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受市场关注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相继出台,专家认为,十大产业的振兴不应仅仅恢复到前几年高增长状态,而应积极通过技术创新、战略重组等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培育未来工业发展的“领头雁”,打造行业领军品牌。
产业振兴有的放矢
受金融危机蔓延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为此国家适时果断地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措施。如果说财政、货币等调控政策属于宏观层面,产业政策则可归为中观层面调控。如果说已经出台的降息、减税等措施旨在从需求层面刺激经济,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则有助于从供给层面促进经济增长。
从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构成来看,钢铁、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纺织等大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对消费和投资拉动力大。国家适时提出“产业振兴”,既体现了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未来较长时期仍需要这些产业平稳较快增长,又体现了大部分行业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其生产经营面临明显困难。
比如钢铁行业,经历了前两年的高增长后,去年9月份开始,我国粗钢产量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钢价一度价跌接近40%。又比如有色金属行业,2008年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比上年增长8.2%,增幅同比回落16.2个百分点,1—11月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降幅达34.1%。
受成本上升、外需衰退等因素影响,纺织行业也面临较大挑战。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表示,去年四季度,欧美不少国家出现经济衰退,其衰退反映到我国出口数据上有三个月左右的时滞。即使全球经济最坏时刻已经过去,今年我国出口增速也不会太乐观。
已出台的行业振兴规划内容显示,国家高度重视十大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一方面提出,通过信贷、财税等手段,帮助行业企业完成产销目标,熨平产业增长周期。另一方面则强调发展自主品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推进联合重组和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除了金融危机冲击外,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同样是我国经济容易出现大的起伏的重要因素。我国不少产业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重复建设和盲目竞争的现象。以钢铁业为例,目前在国内上千家钢铁企业中,前10强企业的产业集中度约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种情况下,一旦外需放缓,很容易造成产能相对过剩和行业亏损。
另一方面,大量过剩产能还加大了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在我国钢铁、造纸等行业中,一些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标准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小钢铁、小造纸、小火电等落后产能的耗能排污水平还不容乐观。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针对此问题,出台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如钢铁行业振兴规划提出,严格控制钢铁总量,淘汰落后产能,不得再上单纯扩大产能的钢铁项目。纺织行业振兴规划也提出,淘汰落后产能,制定和完善准入条件,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等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对优势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困难企业给予优惠支持。
如果说工业化的前期,我国以“订单经济”为重要特色的话,未来则应有意识地发展“品牌经济”,通过竞争和整合来培育产业中的明星企业,从而提高行业应变能力。这需要企业提高自身的品牌和技术含量,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打造核心竞争力。
2008年,不少行业企业加快了兼并重组的步伐。如成为当年全球第四大交易的中国电信业重组,通过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并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中国联通换股合并中国网通,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等一系列举措,我国电信业完成了结构调整和优化行业布局的一步重要行棋。
还有的企业将触角伸向了海外,通过海外并购来扩充自身实力,努力发展成为行业翘楚。中国铝业于去年2月联合美国铝业公司入股力拓集团,打破了必和必拓并购力拓进而垄断国际铁矿石市场的计划,也使中国第一次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具有一定发言权。
此外,去年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除了对企业并购整合给予积极推动外,也使银行资金入市成为可能。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表示,此举将有力推动我国多层次市场体系发展,有效化解我国产业整合的难题。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还应促使产业振兴和扩大内需、科技创新联系起来。国家的工业化不仅在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还应与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相结合。这不仅可以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工业企业生产效率,还能够以现实工业发展需要来促进科技进步。
宝钢集团前董事长黎明表示,这次金融风暴,让其深切感到中国钢铁业一定要拥有一些自己的重大独有技术和产品,要让用户“非买不可、非用不可”。
寻找产业新增长点
从国际经验来看,产业政策对于工业经济具有较明显的扶持作用。二战后,日本、韩国等国都曾对特定产业采取过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加速企业规模的大型化和集团化,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经济振兴步伐。
目前,日本的电子、汽车等行业,以及韩国的船舶业都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人们寄望中国能借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东风”,催生出未来工业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3年至2007年,我国GDP连续五年保持10%以上的同比增幅。伴随着这轮高景气增长周期,我国以纺织、轻工业为代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另一方面房地产业、汽车业等行业的繁荣则成功拉动了国内需求和消费增长。在当前外需放缓的情况下,国家提出将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未来将继续保持房地产业投资合理增速,促进汽车产业发展和刺激汽车消费。
观察人士认为,我国产业发展应继续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支持力度,重点扶持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能力较强的产业,如装备制造业、造船业、汽车业等。新能源和生物行业方兴未艾,也有望成为本世纪新的产业增长点。同时应完善制造业的产业链,强化研发设计与品牌营销环节,改变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局面,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变目前经济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局面。
