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与文学的碰撞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市场需要怎样的文学声音?80后作家又是怎样与市场碰撞的?而结果又是怎样的?本文从接受学的角度,根据已有的问卷调查,对不同年龄层次和身份背景的阅读群体在面向80后作家作品的了解程度及倾向喜好加以分析,试着找寻80后作家在市场化的道路。
  关键词:市场接受度;沉淀与前行;方向
  伴随着中国网络文学的兴起繁荣,身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80后日渐成熟。而其中从事写作的作家规模日渐扩大,百花齐放,逐渐形成了一个在新时代文学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作家群体。这些80后作家个个文风各异:有的笔锋犀利,言语刻薄直指社会的丑陋和黑暗;有的则脱离现实,崇尚魔幻的现实主义;还有的则善于言情,描写青春和成长,贴近生活。在本次面向社会的80后作家作品调查中,调查结果令人吃惊。在著名的80后作家中,韩寒和张嘉佳最受读者喜爱,而李傻傻的支持率最低;在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对于言情类文本选择率最高,其次是历史;在谈及喜欢80后作品的原因时,年纪相仿有共同语言最为主要,其次是作品个性新颖;在谈到最使读者着迷的80后作品的核心点时,大多数人选择的是故事情节,其次是语言风格;在谈到对于作者是否需要学历或是家学这一点时,绝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否定;对于近来的文学作品商业化状况,大多数读者持不支持的态度,其次是无所谓;对于“你阅读80后作家的作品是通过什么途径”,大多数的选择是电子书;而在将来是否会持续关注80后作家的写作方向这个问题上,令人吃惊的是,将近一半的人表示不会。
  这些数据无疑是对当今快节奏社会背景下群体阅读的一个反映:文学创作与市场接受呈不对称状况。作家李傻傻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李傻傻, 80后作家,被美国《时代》周刊推举为“80后”实力派五将之首“。调查报告却显示他并不如韩寒和张嘉佳受读者喜爱,甚至排在所列作家的末位。对他了解的人甚少,作品则更不用说。归其原因,是大众对于文本的“易读、有情节”的追求高过“文学价值”,大多数读者最常阅读的是小说而不是严肃文学,阅读的是有故事情节的题材性读物胜过纯粹文学作品。市场显然对于80后作家的文本生产提出了要求。而这样的要求作家们并未后知后觉,只是选择不同。例如郭敬明和张悦然,同样与《新概念》有不解之缘,但郭敬明已成为市场的造金者,张悦然则潜伏在文学领域笔耕不辍。
  有论者在肯定了张悦然对80后文学自省的同时,认为80后作家“在稍稍懂事以后,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删除了集体、经典、传统、责任、使命等一直以来我们的文学传统奉若神明的东西”,于此同时,这些作家应该“延续50后、 60后、 70后作家群体的薪火”、“正视并传承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优良传统”。张悦然也在文章中表达出了对80后文学的惋惜:“这10年中我们其实并没有说出什么”、“我们并没有带来什么新的文学式样或是文学思想”、“整个80后文学看起来很热闹,可其实并没有任何沉淀”。由此可见,张悦然关注的不是市场一时的追捧与喧嚣,而是文学本身的生命力。郭敬明的标签是《小时代》系列电影,而不是《梦里花落知多少》。电影给他的声誉由作品而来,但成名之后的书作在哪里呢?创作的初心已不知所踪。
  与郭敬明不同,同样是80后作家,李傻傻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他的作品《红X》被认为是80后作家正式登上文学舞台的标志。2005年,《红X》获“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奖。2005年6月,李傻傻荣登《时代》。
  调查结果虽然显示李傻傻的知名度可能不在民间而在专业文学领域,但郭敬明的文学之路也没什么什么错。这个群体带着与生俱来的“市场性”。在前几年,“80后”文学是文学市场的新宠,但凡以青春名义,写几篇文章,就能蹦跶出来。“80后”一词,从诗歌始,于小说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在《萌芽》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推手下风起云涌。最初是以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一批出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青年写作者为代表。他们为文学创作带来了一股清新风气,获得了大量同龄读者的喜爱,成为跨文学界与文化市场的青春偶像。而实际上,相当一部分“80后”的异声被埋没,譬如,那些描写生命历程的复杂题材,那些小范围的成长书写,那些超越同龄人的青春想象。
  早在2004年,对“80后”讨论风起云涌之时,中国戏剧出版社曾出版《十少年作家批判书》,对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李傻傻、春树、小饭等10位“80后”作者进行了集体批判,书中22篇批评性文章的作者也都是“80后”。这些批评群体,同样走的是商业运作路线。这样的批评方式虽然切合了“80后”写作中流露出的反叛的个性气质,但却未能给“80后”指出一条正确的途径——无论是对批评者而言,还是对写作者而言。批评与赞美和支持并存。在这个庞大的文学集体中,路途无数,万不可就某一点去指责或者下定义。
  “80后”作家的方向性非常重要。选择了文学,可能不能拥有名利双收的美好;选择了市场化,可能不能沉淀学问留下巨作;但也不是没有可能,从批评与自我批评中走出了自己的路,坚持本心又贴近读者。文学人的路还是交给文学人去走,市场固然指导了方向,但路途千千万,读者心中自有最好的哈姆莱特。
  参考文献:
  [1]赵蓉.“80后”作家与他们的批评者[N].文艺报,2012-04-11.
