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积淀:校园文化的“双重魅力”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i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固始县教育系统的“校园文化年”。
  “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应该表达出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应该传承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融入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和独特的实践方式。这一点具有十分深刻而又丰富的内涵,它需要我们从文化构建、表现形态等多方面去解读和推进。”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固始县教体局党委书记戴志武道出了自己的理解。他说,“固始县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历史遗存,这给学校开展文化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今年以校园文化为发展主题,就是希望通过文化的作用来感染人,从而推进办学质量的提高和升级。”
  
  创新平台:成立首家校园文化研究会
  
  记者在固始县中小学采访时,校长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校园文化研究会。县外国语小学校长李平说:“校园文化研究会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人的认识可能不同,你会发现,困扰我的问题在他那里是这样解决的。于是,我们都有了收获,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大家口中所说的校园文化研究会是固始县教体局于2009年10月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的一家社会组织,这在全省县级区域内尚属首家。固始县校园文化研究会不仅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还配有专职工作人员,县教体局每年还拿出20万元用做研究会的发展建设。目前,该组织在全县已发展有60个会员单位。
  校园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无疑是一次创新,也让固始县的校园文化活动变得异常活跃。有的学校有重点、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结合重大事件、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月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有的学校开展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如3月份的“志愿者服务活动”,4月份的“书香校园读写大赛”,5月份的“春季运动会”,10月份的“祖国颂诗朗诵”,等等。还有的学校把活动重点放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上。他们要求班级每月出一期黑板报,每学期看两次电影,星期六可以组建校美术、书法、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兴趣小组,以这些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展示学生的青春活力和无穷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便于大家交流思想、开启智慧,校园文化研究会还创办了自己的月刊《校园文化》。研究会的副会长熊西平告诉记者:“《校园文化》设置的栏目有‘文化视窗’‘文学长廊’‘雏鹰展翅’‘佳作欣赏’‘心情日记’‘例说作文’‘社团巡礼’‘根亲文化’‘学校剪影’等,这些栏目立足于‘校园生活、校园风格、校园精神’,师生写,写师生,服务师生,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展示校园文化成就。在《校园文化》的带动下,固始县很多学校都创办了自己的校刊,目前已达22种。”
  谈及下一步的打算,熊西平说:“校园文化研究会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通过不同的课题研究来带动校园文化的发展。眼下,研究会的首个课题《校园视觉文化和学校教育效果的关系》正在研究中,所有的会员单位都是该课题的研究单位。校长要参与其中,老师也要参与其中,他们都不是执行者,而是研究者,通过研究指导实际工作。”
  
  多元发展:植入根亲文化理念
  
  2009年10月25日至27日,声势浩大的第一届固始根亲文化节在固始县隆重举行,固始根亲文化现象受到了大家的热议。经考证,固始是闽台港澳同胞的乡关祖地,历史上因朝代变迁、战争纷乱、生活逼迫,固始人民曾多次南迁,其中较大规模的移民有4次,共计100多姓1万多人,特别是唐朝两次大规模的移民使中原文化广为传播。时至今日,福建、广东、港澳台及东南亚等部分地区仍沿袭着固始方言,延续着固始的习俗,固始也因此成为海外侨胞的乡关祖地,蜚声海内外的“中原侨乡”“唐人故里”,并造就“台湾访祖到福建,漳江思源溯固始”的根亲文化现象。
  固始的根亲文化现象曾引起省委书记卢展工的关注,在卢书记的提议下,固始根亲文化节升级为中原根亲文化节。“让根亲文化扬名固始”成了一种新理念。为了让学校的孩子们了解根亲文化的相关知识,县教体局专门编印了根亲文化进校园简明读本《根在固始》,并发放给每一个中小学生。学校也结合各自实际,给孩子们讲解家乡的这一文化特色。有的学校还把固始籍的著名历史人物陈元光、王审知、郑成功、施琅、吴其濬等做成人物画,并配以事迹介绍,张贴在教学楼走廊的墙壁上,供学生随时了解。
  在充分挖掘这些历史文化的同时,各个学校还创建了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县外国语小学的“天天故事会”,县外国语中学的“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县第六小学的“星级学生评价”,县第一小学的“日行一善”,等等,都让学生感受到了浓浓的校园文化,学生的基本素养逐步得以提升。
  在固始县往流镇陈圩小学,他们的“博客文化”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该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一共有7名教师。7个人打理着8个博客,这构成了它特有的校园文化特色。8个博客中,有一个是学校的,也是大家共有的,叫“陈圩风情”。校长项豫榕说:“像大多数热爱集体的人早到单位之后扫扫地、抹抹桌子、浇浇花草一样,老师们提前来到学校会打理一下‘陈圩风情’,查阅一下更新了哪些內容,看谁又上了生活感悟、工作体会,或者发现了一篇让人眼前一亮的学生作文。每发现一篇新上的内容,大家都会心生几多欣喜。”
  都说文学已转身,黯然地离去,连背影也是飘忽的。然而在陈圩小学,老师们的业余生活都被收藏进了自己的博客。那里空间不大,却斑斓多彩;不自我沉醉,却在里面酝酿每一份心情。就这样,一群热爱文学的年轻人构筑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的作品也不断出现在各级报刊和不同的网站,每年下来能发表百篇以上的作品。
  