产业振兴有的放矢
受金融危机蔓延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为此国家适时果断地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措施。如果说财政、货币等调控政策属于宏观层面,产业政策则可归为中观层面调控。如果说已经出台的降息、减税等措施旨在从需求层面刺激经济,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则有助于从供给层面促进经济增长。
从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构成来看,钢铁、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纺织等大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对消费和投资拉动力大。国家适时提出“产业振兴”,既体现了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未来较长时期仍需要这些产业平稳较快增长,又体现了大部分行业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其生产经营面临明显困难。
比如钢铁行业,经历了前两年的高增长后,去年9月份开始,我国粗钢产量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钢价一度价跌接近40%。又比如有色金属行业,2008年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比上年增长8.2%,增幅同比回落16.2个百分点,1—11月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降幅达34.1%。
受成本上升、外需衰退等因素影响,纺织行业也面临较大挑战。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表示,去年四季度,欧美不少国家出现经济衰退,其衰退反映到我国出口数据上有三个月左右的时滞。即使全球经济最坏时刻已经过去,今年我国出口增速也不会太乐观。
已出台的行业振兴规划内容显示,国家高度重视十大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一方面提出,通过信贷、财税等手段,帮助行业企业完成产销目标,熨平产业增长周期。另一方面则强调发展自主品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推进联合重组和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除了金融危机冲击外,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同样是我国经济容易出现大的起伏的重要因素。我国不少产业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重复建设和盲目竞争的现象。以钢铁业为例,目前在国内上千家钢铁企业中,前10强企业的产业集中度约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种情况下,一旦外需放缓,很容易造成产能相对过剩和行业亏损。
另一方面,大量过剩产能还加大了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在我国钢铁、造纸等行业中,一些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标准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小钢铁、小造纸、小火电等落后产能的耗能排污水平还不容乐观。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针对此问题,出台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如钢铁行业振兴规划提出,严格控制钢铁总量,淘汰落后产能,不得再上单纯扩大产能的钢铁项目。纺织行业振兴规划也提出,淘汰落后产能,制定和完善准入条件,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等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对优势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困难企业给予优惠支持。
如果说工业化的前期,我国以“订单经济”为重要特色的话,未来则应有意识地发展“品牌经济”,通过竞争和整合来培育产业中的明星企业,从而提高行业应变能力。这需要企业提高自身的品牌和技术含量,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打造核心竞争力。
2008年,不少行业企业加快了兼并重组的步伐。如成为当年全球第四大交易的中国电信业重组,通过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并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中国联通换股合并中国网通,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等一系列举措,我国电信业完成了结构调整和优化行业布局的一步重要行棋。
还有的企业将触角伸向了海外,通过海外并购来扩充自身实力,努力发展成为行业翘楚。中国铝业于去年2月联合美国铝业公司入股力拓集团,打破了必和必拓并购力拓进而垄断国际铁矿石市场的计划,也使中国第一次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具有一定发言权。
此外,去年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除了对企业并购整合给予积极推动外,也使银行资金入市成为可能。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表示,此举将有力推动我国多层次市场体系发展,有效化解我国产业整合的难题。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还应促使产业振兴和扩大内需、科技创新联系起来。国家的工业化不仅在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还应与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相结合。这不仅可以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工业企业生产效率,还能够以现实工业发展需要来促进科技进步。
宝钢集团前董事长黎明表示,这次金融风暴,让其深切感到中国钢铁业一定要拥有一些自己的重大独有技术和产品,要让用户“非买不可、非用不可”。
寻找产业新增长点
从国际经验来看,产业政策对于工业经济具有较明显的扶持作用。二战后,日本、韩国等国都曾对特定产业采取过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加速企业规模的大型化和集团化,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经济振兴步伐。
目前,日本的电子、汽车等行业,以及韩国的船舶业都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人们寄望中国能借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东风”,催生出未来工业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3年至2007年,我国GDP连续五年保持10%以上的同比增幅。伴随着这轮高景气增长周期,我国以纺织、轻工业为代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另一方面房地产业、汽车业等行业的繁荣则成功拉动了国内需求和消费增长。在当前外需放缓的情况下,国家提出将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未来将继续保持房地产业投资合理增速,促进汽车产业发展和刺激汽车消费。
观察人士认为,我国产业发展应继续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支持力度,重点扶持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能力较强的产业,如装备制造业、造船业、汽车业等。新能源和生物行业方兴未艾,也有望成为本世纪新的产业增长点。同时应完善制造业的产业链,强化研发设计与品牌营销环节,改变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局面,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变目前经济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