  [2]楚卿.张悦然谈80后文学:我们没有任何沉淀[N].中国艺术报,2014-02-19.
其他文献
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摘要:随着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发展,受众的信息来源渠道更加的多元化,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换也变得越来越频繁,而微博作为媒介逐步向大众转化的代表,為普通大众搭建了相对宽松的意见表达和观点交流的平台,使得更多的普通大众能够参与到观点的发表当中,这也为新闻评论增添了“微”力量。微博不仅仅拓宽和丰富了新闻评论的传播,由于其本身的特性也加强了新闻评论的即时互动性和评论的影响力。但
期刊
山西师范大学  摘要:传统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大年三十)、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等等。  关键词:传统节日;研究  除夕(大年三十)  除夕又称大年三十、岁除。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了,
期刊
天津师范大学  摘要:本文基于声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手段,通过收集获嘉方言的相关声学资料,并提取声学基频数据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获嘉方言声调格局,分析并确定了获嘉方言单字的五度值,即阴平33、阳平52、上声52、去声212、入声(短促)33。  关键词:获嘉方言;单字调;五度值  获嘉县位于河南省北部,东邻新乡县,西邻修武县,南面和原阳县、武陟县接壤,北面以大沙河为界与辉县相对。根据《晋语的分区》[
期刊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随着现代商业的发展和信息传播媒体的普及,广告作为应用文体,在体现商品特性的同时,越来越注重语言的情感再现和美学价值,甚至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将相关美学理论渗透到广告翻译之中,有助于实现商品信息与品牌文化的双重传达。本文从“移情”出发,以锤子手机为例探析广告英译的有效途径,对翻译实践研究和中国品牌的跨文化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移情;美学;广告英译;锤子手机  中国人
期刊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近代日本的国语改革和在殖民地推广日语(“国语”)的措施几乎同时进行,其中“近代国语之父”上田万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对殖民地人民,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日语教育是其实行奴化教育的基础,目的是改变殖民地人民的国家观和民族观。而殖民地日语教育的先驱者上田万年则可称为近代日本对外文化侵略的“甲级战犯”。  关键词:日本;国语;改革;殖民地  上田万年(1867-1937)
期刊
浙江工商大学  摘要:在互联网+的时代浪潮里,网络媒介的迅猛发展,必将会使当今社会的编辑工作者在工作方式上发生转变,这场转变又催生出一个新兴的职业——网络编辑。接着,随着网络编辑的出现使一个问题逐渐聚焦,那就是网络编辑社会责任的缺失,这种缺失可以通过对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来体现。本文从网络新闻标题制作分析网络编辑的社会责任的缺失之处,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思考合理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责任;新闻标题;
期刊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艺术分院  摘要:《暖》这部电影通过少女暖的成长过程,情感经历,酣畅淋漓的展示了暖从理想爱情到现实爱情的转变过程,也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她从幼稚到成熟的蜕变。这就是成长,这就是生活。  关键词:爱情;理想;现实  电影《暖》是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由霍建起导演,秋实编剧,郭晓冬(饰林井河)、李佳(饰暖)、香川照之(饰哑巴)主演的一部剧情片。本片摄制于2003年,
期刊
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本文以美剧《蛇蝎女佣》的字幕翻译为个案进行研究,以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了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翻译四步骤在该剧字幕翻译中的体现,浅析了阐释学翻译理论对欧美影视字幕翻译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阐释学;信任;侵入;吸收;补偿;字幕翻译  随着世界各国间文化往来的日益频繁和深化,大量优秀的欧美影视剧也进入了中国观众的视野,影视交流已经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
期刊
1  夜在翻江倒海  想起野棉花,老砂锅,铁菜刀  和铁菜刀上的灯光  炭炉煎出深到骨髓的苦  蟋蟀和夜鸟使胃无法安息  喧嚣着吐出  一江春水还是那么绿。野棉花  染黑幼时胃疼的夜晚  影子里的老屋在影子里活了  像山,像水,母亲的麦粒  2  一只蝴蝶的忌日,烛芯。  河里燃起了冥纸  大河默默地流,不带哭声,  桥上的白发人。眼里藏了全部秘密  风走过,漫无目的  风和流水目光短浅,一弯月色
期刊
堤岸曲曲,蒹葭丛丛,山水交融,湖山争辉,如今位于杭州萧山的湘湖,湖光山色堪与西湖比美。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这里还是一小片淤泥。当时的钻瓦厂在这里挖掘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古文明的痕迹,八千年前的远古文明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从1990年6月开始,有关单位前后开展了三次考古发掘,发掘出土了大量骨器、木器、石器、陶器及动植物遗存。跨湖桥遗址的年代早于河姆渡遗址,文化面貌独树一帜,不同于中国东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