  内涵延伸:家校结成“发展共同体”
  
  《希望》是固始县实验小学的校刊,每期杂志出来,有关家教的内容能占去一半多的篇幅。对于这样的定位,校长孙云发解释说:“实验小学的前身是城关镇实验小学,处于城乡接合部,学生多来自小商贩、农民工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这也导致他们的家庭教育有不同程度的缺失。为了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双管齐下,在办好家长学校的同时,学校以校刊为载体,把家长的家教经验进行刊发,每出一期都免费送给学生家长。这样一来,杂志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学校把校园文化传递给每个家庭,家长也把各自的家教心得拿出来共享,彼此之间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共筑和谐。这也是校园文化向家庭延伸的重要组成部分。”
  吴舒桐是实验小学6年级的学生,由于父母离异,小舒桐一直跟着妈妈生活。平日里,妈妈在银行上班,工作较忙,没有更多的时间教育孩子,在4年级以前,小舒桐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一般。当学校了解到小舒桐的家庭情况后,就通知其妈妈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无论工作再忙,每逢家长学校的学习时间,舒桐的妈妈都会准时参加。学校老师的关心,加上妈妈教育方式的转变,使舒桐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不仅如此,在妈妈的帮助下,舒桐在绘画、舞蹈、音乐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顺利地通过了钢琴3级考试,绘画作品也拿到了省里的三等奖。去年,舒桐还被评为固始县“十佳少年”。看着孩子一天天的进步,舒桐的妈妈把自己的家教感悟整理成文章,发在了《希望》上。她在文章中写道:“女儿如今能歌善舞、会管理,是老师的小助手、同学的好榜样,我深知这仅是小学阶段,不代表今后。以后,我将更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她也经常做错事,我很少体罚她,而是让她自己去负责,和她讲道理,让她知道下次该怎样做。在家里我经常让她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收拾房间、拖地、洗小件衣物等,让她在这些小事中明白家长的辛苦。我觉得体力劳动能培养人的良好性格,而良好的性格是学习好必不可少的心理基础。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锻炼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是孩子长大成人的根本需要。”
  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良好的家庭氛围很重要。这一点,在实验小学的家长学校里,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赞同。谈及如何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学生周楚皓的妈妈认为,要做孩子的好朋友。她告诉记者:“作为父母,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处事方式,使孩子学会宽容、学会尊重。平时,不应对孩子发脾气,要把孩子当朋友,只有放下家长的架子,孩子才会真诚地与你沟通,你才会融入孩子的思想,给孩子有针对性的教育。做父母的还要在孩子面前时常注意自己的言行,培养孩子的勤奋意识、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都需要家长的表率作用。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如同一张白纸,写什么就是什么,父母的举手投足,孩子都会去模仿。家长如何孝敬老人,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努力做事,他都会默默记在心里。我的想法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孩子,培养孩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使涓涓细水汇成滔滔江河。”
  “学校是社区的一部分,同样,学校文化也是社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校园文化可以带动社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学校可以成立社区家长委员会,成立家长学校,通过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及家庭的文明和谐,提升家庭教育效能,从而达到对社区文化的辐射。”对于家校的和谐发展,固始县教体局局长孟明如是说。
  (责 编 再 澜)
