实现了审美解脱。当代科技及经济的进步使群众审美文化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了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对民众存在价值以及日常活动的“审美化”;一种是对“传统的、守旧的文化制度体系进行批判,以满足大众的新需求。”[3]虽然审美文化从本质上来看仍属于群体性的共同文化,不过其自由性的特征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身上。具体的人与人之间因地域、生长环境、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不同,其各自的审美旨趣和审美方式也有着不同,从而也就会建立不同的审美文化意识。然而,单个的人也是社会中的“元素”,即使在主观上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由于经济社会的主体引领作用,各自的审美文化意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达到某种趋同的效果。这种效果的价值立场是非中心化的,即审美文化意象没有被统一到固定的模式中,由此,审美文化彰显了其自由性。
  三、结语
  审美文化对社会具有导向的作用,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良好的审美文化价值观能够帮助人们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对于审美文化本身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并最终服务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都会产生积极的效果。本文浅薄的探索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共鸣,以期能将美的意义真正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当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文化馆
  参考文献:
  [1]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1990:172.
  [2]韩庆祥.哲学的现代形态—人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123.
  [3]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89.
其他文献
班主任工作要讲究科学性,不必事必躬亲,要想法设法调动学生参加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要相信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要民主、公平,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样才能大大提高班
摘 要:行政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新出现的新型诉讼形式,在西方法治相对比较完善的国家已发展比较成熟,只是各国法律界对此称呼不一,但内涵大体相当。到目前为止,在我国还未构建完善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本人通过对西方法治国家行政公诉制度的考察和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认为在我国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和走依法治国道路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性质、特征以及受案范围等一些基础问题进行
律体诗格律中最核心的一项是讲究平仄。从理论上说,对诗句平仄的调理只有朝着完全符合标准格式的方向努力才算真正的"求正";但在创作中,这样的"求正"实在太难,于是需要"容变"
<正>今年十月,煤矿设计采矿专业情报分站在福州召开了采区巷道布置研讨会.主要内容是探求缓倾斜煤层取消岩石集中巷或减少岩石集中巷的采区巷道布置方式,以加快建井速度,利于
1998年5月18日建厂,东营方圆集团的创业者们瞄准了东营经济开发区这块被开垦的沃土。在一片荒碱滩上建起了东营第一家有角金属企业。方圆集团董事长崔志祥说:“那时候,厂子周
期刊
海南贪官谢明中,先后索取和收受贿赂共计1800余万元,另有800余万元家庭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最近被判处死缓。谢明中本是一家境贫寒的农家子弟,曾“一边上学,一边放牛”,在贫困和
众所周知,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更倾心于美国作品而非日本文学,他本人承认对其影响最大的作家为菲茨杰拉德,以及与菲茨杰拉德处于同时期的卡森&#183;麦卡勒斯。通过文本细读,可以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出行频率也急剧上升,直接导致了对公厕的大量需求。而且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推进,而我国绝大部分公厕是蹲位比例1:1,显然无法满足现在社会的实际需求。鉴于国内关于“重女轻男”型公厕的研究成果的缺乏,课题小组通过一系列的社会调查方法和数学模型分析相结合,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重女轻男”型公厕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并且得出相对科学合理的男女蹲位比例。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