其他文献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记强音。处在崭新发展阶段的重庆,要做好统筹城乡试验这篇大文章,就必须始终牵住改革这个“牛鼻子”。  统筹城乡试验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重庆试验区的改革这个“牛鼻子”该怎么牵呢?  “小马拉大车”的重庆。统筹城乡试验的改革首先要寻求重点突破。我们面临大城市、大农村并存。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市情。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统筹城乡试验。牵改革这个“
【摘 要】民生新闻发展已经有十几年历史,但近些年不少民生新闻报道都是浅尝辄止,仅仅呈现了事件的表象,偏于琐碎和肤浅。通过持续不断的追踪报道,可以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挖掘,为观众呈现更全面详实的新闻信息,从而增强民生新闻的价值,提升民生新闻的影响力。本文以安徽广播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的追踪报道为例,谈谈民生新闻栏目追踪报道的方向和重要性。  【关键词】民生新闻;追踪报道;第一时间  民生新闻的出发点
迈克是纽约一家小报的记者。一个周末,他在一家不大的酒店里看见几位身份显赫的企业家从一个房间里走出来,其中一位是福特。福特手里拿着一张菜单走向服务生,微笑着说:“小伙子,你看是不是有一点儿误差?”  服务生很自信地回答:“没有。”  “你再仔细算一算。”福特宴请的几位企业家已朝门口走去,他却很有耐心地站在柜台前。  看着福特认真的样子,服务生不以为然地说:“是的,因为零钱准备得很少,我多收了您50美
2005年2月,渝北区交通局由于在部门服务社会评议中第二次被评为倒数第一,撞上了“在连续两次社会评议中被评为倒数第一的部门,领导班子应集体引咎辞职”这条高压线,5名领导集体“下课”。   渝北区交通局5名领导班子成员“集体下课”,凸现出民意的力量,把社会评议与领导集体的工作效能及领导干部的去留直接挂钩,对官员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此次“下课”事件的源头,是2003年8月29日的一次会议。为提高渝
直辖10年来,重庆引进各类外国及港澳台专家、留学归国博士和硕士10万余人,他们作为新鲜血液被“输入”科技教育战线。“输入”效应显现:10年来,重庆市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达到西部首位、全国第10位,技术成果交易额连续7年居西部第一。     一条条笔直的大道,一座座崭新的校舍,一片片充满希望的绿荫……规划入住15所高校25万人,已入驻高校6所莘莘学子5万人……这,就是建设中的重庆大学城,这是重庆斥资10
当前,城市与农村的一个巨大差异是:城市不仅是提供全部非农产品的生产基地,而且是非农产品和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农村则仅是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和农用生产资料及农民生活消费品市场,二者在结构和价值总量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在于,城市和农村的产品只能单向流动,即城市可以到农村,而农村却无法直接到城市。要减少这种差距,笔者认为应该由“单向”转向“双向”。  ——让农业成为工业的“第一车间”
2002年,某区国有公司职工陈某为承包公司A门市部,请区商委副主任李某(中共党员)帮忙,李表示同意,并口头约定陈某负责资金、门市的经营管理,李某负责协调关系,利润五五分成。  经李某向该公司经理打招呼,同年6月,陈某与公司签订了承包经营A门市部的合同,并减免了A门市部应缴的部分承包费。2003年至2004年,陈某以A门市部“分红”为名送给李某6万元。  对李某通过“合伙”收取利润的行为如何定性有两
不久前,重庆商社集团新世纪超市轧账,2006年,新世纪超市全市70家分店销售额突破60亿元,继2005年以来,已连续两年销售额超60亿元。新世纪超市演绎的销售传奇,是重庆消费市场狂飙、商业繁荣鼎盛的缩影。   2006年,重庆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03.6亿元,比直辖前的1996年增长181.49%,为直辖以来最高;与2005年比,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并居全国直辖市第一位。 
“妈妈,春节我就不回家了,在这里做家教,赚点钱,减少家庭的负担。同时请干妈放心,我在这里很好,上学期考试各门课程都是优,请她不要担心,她对我们家的付出太多了。”2007年春节前夕,涪陵区居民孟少兰收到在武汉工程大学机械系读书的儿子胡岂伟寄来的一封信,“妈妈,请转告干妈,我在这里给她拜年了!”   信中的“干妈”,就是涪陵区敦仁街道麻柳嘴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周健伊。   胡明德、孟少兰和儿子胡
不可能!这是误传!估计是黑客攻击所为!2月27日,《纽约时报》报道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此消息传回国内,众人一度以为是假消息,并互相转发逗乐。直到28日普利兹克奖官方网站(www.pritzkerprize.com)正式发布获奖信息后,中国建筑界沸腾了,连微博上非业界的网友都竞相转发。  普利兹克奖堪称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是该领域的最高荣誉,问鼎者往往会引领建筑界的最新潮流